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期待的BNT疫苗要來囉~
BNT跟莫德納疫苗都是mRNA疫苗,所以副作用跟禁忌症也蠻像的~
👉🏻BNT疫苗適用年齡?
➡️12歲以上,須接種2劑,間隔至少28天。
👉🏻安全性及保護效果為何?
➡️對16歲以上完整接種7天者,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94%
➡️12至15歲青少年完整接種7天者,預防有症狀感染有效性約100%。
👉🏻BNT疫苗有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疲倦
✔️頭痛
✔️肌肉痠痛
✔️畏寒
✔️關節痛
✔️發燒: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
⚠️BNT疫苗不良反應:
1️⃣#失眠
2️⃣#有可能有立即性過敏反應!美國CDC建議對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過敏不要施打!
3️⃣#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多見於
🔹青春期男性或16歲以上年輕成人。
🔹第二劑比第一劑容易發生。
🔹通常發生在接種後幾天 (機率1.2/100000,但幾乎都症狀輕微,治療及時皆已復原)
4️⃣#淋巴腫大(機率:約1/100)。
5️⃣#單側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機率:1/1000)。
6️⃣#血栓。
⚠️怎樣的人不適合施打呢?
1️⃣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如:➡️對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嚴重過敏過。(台灣CDC沒有明說,但參考國外資料建議民眾可以避開~)
2️⃣ 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暫緩接種。
🙋🏻♀️其他大家擔心的洗腎病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病人可不可以打呢?
👩🏻⚕️就像AZ疫苗一樣,有慢性病的病人更需要疫苗提供保護力~但是
🔸正在打化療的或剛骨髓移植的病人不建議。
🔸風免科的病人有些藥物需要調整,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骨鬆患者接受注射的有些藥物也需避開,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和其他疫苗間隔兩週。
👩🏻⚕️值得注意的是BNT 疫苗有機會產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接種 BNT 疫苗後,發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的事件總數,對比 AZ 以及莫德納疫苗比較高。
從研究中可以觀察到,接種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如下:
✔️心跳過快 (16.41%)
✔️潮紅 (12.17%)
✔️高血壓 (5.82%)
✔️低血壓 (3.60%)
✔️畏寒 (2.41%)
🔹老年組:急性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和循環衰竭有關。
🔹各年齡組男女:高血壓、重度高血壓、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跳過快、心悸等不良反應。
👩🏻⚕️遺憾的是,目前全世界沒有人發明出完全沒有副作用的疫苗,而醫師在問診時,只能評估民眾當下的情況適不適合打疫苗,無法預測這個病人會發生哪些副作用😓 所以,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工作或家庭環境跟暴露風險,仔細衡量自己打疫苗的利弊~如果Covid-19 流感化,大家想回到地球村的生活出國辦公或旅遊,可能會每年都需要打疫苗,也可能將來有機會每個牌子都會打過~就像流感疫苗一樣~說不定到時有人發明副作用更少的疫苗造福全球民眾呢🌍
#佳鴻診所
化療畏寒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7/26
* 法國國會週一(26日)通過了一項強化冠病疫苗接種措施的法案,旨為應對該國的第四波疫情。
路透社:新法強制要求法國醫護人員接種冠病疫苗,而且,進入一系列社交場所必須提供健康通行證。
目前法國的博物館、電影院和游泳池,已禁止無冠病疫苗接種證明者或冠病檢測陰性者進入;想出席大型節日活動和進入夜店的人也必須提供健康通行證。
法國國會通過法案 強化冠病疫苗接種規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5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說,考慮到美國感染德爾塔變種冠病病毒(B16172變種病毒)的人越來越多,免疫系統受損的美國人可能最終需要接種冠病疫苗「加強劑」。
路透社和美國之音綜合報道,佛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說:「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器官移植受者、進行癌症化療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如果有第三劑接種,這些脆弱群體將會首先接種。」
佛奇表示,研究顯示,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所產生的抗體可能會下降,福奇指衛生官員正在審查數據,以確定何時可能需要接種加強劑。他透露,衛生官員「正在積極考慮」是否要修訂有關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的口罩指引。
佛奇說:「全國50%人口沒有接種冠病疫苗。這是個問題。」他說:「我們正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但民意調查顯示,多達80%未接種冠病疫苗的美國人表示,無論多少官員敦促他們接種冠病疫苗,他們都很肯定不會接種疫苗或者不太可能接種疫苗。
