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打街閒人】投資殼股都係event driven的策略(渾水)
老朋友是投資殼股有名的基金經理,他每次都抱怨我專欄開他名字,常給他帶起麻煩,故隱其名;但他真的年少有為,是真年輕才俊。根據他的講法,他基金首兩季回報已經近五成,那是比起同期基金很可觀的回報增長。
殼股基金這個名不好聽,有時總要用文字藝師潤飾一下,因為基金都有自己一套推銷客人的用語。例如「Event driven」、「Special strategy」就是常見用字。
Event driven的中意可以譯作事件推導,簡單來講就是找出炒作股價的催化劑。以一些市值比較大的股票做例子,機會處處。好像老董的東方海外(316),你博佢賣盤給中央,那就是事件推導,這個事件的推導結果就是股價跳躍式上市,有投機獲利機會。同樣,國浩(53)也是另一類事件主導的炒作,因為博其私有化,甚至博佢私有化後加價,又可以有潛在賺錢機會。以上例子比較從deal making角度入手,一般基金經理或分析員信奉基本因素,價值投資,有時博一些基本因素轉好的公司股份入恆指成份股,或入其他基金指數、滬深港通名單等,都係另類的事件推導。因為一實現加入指數,往往有一輪炒作。甚至乎,博一些被DQ的股票,成功解除DQ,都可以係另類事件推導的炒作方式。
殼股也是事件推導的炒作,而這個投資者渴望實現的事件,就是賣殼。不論你博賣盤、賣殼、私有化、入指數成份股,都係博一個事實被實現,原理相同,沒有誰被誰更高尚,何苦只有賣殼被人垢病呢?
基金的運作,跟我這類個體專業投資者炒作有所不同。雖然我和老朋友基金經理的選股方式相若,但基金有其mandate限制,也要跟客戶交代。例如,我可以一日做六十幾個交易,基金都可以,但要承擔一個風險就係會被問到嘔,Q到煩,RO和compliance有排處理。基金涉及資產管理的技巧,簡單來講即係分擔風險,作為個體戶的我可以重倉博一隻爆升十倍的股票,基金不能。因為要爆升十倍的股票,常常要等年計的時間,但客戶不能等,有些煩客比較緊張自己的基金表現,如果等三個月都未有成績,可能會贖回基金走人,對公司不利。個體戶可以接受幾年無大回報,然後單季贏十倍;基金不能,基金要持續有正面年回報,因為客戶會定期review。
現在市況轉差,這類較有規律、較分散的資產管理優點盡現,因為總有一些股份升少、有一些股份跌少少,拉勻未必輸太多。反而,個體戶的我,可能持倉比例太集中,令自己風險拉高。當然,基金最麻煩是要處理派息,有穩定的派息政策才能留客。殼股很少有息派,所以只能定期維持流通量,被逼沽貨去維持派息了。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E4%B8%AD%E…/20180709/601207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