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產品管理課程送履歷健診活動最後一天喔!
前兩天去了西北大學舊金山校區看教室,因為九月要在商學院和傳播學院教產品管理課程啦!其實我已經先整理成中文課程,希望台灣朋友們也能聽。
比較特別的是我沒有要吊書袋、打高空,主要是想把真實發生的日常關鍵、臉書IG產品經理的訓練分享給大家。
我自己很喜歡啦!我在矽谷工作十年的產品經理朋友也說很棒喔,希望能幫到你!😃👋
課程報名👉🏻 https://shop.darencademy.com/product/view/id/108
報名完課程這邊交履歷👉🏻 https://forms.gle/HrXdMA4Xm5MDcGGh7
軟體公司是近幾年世界的重點成長產業,而產品經理扮演軟體公司核心的領導角色,不僅能夠決定產品的未來,更需要提供所有團隊策略和執行的方向,同時,也是近幾年在很多頂尖軟體公司,比數據科學家薪水更高、需求更多的工作。舉例來說,根據美國薪水比較網站levels.fyi,矽谷Google和Facebook臉書的產品經理,根據職等不同,年薪起跳是660萬台幣,最高有2100萬台幣,更別說是產品總監的工作。
1-6堂課我會談產品策略,也就是說,到底大方向上,要做什麼樣的產品?在矽谷,區分產品經理和產品總監就靠產品策略,菜鳥產品經理通常可以把功能做好,但沒辦法擬定很棒的產品策略,但產品策略錯了,有再多功能也沒用!我會一步步跟你說怎麼做研究,知道用戶想要什麼,還有怎麼知道公司的強項是什麼,以及打得過和打不過競爭對手的地方在哪裡,我也會分析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Target、Facebook和eBay的案例。其中,Target就是靠著好的產品策略,拿到人稱「數位界奧斯卡獎」的Webby年度最佳電商App等十一個大獎,而且每天多賺一百萬美金。
7-12堂課,我會帶你進入產品目標、假說和藍圖,我會說說怎麼擬定藍圖,如何規劃未來幾個月、或是幾年要做的產品功能?規劃好了以後怎麼執行?每天怎麼跟設計師和工程師合作?其中我會稍微點到一些現在很夯的概念和工具,像是OKR,產品規劃上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VP和驗證假說,以及現代軟體開發常用的架構:敏捷開發及Scrum。 我也會用美國衣服出租平台Rent The Runway和eBay墨西哥App的案例,讓大家清楚知道,這些事有做跟沒做的差別。
13-20堂課,我會詳細說明,做一個網站和App到底有哪些角色,每個人要負責做什麼事情,當然,主要我會跟大家說產品經理責任是什麼。除了要知道團隊中每個角色的職責外,你也必須學習,矽谷目前最主流的軟體開發方法 - 敏捷開發,我會用大概5堂課,好好跟你說敏捷的核心精神,進行敏捷開發的前中後,各自要做哪些準備,過程中有什麼要注意的。
21-24堂我會講產品數據分析和優化,像是怎麼評估產品做得好不好?怎麼做A/B測試啊?還有怎麼跟工程師、產品設計師、資料科學家合作。我也會跟大家分享Facebook的案例。
25-30堂我會回答一些大家對產品經理的疑惑,像是:哪種公司有產品經理?需要的技能是什麼?產品經理職涯發展長什麼樣?如果想當產品經理,履歷該怎麼寫?如果你想進入頂尖的科技公司,面試該怎麼準備,其中我會解答許多臉書產品面試的考古題。
我是真的很喜歡課程,課程見囉!
課程報名👉🏻 https://shop.darencademy.com/product/view/id/108
報名完課程這邊交履歷👉🏻 https://forms.gle/HrXdMA4Xm5MDcGGh7
大人學
北大 法研 所考古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落榜到上榜轉折的關鍵
上次事務所有位助理離職,在吃歡送雞湯宴時問我:P律師,你落榜這麼多次,最後一年怎麼會考上?
