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油站】全新為企業打造的智能服務9月啟動
開公司有好多申辦流程要處理?
要創業不知有哪些資源可運用?
全新為企業打造的智能服務smepass要啟動了,幫助企業一手掌握創業與營運流程!
smepass第一步先把企業籌辦初期及創業所需的申辦時程、順序、法規,全都透過聰明的企業管家來提醒,讓您籌備公司與創業很簡單。
smepass是創業者與企業主的好夥伴,即將於9月正式上線,敬請期待。
#免臨櫃零接觸的遠距智慧服務
#企業需要的智慧政府服務smepass
#電腦平板手機都能用
#用口語也能通
#個人化服務內容
「加油站手機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閒聊] 在加油站講電話有被拉正過嗎?? -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中油直營加油站現在禁止使用手機的行動支付了? (第7頁) 的評價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請益] 法律問題請益加油站用手機 的評價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台灣中油誠懇呼籲請顧客遵守規定熄火加油... 的評價
- 關於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加油站上班玩遊戲- 機車板 的評價
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島讀回顧 #ElonMusk #Tesla
#特斯拉 在島讀去年網站的關鍵字搜尋排名第二,僅次於 Podcast。
島讀一路追蹤特斯拉,看著它從谷底走出,股價更是衝上顛峰,人氣也持續不墜。
沒有人知道特斯拉股價是否合理。但有一點現在可以肯定,那便是現在人們認為 #電動車可行。這在馬斯克剛接手特斯拉之時,被視為是幾近不可能的壯舉。
為什麼難度這麼高?島讀去年便在《Tesla 目標達成(不是股價)》討論電動車發展的難度,以及為什麼馬斯克認為電動車可行。
---
根據傳記《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馬斯克一直都想做電動車。他認為人類一直停留在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氣)是很瘋狂的事情。當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時,大規模地將累積數千萬年的碳元素釋放至生態,將永久改變大氣與海洋成分,造成氣候變遷與嚴重災害。
而在所有的化石燃料應用中,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是第二大,但卻是最「髒」的;因為其主要是用無效率的方式燃燒石油(發電業是第一大)。馬斯克認為要讓世界擺脫化石燃料,必須首先改革交通運輸業。
然而一開始馬斯克找不到切入點。電動車研究當時已經「冰封」許久。
這其實很奇怪。電動車的概念並不新。在亨利福特(Henry Ford)於 120 年前著手量產汽車時,最流行的交通創業題目就是電動車。
要記得,那是電力大放光明,席捲世界的時代。愛迪生(Thomas Edison)與特斯拉(Nikola Tesla)可說是當時的賈伯斯與貝佐斯,正大打「電流之戰」(the current war)。電力在短時間進步神速,帶動電燈、電報、電視機、電冰箱等一一問世。大眾看著每天的新電力發明,就像我們自 2007 年起對手機的發展目眩神迷一樣。
如果問當時的人「什麼交通工具將取代馬車」,大部分人會猜電動車,而不是「內建小型噴火裝置」的汽油車。福特本人也曾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電動車與汽車同時起跑,最終卻是汽車勝出。這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福特。福特發明的流水生產線,降低了汽車價格,成為真正的「大眾」交通工具。同時也帶動週邊產業發展,包含原油業、連鎖加油站,甚至是大型量販店、郊區社區等。今天汽車是一個「生態」,包含眾多角色,彼此互相強化,形成穩定的環境。
而電動車就此被束之高閣,「冰封」了 120 年。汽車產業的獲利更大,甚至可以遊說政府、擬定法規,壓迫其他選項的空間。同時,汽車的發展也逐漸停滯。今天汽車看似多樣,本質上仍是使用福特使用的汽車引擎。
停滯的汽車業隱含兩個問題。
第一,負面外部成本,也就是污染。汽車業不用為污染買單,因此銷售成本低於其實際所造成的影響。或者說替代品,例如電動車,價格相較之下顯得很貴。這是一個集體困境 — 即便單一車廠的 CEO 知道繼續污染下去對人類不好;但維持現狀對於公司本身與 CEO 個人,卻是最有利的。
第二,替代交通工具的機會成本。電動車在 120 年前輸給汽車有其原因,但不代表 120 年後電動車仍然無法發展成划算、有效的交通工具。看看電腦的發展速度!萊特兄弟也是約 120 年前首次飛行,今天我們有龐大的航空業,並且可以來回太空了。如果持續研發電動車、電池,今天理當已經有長足的進展。
初出茅廬的馬斯克無法直接挑戰汽車業。於是他先去史丹佛唸博士。卻在目睹網際網路的爆發性成長後立即輟學,跟弟弟共同創辦了 Zip2(類似 Yelp 的評價網站),賺到第一桶金。接著創辦 X.com,後來成為 PayPal,賺到第二桶金。
