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繼承家族遺產伴隨犯罪謎團的劇情如何設計】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跟我一樣,小時候看到哈利波特在誰陪同下,前往守衛森嚴、層層把守的古靈閣巫師銀行小金庫時,眼睛會一亮!
因為不管想像許願,或許其中之一就是能擁有自己的金山銀山或秘密寶藏吧,無論需不需要搭乘精靈用的小推車蜿蜒上下才能抵達。
不過當然了,人生可能想像美好,現實卻未必然,所謂豪門世家對於我們這些一直不能其門而入的市井小民來說,簡直兩個世界吧。
不僅波特的小金庫難得,更遑論家族爭產相關,大概也只能從新聞報導或週刊小報才能一窺堂奧,略裝個懂,用以茶餘飯後閒聊了。
不過事實上,推理小說超喜歡用這招!就像不在場證明可以用人際蛛網先講好,家族遺產爭奪風暴與遺囑相關,就可以掀起千層浪。
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豪門蛛網各懷鬼胎的背景下,其中有幾個關鍵非常重要,甚至會成為集體潛意識,一種世界暢銷作品的共通:
首先,關鍵房間很大機率是遺囑訂立人之房,並成為後來的案發現場,事發前,一定會和可疑的某與誰,傳出隱隱約約的吵架聲響。
雖說吵架可能有分大小,大吵小吵,頻率節奏,或夾雜一些不相干的吵;但不管,爆氣大聲的吵是一定要的,因為這樣人才聽得到。
之所以要這樣,除了要加重嫌疑,更因為事後要擷取這樣的隻言片語作為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或口述與記憶不能相信的內外串供。
如果說真要打個比方的話,吵架戰鬥值,至少要有前幾年臺灣當紅鄉土劇爆橘拳,或劉文聰一支番仔火的霸氣(好孩子請勿模仿)。
不管當年劇中小壞壞(人正闇黑系)或其他小孬孬有沒有嚇出一身冷汗就此袖手,但可知道,推理小說常用一支番仔火的氣勢吵架。
再來就是真心大考驗的時候,想想如果你/妳是那個訂立遺囑的人,根據你/妳的意願,遺囑內容,你/妳故去身後,想把家產留給誰?
是照顧你/妳的人,還是袖手旁觀的?推理小說中,偶爾也會不切實際好夢幻,像偶像劇,(百萬)遺產留給該給的人或心善溫暖那位。
且為了增加戲劇效果,群魔亂舞爭產是基本,滿口仁義道德卻全是推諉藉口;還常壓縮時限,不是富後七日就是一改遺囑就死亡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小說就會以一種出人意料的詭計來做暗樁-不是看起來像真凶的人會是真凶,就是最不可能的人竟然是真凶!?
如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史岱爾莊謀殺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還有2019年萊恩.強森(Rian Johnson)執導的電影《峰迴路轉》(Knives Out),都蠻有這樣的傾向。
《史》人設其實和《尼羅河謀殺案》有點像-上流社會上流美(?),付出真心的代價究竟是生死相隨,還是小狼狗串通內外的欺騙?
從推理人物金三角之一對夫妻加上外遇對象,就開始啟動謎團,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的白羅偵探,這次寶刀出鞘寶刀到底老不老?
《峰迴路轉》則以聘僱看護冷眼旁觀豪門家族遺產的別落他家,如果在臺灣在地化來講,比較容易有看護奪產或心機後娘的謎團吧。
看來弄個推理創作,也沒想像中的簡單,更別提要想在銀行裡有個推車直達小金庫了,蜿蜒上下,大概也只落得滿臉黑炭的下場吧。
警語:本文僅適用於推理小說人物劇情設定,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主要參考推理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史岱爾莊謀殺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臺北:遠流,2010。
2019年萊恩.強森(Rian Johnson)所導電影《峰迴路轉》(Knives Ou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