我記得當時回答是因為念了台北大學博士班,而研究所修課時學弟妹的氛圍都是在準備國考,很容易找到人一起念書或討論問題,或者說在那環境下不好好準備國考都難。另一個則是那時每周都很常運動,考試前甚至是天天跑步,身體健康確實會影響考試作答。
這周有網友問類似問題,我思考後,如果只能說一個落榜到上榜轉折的關鍵,我會說做考古題,而且是實際做考古題並將作答記錄匯集成錯誤筆記本。
第一,做考古題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不會的地方在哪裡,還有掌握出題的氛圍。第二,作考古題看看自己平均每五分鐘或十分鐘可以寫幾行,以此分配考試作答時間,並在自己可以寫到的頁數內寫完所有想到的爭點。第三,做考古題可以幫助比較懂得閱讀題目,然後想到可能的考點與法條。第四,做考古題並匯集錯誤筆記本,可以記錄了自己犯過的錯誤,也提醒自己該注意的地方。詳細的在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一書中都有交代。
至於有網友問可以和我買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嗎?雖然我自己是作者,手上也只剩下一本。中午査博客來、讀冊、金石堂、誠品網路書店都沒書,大概只剩下三民網路書局有書,提供連結如下: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711296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
#不是因為吃劉山東牛肉麵考上的喔
北大 法研 所考古題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了拿到offer,你願意多拼命?她找70個同事模擬面試,只為在FB內調部門 《商業周刊》
我在臉書從產品行銷部門準備內轉到產品管理部門的時候,一般面試都過了還不算,公司還規定要跟外部的候選人一樣參加產品管理考試,而且不管你哪個階級,從實習生到副總都要考。那不是一般的問你履歷問題的面試,而是要你現場做案例分析的實戰考試,面試官可能會問你隨便一個產品,像是:「你是YouTube直播的產品經理,你要做什麼產品?長什麼樣?怎麼評估產品效益?要不要跟抖音合作,怎麼合作?為什麼?如何推算現在有多少用戶正在看運動相關的影片?」考題重點不是答案,而是候選人要在20分鐘內做出有邏輯的具體產品分析和計畫。
在這之前,我已經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大部分是帶領產品管理團隊,一開始我對考試有些嗤之以鼻,一方面是自己早就當產品經理多年,二來因為早在多年前英國臉書曾經來挖角,當時我也順利通過考試,雖然最後我選擇留在美國,但我對考試方式仍有印象。我信心滿滿,覺得這應該不過是個大公司瑣碎流程的一部分!
但我開始練習面試以後,才聽說過考率不到5成,而且要是沒通過,要等一年以上才能再考,更慘的是,我發現我對這考試完全不行!我只好硬著頭皮開始準備,買了3本產品管理面試的書,加入了業界產品經理面試的群組。但我一開始準備就清楚了解,重點不在知識,因為我已經知道這些事,重點在於練習!我不是產品分析和實戰的新手,但是一般產品的分析和計劃,都是三五個月的事情,要在30分鐘內,精準做好分析和有邏輯的計畫及設計,沒有練習根本不行。那是一場秀,而且是一場你要練習再練習的秀。
我得找人幫我做模擬練習,有什麼比跟已經考上的人練習更好的對象?!我聯繫了200位臉書裡的產品經理和總監,等同於將近三分之一的該部門員工。把所有跟我背景有相關的社團裡的社員都研究一遍,台灣人社、華人社、西北大學校友、芝加哥大學校友、女性社、瑜伽社,挑出所有在產品單位的人,一一請他們幫我做面試模擬考。
因為從獲得面試資格到面試考試只有兩週,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安排先跟誰模擬,誰有空就盡量練,一度我面到了有20年經驗的產品總監,但當時我根本毫無概念,他把手機丟在我面前,出了一個我從來沒看過的考題:「妳覺得為什麼app首頁要長這樣?」我腦袋一片空白,「因為,嗯,因為……」我胡亂蓋了10分鐘,他說:「妳這樣也想來面試?」我當下真的只想鑽到地底下去。而且這些人還不是以後再也不會見面的陌生人,是你會在公司裡廁所遇到的那些同事!
