#月旦會計實務研究 第45期(2021,9)
📕本期內容
【本月企劃】增進商業競爭力的商業事件審理法正式上路
🎯論公開收購下目標公司防禦措施之規範/郭大維
🎯獨立董事召開股東會啟動派系紛爭/陳連順
🎯從東元經營權之爭看菱光公開收購案之相關爭議/洪秀芬
🎯菱光公司線上董事會決議事件的啟發/陳建佑
【月旦時論】
🔸因應全球暖化,臺灣宜預作碳權或碳交易準備/伍大開、黃勢璋
🔸信託2.0──設計思考於信託領域之應用/李智仁
🔸從大立光與先進光智權爭訟和解案談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權管理/賴文智、劉承愚
🔸全球最低稅負機制之發展與挑戰/黃劭彥、陳俊志、楊玉婷
【執業進修】
✒評估減損之審計品質缺失懲戒案例介紹/編輯部
✒數位資產的財會法律問題──以美國上市公司為例/鄭旭高
【公報釋讀】
◾審計準則公報第45號──查核工作底稿準則/黃琦文、夏翊翔
【學習式判解評析】
📃海外財產交易損失應否計入所得稅法有關交易損失之扣除範圍?──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大字第3號大法庭裁定評析/吳美齡
【國際經貿時論】
◾香港投資移民與會計新藍海/廖建勛
【函令解析】
🔸經濟部新修正「汽車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應納入「新古車」之適用/葉家宇
📕本期完整介紹: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22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避免又被我國政府的認知作戰搞到變成前面三棒很認真,郭台銘只是沾光仔,我知道大家沒空每天記住那麼多細節,所以這邊再把故事從頭說一遍,讓大家記得歷經千辛萬苦來的BNT疫苗,之前究竟是如何經歷重重磨難,度過了個個難關。 請大家不要忘記一句話:不信真理喚不回,不容青史竟成灰。 想想看你是郭台銘 你如...
劉仁照派系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劉伯溫的「謀臣」悲劇:一廂情願想做帝王師|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智謀文化的早熟和發達,是中國一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文化的催生下,中國人特別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兩大偶像,一個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元明之際的劉伯溫。歷代人們給這兩位附會了很多神異的傳說,傳說中,他們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能呼風喚雨。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評神化諸葛亮的《三國演義》時說,孔明先生被描寫得不大像一個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而劉伯溫也被後世的許多傳說扭曲得厲害,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
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神異傳說之外的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鄉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今屬浙江文成),按元朝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江浙行省的處州路。
江浙地區向為人文淵藪,劉伯溫的家鄉武陽村雖然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縣城有150多里之遙,但讀書的風氣不衰。劉基的曾祖還曾在宋朝為官,傳到劉基父親這一代,雖非顯第,但無疑是一個中國傳統農村典型的小門小戶的讀書家庭。在這種背景下,劉伯溫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明史》上說,劉伯溫「幼穎異」,特別聰明,他的老師即對其父親說,劉伯溫不是池中物,長大後必然光宗耀祖。《明史》還記載,「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所謂象緯之學,就是通過觀察天象和占卜來預測人事的一套神秘的學問。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這種學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輔之於縝密的思維和明晰的判斷,其所謂預測往往也有應驗的時候,這就更給這門學問披上了奇異的面紗。
《明史》的這兩點記載非常重要,因為它基本勾畫出了劉伯溫的兩條人生軌跡:一個是深受傳統儒家教育,作為「儒者」的劉伯溫;一個是搖鵝毛扇,作為「謀臣」的劉伯溫。兩者不可偏廢,毋寧說前者還更為重要,但可惜經過野史和民間的渲染,也許還包括劉伯溫後人有意無意的「改造」,作為「謀臣」的劉伯溫「壓倒」了作為「儒者」的劉伯溫。於是乎,本來是一個不無悲劇色彩的傳統知識分子,在各種離奇怪誕的傳說中,成為一個滑稽多智的怪物,差不多等於是江湖術士之流了。
