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的朋友私訊我,WFH是他婚姻至今遇過最大的危機!每天在家和另一半大眼瞪小眼、越看越厭膩,情緒像隨時準備炸開的熱水壺一樣緊張。
這時候就有點小慶幸,我家只有一個男人和一隻無害的結紮小公狗…
WFH這八天,讀了兩本書、寫了一萬字的新書稿,做了1600個伏地挺身、減了1.5公斤、每天睡足八小時,我還把Podcast上的節目都聽了一輪;不能出門的日子,過得還算愜意充實。
我意外發現一個《MY WAY》的Podcast節目,有種挖到寶的感覺。
平常的收聽Podcast我主要以商業投資類型的節目為主,但類似的口味聽多了,會覺得有點油膩、有點躁,《MY WAY》這個節目就像是吃完麻辣鍋後的一壺烏龍茶,特別清新解膩。
《MY WAY》的節目很有整體性,除了收音、製作品質非常好(我很怕噪音和吵雜的聲音,這點大加分),主題企劃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它一系列以「旅行的意義」為主題的訪談特別有意思,每集節目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分享旅行對他們的意義,讓我覺得開眼界、長智慧。
《MY WAY》已經上架嚴長壽、唐鳳、樂團告五人、劉若瑀的訪談,集集都非常豐富。
最新一集的來賓是作家謝哲青;我和謝哲青因為工作有過兩面之緣,雖然只是點頭之交,但可以感覺到他是個內心非常豐盛的人,很好奇他對「旅行的意義」有什麼詮釋。
節目中他娓娓道他的旅行歷程;他年輕時當過導遊去過五十次泰國、當過水手跑船,還有首度踏上千年朝聖古道「聖雅各之路」向未知探尋的所見所聞。
年輕時的旅行是離開,
中年之後的旅行是回家。
旅行開始於遙遠的過去,
結束在不可知的未來。
唉唉,我的旅行只是走馬看花、踩點打卡,真的該好好檢討一下。
在家防疫,我們肉體雖然受到限制,但精神卻可以很旅行;不妨點開Podcast聽聽《MY WAY》這個節目,讓它帶著你的心去旅行吧。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ZQxkG6
■Spotify:https://reurl.cc/YWzaOx
■KKBOX:https://reurl.cc/dVZ3G6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2bq9rX
劉若瑀婚姻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早看到自己當媽第五年寫的文章:「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自己竟然就哭了起來。
「花椰菜的生長期是65天
紅蘿蔔的是80天
小番茄 需要90天
黃豆的要四個月
芭樂 長成樹 至少ㄧ年
一粒米從稻穗長出的時間
一個人做豆腐、做泡菜的時間
做醬油、做醋需要的時間
還有煮一頓飯的時間
那吃一頓飯只有多少時間,
讓它來乘載無限感恩,
無限的尊重
與不可思議」
時間,時間,養孩子的時間。
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青春消失的時間。堅韌發芽的時間。
耐性,要有耐性,等待小孩長大,等待媽媽也長大。
說來很不好意思
當媽這件事,我沒什麼慧根
我真的是到第六年,才開始好像有點懂得怎麼當媽媽。
如今邁入第七年了。
抓狂的時候少了一點,也總算找到一點夢想與家庭的平衡。
「蘭陵四十」不知還加不加演。
楊麗音老師演過我兩齣劇本的「媽媽」角色。堪稱國民媽媽。
鄧安寧導演的新戲「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即將在公視播出,萬分期待!
-------------------------------------------------------
當媽五年第一場舞台劇約會獻給《蘭陵四十:演員實驗教室》
婚前,是穿著波西米亞風味的長裙,羅馬涼鞋交纏到腳踝,頂著一頭俏麗短髮,穿梭在戲劇院、城市舞台、小巨蛋的偽文青。姊妹們的約會常常在藝文表演裡度過,我那詩意、高雅的「文藝魂」,在生了兩個孩子後早就魂飛魄散,到中正紀念堂都是遛小孩,恨不得他們快點累昏,哪裡還能跨進國家戲劇院?