前面20次練習,我完全是在搞笑,成功的面試答案大約有6、7個部分,我常常才講完第一個部分就時間到了;或是沒有把題目搞清楚方向,一開始就朝錯誤的策略走,整個20分鐘都在講空話。我記得有一次模擬面試官問我:「妳經營一家三明治店,妳預備要推出什麼三明治?」我開始講客人的需求和產品上市的目標,講了半天我都餓得猛吞口水,時間結束發現我根本沒有設計出什麼樣的三明治。
每天傍晚時刻,我趁著產品經理下班在交通車上通勤的空檔,跟他們電話模擬面試。晚上我加班到11點,把白天因為面試沒能做完的工作補齊。因為上班工作也很忙,我盡量抓時間練習,甚至有一天,坐優步計程車回家的路上,司機上車跟我攀談,他說他以前是學校老師,我說:「那你考我面試吧!」我隨便讀了幾個考古題給他,他於是開始問我:「談談妳跟同事和屬下吵架的經驗……」我沿途30分鐘就對著計程車司機練習!
練著練著,公司裡我所屬的社團裡的產品經理都練習完了,但我還是不夠好,還有誰可以找?我於是聯繫前老闆,雖然她是帶領上百人的高階主管,但人情現在不欠,什麼時候欠?!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害怕舉手!接著,我想起之前在搜尋內轉單位的時候,談了約20個招募經理,雖然最後都沒有適合,但我於是一個個問他們能不能幫我練習面試,幾乎也都答應。
就這樣,兩週內,我模擬面試了73次!我找了70個公司裡的產品經理和總監,其中有3個人我還厚臉皮面了兩次。這還不包括我自己在家做的練習。考試當天,其中一個考題,我事前模擬練習了3次。
考試當天是週五,上午有一門產品設計的考試,在西雅圖的考官臨時改期到週一,我當天考完試就自己掏腰包買了從矽谷到西雅圖的機票,隔天到了西雅圖,正巧遇上市區大停電,我在有些老舊的假期飯店窗邊,靠著微弱的夕陽日照,試圖把產品經理的書再讀一遍。為什麼去西雅圖?畢竟考設計在視訊上並不容易呈現,只要能有機會做到最好,為何不?!如果最後我失敗了,我希望是因為我盡了全力,但我不夠好;而不是因為考官在螢幕上看不清楚我畫的圖表!
我覺得從挫折站起來這件事,就像是失戀的人要復原一樣,要是你失戀時躲在家裡哭,就會好不起來,但當你開始找件事情做,轉移了注意力,就忘記了悲傷。
當我們遇到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常會說:「我應該要……」,像是:「我應該要多看書!」、「我應該要運動!」、「我應該要早起!」,結果越說越不想做,一件也沒達成,反倒是搞得自己心情差!
當我們說「我應該」無形中是在責怪自己不夠好,給自己更大的壓力,反而影響心情和表現。
與其說「我應該要做個簡報!」,我建議改成說:「我想來做個簡報,它會幫助我更有系統地解說我的想法,也會讓我覺得對這個專案比較有信心。」相較於前者帶給自己負面的情緒,後者的說法幫助自己樂觀正面。
你開始動手做、告訴自己「我想來做」,但做著做著你就會遇到困難,這時候,我們每個人的腦裡都有自信的天使和惡魔,天使會說:「你可以的!」,但惡魔會說:「你不行吧!」通常那個惡魔的聲音一開始小小的,它會越變越大──「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秘訣是,當剛開始惡魔的聲音小小的時候,你就要關掉它!
我們最害怕的就是未知的未來。動手做,你的未來,就不再是未知。
#矽谷阿雅 #夢想追不到創一個 #最壞時代更要敢try #你不反骨怎麼顛覆
書摘選自《夢想追不到就創一個》
📌 博客來 全球直送+電子書立刻看:https://reurl.cc/Wd86qy
📌 誠品:https://reurl.cc/rxKyLx
📌 金石堂:https://reurl.cc/GVG8eG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30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