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張畫面上,我刻意讓老鼠跟大象的比例相等,這叫做『沒大沒小』。」他說。
⠀
⠀
「分類什麼的,都是狗屁。」說完,盧明德特別囑咐:「狗屁這兩個字可以寫。」
⠀
⠀
他說無論是你我、界線、階級之分,都是狗屁。「比方說,大學的美術系還分西畫組、國畫組、設計組,每一個組別底下甚至還有西畫素描類、國畫素描⋯⋯你說這不是狗屁?分類的迷思害死很多年輕人,他們會以為藝術等於國畫加設計。當一個老師,我們不可以無知到這種程度。」
⠀
⠀
這也是他在 2006 年成立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原因。
⠀
⠀
別說當時沒人知道這個所是做什麼用的,盧明德說,彼時高師大的校長可能也沒搞清楚過。雖名為「跨域」,不過盧明德的心中從來就沒有所謂界線,何來跨越之有?名諱都是浮雲,只是讓他借力使力用的。不知他當時是否也猜到了,之後幾年所有人都忙著談這件事。彷彿界線的設定,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使人跨越用的,時至今日跨界已然成為一種常態。
⠀
⠀
但話說回來,即便教育界慢慢消弭分類藝術的概念,是否就意味著台灣藝術市場也相繼跟進?說的更白話 —— 現代從事藝術的人是否真的可以靠「點子」來討生活了?無論是經濟上的,或者是名聲上的。
⠀
⠀
這個問題,盧明德聳聳肩,不置可否,說這點的確不如西方,台灣之典藏藝術,仍多以傳統作品為主,拼貼或者前衛之屬,雖有收錄,仍屬小眾。「有些學生的確會因為這樣而受打擊,但我們不可以這樣就不給予他的選擇。」
⠀
⠀
閱讀專訪全文 ➤➤ https://bit.ly/34CVorf
⠀
⠀
在改變到來以前,藝術家需要跑得比誰都還前面。
⠀
⠀
因此,盧明德經常給予學生新奇冒險的作業。例如要求學生把作品「郵寄給他」。
⠀
⠀
「那是訓練觀念的過程,學生交作品不能直接拿給我,而是得通過郵差的手。」他一直記得有個學生寄了一份包裹,裡頭裝著各式顏料,學生篤定在郵寄的過程,那些顏料勢必會潑灑在畫布上,畫布將以五顏繽紛的形式留下「郵寄」的痕跡。「我給這個作品滿分,觀念非常好。重點不是在說這幅畫多偉大,而是觀眾(如我)將收到一個全新的體驗。」
⠀
⠀
不只在學院,盧明德自己的作品,也不斷在追求「全新的體驗」。
⠀
⠀
本次「大遷徙」展覽中的〈自然合唱團〉,討論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聽觀感 —— 展場兩側陳列多台平板,擺放在譜架上,一字排開,每個畫面裡都有一隻鳥禽,張嘴欲語,四周卻悄然無聲。雖名為「合唱」,盧明德卻刻意抽掉聲音,雖是抽開聲音,但被鳥語畫面包圍的現場依舊彷彿傳來更巨大的聲響,是來自觀者的想像。
⠀
⠀
還沒結束呢,隨著展場盡頭走去,牆上延續盧明德早期實驗性作品的手法 —— 閃爍的小電視螢幕,也同樣被抽離聲音,卻使繪製壁畫的聲音在觀者腦內陣陣響起。接著,我們的目光隨之遊走在牆上、地上的斷枝,瀏覽拼貼的禽鳥魚獸,如斯交疊成〈生態符碼大壁畫〉。
⠀
⠀
現場既是沉默,又是嘈雜,如重新玩轉那句話的意思 —— 此刻,此地,此乃過於喧囂的寂靜。
⠀
⠀
⠀
▍藝術家沒那麼偉大,專訪盧明德:人生這場大遷徙,只是發現 ➤➤ https://bit.ly/34CVorf
⠀
⠀⠀
北美館配合防疫休館至 2021 年 6 月 14 日,邀請大家使用行動語音導覽「北美館 TFAM App」,不限時地下載收聽「大遷徙:盧明德」:bit.ly/3bxioMm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珮怡#愛貓#畫貓 陳珮怡老師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曾獲南瀛雙年獎第一名,專攻膠彩畫,現為專職藝術家。其貓畫系列廣受各界喜好,亦受日本畫壇推崇,邀展不斷,是台灣少數年輕畫家有如此成績之人。 這件「起舞」,尺寸是356.8x146.2cm,完成於2020年,是這次台北藝博展出的主作,各人所...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的推薦目錄: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系公民前進社子島,守護河堤行動成功!】#2021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昨天母親節, CSR在天下 與北藝大藝術啟動團隊 #流域美學藝術創生行動 到社子島頭公園,與 30多位北藝大學生、天下同仁及近 100 位水系公民完成「母親節守護母親河,淡水河提保護行動」。
時過不到一年,我們再次捲袖守護淡水河💪🏻
短短不到30分鐘,群眾拾回超過 20 大袋的垃圾,煙蒂、塑膠瓶蓋是淨灘日常,誇張的是有整排的廢棄鞋、音樂卡帶,甚至連腳踏車都卡在樹叢!