應該要從出發前開始寫起。
有了兩個孩子,週末是家庭日,夫妻兩人幾乎不太可能一起出席活動,家裡總要有一個人留守。
偏偏,蘭陵四十的舞台劇《演員實驗教室》演出,只剩一場,在星期天下午。
「你有可能跟我去嗎?」星期六晚上,我殷殷期盼地問鬍子哥。
「兩隻怎麼辦?」
「今天晚上兩隻睡阿嬤家,阿嬤說明天中午前一定要接走。婆婆有可能幫忙帶下午嗎?」我拋出一個妄想,婆婆大人高齡八十,平常幫忙看顧自己女兒的兩個小孩,週末是老人家一週難得的單身時光,要她跟兩個小皮蛋廝殺,做媳婦的實在難以啟齒。
幸好我有個還不賴的隊友,鬍子哥致電婆婆:「媽,明天下午差不多一點到五點半,兩隻可以去妳哪裡嗎?」
婆婆那頭頓了頓,我張大耳朵,手按著滑鼠,票卷要買一張還是兩張,就等婆婆大人一句話!銀幕上只剩下19個座位可以買了……。
小子與小妞合體的破壞力名揚四海、威震八方,究竟令人驚恐到什麼程度呢?這實在沒什麼好誇口的,我跟你講件事,你就可以窺知一二。
不久前除夕夜的團圓飯定在餐廳,婆婆大中午就緊張兮兮打電話叮嚀我:「薇薇啊,妳下午可千萬不要帶兩隻回來啊,我們晚上直接餐廳見就好!」聽得我哭笑不得,八十歲的老人家哪裡不盼含飴弄孫,偏偏我家兩皮蛋不讓人隨便「弄」,倒是捉弄人的功力高強,害婆婆大人即使在團圓氣氛濃厚的除夕日,也驚慌得能閃就閃。
但婆婆大人大發慈悲,聽見鬍子哥握著電話應著:「…..可以齁?搞得定喔?」
我見獵心喜,火速定好兩張票。
隔天中午歡天喜地去阿嬤家接小孩,準備把兩隻接駁到婆婆家,我倆就能你儂我儂看戲去也。(想得美!)
果然,看個戲,早就不是買了票就能帥氣出發的時代了。
到了阿嬤家,喜妞怒把玩具往地上一扔,生氣地:「我要跟阿嬤玩!」、「我要在阿嬤家!」、「我還要耶!」、「我不要走啦!」
然後她躲去床底下,橫豎不肯出來,我看看時間,要是遲到,可就無法進場了。心越急,越勸不了。阿嬤、阿公都出動,小妞就是不肯從床底出來,放聲大哭。
最後我那還不賴的隊友來了。我帶小子去車上,不到三分鐘,隊友帶著小妞上車,小妞還是抽抽咽咽,我驚異地望著隊友:你怎麼辦到的?
隊友神祕一笑。
●
拖著不安(為婆婆的處境堪憂)與愧咎感(拋下兩隻),總算我們坐在國家戲劇院裡面。氣派寬敞的大廳,我僥倖買到一樓第十二排的位置,視野非常好。舞台簡單,也可以說除了舞台,幾把椅子,什麼也沒有。大概不需虛構誇張的佈置了,因為這次演出的故事,幾乎都是八成真實的演員人生故事。有什麼比真實更撼動人心?
超過一半的故事,源自於家庭。
家是一個人生命過程中重要的初始。我們最想回去,也可能最想逃離的地方。激發我們潛能,也可能污衊我們夢想的地方。
大概是當了媽,我在看阿多的故事「蓋子與裙子」,大笑出來。
當年阿多在美國學舞台表演,有個橋段是孩子生病在加護病房,她必須「很憤怒」的去質問先生,偏偏阿多是個優雅有禮貌的孩子,她的「很憤怒」,怎麼看都「不夠憤怒」。
美國導演對她激動咆哮著:「知道什麼叫做憤怒嗎?打從心裡爆發的那種情緒,像是內在有個大火爐,火氣沸騰,蓋子都在嘎嘎響,妳就要讓蓋子瞬間爆掉!」
阿多一頭霧水。
導演繼續咆哮:「想想妳媽罵妳的那種樣子!!」
阿多縮著身子,怯生生回答:「可是我媽從來不生氣,她說話好溫柔….」
美國導演立馬憤怒甩本,離開前看向練習場的同學吼著:「無藥可救了,你們誰誰誰去幫幫她。」
一個男同學,突然走到阿多身邊,不知道是故意作弄她,還是真心想幫她掀蓋子,男同學用力掀開阿多拘謹的裙子……阿多受到驚嚇,在舞台上難堪的哭了出來。
多年後,阿多當了媽媽,她似乎未曾真正體悟蓋子掀開的感覺。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電話費帳單,她那即將面臨考試的國三兒子,偷偷交了一個女朋友,阿多打開電話費帳單,一萬五千元!
