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教 #技職教育 🇹🇼
臺灣科技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臺灣高教合作案遙遠的距離
近日傳出台灣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合校消息,屏科大今天(15日)首度對外表示,將試著開始談,希望合校一定要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現在沒有時間表。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表示,前幾個星期,技職司有問學校的意思,剛開始覺得兩校離太遠,一個在台北、一個在屏東,後來評估了一下,如果說是有一些創新的模式的話,倒是一個蠻好的方式,所以決定試試看。
戴昌賢也表示,雙方的校務會議都已通過,但不是通過合併,而是通過開始談,屏科大部分是在本月10日的校務會議中通過。
戴昌賢進一步說明,其實真的問題應該不是在兩校,而是在中央,包括教育部和銓敘部,對屏科大來說,合校的目的是要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但這是與過去政府推動合併要精簡人事、組織、單位的規定是有所扞格的,這樣如何服務如此龐大的團體?畢竟兩校各有1萬1000名學生,如果要達到加乘效果,一定要先從銓敘部開始解套。
戴昌賢也說,台科大、屏科大各有理工、農業的強項與特色,目前台科大世界排名第250多名,加入屏科大後希望能進步到150名,若能如此,對全台灣的技職體系是很大的鼓舞,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不能精簡人事,縮小規模。
戴昌賢還表示,如果能合校,也盼兩校區師生多多交流,台北校區到屏東校區上課,屏東校區師生也能到台北校區上課。
過去談到合校,屏東在地多討論屏科大與屏東大學合併,但都沒有下文,與台科大合併則是首次被提及,也在地方引起熱議;台科大、屏科大合校規劃小組擬於17日進行首次會談。
「北 科大合併」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新聞] 台大婉拒合併國北教-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假設北科大合併了會是怎樣呢?!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台科北科合併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台科大併校暫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台科大併校暫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陳學聖- 有關桃園農工與北科大合併乙案,最新進度如下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北科附工合併 :: 高中高職資訊通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拚史上最大合併!雲科大加入台科、屏科合校計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北 科大合併 在 北台灣預售房價前六名全落新竹 - Mobile01 的評價
北 科大合併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31
#從哈佛醫學院看中山仁武校區選址
文:洪正、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中山大學仁武校區開發計畫」在7月9日通過環評,准予開發,距離2012年獲教育部核准新校區籌設已又過了6年。有網友疑問「西子灣大學」是否會變成「仁武大學」,但實際上並非遷校,而是擴充空間。
仁武校區原為廢棄的仁武營區,其中24公頃作為大學用地,規劃生命科學系館、電資學群系館,並設立多個研究和創新育成中心。
雖然原本的西子灣校區面積近70公頃,但因「多數被獼猴佔據」,實際可用面積不到30公頃不到,六個學院裡有四個學院空間嚴重不足,20多年來積極向外尋地,找過澄清湖、屏東、台南等多塊基地,歷經波折取得仁武基地,但又因斷層經過計畫屢經修改,終於通過環評。
然而,在仁武設立校區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嗎?
或許各位讀者覺得我們這樣問很怪,就先來看今天的考察吧:
今天我們來到的是哈佛大學醫學院所在的波士頓 #長木醫學學術區(Longwood Medical and Academic Area)。大家可能都知道
哈佛的校總區(哈佛園)位在劍橋,但醫學院則是歷經搬遷,才於1906年落腳長木。經過百年發展,此處已經成為多家教學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院......等)和高等教育機構(除了哈佛醫、牙、公衛以外,還有麻州藥科健康學院、麻州藝術設計學院、東北大學、西蒙斯學院......等)
這一共19間醫院與學術機構,統合組成「醫學學術與科學社群組織」( Medical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y Organization ,MASCO),負責管理區域計畫、並協調各組織所需的交通、能源等機能。
在長期發展下,長木醫學區已成為全美、甚至全球最尖端的醫學研究區域,推動波士頓成為全美拿到最多NIH funding的城市,也帶動生技產業聚集。目前,每天進入此區域的人口超過11萬人、未來10年內預計還會增加超過1萬個工作機會。
那哈佛大學等機構,有沒有覺得長木醫學區太擠,要去開闢新校區呢?答案是,真的太擠,但不想搬。各單位透過改建、併購等方式,朝向垂直發展,增加可容納面積,他們認為「再戰數十年」應該不成問題。
在學術機構群聚同時,長木醫學區擁有良好的環境與交通機能,沿著河流有成排的公園綠地,區域南北各有一條輕軌(波士頓地鐵綠線的支線)經過,而區域內也有附設商場,提供堪用的商業機能。
過去,大學會希望擁有自己廣大的校園,但和波士頓一樣,學術機構群聚於市區,支撐城市經濟發展的案例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是「刻意為之」。
我們認為,「#智力共享」與資訊、物質、人的有效連結緊密相關。除了架構學研機構的金流、資訊流外,人與人的實質交流,也非常重要。