作為儒者的劉伯溫,照例要重走前輩讀書人循環往復的那條道路。至順四年(1333年),23歲的劉伯溫參加元王朝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滿25歲的成年男子才能應考,據當代學者楊訥考證,劉伯溫虛報年齡為26歲,終於矇混過關。不過,只要是憑真才實學,在舊時,這倒是讀書人的一段佳話。
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已中進士的劉伯溫正式踏入仕途,到江西瑞州路的高安縣任縣丞。所謂縣丞,就是縣令的屬官,官階還不夠「七品芝麻官」,屬於正八品,略相當於今日之副縣長。
官階低倒沒有什麼,按照元朝制度,名列第三甲的進士就只能授予正八品,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終究是抑制不住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劉伯溫運氣差了一點,他此刻所置身的,完完全全是一個衰世。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元王朝最大的問題就是迷信武力,不尚文治,故以馬上得天下,仍然「以馬上治之」,加上元朝對漢民族的猜忌,因此始終沒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的時候,元王朝的統治機器更加遲鈍和衰朽。大凡衰世,都具備兩個重要表徵:其一就是吏治大壞,單靠一兩個志士仁人已無法改良,上層階級貪圖享樂,文恬武嬉,空前的社會危機迫在眉睫,他們卻有意無意視而不見,徬彿「清歌於漏舟之中,痛飲於焚屋之內」;其二,在草野中已經萌動著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元順帝當政時期,自然災害不斷,而吏治不良。
飽讀詩書,從書齋昂昂然走出的劉伯溫,儒家知識分子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幾乎與生俱來,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的小官,最後只能抑鬱求退。按照史書的記載,他在江西,「政嚴而有惠愛,小民自以為得慈父」,想來頗有政績,但「豪右數欲陷之」,意思是地方上的豪強貴族處處和他作對,最後只好離去,於1340年回到家鄉。江西短暫的五年仕宦經歷,並未使劉伯溫對元政權完全失望,這之後,他又謀到了一個江浙儒學副提舉的官職,這是負責地方教育事務的一個崗位,僅比縣丞的正八品高一等,屬於從七品。志大才高的劉基對此當然也無法滿意,好歹幹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辭職了。辭職的理由是身體不好,後人於此有所爭論,不過不論劉伯溫當時是否真在患病,他對元政權的灰心,卻是越來越明顯地表露了出來。這從他辭職後所著的那本名著《郁離子》中即可看出。
「儒者」與「謀臣」的悲劇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佔了浙江處州(今浙江麗水),因為在故鄉的聲望,劉伯溫和另外三個當地著名知識分子—葉琛、宋濂、章溢,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應天(今南京)去見朱元璋。《明史》記載了這四人與朱元璋見面的場景:「太祖勞基等曰:『我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紛紛,何時定乎?』」朱元璋表現出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向他們請教如何統一和安定天下,章溢回答說:「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耳。」意思是只要朱元璋保民安民,就能收拾人心,完成霸業。
劉伯溫從此開始了為朱元璋充當謀臣的人生新路。
作為深受儒家文化洗禮的劉伯溫,這麼快就倒向一個傳統觀念中的「亂臣賊子」,其中當然有多層因素的作用。史籍中流傳一個「西湖望雲」的故事,說劉伯溫早在投朱之前就發現金陵(即南京)有所謂「天子氣」,所以決心「輔之」。這無疑是無稽之談。劉伯溫之投效朱元璋,首先自然緣於對元政權的失望;其次,此時朱元璋的一些作為契合劉伯溫的期待—朱元璋部隊的軍紀相對較好,朱元璋本人比較能夠禮賢下士,朱元璋表現出了強烈的統一天下的願望,這些都是他區別於其他群雄,而對劉基這樣知識分子具備吸引力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朱元璋打出了民族牌,以驅除異族政權為號召;二是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要想統一天下,一味的大破壞是不行的,還必須著手於建設,而要進行建設的工作,又必須依靠縉紳階層,儘可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早在劉伯溫辭官隱居期間,他就在《郁離子》中說,要「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時之政,明法度,肄禮樂,以待王者之興」。而此時的朱元璋,頗有一些「明法度,肄禮樂」的氣象,他成為劉伯溫心目中正在興起的「王者」,不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嗎?