瞬間,腦門充血,一秒內,她的蓋子被掀開了。終於她懂了掀蓋子的感覺。
阿多的結語是:「我的兒子,比那個美國導演厲害多了!」
原來每個優雅的女人,遇到兒子,都會有抓狂失態的時候,我真不需要無地自容。有了孩子以後,常常掀蓋子,有時候早晨剛掀完棉被起床,我就被小孩掀蓋子了。小孩三分鐘一小鬧,五分鐘一大鬧,開開關關開開關關,乾脆別蓋了!透透氣挺好。至少不會變成悶燒鍋。
●
另一個故事,劇場大師馬汀尼老師的故事。
每次戀愛,她總是一開始就輕挑地警告對方:「不愛,就ㄘㄟˋ囉!」
她談過無數次戀愛,蕭灑自在,即使有了未婚夫,她仍舊和外遇對象去大度山看日出。
直到有一天,未婚夫等她回家,聽她撒謊,未婚夫拋出一些問題:妳希望我們保持開放的關係,身體跟誰睡都沒關係?或者,妳希望我們互相隱瞞?或者,妳希望我們解除婚約?
就在那一天,馬汀尼沉坐在客廳,恍惚間看見一個女人騎馬呼蕭而過。猛地她忽然明白了,那個女人就是她,青春時期的她。
原來她害怕的是伴隨著青春消失而失去的自由,她對這樣的消失感到不知所措。
有了深層的認知以後,她決定走進婚姻,今年已經結婚二十五週年。
是不是最大的勇敢,就是長大?
是不是我即使有了兩個孩子,還是一直不願意長大,沒有真正面對現實,所以在育兒的過程裡,難受的時候比享受的時候多?
是不是我處在生了孩子失去自由的恐慌裡,這種不知所措即使五年了,我還是適應不良?
好吧,可能以上皆是。
那我就承認了吧!
雖然不知所措,我畢竟也在自我與家庭的矛盾掙扎裡養了兩個孩子,在熬夜賣肝下完成工作,現在竟還能偷閒小兩口出來看戲,是多好的小確幸。
既使一直遊走在憤世、厭世的邊緣,但是小孩健康可愛,畢竟是萬幸。
我想起了舞台上,鄧安寧導演的故事。
一次飛機機艙裡空調失靈,他呼吸不到空氣,動彈不得。這感覺帶出更深層的記憶-----心肌梗塞(好像是),緊急住院開刀,心臟裝了支架,醫生說三天三夜不能動,排泄都在床上。加護病房裡有心臟監視器、有點滴架、呼吸器,種種器具冰冷的聲音飄在耳邊。意識忽而清醒、忽而迷離,然而他最痛苦的是-----「我、想、大、便」
鄧導無法想像一個人屁股頂著便桶,躺在床上排泄。「如果可以的話,我應該在被送上救護車之前,先去上廁所!」
全場都笑了。
最後,鄧導說,以後每到人生艱難的關頭,他會鼓勵自己,還有什麼比還活著更令人感謝?
縱然生活中大小鳥事不斷,憤世厭世的念頭日夜出沒,但還活著,挺好。
還有另外兩個故事與親子關係有關。
影后楊麗音陳述她與父親決裂,父親用鐵鎚將她釘死在房間,她逃出那個房間,從此不再回家,直到父親六十大壽,發邀請函請她回家。她沒有再多說,回家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我好想知道,父與女怎麼破冰的?
電影人王耿瑜在大四那年降轉大二的文化影劇系,媽媽從不諒解到默許,她在媽媽逝世後到房間整理照片,看見媽媽在照片上寫給的話,媽媽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棒的,她很開心女兒當自己的主人。
我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呢?
