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明起AZ疫苗擴大接種,納入中央、地方防疫人員、高風險一線人員;今新增一起死亡個案,為部桃群聚案中的重症病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召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記者會,宣布新增一起死亡個案,為一名60多歲男性(案889),是部立桃園醫院(後稱「部桃」)住院病患。該個案自1月19日發病、24日確診入院後,便使用呼吸器與葉克膜治療,4月8日陸續出現呼吸喘、血壓下降及嚴重心律不整,9日經急救仍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不幸病逝。另新增一起境外移入,自美國入境,截至今日為止,全台共1057例確診個案,死亡人數增加到11人。
此外,明(12)日將擴大第二、第三類人員公費接種AZ疫苗。這兩類族群分別為中央、地方防疫人員,以及高風險一線人員。
■ AZ疫苗明起擴大接種,三類公費族群共61.3萬人符合接種條件
台灣疫苗接種已進入第三週,根據指揮中心規劃,第一階段優先接種的醫事人員約33.2萬人,但接種進度並不理想,目前僅2萬4,658人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明天將全面擴大接種疫苗範圍,除了原本的第一類醫事人員之外,將再開放給第二類中央、地方防疫人員、第三類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防疫車隊駕駛及防疫旅宿第一線工作人員接種,總計一共61.3萬人可優先接種。
而明天上午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以及
包含六都、基隆、新竹等至少10名縣市首長,都將帶頭接種AZ疫苗。
目前台灣只有AZ一種疫苗可接種,3月3日,台灣先向原廠購買的11.7萬劑疫苗抵台,效期可到6月15日;但COVAX提供19.92萬劑AZ疫苗於4月4日抵台,效期卻較短,5月底就要過期,預計在4月14日食藥署審核完畢後,優先使用後者。莊人祥表示,疫苗能否展延使用期限,得看藥廠有沒有做疫苗安定性研究,若確認疫苗效期可延長,也得跟食藥署申請才能認可,否則疫苗若沒使用完畢只能報銷。
莊人祥也表示,同時也研議開放一萬劑疫苗供自費市場使用,自費接種者不需支付疫苗成本費用,僅需支付醫院掛號、診察費、以及疫苗接種證明等費用。而自費也採「有條件開放」,針對有出國需求的商務人士、出國留學生、就業者來開放,相關細節仍在評估中。
明天開始疫苗擴大接種後,任何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前往加入合約接種點的部立醫院,都可預約掛號,沒有上限,若接種人數太多醫院也會加開人力。目前全台共有114個接種點,莊人祥說,4月16日開始,會將接種醫院擴大到170家。
■確認罕見血栓與AZ疫苗有關
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上週7日發表聲明,將血栓列為AZ疫苗的極罕見副作用,尤其是出現在腦部的腦靜脈竇血栓(CVST)。AZ疫苗在歐洲因副作用等問題,已有多國停打,AZ也暫停兒童臨床試驗,英國也對30歲以下民眾,改提供輝瑞、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負責人張上淳在EMA發表聲明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指揮中心應仔細討論接種政策。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小組(ACIP)則於9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接受EMA的發現結果,但認為接種後發生血栓副作用的機率極低,以英國來說約百萬分之1.2,丹麥最高為百萬分之13.3,但跟感染COVID-19後2到10%的死亡率相比,利大於弊,仍建議民眾接種。
但同時也增加明確的建議,如正服用避孕藥、賀爾蒙治療的女性,建議應間隔28天後再接種;而腦部血栓好發於年輕女性,因此女性在接種時,建議與醫師溝通了解後再做接種決定;而國外出現副作用的接種後,都是接種後14天內會出現症狀,也可提供民眾參考並提高警覺心,若未來接種後有任何症狀,應及早就醫。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說,血栓即血管被阻塞,,當民眾接種後出現血栓症狀,會因出現在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病徵。若是腦部栓塞,可能有意識改變等神經學影響;肢體栓塞,則會有手腳腫脹、疼痛、肺部栓塞則會有胸痛胸悶等症狀,這些可能的副作用都會詳列在疫苗接種通知書上。