關於劉伯溫在朱元璋打天下過程中的作用,雖然不像傳說中那樣神奇,但他和其他知識分子一起,幫助朱元璋在亂世中恢復秩序,是值得歷史肯定的。
朱元璋統一天下,劉伯溫和其他開國功臣一樣得到了封賞,這似乎實現了他的人生抱負,但作為儒家知識分子,新朝的肇建又使劉伯溫自覺背負了一種新的使命,這就是「導君於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傳統。而就是在這方面,劉伯溫開始品嚐苦澀的滋味,因為在朱元璋這樣的雄主手下討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伯溫入明後活了七年有半,在這不算長的時間裡,他先後幾次受封,又幾次被打發回鄉。從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伴君」確實是一件危險係數極高的工作。當時南京從夏天到秋天一直沒有下雨,求雨也沒有效果,劉伯溫藉機指出了三條弊政:一是陣亡將士的妻子數萬人都被迫住在「寡婦營」,不許外出;二是為營建工程的工人死亡,屍體暴露不收;三是敵方頭目既然已經歸誠投降,就不適宜充軍。古人認為天象由人事決定,劉伯溫借求雨的機會進諫,使朱元璋只好同意其請,可過了十來天仍未降雨,朱元璋立即作出了「劉基還鄉為民」的處罰。但劉伯溫被免職僅三個月,朱元璋又想起了他,令他火速從家鄉赴南京,恢復了其官職。而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得到封爵之後,再一次被賜歸。
如果說第一次被貶,劉伯溫由於功名之心未滅還滿懷惆悵,那麼他後來的被放歸,則更像是一種自我放逐。這不僅因為明初同僚的傾軋十分激烈,不同派系之間的權力鬥爭已到白熱化的程度,更因為他對「聖意難測」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在雄主手下討生活充滿了憂懼,深知只有韜光養晦才是自我保全之道。
然而劉伯溫到底是讀書人,儘管他感覺面前這個曾經與自己共過患難的人越來越難以捉摸,但在反覆放歸、召還的過程中還是要戰戰兢兢地盡儒者的本分。他勸朱元璋,「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要朱元璋保存臣子的體面,不應動輒羞辱,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他又提醒朱元璋,對遁逃北漠的元朝大將王保保不能輕敵妄進,結果也被他不幸言中了—名將徐達在追擊王保保的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憂讒畏譏的劉伯溫準備在家鄉終老,但善於占卜的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並不在自己手中。很快,他就出事了。又使天災進一步演變成人禍,中國大地,一時飢民、流民、盜匪四起。
死因成謎
隱居的劉伯溫,竭力洗盡鉛華,表現得像一個不識字的老農,也不和地方官吏來往。他知道,有一雙天眼在盯著他的一舉一動。《明史》上這樣繪聲繪色地描述他的謹慎:「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為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茅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家鄉的父母官因為始終見不到劉伯溫,所以換上便服求見,正在洗腳的劉伯溫對上門的客人當然不好拒絕,升火做飯以待客,但當縣令以實相告時,劉伯溫馬上變色,自稱小民,便立即退避。
如此小心的劉伯溫還是出事了。
在浙江福建交界處有一個叫談洋的地方,此地偏僻而險要,所以成為奸人躲藏之所,劉伯溫便派兒子劉漣入朝反映這一情況,建議在此設立一個機構負責巡查,但劉漣繞過了中書省(當時明王朝政府的中樞機構),直接向皇帝奏陳,引起了執政大臣的嫉恨,他們誣陷劉伯溫看中了談洋這塊地方,準備作身後之墓地,只是由於談洋的百姓不同意,所以才希望朝廷在那兒設立機構,以此驅逐百姓。中書省準備借此興起大獄,這時的劉伯溫雖然患病,但仍然不得不扶疾入朝,向皇帝和朝廷說個明白。
劉伯溫面對朱元璋,「惟引疚自責而已」,意思是什麼辯解的話都不說,只承認「我錯了我錯了」,朱元璋沒有再窮追下去。但不久,在一件小事上,朱元璋還是給了劉伯溫一個下馬威。朝廷祭奠孔子,儀式結束後,祭祀用的肉分給重臣算是一種榮譽。劉伯溫沒有參加祭奠儀式,卻接受了肉。朱元璋說:劉伯溫是學聖人之道的嘛,怎能不參加祭奠卻享受祭品?學禮學到哪裡去了?下令停發其一個月俸祿。是否接受祭品是小事,停發一個月俸祿也是小事,關鍵是皇帝行動中透露的信息是意味深長的:他就是想讓劉伯溫沒面子。由此可見最後一次入朝的劉伯溫,其處境之尷尬。
處境和心情都惡劣,劉伯溫的病情加重了,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病重,賜歸田裡,這一年的四月十六日,劉伯溫卒於家中。
劉伯溫的死因,歷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被丞相胡惟庸毒死;二說朱元璋是毒死劉伯溫的主謀;三說是病死。其實從情理上思考,劉伯溫當時已經患病,而且又不是當權派,朱元璋和胡惟庸又何必要多此一舉?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的傳聞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後來朱元璋為除掉胡惟庸,有意給其羅織了一條新罪名。但他沒有想到,後世同情劉伯溫遭遇的人,不以揪出胡惟庸為滿足,又懷疑到他自己頭上,這真是一種諷刺。
與劉伯溫的死因相比,朱元璋在劉伯溫死的前後表現出來的態度,更耐人尋味。
劉伯溫還在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文集刻成,他賜給了李善長、胡惟庸、宋濂三人,卻偏偏沒有給劉伯溫,這反映出朱、劉君臣關係在劉伯溫死前,已比較冷淡。劉伯溫病重被賜歸,朱元璋頒發了一紙詔書,對二人君臣一場進行了一次總結,其中既責備劉伯溫當年不早早歸附,也稱揚其功績,最重要的,是表示自己當皇帝後,對劉伯溫的安排和處置都是符合「國之大體」的。對劉伯溫來說,得到這樣一份詔書,肯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朱元璋和劉伯溫君臣二人,在身份認識上大概是有一些偏差的。劉伯溫雖被人們看成「謀臣」甚至「術士」,但他更自居為「儒者」,然而讓他沮喪的是,朱元璋也更多願意把他當成「謀臣」和「術士」。在一次誰是當今大儒的討論中,朱元璋就曾經輕蔑地說,像宋濂、劉伯溫這樣的人哪配稱「大儒」?