向來自由自在、討厭管人的我,當了母親,迫不得已要教養孩子,要好努力去當一個媽,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好媽媽,但是心理卻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對孩子還不夠有耐性,動不動就掀蓋。
我還在失神亂想中,舞台上揚起一首歌,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的孩子自己創作的「謝飯歌」。
她啊,悠揚地唱著:
「花椰菜的生長期是65天
紅蘿蔔的是80天
小番茄 需要90天
黃豆的要四個月
芭樂 長成樹 至少ㄧ年
一粒米從稻穗長出的時間
一個人做豆腐、做泡菜的時間
做醬油、做醋需要的時間
還有煮一頓飯的時間
那吃一頓飯只有多少時間,
讓它來乘載無限感恩,
無限的尊重
與不可思議」
時間,時間,養孩子的時間。
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青春消失的時間。堅韌發芽的時間。
耐性,要有耐性,等待小孩長大,等待媽媽也長大。
謝幕了,我在淚水中起身鼓掌。
才發現蘭陵劇坊創辦人吳靜吉先生坐在我身後。他曾說過,生活就是實驗。當媽媽的應該格外能感受。每一天與小孩的相處都沒有劇本,每一個與小孩的應對,都是一場實驗,溫和加上堅定,或者,嚴厲加上深情,或者,溫柔堅定加上嚴厲深情。
哪一種配方會有最好的結果?沒人知道。
生活實驗,講究的是過程。
沒有結果。無從結果。
一切都是過程。
金士傑導演在表演節目單裡表明:這個戲,當年上台大家是20到30歲,如今每個人都加上35歲,大家不約而同的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然而每個人口袋裡身分證「籍貫」欄裡填寫的,仍是舞台兩個字。
媽媽啊媽媽,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還是媽媽。
高分的也是,不及格的也是。
給媽媽時間。
當一個好媽媽,要比花椰菜的65天還長一些。
養成一個孩子,那比收成千千萬萬的稻穗還久。
我們都懷著感恩的心,尊敬地等待,好嗎?
●
從戲劇院彈飛回婆婆家接孩子,我答應過妞妞:「短針指到五,媽媽會回來。」得來不易的蘭陵四十,得來不易的一場約會。謝謝鬍子哥陪我看戲,我們回家做飯吧!
#照片是,我那也曾經很優雅的老媽。
#老媽是金門小辣椒。
劉若瑀婚姻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當媽五年第一場舞台劇約會獻給《蘭陵四十:演員實驗教室》
婚前,是穿著波西米亞風味的長裙,羅馬涼鞋交纏到腳踝,頂著一頭俏麗短髮,穿梭在戲劇院、城市舞台、小巨蛋的偽文青。姊妹們的約會常常在藝文表演裡度過,我那詩意、高雅的「文藝魂」,在生了兩個孩子後早就魂飛魄散,到中正紀念堂都是遛小孩,恨不得他們快點累昏,哪裡還能跨進國家戲劇院?
應該要從出發前開始寫起。
有了兩個孩子,週末是家庭日,夫妻兩人幾乎不太可能一起出席活動,家裡總要有一個人留守。
偏偏,蘭陵四十的舞台劇《演員實驗教室》演出,只剩一場,在星期天下午。
「你有可能跟我去嗎?」星期六晚上,我殷殷期盼地問鬍子哥。
「兩隻怎麼辦?」
「今天晚上兩隻睡阿嬤家,阿嬤說明天中午前一定要接走。婆婆有可能幫忙帶下午嗎?」我拋出一個妄想,婆婆大人高齡八十,平常幫忙看顧自己女兒的兩個小孩,週末是老人家一週難得的單身時光,要她跟兩個小皮蛋廝殺,做媳婦的實在難以啟齒。
幸好我有個還不賴的隊友,鬍子哥致電婆婆:「媽,明天下午差不多一點到五點半,兩隻可以去妳哪裡嗎?」
婆婆那頭頓了頓,我張大耳朵,手按著滑鼠,票卷要買一張還是兩張,就等婆婆大人一句話!銀幕上只剩下19個座位可以買了……。
小子與小妞合體的破壞力名揚四海、威震八方,究竟令人驚恐到什麼程度呢?這實在沒什麼好誇口的,我跟你講件事,你就可以窺知一二。
不久前除夕夜的團圓飯定在餐廳,婆婆大中午就緊張兮兮打電話叮嚀我:「薇薇啊,妳下午可千萬不要帶兩隻回來啊,我們晚上直接餐廳見就好!」聽得我哭笑不得,八十歲的老人家哪裡不盼含飴弄孫,偏偏我家兩皮蛋不讓人隨便「弄」,倒是捉弄人的功力高強,害婆婆大人即使在團圓氣氛濃厚的除夕日,也驚慌得能閃就閃。
但婆婆大人大發慈悲,聽見鬍子哥握著電話應著:「…..可以齁?搞得定喔?」
我見獵心喜,火速定好兩張票。
隔天中午歡天喜地去阿嬤家接小孩,準備把兩隻接駁到婆婆家,我倆就能你儂我儂看戲去也。(想得美!)