接著他再把大部分的積蓄投入了太空新創 SpaceX。他對再生能源的熱情不減,也有了足夠的資源;只是仍然不確定電動車的技術水準。
終於,馬斯克在 2003 年遇到一家小電力科技公司 AC Propulsion。 AC Propulsion 發現筆電與手機的發展,大幅推進了鋰離子電池的技術。將數千個小鋰離子電池綁起來,就成為非常適合汽車的電池。於是馬斯克資助成立一家公司,向 AC Propulsion 取得電池科技的授權:特斯拉。由此展開了特斯拉的漫漫長路。
原文閱讀:Tesla:目標達成(不是股價)(會員限定)
https://bit.ly/35r9PiS
---
1⃣ 元方案,讓你 1⃣ 次讀完所有文章:https://bit.ly/3myOL0D
⠀
更多特斯拉與馬斯克相關內容:
顛覆火箭產業不夠,SpaceX 要殖民火星(公開)
https://bit.ly/2XtkRjy
Tesla 勝利的一年|AI 醫療欠缺資料(會員限定)
https://bit.ly/3nrAwKx
[Podcast] Tesla 市值突破天際:天才是理性的凡人(公開)
https://bit.ly/3hXN8bn
[Podcast] SpaceX 起飛 — 瘋狂與天才的差別在時間軸不同(公開)
https://bit.ly/2LGc7DK
⠀
訂閱島讀,輕鬆掌握科技與商業趨勢👇
https://bit.ly/3myOL0D
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韓國瑜。
因為他幫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讓我們都能有所警惕,別再不懂裝懂。
前情提要:時代力量的高雄市議員 黃捷 鳳山捷伴同行 在市議會質詢關於自由經濟示範區、保稅倉庫/工廠,以及與馬英九總統提出的版本有何異同時,韓國瑜 市長以及副市長葉匡時的回應,讓很多看過質詢影片的人,都頗為傻眼。
我的很多朋友,早就認為韓市長(以及其團隊)專業非常欠缺,只是憑著話術跟形象上位,所以看到這樣的質詢跟回應,並不驚訝,也不禁訕笑。
我的第一反應也是覺得有點誇張,但再想想,其實不懂裝懂不只是韓市長或葉副市長的問題,也不只發生在自經區這個議題,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太樂觀了。
( 黃議員質詢影片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FongshanHuangjie/videos/305580537002663/
建議看完整版: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nxhtP9Q1Y )
--------------------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以為知識就是我們學習之後留在我們記憶裡頭的那些資訊,就像是電腦裡的硬碟,儲存大量資料,要用的時候就提取出來,好像打開一個文件資料夾,選取一個文件檔案,然後點兩下開啟一樣。你可能覺得電腦之所以被稱為電腦,不就是因為它模仿人腦的運作方式嗎?而且這跟我們日常的體驗也蠻符合的。
但,要是其實人腦根本不是這樣呢?要是擁有知識只是一種假象,而我們根本沒有什麼來自心靈深處的內在信念,全都只是大腦根據感知到的訊號掰出的故事呢?
這聽起來很反常識,但心理學及認知科學界對人類的心智狀態已經越來越有共識,若要簡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人類比自己以為的來得更無知且更淺薄。不相信嗎?那來試試看吧!
請你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當然,請別問別人也別查資料,自己好好回答:
一、若從一到七分,請你自評你對魔鬼氈的原理的理解有幾分呢?(最低為一,最高為七)
好了嗎?再來是下一題:
二、魔鬼氈運作的原理是什麼?請盡可能地詳細描述所有步驟。
大多數的人在回答第一題時都會高估自己的理解程度,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魔鬼氈的專家,你大概在回答第二題時遇上了麻煩,說不出個所以然,頂多只能跟韓市長一樣回個幾句話就鬼打牆。
這代表你並不真的理解魔鬼氈的原理,那麼接下來就請你回答第三題:
三、現在,請再次從一到七分,自評你對魔鬼氈的原理的理解有幾分呢?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先前對魔鬼氈的理解真是高估了。不只是你,大多數的人,都會有高估自己的傾向。
如果連魔鬼氈,你我都無法好好解釋它的原理,我們又怎能理解現在生活中各種複雜的系統呢?從智慧型手機到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從基因改造到區塊鏈、從 AI 到自由經濟示範區,可以說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聲稱自己對這些主題擁有完整的知識,如果我們對所有事情都是一知半解,那又怎麼有資格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呢?