朱元璋為什麼不願意承認劉伯溫為「儒者」?原因很簡單,儒者都有「導君於正」的使命,真正的大儒,在傳統觀念中,應該是帝王師。做「帝王師」,這堪稱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最高理想,劉伯溫也不會例外。問題是,這種理想很多時候只是文人的一廂情願。自信心太強的雄主們是不承認有什麼「帝王師」的,否則那豈非意味著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人比他更高明嗎?朱元璋是這樣,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這樣。一個迂腐的讀書人尹嘉銓寫了篇文章,其中引用了《漢書·張良傳》中的一句話:「學此則為帝者師矣。」雖然他一再說明「不敢以此自居」,卻在一場文字獄中被乾隆抓住了把柄,乾隆憤憤地責問:「你要做帝王師,那把我往哪兒擺?」這就是雄主們從心底裡討厭帝王師的關鍵要害了。乾隆還有一句痛斥紀曉嵐時脫口而出的名言:「朕以汝文學尚優,故使領四庫書館,實不過倡優畜之,汝何敢妄談國事!」意思更為透徹,原來在帝王眼裡,所謂國事其實不過是他家事、是他一人之事,文人之流,哪怕是名義上的老師,都不過是他養著好玩罷了。至此,「帝王師」這頂紙糊的桂冠被乾隆輕蔑地吹了口氣便破碎了。
在現實的無情打擊下,劉伯溫的「儒者」、「帝王師」之夢最後破滅了沒有?不知道。我們清楚的是,他臨終前留下遺命,告誡子孫不得為官。
本文原載於《百家講壇》2009年第8期藍版,原題為「在雄主手下討生活不易——真實的劉伯溫與朱元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劉仁照派系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發財!1716-17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鼠年兩岸小氣候,取決於中美大氣候
神豬辭歲,金鼠報喜。
十二生肖鼠為首,一年四季春為頭。衡諸牽動國運的關鍵因素,遠至國際政治大棋局,近至台灣內部政經情勢,蔡英文、川普、習近平三位領袖深深影響未來一年的國祚。
豬去鼠來,2020開年就不平順,澳洲野火未熄、印尼雅加達大水、菲律賓馬尼拉火山爆發、美伊一度瀕臨開戰,天災人禍不斷。放眼國際,有中美貿易談判與科技冷戰、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的圍堵、美國總統大選,還有RCEP將簽署上路,與台灣的國運緊緊相繫。
庚子鼠年春節合刊號特別製作國運專題,除了從中美博弈、台灣大選後兩岸情勢等大格局來分析台灣今年的發展,也邀請易學家劉君祖、命理師陶文、占星師江之、文昌居士針對中美關係、台灣經濟、世局大勢,以及攸關國運順逆的兩岸關係,進行預測及解析。
陶文指出,今年是政治年,做對努力會旺12年。劉君祖卜卦觀察,中國可能對台灣出重手,但台灣可低調因應,創造和緩局面。江之預測中共下半年對台施壓力道將愈來愈大,美國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文昌居士預測兩岸不可能開戰,下半年兩岸官方還可能對話。
全球華人迎鼠,據說鼠年出生的人機靈、勤奮又節儉,特別是「金鼠年」(1960、2020年出生)的人很會解決問題,希望讀者「觀國運」之際能夠感受到「金鼠喜」(真舒適)的幸福感。
易學家劉君祖看鼠年:中國經濟差可能找台灣出氣
劉君祖指出,蒙卦有內險外阻之象,習近平今年的挑戰嚴峻,中國許多問題是長期累積,要解決並不容易。第六爻爻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顯示習很可能以極端強烈手段試圖打開局面,若習選擇的對象是台灣,那蔡政府麻煩就大了。
命理風水專家陶文看鼠年:聚焦經濟台灣能旺12年
陶文表示,庚子是金水相生年,人心浮動、瞬息萬變,很難掌握,事情不到最後關頭,不知誰是贏家;而「早子時」是一天的第一個時辰,也是陽時的開始,代表只要做對努力,就有機會旺十二年。