果然,看個戲,早就不是買了票就能帥氣出發的時代了。
到了阿嬤家,喜妞怒把玩具往地上一扔,生氣地:「我要跟阿嬤玩!」、「我要在阿嬤家!」、「我還要耶!」、「我不要走啦!」
然後她躲去床底下,橫豎不肯出來,我看看時間,要是遲到,可就無法進場了。心越急,越勸不了。阿嬤、阿公都出動,小妞就是不肯從床底出來,放聲大哭。
最後我那還不賴的隊友來了。我帶小子去車上,不到三分鐘,隊友帶著小妞上車,小妞還是抽抽咽咽,我驚異地望著隊友:你怎麼辦到的?
隊友神祕一笑。
●
拖著不安(為婆婆的處境堪憂)與愧咎感(拋下兩隻),總算我們坐在國家戲劇院裡面。氣派寬敞的大廳,我僥倖買到一樓第十二排的位置,視野非常好。舞台簡單,也可以說除了舞台,幾把椅子,什麼也沒有。大概不需虛構誇張的佈置了,因為這次演出的故事,幾乎都是八成真實的演員人生故事。有什麼比真實更撼動人心?
超過一半的故事,源自於家庭。
家是一個人生命過程中重要的初始。我們最想回去,也可能最想逃離的地方。激發我們潛能,也可能污衊我們夢想的地方。
大概是當了媽,我在看阿多的故事「蓋子與裙子」,大笑出來。
當年阿多在美國學舞台表演,有個橋段是孩子生病在加護病房,她必須「很憤怒」的去質問先生,偏偏阿多是個優雅有禮貌的孩子,她的「很憤怒」,怎麼看都「不夠憤怒」。
美國導演對她激動咆哮著:「知道什麼叫做憤怒嗎?打從心裡爆發的那種情緒,像是內在有個大火爐,火氣沸騰,蓋子都在嘎嘎響,妳就要讓蓋子瞬間爆掉!」
阿多一頭霧水。
導演繼續咆哮:「想想妳媽罵妳的那種樣子!!」
阿多縮著身子,怯生生回答:「可是我媽從來不生氣,她說話好溫柔….」
美國導演立馬憤怒甩本,離開前看向練習場的同學吼著:「無藥可救了,你們誰誰誰去幫幫她。」
一個男同學,突然走到阿多身邊,不知道是故意作弄她,還是真心想幫她掀蓋子,男同學用力掀開阿多拘謹的裙子……阿多受到驚嚇,在舞台上難堪的哭了出來。
多年後,阿多當了媽媽,她似乎未曾真正體悟蓋子掀開的感覺。
直到有一天,她收到電話費帳單,她那即將面臨考試的國三兒子,偷偷交了一個女朋友,阿多打開電話費帳單,一萬五千元!
瞬間,腦門充血,一秒內,她的蓋子被掀開了。終於她懂了掀蓋子的感覺。
阿多的結語是:「我的兒子,比那個美國導演厲害多了!」
原來每個優雅的女人,遇到兒子,都會有抓狂失態的時候,我真不需要無地自容。有了孩子以後,常常掀蓋子,有時候早晨剛掀完棉被起床,我就被小孩掀蓋子了。小孩三分鐘一小鬧,五分鐘一大鬧,開開關關開開關關,乾脆別蓋了!透透氣挺好。至少不會變成悶燒鍋。
●
另一個故事,劇場大師馬汀尼老師的故事。
每次戀愛,她總是一開始就輕挑地警告對方:「不愛,就ㄘㄟˋ囉!」
她談過無數次戀愛,蕭灑自在,即使有了未婚夫,她仍舊和外遇對象去大度山看日出。
直到有一天,未婚夫等她回家,聽她撒謊,未婚夫拋出一些問題:妳希望我們保持開放的關係,身體跟誰睡都沒關係?或者,妳希望我們互相隱瞞?或者,妳希望我們解除婚約?
就在那一天,馬汀尼沉坐在客廳,恍惚間看見一個女人騎馬呼蕭而過。猛地她忽然明白了,那個女人就是她,青春時期的她。
原來她害怕的是伴隨著青春消失而失去的自由,她對這樣的消失感到不知所措。
有了深層的認知以後,她決定走進婚姻,今年已經結婚二十五週年。
是不是最大的勇敢,就是長大?
