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
<單則精選>
由英國宣布搶先開打的美國輝瑞疫苗,幕後的推手,是一對來自土耳其的德國醫生夫婦。55歲的伍爾薩辛和53歲的奧茲萊圖蕾琪,他們的父母來自土耳其,是兩名專門研究癌症和遺傳性疾病的醫學專家。他們的公司BioNTech是美國輝瑞集團(Pfizer)的研究合作夥伴,致力於開發mRNA作為技術核心的新冠疫苗。
薩辛出生於土耳其,他4歲時與他的母親一起來到德國,他的父親在德國科隆的福特車廠工作。他在科隆學習醫學,專門研究分子醫學和免疫學。他的妻子圖蕾琪,是一個移民到德國的土耳其物理學家的女兒,她是目前歐洲癌症免疫療法聯盟的主席。兩人都在德國美因茨大學任教。
兩人在漢堡大學附屬醫院相遇相戀。他們都對醫學研究充滿熱情,夢想著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
他們在2008年成立了自己的BioNTech生技公司,以開發抗癌療法。這家初創企業最初是虧損的,現在擁有來自60個不同國家的1500名員工。BioNTech在2021年的收入估計為35億美元,將與研究夥伴美國巨頭輝瑞公司分享。
今年進入德國百名首富榜的薩辛夫婦,依然生活極為簡樸,甚至連代步的車輛都沒有。他們被推崇為德國移民的典範,是一個夢想家團隊。
{內文}
(英國首相/強森)
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MHRA(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局)已正式授權,准予使用輝瑞出產的新冠疫苗
英國搶得頭香,成為第一個通過新冠疫苗接種的國家,採用的是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聯合開發的疫苗,輝瑞與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的結合,隨著疫苗開發成功的捷報而讓股市一飛沖天,但是如果在股市大把大把的鈔票之後,是一個真正的愛情故事呢?
OzlemTureci與Ugur Sahin,畢生致力於癌症治療和傳染病的研究,他們辛苦的工作終於有了回報,他們所研發的疫苗,在證明高達90%的有效率之後,在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競賽中取得了領先,你可能不知道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的創辦人,是一對夫妻,55歲的薩辛和53歲的圖蕾琪,這兩位德國醫學博士都是土耳其移民,薩辛出生在地中海南岸的土耳其,四歲時來到了德國。
(BioNTech CEO/伍爾薩辛)
我在四歲的時候和我的母親到了德國,我的父親當時已經在德國工作了,他是在科隆的福特汽車廠工作,所以我是來自一個移民工人家庭的孩子,我在那裡上了小學,我很幸運地成為第一批得以在德國繼續唸高中的土耳其移民,後來在科隆上了大學
薩辛的妻子圖蕾琪則是在德國出生,她父親是一名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移民,兩人的父母都屬於1955到1973年之間,德國為了二戰後百廢待舉的重建工作而開放的移民外勞。如同許多土耳其的移民家庭一樣,希望找到新的生活和機會,許多人也遭受了種族主義和歧視,是一位熱心鄰居的幫助,才為薩辛爭取到上高中的機會,兩人各自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醫學,命運讓他們在醫院實習工作時相遇,一見鍾情。
即使在他們2002年結婚當天早上,兩人都各自在自己的實驗室裡工作,然後在前往婚姻登記處的短暫插曲之後,兩人又披上實驗衣回實驗室去工作了。
從1990年以來,薩辛夫婦一直都和美因茲大學醫學院合作,進行免疫學應用於癌症治療的研究,二十多年來已成為德國癌症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兩人在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進行研究,薩辛正在研發最重要的抗癌新藥,透過動員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多年來他一直與妻子圖蕾琪共同進行研究。他們一起在2008年創立了BioNTech生技公司,當時的金融海嘯讓資金籌措格外困難,但是他們仍然獲得風險投資公司(MIG AG)6500歐元的投資,由他出任執行長,她則是首席醫師。
伍爾薩辛和奧茲萊圖蕾琪,在2008年和薩辛之前的教授Christoph Hubert創立BioNTech生技公司正好碰上了金融危機,但是12年之後,最初專注在開發治療癌症病患藥物的BioNTech,如今已經成長為世界頂尖的生技公司,聘用超過1300名專家,企業價值超過200億美元。
薩辛研究對於癌症細胞至為重要的蛋白質結構,確定其基因密碼之後,在實驗室中制定疫苗藍圖,即是以被稱為mRNA指令的技術來抵抗癌細胞。今年一月份開始研發疫苗,因為他偶然在英國的柳葉刀醫學雜誌上讀到一篇科學報告,詳細說明了在武漢出現的新冠病毒症狀之後,早在還沒有被歸類為大流行之前,薩辛和圖蕾琪就已經開始這個案子,意識到他們正在研發以mRNA指令抗癌的方法,可以調整為產生抵抗新冠病毒所需的免疫反應,幾天之內,薩辛帶領將近500名人員啟動了新的「 光速」專案,專門致力於開發一個mRNA的新冠疫苗。BioNtech疫苗開發進展迅速,很快就吸引了輝瑞集團的重金投資,早在第一波疫情還沒有真正衝擊歐洲之前,他的團隊就已經開發了二十幾個候選疫苗,如今隨著疫苗臨床實驗成功的水漲船高,但是在醫學研究與金融炒作之間,薩辛極力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德國BioNTech CEO/伍爾薩辛)