國民黨敗選只批吳敦義,不敢檢討「最大戰犯」韓國瑜
不管是敗選檢討或強調改革,選後跳出來發聲的國民黨老中青壯輩,鮮少有人敢把矛頭指向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國民黨內對過去成為韓粉出征對象的慘痛經驗還心有餘悸,不敢檢討韓國瑜,但選民顯然對誰是藍營崩盤的罪人早有定論。
嘉義「阿姐」、新北「明日香」、台南「學運老將」,立院菜鳥有故事
立委選戰落幕,許多新科立委一躍成黑馬,包括創下嘉義市立委選戰史上最高票的王美惠,擅長cosplay變裝、競選期間總讓外界驚奇不斷的賴品妤,和菜鳥立委中從政經歷最完整的林宜瑾。她們的政績是否如同她們的故事一樣精彩,選民都睜大眼等著看。
政院努力平民怨、陳其邁頻返鄉當暖男,青年助綠營光復高雄
高雄市議員康裕成指出,韓國瑜的人格特質與施政表現是一大致命傷,許多承諾未兌現,「選民被欺騙的感受愈來愈深刻。」擔任民進黨高雄市競選總部主委的立委管碧玲則指出,高雄市議會在「定型」韓國瑜的負面形象上起了關鍵作用。
高雄過半數中間選民要罷韓,綠:罷韓主體是市民
這次罷免由民間團體所發起,但綠營後續動作動見觀瞻。據瞭解,民進黨內與支持者有兩派不同的聲音,一派認為應趁勢追殺,一派認為窮寇莫追;而民進黨高雄市議會黨團尚未做出決議,只是口徑一致地表示,市民才是罷免案的主體,轉趨低調。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二○一八年九月關西機場事件,中國網路媒體宣傳中國大使館派車進入機場救出中國旅客。此虛假資訊先從微博開始發酵,經過內容農場再產製,官媒跟進定調。這個「戰狼邏輯」的英雄救援故事是如何進入台灣輿論場,並導致政治風暴,犧牲一位外交官?
內外資法人唱旺鼠年台股,看好5G、蘋概股領軍
不少內外資法人樂觀看待,台股金鼠年將飛越歷史高點一二六八二點。其實指數漲跌對投資人並無太多意義,關鍵在於挑對題材、選對個股。今年電子股題材一籮筐,5G與蘋概股最受到法人青睞,記憶體則有機會異軍突起當黑馬。
目標到期債基金保單風險大,保守型投資人別碰
目標到期債基金是屬於中高風險等級,卻包裝在保單上,以保本、保息、簡單持有到到期來銷售,成為當前最夯的壽險理財商品。若你是保守型的投資人,不想承受任何風險,趕快檢視你手中的保單,別被理專或業務員的話術給蒙蔽了。
桃女監首創陪伴犬計畫,暖心雙寶成功「開撩」收容人
全家都是愛狗人士,現職桃女監典獄長的蔡永生,最初因捨不得收容的浪浪無人照顧,加上監所內高齡收容人照護逐漸成管理隱憂,遂邀請專家開設「動物輔助治療」課程,兩隻名叫「麗茲」和「勇士」的陪伴犬不僅成功「開撩」學員,更成桃女監萬人迷。
憂零台語世代成真,賴咏華拍三聲道影片撩落去
有學者預測,今年出生的台灣人將成為零台語世代。「台語已經穩死啊!我無法度吞忍下去!」經營網路平台「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的賴咏華,流利的閩、客、英語讓人驚豔,他說自己無法逃避復興母語的使命,就像香港青年義無反顧地上街反送中。
搶救瀕危族語,拉阿魯哇族師徒制見曙光
拉阿魯哇語是台灣瀕危語言之一,透過參與原民會「族語師徒制」計畫,部落青年余帆開啟向耆老游仁貴一天八小時、每周五天的族語學習歷程。計畫執行近兩年,他雖無法講出完整句子,但試著用學會的單字湊成一句話的努力,嗅得出新世代學習母語的使命感。
瘋搶大陸書場景不再,溫羅汀書街簡體書香消失中
大陸簡體書開放來台十六年,溫羅汀書街曾是全台少見的簡體書寶庫。近年因實體書市蕭條的大環境影響和經營成本過高等問題,簡體字書逐漸在實體店面消失,台灣師生在店內瘋搶場景不再,讓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感嘆:「簡體字書店沒有以前那麼瘋狂了。」
網紅市議員呱吉的直播政治人生
呱吉說,上一屆會期台北市議會總共提出約二一○○份書面質詢,前民進黨市議員周柏雅就包辦一四○○份,認真問政卻吸引不了媒體目光,類似現象導致許多市議員被迫在質詢時戲劇性地演出。而他自帶的網路流量就能避免被媒體綁架。
柯P支持淡北道路,為拉攏侯友宜?