是不是我即使有了兩個孩子,還是一直不願意長大,沒有真正面對現實,所以在育兒的過程裡,難受的時候比享受的時候多?
是不是我處在生了孩子失去自由的恐慌裡,這種不知所措即使五年了,我還是適應不良?
好吧,可能以上皆是。
那我就承認了吧!
雖然不知所措,我畢竟也在自我與家庭的矛盾掙扎裡養了兩個孩子,在熬夜賣肝下完成工作,現在竟還能偷閒小兩口出來看戲,是多好的小確幸。
既使一直遊走在憤世、厭世的邊緣,但是小孩健康可愛,畢竟是萬幸。
我想起了舞台上,鄧安寧導演的故事。
一次飛機機艙裡空調失靈,他呼吸不到空氣,動彈不得。這感覺帶出更深層的記憶-----心肌梗塞(好像是),緊急住院開刀,心臟裝了支架,醫生說三天三夜不能動,排泄都在床上。加護病房裡有心臟監視器、有點滴架、呼吸器,種種器具冰冷的聲音飄在耳邊。意識忽而清醒、忽而迷離,然而他最痛苦的是-----「我、想、大、便」
鄧導無法想像一個人屁股頂著便桶,躺在床上排泄。「如果可以的話,我應該在被送上救護車之前,先去上廁所!」
全場都笑了。
最後,鄧導說,以後每到人生艱難的關頭,他會鼓勵自己,還有什麼比還活著更令人感謝?
縱然生活中大小鳥事不斷,憤世厭世的念頭日夜出沒,但還活著,挺好。
還有另外兩個故事與親子關係有關。
影后楊麗音陳述她與父親決裂,父親用鐵鎚將她釘死在房間,她逃出那個房間,從此不再回家,直到父親六十大壽,發邀請函請她回家。她沒有再多說,回家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我好想知道,父與女怎麼破冰的?
電影人王耿瑜在大四那年降轉大二的文化影劇系,媽媽從不諒解到默許,她在媽媽逝世後到房間整理照片,看見媽媽在照片上寫給的話,媽媽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棒的,她很開心女兒當自己的主人。
我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呢?
向來自由自在、討厭管人的我,當了母親,迫不得已要教養孩子,要好努力去當一個媽,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好媽媽,但是心理卻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對孩子還不夠有耐性,動不動就掀蓋。
我還在失神亂想中,舞台上揚起一首歌,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的孩子自己創作的「謝飯歌」。
她啊,悠揚地唱著:
「花椰菜的生長期是65天
紅蘿蔔的是80天
小番茄 需要90天
黃豆的要四個月
芭樂 長成樹 至少ㄧ年
一粒米從稻穗長出的時間
一個人做豆腐、做泡菜的時間
做醬油、做醋需要的時間
還有煮一頓飯的時間
那吃一頓飯只有多少時間,
讓它來乘載無限感恩,
無限的尊重
與不可思議」
時間,時間,養孩子的時間。
一個媽媽長大的時間。
青春消失的時間。堅韌發芽的時間。
耐性,要有耐性,等待小孩長大,等待媽媽也長大。
謝幕了,我在淚水中起身鼓掌。
才發現蘭陵劇坊創辦人吳靜吉先生坐在我身後。他曾說過,生活就是實驗。當媽媽的應該格外能感受。每一天與小孩的相處都沒有劇本,每一個與小孩的應對,都是一場實驗,溫和加上堅定,或者,嚴厲加上深情,或者,溫柔堅定加上嚴厲深情。
哪一種配方會有最好的結果?沒人知道。
生活實驗,講究的是過程。
沒有結果。無從結果。
一切都是過程。
金士傑導演在表演節目單裡表明:這個戲,當年上台大家是20到30歲,如今每個人都加上35歲,大家不約而同的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然而每個人口袋裡身分證「籍貫」欄裡填寫的,仍是舞台兩個字。
媽媽啊媽媽,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還是媽媽。
高分的也是,不及格的也是。
給媽媽時間。
當一個好媽媽,要比花椰菜的65天還長一些。
養成一個孩子,那比收成千千萬萬的稻穗還久。
我們都懷著感恩的心,尊敬地等待,好嗎?
●
從戲劇院彈飛回婆婆家接孩子,我答應過妞妞:「短針指到五,媽媽會回來。」得來不易的蘭陵四十,得來不易的一場約會。謝謝鬍子哥陪我看戲,我們回家做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