我們知道有些問題唯有靠創新才能獲得解決,因此當一個先進的創新技術出現的時候,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價值,使得投資者有機會獲得他們應得的紅利
薩辛夫婦在今年進入了德國百大富豪榜單,但並沒有改變兩人簡樸的研究生活,甚至連代步的車子和司機都沒有。
(德國BioNTech CEO/伍爾薩辛)
這是臨床試驗之外的人們,首次可以使用我們的疫苗,我們相信這真的是疫情終止的開始
對於英國即將要開始使用他們所研發的輝瑞疫苗,表示相當有信心。
(德國BioNTech CEO/伍爾薩辛)
我們應該能夠提供足夠的劑量,一直到2021年夏天結束以前,以達到60%到70%的涵蓋數量
在難民潮與移民外勞一直是敏感議題的德國,薩辛與圖蕾琪夫妻的成功更令人感動,兩人不但被認為是新冠疫苗的「夢想家團隊」,也被推崇為移民成功的典範,讓德國人因為他們的成就而與有榮焉。
(法國第5電視台新聞主播/Axel de Tarle)
輝瑞的疫苗事實上是德國製造的,我們也可以覺得很驕傲,因為另一個重要的Moderna疫苗,是一個法國人Stephane Bancel,但是他卻得離開法國到美國去
替一家美國公司工作
另一個疫情背景下的成功故事,是現年47歲來自法國馬賽的班塞爾(Stephane Bancel ),負責領導美國Moderna生技公司的疫苗開發,目前達到臨床實驗的有效程度為94.5%,法國人為此感到既驕傲又洩氣。
(法國第2電視台新聞主播/Caroline Roux)
Stephane Bancel,您的求學生涯非常優異,從法國最好的學校畢業,你也曾在法國生技公司Bio Merieux工作過,當時要怎麼樣才能讓您留在法國
(美國Moderna生技公司執行長/班塞爾)
這個問題需要一個很長的答案,其實去美國就是為了接觸到來自哈佛的尖端科技
班塞爾簡短的回答是他沒有其他選擇,因為面對全球化競爭,德法兩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路線,德國不僅是在疫苗的開發研究上,由BioNTech拿下全球第一,就是在未來疫苗的配送運輸上,德國看來也是穩坐第一。德國各地已經籌備了大約60個這樣的疫苗注射中心,全部裝備都來自德國中部的一家工廠:賓德(Binder),它是全球最大的冰櫃製造商。
(賓德冰櫃廠Binder工程師/彼得威默Peter Wimmer)
可以降到零下90度,這是超冷的溫度,在這樣的溫度下,我們可以確保疫苗不會受損
這些冰櫃每台售價約兩萬歐元,目前幾乎供不應求,負責疫苗存放的德國地方政府
早在幾個月之前就下了訂單,生產線的工人一直都在加班,來自全世界150個國家的訂單,讓賓德冰櫃應接不暇。
(賓德冰櫃CEO/彼得賓德)
交貨期限會被延長,我們的國外客戶將會面臨一種情況,就是疫苗已經到了,但是沒有冰櫃而無法配送
德國的疫苗第一,冰櫃第一,就連在兩者之間看似簡單的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德國也繼續當仁不讓的拿下世界第一
(德國Schott集團媒體總監/Christina Rettig)
全世界目前所有新冠病毒,一共有超過一百多個的疫苗計畫,其中有75%依賴的是Schott的玻璃瓶
肖特Schott 是一家成立於130年前的德國企業,至今仍沿用創始人化學家Schott的名字,肖特家族在1890年開發出一種特質玻璃,能夠承受從攝氏零下80度至500度高溫的溫差變化而著稱,這個特殊的玻璃屬性對於疫苗保存極為重要。
(德國Schott集團媒體總監/Christina Rettig)
截至明年年底之前,我們將會提供20億個保存新冠疫苗的玻璃瓶
這些紮實而安靜的世界第一,都不是股票市場炒作的寵兒,也不是以高知名度搶盡頭條版面的科技新寵,但卻讓德國可以在生產外移的全球化趨勢中,仍然擁有完整製造業的優勢,一如這對默默研究了二十多年都沒有離開德國的學者夫妻,歷史也許會記得,是這對土耳其的移民夫妻在2020年的耶誕節前夕,拯救了全人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TFUJESolw
「化學家名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Yvonne趣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化學家名人、化學人、化學家名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化學家名人、化學人、化學家名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Vernier Asia - <名人分享> 今天是美國化學家-梅爾文·卡爾文的 ...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家名人 在 溶解人體要用王水、汽油和打火機並不會大爆炸!化學家驗證22 ... 的評價
化學家名人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名人堂
當數學遇見美學 科技離不開人文
洪蘭
研究發現,美有內在潛意識的法則。圖為新竹市241藝術空間首檔展覽《識相.非象》,將展場變成雕塑美育陣地。圖/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最近教育部在推素養教育,其中包括美學在內。但是「美」很抽象,是個主觀的經驗,如臭豆腐和榴槤,你的厭惡可能是我的最愛。因此,有老師來問:「美」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嗎?如果沒有,怎麼教呢?
