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上台後為了廢核力推綠能,這讓綠電業者在去年大選中,幾乎是獨樹一幟的選邊站的力挺小英;綠能、綠電業者、與綠營,檯面上是理念、目標的契合,骨子中則是利益的結合;這個結合與利益分配,從逐漸曝光的綠電計劃與廠商資料越來越明確。
例如,取得林邊綠能專區400公頃綠電開發專案的「力暘能源」,其出資占半的「聚點投資公司」負責人古盛運,既是「新竹縣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也具有行政院顧問身分,更被視為內政部長徐國勇在新竹縣重要支持者;另外一家才 從華南銀行主辦的聯貸案取得43億元的天衝能源,其主要投資者天輔能源的負責人鄭朝瀚,是其父親鄭永金是「由藍轉綠」的新竹政壇大老,同樣也擔任過「新竹縣蔡英文後援會」副秘書長,天輔能源也擁有天衝能源2席董事,一席是鄭朝瀚,另外一席是古盛煇。
當然,還有前民進黨立委賴勁麟擔任董事長的雲豹能源,也拿下國產署高雄美濃、台南善化的太陽能電廠土地標租案,而且很快又脫手獲利;此外,南部一個已完成投標的綠電案,事後傳出主辦單位有意把標案切割更小再重新招標,對政府標案有經驗者大概就知道,背後顯然有政治壓力,有其它人想參與才會如此。相較之下,時力立委透過助理申請經濟部的綠能補貼400萬元,倒反而顯得小兒科了。
蔡政府一直強調推動綠能是希望建立一個產業鏈,其實,如果從利益分配觀點看,綠能確實也是一條相當「完整、串連上中下游」的利益鏈。「地位最高」的開發商固然是能「大口吃肉」,中下游的各類相關業者,從承攬勞務到提供商品,都能參與分配;地方上則是土地租金提高、地方政府有回饋,堪稱皆大歡喜。
對投入綠能產業的綠營人士,還有主辦計劃的諸官員,一定都會強調「一切依法」;或許型式上確實是依法為之,但如此不遮掩的政商關係,仍是引人側目,更難謂其中並無利益分配。蔡政府還有4年可繼續大推綠能,在在此之前,是否該先檢視並清除綠能中的政商污垢?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