#釋放愛從最貼近生活的地方開始
一位參與活動的社子島居民說:「幾乎每週都會來社子島頭公園散步,卻不知道這邊堆積了這麼多垃圾」
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流處的社子島,是淡水河水系流出台北盆地的唯一出口。它座落的位置同時交會陽明山、北投、觀音山的「山系景觀」,以及從大同、士林、到關渡的「河系景觀」。
從1970年實施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 後,社子島的水患逐漸被解決,成為親水移居的生活與觀光區域,這樣的改變讓越來越多人來到社子島的河岸濕地、親水公園、自行車道,然而垃圾污染與觀光消費是正相關⋯⋯
#但今年這些垃圾即將變成藝術品
過去,我們可能認為藝術跟環保有層隔閡,但今年與天下合作的流域美學創生行動指導老師 涂維政藝術家 Tu Wei-Cheng ART 在昨日訪談中提到:「希望關心環保議題不再有距離感,讓藝術創作發展成行動。」
延續我們去年末策展 #讓海洋走進都市 的初衷,今年為淡水河做一件事將在五、六月擴大辦理!
藝術不只是想像,而是從最貼近生活的地方啟動,邀請我們所有水系公民共同執行,所有人都是藝術創作的參與者。
想知道被水系公民們一同撿回的垃圾如何被創作嗎?
6/5(六)北藝大美術系的學生將在淡水海關碼頭舉辦垃圾嘉年華比賽,展出「垃圾衣服」、「垃圾藝術品」等作品, 一起來觀賞吧!❤️
【完整相簿】將在今天稍後釋出,請緊盯FB粉專追蹤!
【立即回顧】 2020淡水河專輯: https://bit.ly/3eEruaX
#淡水河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CSR在天下 #流域美學藝術創生行動 #社子島頭公園 #SDG6 #SDG13 #SDG14 #SDGs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全新企劃即將展開:在 5.9 母親節,水系公民一起攜手淨灘,保護母親河!
CSR在天下關心淡水河將邁入第二年,2020年,我們做了調查報導、拍攝年度紀錄片、號召190家水系企業公民發動對員工的倡議。
百年來,淡水河像是母親一樣呵護養育北北基桃的人口,牽動著北台灣的歷史發展。
過去這四年,不管是公部門及商業組織經常發起淨灘活動,但比起大海,淡水河其實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圈。
2021年,我們 CSR在天下 與北藝大的美學團隊 流域美學與親水藝術創生行動計畫 涂維政藝術家 Tu Wei-Cheng ART 老師準備舉行前導計畫,預計在母親節週末發起「淨河」活動,邀請水系公民跟我們一起守護母親河,並與大專院線的美術系、設計系所學生合作,將部分撿拾的廢棄物成為創作素材,再製成為藝術品。
5/9(日)社子島島頭公園見!
👉 報名連結:https://bit.ly/3eCupkm
◆時間:2021/5/9(日)14:00-15:00(13:40開始報到)
◆集合地點:台北市社子島島頭公園(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九段)
社子島島頭公園,就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的島頭之處,面積雖僅1公頃,但是名副其實,大有看「頭」!這島頭就是台北市政府利用基隆河疏濬的土方所填出來的灘地。
✅完成河堤保護行動,將會贈送OUTDOOR 雙肩後背包
✅名額有限,若當天確認能出席再來報名唷!