也有老師有不同的意見,說她擔任過多次作文比賽和美術比賽的評審,她的經驗是「英雄所見略同」,每次評審結果,如果去掉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曲線兩端的分數,大部分評審員的意見是很相近的。也就是說,你認為美的,我也認為不錯,因此認為美感是有共通性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平常很少去想它。恰巧最近耶魯大學有個研究:從數學的美來討論視覺藝術和音樂的美有無一致性。
作者之一是位數學家,他在上完一堂課後,對自己很滿意,隨口說了一句「今天的課就像舒伯特的sonata一樣」。沒想到耶魯的學生音樂素養很不錯,有人下了課就來問他是什麼意思,引發了他的研究動機,找了作者之二的心理學家,一起來探討。
數學被公認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數學上有個Occam's razor的簡約法則,講究優雅(elegant)、清晰(clarity)等等,數學家喜歡說這個證明很美。一般人對數學也有很多直覺,例如在「4-2=2,因為2+2=4」,和「2+2=4,因為4-2=2」的推論中,一般人偏愛前者,因為前者basic。
曾有研究請數學家在核磁共振儀中,對數學公式做美的評分,結果發現符合他們心目中美的標準時,大腦眼眶皮質內側(medial orbitofrontal)會活化起來,跟我們對視覺和聽覺刺激感到美是同一個地方。大腦竟然有專門反應美的地方,真是令人驚訝。因為閱讀這個能力對人類文明這麼重要,但大腦中並沒有一個地方是閱讀中心。
生物演化學家認為這跟生存及繁殖有關:人類喜歡對稱的臉,因為它代表健康,連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都喜歡對稱的臉;在美術館中,人喜歡看有樹木大草原的風景畫,因為它表示那個地方有水有蔭有生機。
為了了解一般人(laymen)是否跟數學家一樣對美有內在潛意識的法則,他們找了大學生來請他們判斷數學證明和優勝美地、洛磯山、安地斯山等地方的風景畫作的相似性,結果發現相似性很高,表示內在的法則相似。
又因為音樂有著數學的結構,發明畢氏定理的Pythagoras,他的西方音樂理論到現在還在用,所以他們又作了一個比較舒伯特、巴哈、貝多芬等人的奏鳴曲和數學證明美的相似性研究,結果發現也很像,表示每個人心中的確有一把判斷美的尺。這把尺固然因為文化而異,但共同性比我們想像得高,因為它有演化上的原因。
原來要美,必須要真,要優雅,要清晰,要有深度(profundity)。二個月前,聯合國在加拿大的Montreal開了一個會,檢討高中的課程,他們建議以後大學生不論人文或社會科系都要修數學才能跟得上AI時代對大數據、模擬以及數位科技的需求。科技和人文是分不開的,難怪有個實驗顯示人在五十毫秒之內便能判定一個東西美不美,原來它竟是祖先傳給我們的內隱生存能力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化學家名人 在 Yvonne趣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於波蘭的印象,起源於大學時期看了波蘭知名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電影。
大多數人比較知道的電影應該是雙面薇若妮卡跟《三色》三部曲(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還有十誡。
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充滿對於人生機遇的探討,當時在台灣上映的時候都非常賣座。
但是對波蘭耳熟能詳的知名人物,更多人知道的是鋼琴詩人-蕭邦,天文學家-哥白尼,化學家-居禮夫人。
來到波蘭首都華沙的旅行景點也由追尋這些代表性人物的歷史展開。
#Traveler羽絨外套零下1度很保暖
#像下雨般的大雪持續兩小時防潑水
#外套裡只穿了一件薄內搭跟刷毛T
化學家名人 在 化學家名人、化學人、化學家名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化学家 一般是指从事于近现代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有专职和兼职之分,在英國亦可指藥劑師。化學家們會對化學元素、原子、分子及它們如何互相作用作出研究。化學家們研究並 ... ... <看更多>
化學家名人 在 Vernier Asia - <名人分享> 今天是美國化學家-梅爾文·卡爾文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名人分享> 今天是美國化學家-梅爾文·卡爾文的生日! 相信大家對卡爾文循環(簡稱卡氏循環)都不陌生,光合作用自古有許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分析,一點一滴揭開這神秘的 ... ... <看更多>
化學家名人 在 化學家名人、化學人、化學家名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化学家 一般是指从事于近现代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有专职和兼职之分,在英國亦可指藥劑師。化學家們會對化學元素、原子、分子及它們如何互相作用作出研究。化學家們研究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