二○一九年三月首次「柯侯會」,柯文哲與侯友宜焦點之一就是淡北道路。由於淡北道路將衝擊台北市交通,歷屆台北市長都反對,柯卻未曾質疑,像是極力向侯友宜示好。
文昌居士看鼠年:習大心情歸平靜,兩岸可能對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穩住下滑的經濟情勢,中國可能會與台灣政府坐下來談,兩岸官方之間不能不來往,不可能一直劍拔弩張。蔡英文高票連任之後,面臨「殺破狼」的格局,也就是會有重大的變革。
打著「韓家軍」旗號慘失中間選票,挺韓挺到在鐵票區被翻盤
競選期間,台中顏家、沈智慧挺韓力道強勁,李永萍也「勇敢」在選舉看板上跟韓國瑜合體,結果丟失中間及年輕選票。其餘跟韓國瑜緊密連結的藍營候選人,包括陳學聖、柯志恩、高雄市各藍委候選人,也都流失相當數量的中間選民。
網紅讓無趣小英變身辣台妹
從二○一八年地方選舉失敗中學教訓,總統蔡英文循著網路軌跡開始「走回人群」,從去年三月起陸續跟許多網紅合作。就選舉結果看來,青年族群投票率飆高,順勢拉抬立委選情,佐證網紅政治確實產生一定影響。
行走的海軍史博物館,姚開陽考古名艦、揭叛艦潮歷史
中國軍艦博物館館長姚開陽醉心海軍歷史研究,他曾任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與台灣館的創意總監,不但時時探尋、創作,也與時代人物交會。梳理海軍史伴隨派系惡鬥巨浪,姚開陽輕輕述說著一個個名將與名艦的故事。
中國股市被投資市場寄予厚望,低基期市場可期
投資專家認為,今年股優於債的投資基調未變。然而,今年全球企業獲利可能僅維持低度成長,單靠基本面要推動全球股票市場的表現並不容易,因此選對市場也就變得格外重要。股市基期相對偏低、經濟可望觸底回升的中國股市,被不少投資機構寄予厚望。
高收益債基金台灣人最愛,中國經濟動盪推升風險
有專家提醒,全球股市走了十年的多頭,以至於市場都忘記金融海嘯的教訓,尤其是高收益債券,市場把它當做固定收益來投資,其實它的風險不小。尤其是中國債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中國經濟開始往下走,這一年來不斷爆出債券違約潮。
小英勝選讓台灣成印太地區最重要競逐場
蔡英文的連任,代表台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式的統一,也代表著未來四年台灣在東亞甚至印太角力格局中地位更重要。美國會繼續圍剿中國,也會進一步支持台灣。蔡政府在美日中台四方角力中如何應對?台灣會繼續扮演美國的棋子,還是自己當棋手?
八一七萬票做後盾 不再蔡想想
蔡英文連任後就宣示穩住政局,她果決出手穩定行政院、民進黨中央人事,立院正副龍頭「堃昌配」也幾乎無懸念。據瞭解蔡英文已向蘇表達要他五二○之後續留下來幫忙,因此除非有特殊狀況,蘇應該會續任閣揆。
占星師江之看鼠年:中共對台施壓力道將愈來愈大
江之表示,中共約在三月下旬,就會開始設法壓制蔡政府挾高民意連任的氣焰。台灣方面若未妥適因應,中共在下半年對台施壓的力道將愈來愈大,包括影響台灣的經濟利益,還有增加對台針對性強的軍演都有可能。
九十歲的考試院最多剩下九試委
考試院被稱為「後山」,實因五院之中的四院都集中在博愛特區附近,獨留考試院在台北市邊陲的木柵一帶,加上職司考試、銓敘、保障、撫卹、退休、任免、考績等靜態事項,職權單純,予人工作「閒適」之感,不若前山的衝衝衝。
劉仁照派系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了避免又被我國政府的認知作戰搞到變成前面三棒很認真,郭台銘只是沾光仔,我知道大家沒空每天記住那麼多細節,所以這邊再把故事從頭說一遍,讓大家記得歷經千辛萬苦來的BNT疫苗,之前究竟是如何經歷重重磨難,度過了個個難關。
請大家不要忘記一句話:不信真理喚不回,不容青史竟成灰。