#CSR
#淡水河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淨河 #淡水河堤 #母親節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珮怡#愛貓#畫貓
陳珮怡老師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曾獲南瀛雙年獎第一名,專攻膠彩畫,現為專職藝術家。其貓畫系列廣受各界喜好,亦受日本畫壇推崇,邀展不斷,是台灣少數年輕畫家有如此成績之人。
這件「起舞」,尺寸是356.8x146.2cm,完成於2020年,是這次台北藝博展出的主作,各人所見為實,卻不一定為真。觀眾紛說:「是猴子在逗貓!」但再仔細瞧瞧,猴子自以為用假魚就能戲弄到貓,殊不知貓一旦抓到獵物,是會緊咬不放一把扯下的(有養貓的朋友一定能想像那後續的慘況),警示人不可使壞,自以為聰明的耍弄人,否則可能有無窮後患。
作為舞台背景的屏風為日本的雪村周繼受牧溪影響所作,選臨此作也是畫中描述了猿猴被水中月所欺而串連欲撈月的場景,在在暗喻「人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而那件事可能並非真實,甚至,可能只是一場空」(轉載自陳珮怡老師創作自述)。
#畫貓 #台灣畫家 #芸術 #芸術家 #taiwanart #taiwanartist #artgallery #awesome #岩彩 #膠彩 #美術 #絵画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吳士偉#唐伯虎#畫扇
出生於臺灣台北市,1979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工藝科應用美術組,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國畫組,1998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獲2018年「中華民國畫學會」國畫類金爵獎,現專職創作,並兼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其瓶花系列最廣為收藏與喜好,呈現另一種獨特的水墨情懷與當代美學,亦擅長畫扇,不管是摺扇和團扇的形式,都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可說是台灣畫扇第一人。今天很高興能到吳士偉老師位於台北的工作室,與他閒聊最近所畫的成扇作品,也順便邀請他幫大家上一下水墨創作講堂第二堂課呦!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北 藝 大 美術系 老師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楊力州生於彰化,其父親在農村裡以肖像畫為生活工具,一心想成為畫家,楊力州回憶他童年老家的客廳,總是擺滿50張以上未完成或已完成的遺照。耳濡目染下,楊力州從小也喜歡畫畫,一路升上復興美工,大學也是就讀美術系。唯漸漸的他就明白父親跟藝術界畫家的差異。大學時代因為繪畫比賽獲8萬元獎金的楊力州,買了人生第一台攝影機,從此他不再畫畫,脫離美術世界。
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因為楊力州開始接觸大量的電影,並著迷不已。尤其是台灣紀錄片導演吳乙峰描述白化症的《月亮的小孩》,觸動並啟蒙了楊力州,發現世界有一群人渴望被別人認識、知道他們是誰。
畢業後,楊力州在復興美工當了兩年老師,但對於將來的可預期感到不安,想到自己就要教書一輩子,人生的牌如此確定攤在眼前,毫無未知,30歲的他乃毅然決然離職,前往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電影。
多年後,2019年上映的《紅盒子》,主題是布袋戲傳承與父子關係,但楊力州自言,隱性子題是人如何成為自己。他坦率表示,他跟《紅盒子》的陳錫煌其實都一樣,想要成為自己,不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只是他在大二時走向與父不同之路,而陳錫煌要到76歲時才邁向自我之途。且楊力州另有所悟,關於父親對他的期待,或是他自身的想像,是他少年時想要成為父親所期待成為的樣子,根本不是父親加諸於他。
因緣際會下,楊力州展開老人命題的紀錄片創作,一為失智失能老人的《被遺忘的時光》,楊力州企圖紀錄、呈現他們的世界的真實,與常人的世界的真實,彼此之間的巨大落差。另一則是老人家跳舞的《青春啦啦隊》,反向地看望健康老人如何走向晚年。兩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捕捉、凝望老人的生活現狀與樣貌,楊力州希望能有更多的面向理解老人群體日常。
拍攝紀錄片時,楊力州會全神投入現場,拍完有難以抽身之感,他認為自己太難說再見,所以會持續關注被攝者後來的狀態,包含《奇蹟的夏天》那群踢足球的國中生們。楊力州提到,《奇蹟的夏天》首映後,對他們說過的一番話耿耿於懷多年,因為他在當下的勉勵是要年輕人們努力踢足球,但楊力州心知肚明台灣並沒有良好的足球環境。
7、8年後,楊力州前往台中觀看世足會外賽中華隊對越南隊,即便中華隊輸了,但在場11位足球員中有4名國手是《奇蹟的夏天》裡的中學生這件事,對楊力州而言,就已經是勝利了,至此,楊力州心中才能舒坦,不再感到愧疚憂愁。
小檔案
十五歲時希望可以成為畫家,卻在二十五歲時成為老師,本來以為會一直教到六十五歲退休,沒想到三十四歲時得到金鐘獎,接著三十七歲得到金馬獎,之後成為想都沒想過的導演。也因為拍片,他成為別人眼中的體育政策、老人議題、東南亞政策、偏鄉教育的專家,但其實他只會拍片,只喜歡好好說故事。
其紀錄片作品有《紅盒子》、《我們的那時此刻》、《拔一條河》、《青春啦啦隊》、《兩地: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林海音》、《被遺忘的時光》、《征服北極》、《水蜜桃阿嬤》、《奇蹟的夏天》、《新宿驛・東口以東》、《飄浪之女》、《我愛(080)》、《打火兄弟》等。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後製/賴炫佑
作品提供/楊力州
場地提供: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有限公司
🎥官網 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高畫質: http://bit.ly/2PVoJHu
🎥更多導演專訪: https://www.1imageart.com/cover-people
#導演 #紀錄片 #一影像 #楊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