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號 藝術訪問】
.
近年來,華語MV(音樂錄像)似乎走進了全新的領域。不再只有歌手在鏡頭前對嘴,配合歌詞送進K房點播。畫面說的是故事,或許是潛藏在歌曲中的深層意思,也許就只是畫面中主角的個人世界建立,然後上載YouTube供聆聽點閱。年輕的MV導演Maggie,冷色調的畫面,藏着某種熾熱,配合歌手的音樂與獨有的視角觸覺,拍出巿井真實而動人的香港,這些影像為復甦的本地音樂巿場寫下了另一種的註解。
.
Maggie所拍的第一個MV,是Serrini的〈油尖旺金毛玲〉。那時候,她還是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熱衷劇社排戲與影像拍攝的課堂,大學生活猶如由這兩件事組成。影像拍攝的功課放了在Instagram,Serrini看到了。「她說很喜歡我拍攝出來的畫面,想我替她拍MV。」未有任何實戰經驗的Maggie碰上不斷破舊立新的Serrini,屬於Maggie風格的MV浪潮就這樣開始醞釀。後來同是Serrini的〈Don’t Text Him〉、陳健安的〈在錯誤的宇宙尋找愛〉、張敬軒的〈天才兒童1985〉,以至最近陳奕迅的〈致明日的舞〉,歌曲橫跨樂壇不同風格,MV均由Maggie操刀。
.
去年秋天,Maggie因為拍攝一段商業作品而聲名大噪,但那段影片不是MV,而是廣告,一個沒有月餅的月餅廣告。Maggie起用的演員是未必有人知曉的臉孔,拍的是沒有月餅的月餅廣告,僅僅在這一分十三秒的影像之中,大約已能知Maggie拍攝影像的態度。「我覺得在香港做創作就是要不斷打破常規。創作是一種責任,創作者需要拉闊觀眾看東西的常規。」打破常規、劍走偏鋒,但萬變不離其宗的,Maggie的創作中必然有「血肉」。「『血肉』是Serrini一直提醒我的東西。我想這是我倆創作的時候一個共通點。有些人說故事喜歡說豐富的情節,但我喜歡用時間來好好地解析一個人,回歸本質。」觀察真實的血肉對於Maggie來說,是她一直提醒自己好好珍惜,繼續保留的初衷。
.
——〈讓血肉成為城巿的註解〉
Maggie Leung
.
文/陳曉桐 @firmiana.ada
攝/Chung
.
Venue/浮生 @cafewanderhk
完整訪問載於一月號《藝文青》。
.
一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MaggieLeung #望月 #油尖旺金毛玲 #在錯誤的宇宙尋找愛 #時光邊緣的人 #藝文青2021年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劍走偏鋒意思 在 伍家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時也不禁概嘆,其實當今世道 —— 特別於網絡世界,崇尚「認真」二字,還有幾人?
嚴肅太悶,速食年代,過於認真也未有市場;縱有,也總不及抽水惡搞玩二創受歡迎。於網上頻道劍走偏鋒,註定是條孤獨而難走的路,我比誰都明白。不過回心想想,這可是我的頻道呀,既非受薪亦無客戶壓力,如果這樣也不能做些自己想做的,說自己想說的,那搞來也無意思,對吧?
開設頻道,原意是記錄小孩們的成長片段(其他社交媒體的影片介面難以找回舊片),本來只作私人用途。後來想想,既然頻道已在,如今拍片又這麼方便,何不好好利用?所以,我希望在那裏讓大家認識另一個我;一個除了講抽笑講笑講體育之外的伍家謙。
至於題材方面,目前還是順手拈來,暫時講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但誠如文首所講,希望頻道自成一家,無論講玩具講體育還是講波鞋,我都希望用一個比較認真的角度去講,風格會與fb和ig大相逕庭。例如這次開一對波鞋,有誰會花長時間做資料蒐集、拍一條將鞋上所有細節都呈現得巨細無遺、整整一個小時的名乎其實的「開箱文」呢?
有的,在這裏,這是真真正正,貨真價實的「開箱文」。
https://youtu.be/5psj-VuGWKA
明白的,於FB分享其他連結等同放棄觸及率,片太長亦未必吸引,不望大家把一小時全都看完,只求睇得幾耐得幾耐。未來會陸續更新,多謝支持。
這一個小時,真的,一字一淚。
#睇咗先
#唔好屌要鼓勵
#真係唔好屌
劍走偏鋒意思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課程推薦]卡牌運用工作坊:別給他,讓他自己拿出來
我不是在講課的路上,
就是在學習的路上。
今天來上Adam的卡牌工作坊,
有個非常重要的啟發,那就是:
當講師,除了給什麼,
還要去想學員有什麼。
所有教學風格,都在同一條線。
不信,你拿紙和筆畫畫看。
先畫一條線,
在線的左邊寫「講述」,
右邊寫「引導」,
最後把這條線分成十段。
好,你落在哪一段呢?
「講述」偏重講師給,學員拿,
是最常見的教學形式。
而「引導」偏重學員有,講師掏,
是比較少見的教學手法。
所謂風格,
就是在這兩者間,
找到自己最好的版本。
比如培佑,大概是46;
榮哲可能是64;
我自己的話,偏好55。
不過Adam劍走偏鋒,
在卡牌工作坊,比重是28,
也就是講述2成,引導8成。
所以,如果你的學習習慣,
是非要看PPT不可、沒有講義不行,
那麼這門課,可能不是你的菜。
但換個角度想,教亦多術。
難道你不想知道,
怎麼不靠PPT,不靠講義,
就能讓學員產出學習蜂蜜嗎?
Adem老師就是這樣的引導高手。
與其說是學卡牌,
更精準來說,
是用卡牌做你的顯影劑。
簡單舉個例子,
一開始,Adam要我們,
在卡牌上畫一個圖,
代表自己的特質。
接著,我們要拿著卡牌彼此PK,
決定誰贏誰輸,贏家當領頭,
就這樣分組家完成了。
但重點在後面,
Adam 要我們想自己組的戰歌,
裡面的詞,必須用我們各自的特質。
這活動有意思的地方有兩個:
第一,捍衛特質很難,但很重要
我有熱情的特質,
你有敏銳的洞察,怎分勝負?
遊戲裡,我們一定很尷尬,
因為華人都謙虛忍讓習慣了。
但重點不在勝負,
而是你對自己特質,
要有「盲目自信」。
那項特質才真正屬於你。
第二,沒有人是局外人
一個團隊裡的成員,
總不知不覺分成三種人:
領導者、跟隨者、局外人
這個活動用戰歌,
將每個人的特質,做置入性行銷。
如此一來,就沒人是局外人。
你只能相信,
竟然上了賊船,
那就當個出色的海盜。
楊田林老師的遊戲培訓,
接引我「由技入道」;
而Adam老師的卡牌工作坊,
接引我「由述入導」。
也許,我們著迷於技術與講述,
但任何方式,都不該限制我們。
Adam的卡牌引導,
讓我在工具裡,重獲自由。
#歡迎分享
#謝謝Adem老師
#和高手們共學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