想想看你是郭台銘
你如果真的想要幫台灣買到疫苗
你要怎麼做
第一個郭台銘先試了
他認識他熟的人
第一個就是什麼關公好兄弟
柯建銘
5月28號他好像在23號的時候
就跟柯建銘 他說來來來
老柯啊我知道你是執政黨的黨鞭
你來來來
我們好朋友大家一起促成這個好事
一起打電話給上海復星的老闆
講說要不要買疫苗要不要一起做
那好
結果沒想到跟柯建銘討論完之後
現場打電話打完
隔天就上自由時報
這個事情是宜低調不宜高調
結果忽然之間你被人家衝一康
你還說是我關公好兄弟
結果被衝一康直接講說
郭台銘現在要買BNT了
而且他找了對岸的上海復星
坦白講如果對岸
就是統戰系統跟以前一樣笨的話
多半就要挫塞了
沒想到這一個沒有破局
可是沒有破局以外就是沒有進展
因為柯建銘講說好啦好啦
老郭我跟你講
我學這個到底在學誰
我跟你講現在台灣的狀況真的很糟糕
土製疫苗做不出來然後疫情又爆發
然後我們海外訂的疫苗通通都沒有來
好 我幫你進總統府跟大小姐報告
我跟你講這件事情我很意外
柯建銘真的有盡責
他真的有去報告
雖然後他後來又在那邊衝康說什麼
我知道啦郭台銘要買的疫苗一支42塊
但我猜多半郭台銘提防他
所以跟他講這數字也是錯的
但不管
柯建銘是真的有帶著資料進府跟大小姐講
大小姐啊妳看看
我們現在民調已經掉成這樣
我們每天都死這麼多人
妳如果再不讓郭台銘去幫妳談疫苗
那責任都算在妳身上
不如就叫郭台銘去談吧
結果大小姐說好
既然你柯總召說這個會影響到我的民調
那我就指派李大維
以前中華民國駐美代表
李大維去居中協調
知情人士跟我跟講了說
李大維就傳統的外交官動作不是很快
所以我們一直談來談去有沒有進展
好啦但同時間呢
郭台銘怎麼是會接受沒有有進展的人
結果後面就發生一個狀況
你記不記得
等到郭台銘已經拿那個資料遞上去了之後
又拖了七八天 七八天是在幹嘛
七八天就是一直在那邊繞圈你記不記得
衛福部說沒有我們要這個原廠授權
可是郭台銘那邊法務說
問題是人家說沒有政府授權
他不會給我原廠授權
所以這個圈就在那邊一直繞繞繞
就跟慈濟一開始遇到狀況一樣
你記不記得那個時候連陳時中也在擋
陳時中跟蘇貞昌講什麼
說我有把握現在買不到
現在國際間沒有疫苗
蘇貞昌還講說他說要捐
但他手上沒疫苗
你不准我去買我手上怎麼會有疫苗
所以這個中間你看就明白
而且記不記得那個時候
風傳媒還發了一篇說
BNT的高層不想要跟郭台銘談
不想要跟郭台銘談
那你覺得那一篇是誰發的是誰給的
台灣有那麼多人認識BNT高層嗎
怎麼可能
可是有人放話給風傳媒
風傳媒就報導那請問背後的有人是誰
所以郭台銘看那個之後
覺得背後有人搞我
而且有人很清楚的傳話給他
他說老郭啊黨內有人不高興
黨內有人有意見你們會被擋
郭台銘聽就知道
我知道是那個什麼派系要搞我好
所以你記不記得時間一路來到6月18號
6月18號桌子一拍
一早就講說
劉宥彤也出來受訪說
因為黨內有不明勢力一直在掣肘
一直在影響我要買疫苗的這件事情
所以請總統下決定下命令
因為之前大小姐已經下了命令
叫李大維來就發現談半天沒有用
那表示你裡面一定還有人在擋
他說這個事情只有總統能夠決定
我要見總統
大家都以為說郭台銘就是有勇無謀
就是在那個時候放話就要逼宮
可是等等
我確認一件事情是他在那一天以前
已經找好台積電
也就他在6月18號之前
有一派說法是6月10號
有一派說法6月12號、13號或14號
他已經找好台積電
台積電就照著郭台銘
他們的那一票文書直接也送進衛福部
但是被要求不能講
所以等到6月18 一早啪啦
郭台銘說妳黨內有人在擋我
妳大小姐只有妳可以下決定
請妳下決定我要見妳
我要直接入總統府見妳
所以郭台銘早在這之前
他已經想好一件事情
我老郭這一次事在必得
我五百萬就救二百五十萬人
台積電也五百萬就救二百五十萬人
我們兩個單位加起來救五百萬人
四分之一的台灣人口要不要做 要
而且我們先它把規劃好
所以他台積電已經準備好
他6月18號早上這樣子發言的時候