福奇:免疫力脆弱者或須接種冠病疫苗加強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5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義和希臘週末也爆發大規模示威,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強制醫療人員接種冠病疫苗,以及為鼓勵接種疫苗而差別對待未接種人群。
從南部的那不勒斯到北部的都靈,示威者揮舞著國旗,高呼「自由」和「打倒獨裁統治」;米蘭示威者則在雨中高呼「不要綠色通行證」。絕大多數示威者沒有戴口罩。
綠色通行證是歐盟數碼證書的延伸。從8月6日起,要進入意大利的電影院、博物館、室內游泳池或體育場館,或在餐館室內用餐,都須出示綠色通行證。
抗議差別對待未接種疫苗者 法國義希臘爆發大示威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6-117366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週一(26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首相菅義偉的支持率下滑了9個百分點至34%,為他去年9月上任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使他想在大選前借東京奧運會提升其支持率的希望蒙上陰影。
在7月23日至25日進行的日經商業日報調查中,將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日本的冠病疫苗接種進展不佳。
日經調查結果還顯示,56%的受訪者表示,日本對參加奧運會的外國運動員和官員採取的邊境措施「不適當」。儘管主辦方制定了嚴格的隔離防疫措施,但是還是出現了涉及運動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冠病確診病例。
民調:菅義偉的支持率進一步下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突尼斯執政黨指責總統賽義德暫停議會活動和解除總理邁希希職務的決定,為發動「反革命政變」。
法新社:突尼斯執政黨「復興運動」(Ennahdha)星期天(25日)在其面簿網頁發表聲明說:「賽義德正在發動一場反革命和反憲法的國家政變,復興運動成員和突尼斯人民將捍衛革命。」
突尼斯議會議長加努奇發佈視頻,呼籲人民像2011年1月14日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時走上街頭抗議,以結束這場「政變」。
突尼斯執政黨指總統暫停議會活動為「反革命政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河南鄭州連日暴雨引發洪災,距離鄭州市區約兩公里的常莊水庫上週二(20日)緊急開閘洩洪。有災民指水庫洩洪加重鄭州災情,並認為是導致地鐵洪水倒灌並造成多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常莊水庫負責人昨天告訴香港媒體,若不開閘洩洪,一旦潰壩將導致下游受災情況更為嚴重。
常莊水庫總工程師栗毓敏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稱,鄭州在事發當天正經歷極端暴雨,水庫在早上8時超過汛限水位一釐米。依照防汛預案,常莊水庫向鄭州市水利局、河南省水利廳上報準備洩洪,並在上午11時30分部分開閘,一開始的流量只有每秒三立方米。水庫工作人員後來在巡查時,在大壩背水坡發現疑似管湧(水從堤壩中湧出)的情況,於是再次將險情上報,水利部門也派出專家到現場研判。
栗毓敏解釋,受到上游洪水入庫量巨大壓力和險情威脅,水庫輸水洞閘門隨後全閘洩洪,溢洪道五個閘門之後也開始「全排泄洪」,即整排閘門打開。
鄭州市委宣傳部在上週三(21日)凌晨於「鄭州發佈」微博賬號通報,常莊水庫在20日早上10時30分開始向下游洩洪,而隨著降水及上游來水不斷增多,常莊水庫溢洪道、輸水洞隨後全開洩洪。
中共常莊水庫黨支部書記趙潤濤則說,洩洪報告已上報給鄭州市水利局和河南省水利廳,專家則根據上下游的水量和承受能力決策洩洪方案,並由省防汛辦下達洩洪通知,而在洩洪前,防汛辦也會要求當地政府部門通知居民和企業轉移。然而,鄭州不少受災民眾早前在網絡平台上聲稱,洩洪時並未得到政府單位任何形式的預警通知。
災民指常莊水庫洩洪加重鄭州災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6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昨天駛入南中國海。
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外學者網絡「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在微博上稱,衛星昨天接近中午時分,於馬六甲海峽捕獲「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向南中國海方向機動,目前預計已經進入南中國海。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也補充稱,以「伊麗莎白女王」號領銜的英美聯合航母航母打擊群,5月底從英國出航,開始總航程2萬5000海裡的全球部署。
英國早前宣佈,將部署兩艘軍艦常駐亞洲水域。分析稱,英國是為了因應中國在日本鄰近海域擴張勢力,而通過此次部署加強與日本的軍事聯繫。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Ben Wallace)上週二(20日)與日本防長岸信夫在東京會談後發聯合聲明說,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及護衛艦9月抵達日本後,英國會於今年內在亞洲地區部署兩艘常駐軍艦。
英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駛入南中國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6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早前在審議對農業等相關機構的撥款法案草案時,據報特別納入了禁止由中國政府部分或全部控制的公司購買美國農業用地的條款。同時,已經擁有美國農業用地的中國企業將沒有資格申請聯邦農業補助。法案仍有待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最終表決通過。