說到這,當然不是要大家洗洗睡了,以後再也別關心公共議題,而是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對某個議題有 #很強烈的立場,不妨 #先試著讓自己解釋看看,我們討論的那東西到底是怎麼運作的,然後我們極有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知道得不多,而那不知為何而來的強烈立場,也值得校正一下。
如果 #知識的假象 是個常態,那該怎樣避免無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起碼避免讓自己像韓市長一樣)
人類自以為自己知道很多知識的這個假象,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首先,我們得反駁一般對知識的錯誤理解,那就是以為知識就是固態的、不變的,知識是在圖書館、維基百科裡、或是某些專家腦子裡的東西。其實知識是液態的,在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周遭的環境、工具、社群之間流動著。
人類其實是一種透過「 #知識共同體」來思考的生物,知識共同體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擁有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是存在於腦中,大部分都是存在人的身體、周遭的環境,還有其他人身上(例如市長把知識存在副市長身上,副市長把知識存在過兩天要給議員的文件上)。
到了現在,知識共同體也包括了各種科技工具,特別是網際網路。如果要更白話一點,就是人類很懂得如何互助跟合作,自己不會或記不得知識沒關係,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記憶庫,大部分的事情別人會、別人記得就行了。我們可以很有默契地知道別人知道些什麼,別人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知道些什麼。於是人類藉由群體的智慧,超越了個體的能力,集思廣益就是這麼一回事。
以開車考駕照為例,如果你把交通規則跟汽車功能都背牢了,那筆試通過應該沒問題,但如果你沒有自己練習過開車、或是上駕訓班請教練指導,那路考要過就很難。這是因為開車的知識不只存在腦裡,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
而就算你拿到駕照,可以開車上路了,要是其他路上的駕駛都隨便亂開,那你也會遭殃。你之所以敢上路,是因為 #你知道 絕大多數上路的駕駛也知道車要怎麼開、交通規則要怎麼遵守。而如果你覺得你已經很會開車了,但突然讓你到不熟悉的環境開車,例如從左駕的台灣到左右駕都有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我去過),兩個地方的交通法規、號誌、以及人群過馬路的方式、警察執法的嚴格度等等都不同,你也會一下子覺得不太知道怎麼開車了。
而要是你跟你的車子突然被傳送到一望無際、沒有手機訊號、沒有加油站的蒙古草原(我去過),車子沒油了,或是結凍了,肯定會讓你不知所措吧。這就是因為開車的知識,也存在於周遭的社群、環境、以及科技工具裡,如果沒有整個「開車知識共同體」的配合,光是自己會開車,也是行不通的。
好啦,聽起來知識共同體很棒、很重要啊,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從老祖宗群體狩獵、到建立金字塔、再到探測重力波、拍下事件視界的照片.....我們透過知識共同體,讓文明在過去數萬年來快速發展,問題就在於,當我們活在知識共同體中,就會分不清自己具備哪些知識,以為所有知識都在自己的腦袋裡,但其實多半是儲存在周遭的環境跟群體裡,這就是知識的假象。
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自己腦裡的知識,別人腦裡應該也有,或是覺得既然某個知識別人腦裡有了,懂了,那我就不用花時間自己了解了,但卻沒察覺其實 #別人也只是以為他們自己懂。
還有的時候,你跟你周遭的人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沒有共識,那你可能會為了維持和諧,選擇從眾。你會覺得只有自己對這事情不太肯定,可是其他人都很肯定,那......應該是自己錯了,而且要是你在群體裡提出疑問,甚至唱反調,會讓群體跟自己都不舒服。於是就更不敢發揮好奇心跟思辨力,就像「指鹿為馬」這句成語所描述的那樣。
我前面提到的「知識的假象」,就來自於同名的書籍《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作者是兩位美國的認知科學家,斯洛曼跟芬恩巴赫。他們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兩則虛構的新聞,給受試者看,兩則虛構新聞的內容類似,一則是說地質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的岩石,能自體發光,而科學家已經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另一則新聞大致相同,差別在於這則說科學家還不明白到底為什麼這個岩石會發光。接著再問看新聞的人對這個發光岩石的理解,結果以為科學家已經搞懂為什麼岩石會發光的人,也會認為自己比較了解,而認為科學家還沒搞懂的人,則認為自己也不懂。這就好玩了,明明新聞是虛構的,科學家跟岩石都是不存在的,但人們對這個發光岩石的理解,竟然會因為科學家理解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這代表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理解的「感受」,取決於他人對這件事情是否理解。