就已經確認了下午大家都有空
就是郭台銘事先已經下決定
他大概6月10號6月12號左右已經下決定
這一單呢只有我郭台銘不會成
我如果要救五百萬人
我一定要多拉一個人
我多拉一個人是誰
我多拉Morris Chang創辦的
就是張忠謀創辦的台積電底下的人
而且我要跟他談好
所以到那一天所有人一起來了
來了之後才發現蔡英文以為自己準備好了
沒想到是郭台銘準備好了
劉德音帶著法務長
然後郭台銘帶著劉宥彤還有他老婆
通通都來 今天妳以為妳準備好
我們就反轉妳的鴻門宴
變成我們的鴻門宴
因為一桌就三個派系
蔡英文台積電跟郭台銘
兩個人是我的人
蔡英文以為台積電她找來的
但實際上這個是郭台銘找來
蔡英文說好那就請他一起進來
所以談判桌上兩方是一個共識
只有一個人是她自己的共識
那二對一 二對一你覺得誰會贏
所以你知道總統府也不是沒有人
總統府其實當時一直擔心一件事情
他們擔心跟他們智庫我猜是邱義仁
他們覺得郭台銘會利用這一票要選總統
但是沒有郭台銘明講了
我這一票跟選不選總統無關
所以總統府那邊猜錯
他以為郭台銘會覺得這所有的光
要照在他自己身上
結果沒有郭台銘覺得這一段光呢
就照在成功身上疫苗進來了大家成功
我告訴各位以後你看到上報
你以後看到蔡慧貞
你就記得把裡面所有的東西全部翻過來看
然後你就知道了
你看標題叫什麼
BNT疫苗紛擾源自鴻海不甘功勞被稀釋
合約談判台積電法務副總是大功臣
深喉嚨是講說
當初郭台銘的策略是
你不讓我買沒關係
我把線給台積電跟慈濟你總擋不住了吧
所以這個深喉嚨直接講
這就是我說這次買疫苗
郭台銘真的展現人格高潔的一面
我跟你講我說過了
這個人是很討厭郭台銘
結果他後來講
他說整個談判跟什麼晶片換疫苗根本沒關係
幾乎都是郭台銘談回來的
那好處分台積電一半
台積電也願意出錢
台積電也是好
但台積電願意出名出人
讓蔡政府比較好處理內部側翼的問題
這是事實
但問題是現在又在淡化郭台銘的價值
我覺得這個對他不公平
所以我才會答應說好
你跟我爆料我去查證一下
我確認好幫你講出來
那你自己看這篇文章
我們如果把標題全部倒過來看
BNT疫苗的紛擾呢
跟鴻海不甘功勞被稀釋無關
看到沒有這裡面第一行說什麼
第一行說事實上
政府高層一直高度肯定鴻海台積電
在兩岸特殊政治氛圍下
能官民合作買到BNT疫苗並轉贈台灣
黨政高層甚至為此特別約束黨內成員
不要對鴻海多所批評
各位你當我是白癡嗎
這事情有發生過嗎
你去看看王定宇你去看看各個側翼
有沒有少對鴻海做過批評
你去看看那些領了錢的
拿了標案的有沒有少對郭台銘做批評
都假的
我跟你講假到不能再假
那你說假是不是
他說黨政人士
不過連日來有關BNT疫苗採購案
依然紛擾不斷黨政人士直言說到底
放話出處很明顯問題出在鴻海
覺得買得到BNT疫苗的功勞被稀釋
我可以告訴你跟我爆料的人不是鴻海的人
他是別的領域的人
所以你就把這一句話通通逆轉過來
就是沒有的事只是府院黨有人覺得
這一波竟然讓你成了
我現在也不能翻你這一桌
但是我一定想盡辦法搞你
又來一個知情人士你自己去看
我跟你講我知道的爆料是
台積電一開始是想要買Moderna
這裡的確講了一部分是對的
台積電一早就考慮自行向國際採購
covid-19疫苗供國內台積電員工施打
我告訴你他這部分是對的
他混入了一些假象
因為最早台積電是希望透過美方再多進Moderna
多進Moderna什麼意思
就是我美方既然已經跟台灣談成了
那就多進一點
他有跟美國商務部部長對談的時候有提這件事情
那不然你以為
那多兩百五十萬的Moderna的捐贈哪裡來的
但是我國政府很快就把兩百五十萬打光了
那你覺得這個東西對台積電公平嗎
我跟你講不公平
直播日期:0716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b5mKWMg6c
直播主題: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