美議員擬立法禁止中企採購美農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5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咖啡大國巴西近期出現20年來最嚴重的霜害,加上乾旱,咖啡種植業受多重打擊;中國近來洪澇頻頻,淹沒大批農田;熱浪與長旱摧毀美國—加拿大邊界地區的農作物;歐洲多國暴雨成災,作物面對細菌傳染的風險。
極端氣候影響全球糧食供應。彭博社分析指出,乾旱、洪災及嚴寒天氣威脅糧供穩定性,可能進一步推高未來的糧價。
彭博社:極端氣候影響收成或推高全球糧價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6-11736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冠病變種病毒株德爾塔迅速蔓延,導致越南最新一波疫情持續擴大。美國正在考慮為越南供應更多疫苗,以助該國對抗這一波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的疫情。
越南德爾塔病毒迅速蔓延 美國考慮捐贈更多疫苗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726-117369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泰國實施局部封鎖近兩周,依舊無法遏阻冠病疫情惡化,昨天(7月25日)的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例再次達新高。
泰國去年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但4月卻暴發第三波疫情,而且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德爾塔病毒株迅速散播,以致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屢達新高。該國的累計確診病例中,有超過94%來自第三波疫情,而4000多起死亡病例中,近一半在本月病逝。
泰局部封鎖近兩周 新增病例和死例仍達新高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726-117369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高級官員透露,副國務卿謝爾曼將在天津會談中表明,美國樂見中美競爭,但必須設下「護欄」以免擦槍走火引發衝突。中國外長王毅前日則表示,不會接受任何國家自詡高人一等。
謝爾曼料在天津會談表明樂見中美競爭 但須防擦槍走火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10726-117369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政府訂購科興及復必泰疫苗供市民免費接種,當中科興屬滅活疫苗,復必泰則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天說,mRNA疫苗影響人體基因的傳言全無根據。
mRNA疫苗影響基因? 港學者:全無根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5-117338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韓國宣佈從週二(7月27日)起將非首都圈防疫響應措施上調至第三級,至8月8日。這意味首爾外的所有咖啡廳和餐廳晚上10點後禁止堂食,只允許打包或外賣。
韓國疫情惡化 非首都圈防疫響應措施上調至第三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63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周日(25日)以「與病毒共存,而不是畏縮不前」,敦促人們接種冠病疫苗。此番言論被批評,指他公開侮辱冠狀病毒受害者。
近期確診冠病的賈維德週六(24日)在推特上寫道,他在檢測呈陽性後已經康復。他說:「症狀非常輕微,多虧了神奇的疫苗。」 他還說,「請接種疫苗,如果你還沒有的話。因為我們要學會與這種病毒共存,而不是畏縮不前。」
賈維德呼籲英國民眾不要對病毒「畏縮不前」遭批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6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梵蒂岡首次披露 在全球有超過5000房地產】
負責管理梵蒂岡房地產與投資的宗座財產管理局週六(7月24日)首次公開其年度預算。這份30頁的預算報告披露,梵蒂岡在意大利擁有4051處房地產、在意大利以外持有的房地產則有1120處,這不包括梵蒂岡在全球各地設立的使館。
* 【新增確診病例有增無減 澳新南威爾斯州封鎖或延至10月】澳洲因為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的冠病新增確診病例有增無減,當局可能將封鎖措施延續至10月。
新州週六新增163起本土傳播病例,連續第三天創新高。新州衛生部長哈澤德促請其他州屬優先轉讓輝瑞疫苗給新州,好讓疫情最嚴重的雪梨開始也為年輕人接種。他指出,如果新州的疫情持續惡化,全國也將受波及。
化療畏寒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開心看到政府買到的41萬劑今已經到貨~
目前累計了526萬劑~希望施打速度可以加速
政府開放年齡的速度也可以加速~因為還是很多長輩在猶豫,希望可以開放速度快一點讓有意願的民眾先施打增加覆蓋率🙏🏻🙏🏻🙏🏻
7/3-5台中市診所會開打莫德納疫苗~
所以這次先來介紹一下莫德納的部分:
👉🏻莫德納疫苗有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發燒: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
✔️疲倦
✔️頭痛
✔️肌肉痠痛
✔️關節痛
✔️畏寒
⚠️莫德納疫苗不良反應:
1️⃣#有可能有立即性過敏反應!在美國文獻中(VAERS)打了400多萬第一劑有10人有立即性過敏反應! 多半在半小時內出現,有可能有先前的過敏史!