你想想,如果你周遭的人都一副很理解農產品銷售、基因改造、核能發電、自由經濟示範區...是怎麼回事的樣子,那你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很懂,儘管其實你根本就不懂,而恐怖的是,你身邊那些看起來很懂的人,其實知道得也不多,因為他們也是受到身邊的人所影響。這就是一種假象,而這種假象還會互相強化,我們越固執,就覺得看法有憑有據,誤以為自己見多識廣。
我們要了解,人類在許多時候自以為是,不懂裝懂,這種愚蠢不能說是缺點,而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特點,因為這個特色,我們才能互相依賴,透過知識共同體打造出如今的文明,其他動物可做不到。
這個特點使我們在不理解一件事情的情形下,卻能有「理解的感覺」。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別人跟自己的科學思辨力,減少不懂裝懂的問題,單靠知識傳輸,是不夠的。
要提升科學思辨力,我們得要先讓人知曉自己在特定議題上知識的不足,#當人們知道自己不知道,#態度就會比較軟化,#願意接受新知跟改變態度。
另一個重點,就是要讓人們能夠獲得與其他知識共同體互動的機會。一個人通常所知有限,因此對於新的議題、新的科技和科學發展,很難提出有見地跟深度的觀點,只能選擇跟信任的人抱團取暖,但由於我們的同溫層所知同樣不多,儘管我們身處在特定知識共同體,有時仍會對科學產生誤解,假如不改變所屬共同體的共識,或只待在相同的共同體裡,再怎樣培養科學思辨力也只是枉然。
有些人擔心自己知道得不夠多,要嘛就因此對參與討論退卻,要嘛就焦慮地逼自己囫圇吞棗,什麼都想靠自己學。這其實是被錯誤的獨立思考給框架住了。#我們應該跨出原本的共同體,到其他的共同體去汲取與分享知識,這才是更好的做法。
寫這篇,倒不是要替韓市長及其團隊辯護,畢竟韓市長是提出政見的人,也是執行者跟倡議者,他與團隊就有義務比一般人更了解議題,並且提早讓自己擁有逼近專家等級的知識,而不是像影片中呈現出的那樣,幾近無知又不願面對自己無知。
我認為黃捷議員的質詢毫無找碴的意味,她所提出的問題正當也中肯,希望韓市長能夠好好調整心態,提升自己的執政專業度,利用這個好機會展現出自己是個能改進的政治人物,讓自己真的變專業,來扭轉一時的挫敗吧。千萬不要又像我在上一篇裡頭說的一樣,把討論「簡化」操作成政黨對立了。
(回顧閱讀: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hotos/a.553668551795182/595164664312237/?type=3&theater )
最後,再次分享我的「無知者宣言」,與大家共勉:
第一,#我認為自己很無知。
第二,#我不吝嗇地分享所知。
第三,#我不會因為被更新、#更好的證據打臉,#就惱羞成怒,#而是會因此改變立場。
(回顧閱讀: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76304222864948 )
--------------------
本文大部分內容原出自我的線上課《科學思辨力》
https://panschool.asia/product/%E7%A7%91%E5%AD%B8%E6%80%9D%E8%BE%A8%E5%8A%9B-%E7%8F%BE%E4%BB%A3%E4%BA%BA%E9%83%BD%E9%9C%80%E8%A6%81%E7%9A%84%E7%94%9F%E5%AD%98%E6%BC%94%E7%AE%97%E6%B3%95
#我也不懂自由經濟示範區有何利弊
#所以我還不能說我支持或反對
#但我願意讓自己更懂
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中油直營加油站現在禁止使用手機的行動支付了? (第7頁)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在加油站打工,之前也很多客人抱怨,上面的意思是,我國法律規定加油站是禁止使用手機的,so,問題不在加油站而是法規規定的。 0. 評分. 取消 確定. 引言; 留言. 回報 ... ... <看更多>
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請益] 法律問題請益加油站用手機 的推薦與評價
... 加油站用手機?? 會害死大家blabla... 等等跟我去警察局!! 我當然沒理他 ... : google “加油站手機法規“ 不就有資料了 04/29 22:03. 3 F 噓akstyle: 重點 ... ... <看更多>
加油站手機法規 在 [閒聊] 在加油站講電話有被拉正過嗎?? - 看板biker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我是不知道加油站內是禁止使用手機的
前幾天去加油 請加油員幫我加100元
這時手機響起 我就直接起來
要離開時被加油員斥責說: 在加油站不能講手機 會爆炸你不知道嗎?
這語氣還有情境讓我立即肅然立正並道歉
回想起當年當兵被幹部拉正的感覺 (其實有點懷念)
回家後我很在意這件事
並不是被加油員斥責而在意
是他所說的 "講手機會爆炸" 這件事很在意
手機功率不大 應該不至於會讓油氣引爆
而且假設手機會引爆油氣
那加油島的員工在玩手機手遊 這樣就不會爆嗎??
我就上網搜尋
查到說手機會引爆這說法是流言
有兩篇論文與Discovery的節目有做過實驗
證實是不會爆炸
加油站之所以禁止使用手機
我猜測汽油是危險物品 使用手機會有分心的疑慮
導致降低對於突發狀況應變的能力
基於這個原因 所以禁止使用手機
有點類似開車也禁止使用手機的道理
我之後應該會常去那間加油站
如果又被我看到該加油員在加油島玩手機
換我去拉正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169.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15217472.A.BB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