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貼] 謹以此向忙了一整天的關公致敬
關公災難與照妖鏡
網上世界千奇百趣,每時每刻都有新事物誕生,而近期最常見的一個名詞,大概非「關公災難」莫屬。
「關公災難」這名詞之所以出現,源於一單又一單的因處理手法失當而令小事化大、大事化災的公關事件,網民加以取笑,將「公關災難」戲稱為「關公災難」;而一宗見效的「關公災難」,小則可以令人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取笑)話題,極速成名;大則可以令形象蒙上污點,直接影響收入或業績。
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大企業固然害怕「關公災難」,但我認為,這名詞對普通人的意義,除了體現於它每次出現之際所伴隨的笑料與「花生」外,更在於它的實際功用:作為一道強而有力的照妖鏡,照出每個人心中的陰暗面。
「關公災難」的形態千變萬化,但最常見的,莫過於以下幾種:一、無心之失,發佈了錯誤或不恰當的資訊,如十字牌牛奶專頁的「醉奶照」、Nikon攝影比賽的得奬假圖;二、無恥無良,欲以極低價或零成本徵求創作成品,如宏利員工五百元製片、喜喜麵包以VIP卡及「無限商機」徵集外賣袋設計等;三、無知或無常識,誤以為會贏得民意,例如,颱風下仍要堅持登山的「港女」和以粗言穢語問候抄牌警員的香港狂躁夫婦;以及,四、無視民眾的創意、怨氣而開放留言,最終做成難以收拾的局面,連卡佛近來推出的揮春創作遊戲、香港政府新聞網推出的「名繫啟德坊行人專用街道命名比賽」,正是最佳例證。以上這些,除了第三項是與社會怨氣未能好好疏導,民眾借助網絡世界這個開放的平台來發聲有關外,其餘各項,離不開以下幾種成因。
首先是對權威的迷信,這裏所指的權威除了指向現實世界真正擁有的資源外,也包括在網上世界的動員力、Like數和點擊率等。惹上災難的一方,往往自視為大品牌、大人物,能以自己的「優勢」呼風喚雨,創造商機,遂輕易將人看低,以苛刻條件、極差待遇來招攬自己想要的人、事、物;又或是自以為站在民意一方,能利用廣大網民的力量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兩者雖然位置不同,但同樣是對權力、能量的迷信,卻低估了網上世界的複雜性,妄想將現實世界的成功一套複製,卻不知道網上世界的名氣並非個人所獨有,而是你和粉絲合力貢獻的成績。結果,自是被粉絲唾棄,或被「道理最大」的網民群起攻之,留言批評、廣傳、unlike、起底等等,不過是家常便飯。
其次,是心存「側側膊,唔多覺」的僥倖心理。若在現實世界中有公關失誤,大多有證有據,較難以若無其事的姿勢示人;但網上世界詭異多變,出事者往往以為能在浩瀚的資訊海洋中蒙混,或採取改文、刪文刪留言,甚至將整個專頁刪去等做法,亦可能選擇於夜半三更這些正常作息時間以外的空檔發放資訊,期望利用人的善忘,靜待風聲一過,就能改頭換臉、重新做人。這種僥倖心理若要成功,先決條件為低調,次要條件為運氣,但假如閣下言論惹火、面目可憎,或在出事以後依然好勇鬥狠,大概可以放棄這門招數,只因如傳統媒體一樣,單向和限時發放資訊、以不同手段限制受眾數量的那套根本不再適用;若沿用舊思維在這個全方位、全天候發放訊息,無孔不入的網上世界遊走,精明的網民會截圖、洗版、轉換陣地,用盡各種方式「招呼」你。
最後,就是丁蟹上身,諉過於人的做法。簡而言之,就是一味靠賴,宣稱自己之所以出事,是因為帳戶被入侵、被不同政見的人針對、被對手暗算,「最衰都係XX」等、諸多原因,總之就是要轉移視線,將所有問題推得一乾二淨;這時候,我只能向這類朋友送上一句「少年,你太年輕了」,網民的厲害,在於他們真會義憤填膺,不惜一切去將事情的脈絡、牽涉人物、利害關係之類的不同內容全部掀出,再放到顯微鏡下細心查看,到時候,孰是孰非,根本無從抵賴,執意推搪,最後只會惹禍上身。
誠然,導致「關公災難」的這三種人性陰暗面,並不是網絡世界獨有,但可以肯定的是,網絡世界給予人隱密度高、匿名、安全等錯覺,令人極易漠視人際相處中的基本禮儀,一些現實世界中因為膽量、羞恥心所限而沒有做出的事,都會在網絡上出現。就如高空擲物一樣,假如你明知這一動作會傷人、會被追究,哪還會有打開窗,然後恣意一擲的慾望嗎?