2️⃣#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多見於
🔹青春期男性或16歲以上年輕成人。
🔹第二劑比第一劑容易發生。
🔹通常發生在接種後幾天。
(機率1.5/100000)但幾乎都症狀輕微,治療及時皆已復原)
3️⃣#腋下腫脹/疼痛(機率:約1/100)
4️⃣#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常見(機率:約有1/100 ),可能接種後7至8天手臂才開始腫脹,又腫又熱,又痛又癢,被稱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也被形容成「#新冠手臂」,大部分人在4天會消退,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mRNA疫苗的賦形劑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過敏有關,反應以女性為主約85%至90%。
5️⃣#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臉部腫脹:罕見,多發生在注射後數週後(機率:1/100-1/1000)。
⚠️怎樣的人不適合施打呢?
1️⃣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如:🔺對含釓(Gadolinium)#MRI顯影劑嚴重過敏過。
🔺對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嚴重過敏過。(此兩項台灣CDC沒有明說,但參考國外資料建議民眾可以避開~)
2️⃣ 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暫緩接種。
🙋🏻♀️其他大家擔心的洗腎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病人可不可以打呢?
👩🏻⚕️就像AZ疫苗一樣,有慢性病的病人更需要疫苗提供保護力~但是
🔸正在打化療的或剛骨髓移植的病人不建議。
🔸風免科的病人有些藥物需要調整,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骨鬆患者接受注射的有些藥物也需避開,請跟主治醫師討論!
🔸和其他疫苗間隔兩週。
🙋🏻♀️疫苗副作用產生怎麼辦?
👩🏻⚕️輕微到中度的發燒或痠痛,可服用消炎止痛藥,或冰敷疼痛部位。若症狀持續或惡化,請儘速就醫。
‼️胸痛、心跳加速、心律不整、呼吸急促等症狀,都是心肌炎徵兆,若發生症狀請儘速就醫!
‼️如果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速下降,擔心是立即性過敏反應,須立刻注射腎上腺素!
🔔很多人擔心長輩很虛弱,如果打完又發生不幸事件怎麼辦呢?
👩🏻⚕️基本上文獻顯示疫苗直接造成死亡的案例是沒有的~資料可以看到,#65歲以上染疫的重症率是4成以上~#死亡率是1至2成~遠遠大於目前台灣注射完疫苗後通報死亡率0.02% ,如果家人討論長輩過於虛弱不想注射,或長輩擔心拒絕施打疫苗,就建議多待在家,疫苗留給需要的人也很好~
📣7/3-5診所協助施打莫德納疫苗,目前可能有28個名額(我們只有7/3週六一天喔)
歡迎 ✨75歲以上民眾✨電話預約喔~
‼️但是市政府一直滾動式修正,有可能疫苗無法如期供應😓
‼️市政府沒有公布殘劑的分配方式,如果有明確指示會進一步公布喔~
#佳鴻診所(04)2473-9868請來電預約喔~
參考資料:
1.ᴀʟʟᴇʀɢɪᴄ ʀᴇᴀᴄᴛɪᴏɴs ɪɴᴄʟᴜᴅɪɴɢ ᴀɴᴀᴘʜʏʟᴀxɪs ᴀғᴛᴇʀ ʀᴇᴄᴇɪᴘᴛ ᴏғ ᴛʜᴇ ғɪʀsᴛ ᴅᴏsᴇ ᴏғ ᴍᴏᴅᴇʀɴᴀ ᴄᴏᴠɪᴅ-𝟷𝟿 ᴠᴀᴄᴄɪɴᴇ — ᴜɴɪᴛᴇᴅ sᴛᴀᴛᴇs, ᴅᴇᴄᴇᴍʙᴇʀ 𝟸𝟷, 𝟸𝟶𝟸𝟶–ᴊᴀɴᴜᴀʀʏ 𝟷𝟶, 𝟸𝟶𝟸𝟷
2.ғᴀᴄᴛ sʜᴇᴇᴛ ғᴏʀ ʜᴇᴀʟᴛʜᴄᴀʀᴇ ᴘʀᴏᴠɪᴅᴇʀs ᴀᴅᴍɪɴɪsᴛᴇʀɪɴɢ ᴠᴀᴄᴄɪɴᴇ (ᴠᴀᴄᴄɪɴᴀᴛɪᴏɴ ᴘʀᴏᴠɪᴅᴇʀs) ᴇᴍᴇʀɢᴇɴᴄʏ ᴜsᴇ ᴀᴜᴛʜᴏʀɪᴢᴀᴛɪᴏɴ (ᴇᴜᴀ) ᴏғ ᴛʜᴇ ᴍᴏᴅᴇʀɴᴀ ᴄᴏᴠɪᴅ-𝟷𝟿 ᴠᴀᴄᴄɪɴᴇ ᴛᴏ ᴘʀᴇᴠᴇɴᴛ ᴄᴏʀᴏɴᴀᴠɪʀᴜs ᴅɪsᴇᴀsᴇ 𝟸𝟶𝟷𝟿 (ᴄᴏᴠɪᴅ-𝟷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