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爭雨,與河爭水,農業發展最不可或缺的是水資源,台灣雖然降雨量不算少,但因為地形陡峭,水很快就流入大海,因此如何引入穩定水源讓荒蕪變良田,就成為一大挑戰。台灣近百條圳道,從第一條十八世紀初興建的彰化八堡圳,到後來台北的塯公圳,以及高雄的曹公圳,都是在清朝時期興建。
到了日據時期,爲了增加農業產量,圳道興建依然是重點目標,這時期有名的包括桃園的桃園大圳、台中的白冷圳、以及最具代表性八田與一規劃興建的嘉南大圳。
這次七天的行程終於完成小小的私心,把嘉南大圳的外庫曾文水庫和內庫烏山頭水庫都規劃在行程內,因為一般行程如果同時排兩座水庫恐怕引不起大家的興趣,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都是出自於八田與一的水利規劃,曾文水庫雖然也在八田與一的規劃中,但因後來戰事爆發,所以反而要到國民政府時期才落實完成,成為灌溉嘉南平原的重要供水來源之一。
吃果子拜樹頭,飲水要思源,不管農業、民生,看似扭開水龍頭就能輕易得到的水源,其實是集合許多人的勞力與心力匯滴成流,才能夠讓我們坐享其成,歷史不是選擇性的解讀,應該一視同仁其功勞。
力匯 第 七 代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02/8/3
陳總統透過衛星視訊,對於在東京召開年會的世界台灣同鄉會發表演說,提出『一邊一國論』
陳水扁總統在世台會視訊致詞時,除了第五度重申近日所強調之「台灣要走自己的路」外,更明確指出這條路是: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能像香港、澳門一樣;台灣與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台灣的前途只有兩千三百萬人民才能決定;台灣自己的路是自由、人權、民主、和平之路,與中國之路,迥不相侔。 由於這些談話是以普世價值為立足點,敘述台海兩岸關係之存在事實,確認了台灣主體性,並以台灣優先為兩岸關係之主軸。因而,不僅引起國際社會之關懷與共鳴,而且也使絕大多數民眾一掃長年來被中國矮化、凌辱的苦悶,為新政府執政黨不再對中國委曲求全而振奮不已。 事實上,陳總統在兩年前五二○就職演說中,就善意地表示,在中國不以武力犯台前提下,新政府願意提出「四不一沒有」之承諾;嗣後又提出「統合論」,為兩岸的政治統合提供了可能性;甚至稍早在大膽島談的善意盡出,已達「退此一步即無死所」之臨界。陳總統新政府及民進黨因焉飽受民眾質疑、批評,認為在兩岸政策上之委曲求全,反而鼓勵了中國侵台意慾;若干支持者轉而支持李前總統及其所領導的台聯黨。 然而,陳總統新政府的一貫善意,卻只換來中國蠻橫霸道的欺凌踐踏;中國擺明台灣只能在「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和「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之一部分」的前提原則下,透過「不對等」的「談判」,自綑自縛地讓中國併吞。中國持續不斷的文攻武嚇,壓縮台灣在國際社會活動空間,誘引台商投資大陸再「以商逼政」,並侵蝕台灣財經基礎,再收買資助在台統派來興風作浪、動亂台灣。新政府執政黨最近對中國徹底絕望,不再抱持委曲可以求全的幻想,而有前此「台灣要走自己的路」,毋寧是事有必至、理所當然的。 然而,面對陳水扁總統所強調之「台灣要走自己的路」,我們不能只關注維持台灣現狀,只被動而消極地講求分清一中一台之兩國關係,強調台灣未來前途之改變│尤其是改主權獨立國家地位而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必須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而是要高瞻遠矚拓展台灣未來之路,進而主動而積極地邁向自由、人權、民主、和平之路,尤其是朝當前多數台灣人所夢想的「建立永久和平中立的東方瑞士─台灣」之路,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向前邁進。 瑞士位於德、法、義諸強國之間,阿爾卑斯山脈蜿蜒橫亙其間,土地資源貧瘠,幅員人口均不算多。國內有德、法、義不同族群聚居,宗教信仰又彼此迥不相侔;除國內族群紛爭、宗教對立外,又成強鄰德、法、義爭相覬覦之目標。因而,瑞士從十三世紀建立軍事協約型國家後,其歷史幾乎等同內部紛爭與外鄰侵襲的歷史,烽火不息、貧窮落後。到了十六世紀瑞士人終於徹悟出,唯有對內團結族群,對外堅強抗敵、維持和平中立,才能救危存亡建立富強國家。並經過一、兩百年之折衝樽俎、苦心協調,保持武裝中立、不介入戰爭,才能在一六四八年西發利亞條約中,讓其和平中立地位獲得列強承認。 到一八一五年維也納會議時,瑞士深稔國際政治力合縱連橫之諸力均衡之道,強調瑞士永久和平中立之「緩衝」、「綏靖」,對世界永久和平之意義,迺被會議確認為永久和平中立國。於是瑞士在無軍備重荷、不虞戰爭之和平中立狀態下,發展精密工業、拓殖觀光事業,兩百年於茲,遂成世界景觀最美、財經最富裕、和平安寧之世界樂土,舉世稱羨。 台灣與瑞士甚相彷彿,位居日本、俄羅斯、南北韓、中國、越南、菲律賓列強諸力匯聚之地;現代交通發達,隔海又與美、加、紐、澳相對,益增其國際政治錯綜複雜關連。台灣四百年史之等同外來政權統治史,如實證明了台灣難逃列強覬覦之宿命。繼荷蘭、明鄭、大清帝國殖民台灣後,日本曾以殖民地台灣為跳板,南進南洋、西渡中國,並向東發動珍珠港事變。 二次大戰後,中國汲汲侵略台灣,欲以為稱霸亞太基地;美、日則憂心台灣一入中國之手,則日本之南向尋求資源、從事貿易,將多阻礙,美國在亞太優勢亦將大為喪失。因而,與俄羅斯、南北韓、越南、菲律賓乃至紐澳,對台灣未來之和平中立│不被併入中國,必有相當期待。 面對中國蠻橫霸道、汲汲於侵略台灣,台灣人民因平均國民所得高於中國二十倍左右,政治民主與自由人權,台、中兩國水準又相去天壤;台灣人民在多數民調結果經常有七、八成以上,反對被中國侵併,願意維持當前主權獨立狀態。因此,政府當局應該儘速舉行公民投票,讓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台灣未來前途。 同時,一旦人民決定堅定維持目前台灣獨立現狀,就應妥善計畫、積極展開建立永久和平中立國之行動。勸導說服鄰邊強國,一俟造成時勢、形成以台灣為「緩衝國」之國際潮流,則中國在形勢比人強之情況下,恐也難犯眾怒,不得不接受綏靖安排。 「西方瑞士、東方台灣」,應該是台灣人的新夢;由專制王朝崩潰而政權輪替,再進而建立東方瑞士─台灣。台灣地理位置之通衢優異,山水風景之福爾摩沙,工商基礎之堅厚斐異,台灣人民之聰明勤勉,是有充分編織這種夢的本錢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讓我們台灣人來做這場夢。也祝福對岸的中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去做他們中國二十一世紀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