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超市購物民眾所做的調查顯示, 四成民眾在推車裡放健康食物只因為不想在結帳時被看扁。還有不少人因此去自助結帳, 就怕別人看到自己買了甚麼。美國人真的很天真有趣耶, 吃了一大堆不健康食物, 走在路上就不怕被人家暗地裡指指點點嗎? 你要是待過美國便知道是甚麼意思。
這項調查還發現高達八成的人會列好購物清單後再去超市, 這種人通常: 早起, 內向, 做菜喜歡看食譜, 最愛的電影類型是劇情片。兩成的人則不列清單, 他們通常: 夜貓子, 動靜皆宜, 做菜時比較憑感覺與創意, 最喜歡的電影類型是喜劇。還算準! 阿甘是屬於那種隨興逛超市的人, 很少列購物清單。不愛早起(但也不會太晚睡), 不算外向也不會太內向, 做菜時不會百分之百參照食譜, 但是最喜歡的電影類型並非喜劇, 而是驚悚懸疑片。
你覺得準嗎? 你上超市都帶著寫滿滿的 shopping list 嗎?
動靜皆宜意思 在 喔!大樂團 Oldaban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讓自己High」
為了這次節目的開場我們想了好幾個腳本
因為用不同的角度方式去切入歌單就有所不同
本來一開始這首合唱曲應該是
想採用當年第一屆「我的日劇時代」演出過的
久保田利伸「La la la love Song」
想要一開始就做一首很少在電視節目出現的歌曲,然後聽起來又好聽厲害品味的歌曲
畢竟我們曾經追求自己是
「宇宙最強日本Cover團🤦🏻🙈」
但後來想到要讓大家掉入日文歌詞地獄
好像又不太好意思 所以這首歌又只好出局
-
後來又陷入膠著的狀態時
看著自己一直都有寫曲目小筆記的習慣
把平常突然想到或聽到的歌曲
都先寫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我一直都很喜歡哈林哥的音樂
第三屆全員大合唱了快樂Song
也用了整晚的音樂當Intro
第四屆有讓你媽媽扭一下
熊熊看到還有一首寫著卻還沒唱到
就是1995年靠近專輯當中的
「讓自己High」
-
沒錯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
其實喔大秀的第一集原本要從1995開始介紹
而且唱的第一首歌設定就是讓自己High
那個Intro的鼓 超級適合當開場的啊
這首歌的歌詞這麼寫著
-
讓自己High 感覺很High
用力快樂才實在
製造開心的意外
明天的事慢慢來
該正經的時候就要 正經
該釋放的時候就要 解放自己
生活有不同形狀 才會有趣
鼓動奔放的心靈 原始生命
-
這不就是我們的最大初衷嗎?
在這個時間當介紹自己的第一首歌
不覺得超適合的嗎?
而且團員分組方面有
安鈞大Q美麗三位動靜皆宜的新時代和聲典範
總是來喔大被我逼唱跳的阿丹
還有超美式Style的簡愛
和可以幫我飆上完美高音的思思
就叫他們完美六人行好了
-
只能說一切的事情其實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
9月13日星期天晚上九點
公視音樂萬萬歲作品四號
#這首歌完美
#終究會唱到
#未完待續啊
#六位完美詮釋
#四位後面多於插花
#開場強調我們是團體嘛
#這些節目上都不會提到
#音樂萬萬歲
#讓自己high
動靜皆宜意思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師溝通: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1】事件1
學習本文章前須知:
因我的身份敏感也特殊,我深知我的文字可以成為良善的力量,也可以反向成為傷害的利刃。我對人與人的關係,一直深信良善的循環,也信任人的本質是純善,因此我只想分享如何與老師溝通,在事件發生時我是如何做判斷,而並非想將此文作為傷害他人的利器,因此邀請前來學習的朋友們,進入文章學習時,僅關注我的思維與判斷與決策,若想分享文章,也務必「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作為分享的引言(請務必寫下學習心得再做分享,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更邀請所有閱讀者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更不批判老師,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邀請長期關注我粉絲的朋友們僅將此文章作為「學習如何親師溝通」為要點,回歸我分享文章的本意,不渲染額外會造成傷害的言語,能讓大家有所學習,才是我重視的初心。
這週,我帶著五個孩子,分別是三三、川川、一一,以及外甥外甥女孝宣、沛羽,在中部參加為期五天的運動營。
選擇運動營的想法很簡單,純粹想讓孩子增強體力,跑跑跳跳,玩耍過暑假,對營隊並沒有太多設限想學習的目標。
營隊的設置初衷挺好,分門別類,也分屬性,五個孩子分別參加三種不同的運動營課程。一一年紀最是幼小,參加符合低幼孩子動靜皆宜的課程,內容除了運動,還有手作與遊戲,一一每日都開心的去,開心的回來。
三三和孝宣協調性已經足夠,年齡也夠大,因此參加的項目是單一球類「羽球」的課程。而川川與沛羽年齡相仿,則一起參加混和型球類課程。
營隊辦在中部大學的體育館內,環境相對安全。
營隊的第一天放學,我便聽見孩子們不適應營隊的抱怨,抱怨來自於伙食與悶熱。
我聆聽著,並判斷著孩子耐不了苦,這個營隊剛好可以訓練孩子吃苦,我希望孩子能吃點苦,將來可以更適應各種環境。因此我並未將孩子的抱怨放心上,只將抱怨的訊息,當作孩子正常的能量抒發。
第二日,我去接五個孩子放學時,三三、孝宣與一一先放學了,兩個人嘰嘰喳喳跟我講述許多訊息,我一個也沒聽懂,但有句話卻印在我心上:「川川今天又哭了。」
這時川川也放學了,我在放學的混亂中,對川川招手,川川開心的揮著手中的羽球球拍,對我笑著。我只分心低頭諦聽一一快樂的分享手作,再一抬頭看川川時,卻看見讓我震驚的畫面。畫面裡,營隊的一位年輕的老師,綁著日本武士的髮型,不知為何手拿川川的球拍,並將手把反向衝著川川的嘴巴,幾乎就要塞進川川的嘴巴裡。
我清楚聽見武士頭老師對川川說:你動手試試看,信不信我把球拍(手把)塞進你嘴巴裡!
