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房價大漲,政府開始鼓勵 #微型小屋 和 #後院套房。🏠
就像華人導演趙婷的最佳影片《游牧人生》Nomadland,
描述的 #失業 族群、開着房車,
到處打工、互相扶持的故事,令人感動,
卻也反映出 #貧富不均 的對照。
#華人精英 #黃肇鑣
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
加州灣區房價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矽谷 一直是許多年輕人夢想的聖地🌇
期待在那裡有翻轉世界的創舉
然而近幾年大公司和大人物卻紛紛出走🍂
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房價飆升 #生活品質下降 是主因
而疫情後的遠距辦公也改變通勤習慣🚎
上班族可以搬去更遠、但房租更便宜的地方
人才聚集一直是矽谷最大的優勢🤓
這波出走潮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呢?
或許是時候重新思考 #如何與時俱進
加州灣區房價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概是到加州七年來,最難度過的夏天。
從春季以來的就地避難尚未解除,疫情幾次都沒有控制住的跡象。光是加州一個州就佔了 63 萬個 COVID-19 確診,死亡數也超過 1 萬,如果把加州當作是一個國家,可以排在全球第五 - 在美國、巴西、印度、跟俄羅斯後面。
你說加州人都很犯賤不做好準備,所以疫情擴散活該嗎?就我看來也不全是這個樣子。至少就我在認識的幾百個朋友,沒有一個人是公開挑戰政府禁令。
多數的我們,從三月就開始乖乖待在家,忍受著不能出遊、限制外出、極少購物,然而疫情還是很失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許多無家者不像我們有個家、也可能是許多勞工階級的工作型態就是要外出,不然在病死之前就會餓死。有沒有人是自己該死不戴口罩去 Party 然後中獎?一定有,但至少不是我們。
上週末雪上加霜的是(用這個詞有點怪,看下去就知道了),週五開始來了一波熱浪,每天下午三點之後在我居住的地區,高溫往往超過 35 度、上看 38 度。在加州很多老舊的房子其實沒有冷氣(包含我家),「在家工作」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挑戰。我家的兩支電扇一支正對著我的臉吹、一支正對著太太。汗流浹背雖然不爽,勉強也能撐下去。
然而,更奇葩的事情來了。週日清晨,也不記得是幾個月以來的第一次,居然開始打雷。要知道灣區的夏天是旱季不下雨的,突然打起雷尤其還是在高溫的週末,是非常不尋常的事。
連續幾個小時的雷,在戶外引起了野火,高溫的助燃下火勢不可收拾。上百個起火點中,最近的一個離家不到 30 公里,遠遠的都能看到煙。
火勢對我們暫時沒有危險,但是野火燒起的灰抵達了家門口,AQI 監測超過了 200 (就是大家熟知的 PM 2.5), 天空望去都是淺灰色的一片。當然也是不建議跑步,今早換上了運動服裝,只能在客廳舉啞鈴。
—
總結一下現在的情況:就地避難不能出門、在家工作遇到熱浪、開窗戶通風又會聞到濃濃煙味,但是股票跟灣區房價還在漲?
我實在是看不懂發生什麼事,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寫信告訴我⋯⋯
(不用,可以留言就好了,寫信我也不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