■新增一起境外移入、一起死亡個案
今同時新增一名確診個案(案889)不幸逝世與一起境外移入者。
這名60多歲的男性,是部桃群聚感染案件中的其中一名確診者。他在1月8日至11日在部桃12樓外科病房住院,期間並未接觸相關確診醫護,也因此他在1月19日發病、24日確診後,讓部桃緊急將整棟樓層列為紅區、開始擴大匡列、回溯民眾,但至今仍無法得知他是被誰感染,屬於感染源不明的個案。
同時,他也在1月23日前往平鎮某醫院看病,期間與一名50多歲男子短暫接觸,後者也確診(案908)。
莊人祥今表示,這起個案本身有慢性病病史,1月24日確診後病況加劇,便開始使用呼吸器和葉克膜治療,2月22日解除隔離,已不具有傳染力,但仍屬重症持續治療。3月17日移除葉克膜,但持續使用呼吸器,4月8日起陸續出現呼吸喘、血壓下降及嚴重心律不整,次日經急救仍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不幸病逝。
另新增境外移入案例,是一名20多歲本國籍女性(案1058),她在去年(2020)10月前往美國工作,今年4月3日返台,持有搭機前三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入境時沒有症狀,在家居家檢疫後,於4月4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4月9日就醫採檢今確診,匡列班機接觸者18人,3人為前後排旅客列為居家隔離,其餘15人機組員,均已出境,已經由國際衛生條例聯繫窗口(IHR)通知相關國家。
截至今日為止,全台共1,057例確診個案,包含11人死亡、1,022人解除隔離、24人住院治療中。
(文 / 陳潔 、攝影 /陳曉威 )
#延伸閱讀
【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7大關鍵弄懂疫苗接種注意事項】http://bit.ly/3bryvv8
【專訪「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談看COVID-19研究加速運轉下的倫理與防疫挑戰】http://bit.ly/3tHLdfP
#疫情 #AZ疫苗 #疫苗接種 #不良反應 #血栓 #報導者
加速安定性試驗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買的要注意喔,立刻停止使用! 醫師提醒,若已食用該款B群,請多喝水加速排出!
日本小林製藥旗下的維他命B群「維克多力膜衣錠」因安定性試驗不符,需要下架回收
加速安定性試驗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編快訊來囉~
《最新公告❗️》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2018年01-06月課程規劃表,已經公布在學苑官網囉🔊
大家趕快將想參加的課程時間紀錄在行事曆📆,或是先至課程預約報名系統填寫資料📝,開放報名時,將會優先寄通知唷👍
#課程資訊都在學苑官網
#好好規畫2018年學習進度
#課程預約報名:http://www.biotech-edu.com/custom.html
🗓1月規劃課程:
-->1月6日(六)【製藥工程師培訓系列】-研發人員(R&D)實務培訓班 <已圓滿結束>
-->1月25日(四)【製藥工程師培訓班-品管進階系列】-安定性試驗實務課程 <已圓滿結束>
🗓2月規劃課程:
-->2月3日(六)【新藥開發系列】-新藥研發至臨床應用與佈局策略 <已圓滿結束>
-->2月24日(六)【新藥開發系列】-新藥產品開發之法規策略
-如何加速新產品上市 <2月6日(二)線上開放報名>
🗓3月規劃課程:
-->3月10日(六)【製藥工程師培訓系列】-藥廠GMP生產製造人員初階實務培訓班 <2月7日(三)線上開放報名>
-->3月17日(六)【新藥開發系列】-臨床試驗專員CRA初階實務培班 (南部班) <2月21日(三)線上開放報名>
-->3月24日(六)【製藥工程師培訓系列】-法規人員(RA)實務培訓班 <2月26日(一)線上開放報名>
🗓4、5月規劃課程
-->4月21日-5月26日【生技醫藥專利人員培訓班】-周末班 <每週六 9:00至17:00上課,共計六週36小時> ♥月19日(一)線上開放報名>
🗓6月預計規劃課程:
-->6月9日(六)【製藥工程師培訓系列】-研發人員(R&D)實務培訓班 <5月7日(一)線上開放報名>
-->6月30日(六)【製藥工程師培訓系列】-品管人員(QC)實務培訓班 <5月28日(二)線上開放報名>
#小提醒:課程報名資訊皆依官網公告為主,如遇不可避免之因素改期,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