這畫面和老師的話語,都讓我震驚。
川川嚎啕大哭,我在階梯下方叫喚川川,川川立即跑向我,對著我狂哭,嘴裡嚷著她的委屈:老師弄我、老師弄我。
在那個當下,我有許多想法在我腦內跑過:
1. 武士頭老師非常年輕,樣子看起來就像是個體育系的大學生,於我而言他也是個孩子,不理解如何與孩子相處,並不是他願意的,他只是沒有學習。
2. 我不能這樣離開,一離開,孩子帶著悲傷離開,我也失去與老師對話的時機。
3. 我只看見老師粗魯的對待孩子,但我並不理解事情的經過,我可能是誤解老師,此刻我急需帶著川川上前與老師核對。
諸多考量下,我覺察自己雖然震驚,但很快能平穩的看待事物,願意相信老師是善意的,可能只是因為年輕還未經過學習,也許這是一次能讓年輕老師學習的機會,抱持著這樣的思維,我前去時,情緒已然平穩。
我走向武士頭老師:老師,不好意思,我是這孩子的媽媽,我想請問老師這孩子怎麼了?
武士頭老師一臉不耐煩的看著我,又低頭看了眼正在哭泣的川川,突然以一種更不耐煩的口吻,對著川川說:
「齁,你怎麼又哭了啦!一直哭一直哭,你到底哭什麼啦!」
老實說,我很訝異武士頭老師會在我的面前如此凶悍的對待川川,畢竟我是母親,老師都能在我面前如此不耐,那麼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呢?我不敢揣想。
我上前將川川拉在我身後,我不疾不徐的問:老師,能否告訴我發生什麼事,這孩子的哭泣老師知道原因嗎?」
武士頭老師一臉不屑:她就一直哭阿,今天就這樣一直哭,我哪知道為什麼。
我:老師,我剛剛看到你拿著羽毛球拍的握柄,對著川川,並且告訴川川,想把握柄塞進孩子的嘴巴,請問老師,我有看錯嗎?
武士頭老師立刻辯解:那是因為她剛剛拿球拍打我的頭。
我低頭詢問川川:你打老師的頭嗎?
川川崩潰的哭著:我沒有,我只是要跟老師說再見,我只是要說再見,老師就搶我的球拍。
我回頭對老師說:老師,孩子是怎麼打你的頭,你能示範給我看嗎?
武士頭老師不耐煩,一把搶下川川手裡的羽毛球拍:她就這樣,這樣,把羽毛球拍靠近我的頭阿!
武士頭老師做出將球拍靠近川川的頭。
我核對:所以有打到老師是嗎?
武士頭老師:是沒有打到啦,但是差一點就差一點就打到了,所以我非常生氣。
我說:所以川川沒有打到老師,是老師覺得被威脅,所以很生氣,對嗎?
武士頭老師:對,就是這樣。
我說:川川對老師不禮貌,我跟老師說抱歉,但是老師,你剛剛對孩子做出想用球拍塞她嘴巴,她會恐懼、會害怕,自然就會哭!她是個敏感的孩子,如果她對老師做出不禮貌的事,老師儘管可以告訴她,指正她,但是你想將球拍塞進她嘴巴,這是恐嚇,會對孩子有陰影,我很在意!
此刻一旁有其他老師過來緩和:媽媽,我們知道了,我們下次會注意。
此時武士頭老師臉色尷尬也不耐,但也稍微軟化,儘管語態上不耐煩,但口頭上他說:好啦,抱歉啦,下次會注意。
我口吻堅定的告訴武士頭老師:
「老師,川川是個敏感的孩子,確實比較容易哭泣,請老師包涵她,老師教育她時我相信她會聽得懂,對嗎川川(我低頭看著川川,川川點點頭)。老師不需要言語恐嚇她,我擔憂她會嚇到,不敢再來營隊學習了。再麻煩老師了。」
武士頭老師:好啦,很抱歉媽媽。
我:謝謝老師理解。
我牽著川川的手,帶著其他四個孩子,離開營隊。
此為營隊其一事件。
在這個事件上,我要做出的是釐清川川的哭泣、老師的生氣,以及表達我(母親)的立場與作法,讓老師知悉,也為川川做出兩個示範:
一為媽媽永遠支持她,永遠是她最可靠的堡壘,能為她建造安全的一隅,提供安全的防護。二是以我表達的方式做出示範,讓川川學習,如何以更好的溝通語言,和老師溝通,而不僅只是哭泣一途。
與川川引導對話,以及後續的事件,會陸續分享,也會依序說明最後讓我決定不惜做出衝突的言語來表達我的企圖,這背後我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我思量的過程,會依序寫下來分享之。
歡迎大家分享此文章,分享文章時,請記得「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作為分享的引言(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更提醒所有學習的朋友,請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更不批判老師,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謝謝大家的體諒與學習。
🔥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d1gV9
✔李儀婷「愛的賽局理論‧親子教養工作坊」
唯有父母體驗了愛
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
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
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