根據Florida、Van Agtmael等人的論述,創新人才與公司會把「生活品質」列為選擇,生活機能、娛樂、教育、綠化......都是創造激勵進步環境的因子。
因此,城市發展創新區域時,應著重多樣生態體系,而非只想蓋校舍大樓。城市的經濟資產包含大學、醫院、研究型公司與創業公司等,在長木醫療區的範例中,我們看到頂尖大學創造的群聚效應,而波特蘭和德勒斯登則由地方政府主動安排生命科學產業群聚在便利場所。
例如德國薩克森州政府投資1億歐元,獎助普朗克研究院分生遺傳所在鄰近德勒斯登大學醫院旁成立,而後生物薩克森也在同一座大樓設立辦公室,帶動東德解體後,德勒斯登的產業轉型。
創新地區應該有促進人與人交流、會面的便捷交通與城市設計,以大眾運輸、共享交通作為骨幹,並促進以交通節點為核心的混合多元利用。雖然視訊與線上交流越來越方便,但創意人才交流的重要性絲毫未減,這樣的人本大學城,除了波士頓外,也在費城、紐約、聖路易市出現。
例如波特蘭的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HSU),接受Nike創辦人捐贈成立的奈特癌症中心,新大樓就選在靠近市中心處,而不是郊區的校園內,以便靠近其他醫療與研究機構。而OHSU的生命科學合作大樓也選在威拉米特河畔的輕軌站旁,比山上的校區更加便利。
中山大學作為高雄排名最前的綜合大學,在規模與研究能量上一直無法突破,和台南的成大、台中的中興大學規模以及產業影響力相比,都尚有差距。
我們會希望,像這樣的領頭大學,應該和城市的產業與發展方向更進一步結合,例如資工系設立在高軟附近,生命科學院設置在教學醫院附近,而不同院校設計院所則可設置在駁二附近的港區(都不缺閒置公有地),透過校園融合社區、實驗室貼近市場、大眾運輸串連各據點,打破學校藩籬,增加人才交流與產業界合作機會。
這不代表我們反對仁武校區。仁武校區鄰近仁大、仁武工業區,離金屬中心、楠梓園區、高科大等產業學術核心也不遠。且仁武營區尚有25公頃左右多餘腹地,可以「研究型校區」為目標,規畫周邊成為智慧生產特區,並以促進公共事業和私人企業合作模式吸引研究單位與廠商進駐(可參考德國弗勞恩學會,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的公私合作,專業分群模式)。
「團結力量大」,高雄的經濟發展必須往知識密集、智力共享轉型,前提就是打群架而非本位主義,在高科大合併後,我們希望中央地方能同心促成高等學術機構與城市產業更密切配合,並主動修正都市計畫,放寬法規,讓更多人才能夠聚集!
北 科大合併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北科附工的校園猶如一座森林學校、都市綠洲,面積約20公頃,昨天動土的「桃園農業志工培訓中心暨青農訓練基地」,就像是森林中的玻璃屋。工程總經費約950萬元,其中市府補助500萬元,北科附工校友會捐助約300萬元,未來將培養更多的青農來北科附工體驗學習,並成為北科附工的亮點。
我父親是桃園農工的校友,因此,對桃園農工有一份特別的感情。我在當選市長後,立即將選舉結餘款約300萬元捐贈予桃農,希望能培養更多在地人才。
桃園農工與北科大合併後更名為北科附工,是強強相加的結果。當兩校合併時,我們協調讓桃園巨蛋繼續使用北科附工校地,保留桃園農工的百年名校校名,並協助北科附工成立大學或研究所相關科系,目前已成立一個約40人的在職專班。
此外,我們也協助更新北科附工的田徑場與體育設施,同時配合桃林鐵路活化,規劃開放北科附工圍牆及街角廣場;並與教育部共同編列經費,活化桃園學苑,提供高中、五專及青溪國中體育班學生更好的住宿環境。
北 科大合併 在 假設北科大合併了會是怎樣呢?!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時代變遷少子化新來的學生次數也逐漸減少,國立的大學提出合併計劃但是也不見得會成功但如果假設北科大跟其他跟台北有相關性的大學合併大學科技加台, ... ... <看更多>
北 科大合併 在 台科大併校暫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科北科合併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bre也提到原文標題: 晶心科聯手英商攻車載市場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yQm5Kl 發布時間: 20220125 原文 ... ... <看更多>
北 科大合併 在 [新聞] 台大婉拒合併國北教-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婉拒合併國北教
中時電子報
20190809
台灣大學合併台北教育大學一案懸宕已久,兩校行政團隊近日再度討論,台大校長管中閔
與國北教校長張新仁也代表出席,台大以推動校務優先為由,婉拒合校意向案,同時國北
教爭取加入台灣大學系統的提議也暫被擱置,有待台大了解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
想法後再處理。
國北教5月底召開校務會議之前,兩校校長曾先率團會面,討論兩校合校意向案,以及國
北教爭取加入台灣大學系統。
據國北教第42次校務會議紀錄指出,該校專任教師現有232人、兼任教師215人,學生人數
為5663人,全校師生比為1:21.63,小於標準1:27,需重新以市場及產業需求鏈結來調
整發展方向。
記錄還提到,台北地區大專院校眾多,競爭激烈,該校鄰近台大、台師大與台科大等知名
公立大學,該校規模相對較小,且不利於競爭,校務經營需快速求變。意即對與台大併校
以及加入台灣大學系統意願強烈。不過,兩校行政團隊6月3日再次會面,台大副校長羅清
華表示,關於兩校併校案,管校長上任後,數次召開行政主管相關會議討論此案,決議現
階段以校務發展為優先考量。
◎原始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809000521-260114?chdtv
北教大向台大求婚終於塵埃落定,這個案子一開始就不被看好,主要是兩校差距不小,台
大除了對相距只有幾百公尺的北教大校地有興趣,其他都興趣缺缺,台大師生及校友也多
反對
其實北教大該找台師大或北市大併校才對,科系整合才能看到合併的效益
此時,北教大師生一定會想,竹教大都能找到好歸宿,身價大漲,條件更好的我們反而嫁
不掉,只能繼續待字閨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67.2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65386321.A.EE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