所以,網上世界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上面充斥著可怕的人群,而是因為它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能在安全的情況下,將人格中最可怕的一面,顯露人前;而要減少「關公災難」,其實也並非天方夜譚,只要人人在行事以前先自問:假如在現實世界,我依然會這樣做嗎?在出事以後,就大方承認過失,低頭認錯,或能挽回劣勢。
「面係人地畀,架係自己丟」,這句話在「關公災難」無日無之的今天聽來,分外鏗鏘。
刊於2016-2-12 《華僑報》 華座版
==========================================
更多文章,請到我的網誌: http://siokai.blogspot.hk/
十字牌牛奶 事件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公災難與照妖鏡
網上世界千奇百趣,每時每刻都有新事物誕生,而近期最常見的一個名詞,大概非「關公災難」莫屬。
「關公災難」這名詞之所以出現,源於一單又一單的因處理手法失當而令小事化大、大事化災的公關事件,網民加以取笑,將「公關災難」戲稱為「關公災難」;而一宗見效的「關公災難」,小則可以令人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取笑)話題,極速成名;大則可以令形象蒙上污點,直接影響收入或業績。
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大企業固然害怕「關公災難」,但我認為,這名詞對普通人的意義,除了體現於它每次出現之際所伴隨的笑料與「花生」外,更在於它的實際功用:作為一道強而有力的照妖鏡,照出每個人心中的陰暗面。
「關公災難」的形態千變萬化,但最常見的,莫過於以下幾種:一、無心之失,發佈了錯誤或不恰當的資訊,如十字牌牛奶專頁的「醉奶照」、Nikon攝影比賽的得奬假圖;二、無恥無良,欲以極低價或零成本徵求創作成品,如宏利員工五百元製片、喜喜麵包以VIP卡及「無限商機」徵集外賣袋設計等;三、無知或無常識,誤以為會贏得民意,例如,颱風下仍要堅持登山的「港女」和以粗言穢語問候抄牌警員的香港狂躁夫婦;以及,四、無視民眾的創意、怨氣而開放留言,最終做成難以收拾的局面,連卡佛近來推出的揮春創作遊戲、香港政府新聞網推出的「名繫啟德坊行人專用街道命名比賽」,正是最佳例證。以上這些,除了第三項是與社會怨氣未能好好疏導,民眾借助網絡世界這個開放的平台來發聲有關外,其餘各項,離不開以下幾種成因。
首先是對權威的迷信,這裏所指的權威除了指向現實世界真正擁有的資源外,也包括在網上世界的動員力、Like數和點擊率等。惹上災難的一方,往往自視為大品牌、大人物,能以自己的「優勢」呼風喚雨,創造商機,遂輕易將人看低,以苛刻條件、極差待遇來招攬自己想要的人、事、物;又或是自以為站在民意一方,能利用廣大網民的力量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兩者雖然位置不同,但同樣是對權力、能量的迷信,卻低估了網上世界的複雜性,妄想將現實世界的成功一套複製,卻不知道網上世界的名氣並非個人所獨有,而是你和粉絲合力貢獻的成績。結果,自是被粉絲唾棄,或被「道理最大」的網民群起攻之,留言批評、廣傳、unlike、起底等等,不過是家常便飯。
其次,是心存「側側膊,唔多覺」的僥倖心理。若在現實世界中有公關失誤,大多有證有據,較難以若無其事的姿勢示人;但網上世界詭異多變,出事者往往以為能在浩瀚的資訊海洋中蒙混,或採取改文、刪文刪留言,甚至將整個專頁刪去等做法,亦可能選擇於夜半三更這些正常作息時間以外的空檔發放資訊,期望利用人的善忘,靜待風聲一過,就能改頭換臉、重新做人。這種僥倖心理若要成功,先決條件為低調,次要條件為運氣,但假如閣下言論惹火、面目可憎,或在出事以後依然好勇鬥狠,大概可以放棄這門招數,只因如傳統媒體一樣,單向和限時發放資訊、以不同手段限制受眾數量的那套根本不再適用;若沿用舊思維在這個全方位、全天候發放訊息,無孔不入的網上世界遊走,精明的網民會截圖、洗版、轉換陣地,用盡各種方式「招呼」你。
最後,就是丁蟹上身,諉過於人的做法。簡而言之,就是一味靠賴,宣稱自己之所以出事,是因為帳戶被入侵、被不同政見的人針對、被對手暗算,「最衰都係XX」等、諸多原因,總之就是要轉移視線,將所有問題推得一乾二淨;這時候,我只能向這類朋友送上一句「少年,你太年輕了」,網民的厲害,在於他們真會義憤填膺,不惜一切去將事情的脈絡、牽涉人物、利害關係之類的不同內容全部掀出,再放到顯微鏡下細心查看,到時候,孰是孰非,根本無從抵賴,執意推搪,最後只會惹禍上身。
誠然,導致「關公災難」的這三種人性陰暗面,並不是網絡世界獨有,但可以肯定的是,網絡世界給予人隱密度高、匿名、安全等錯覺,令人極易漠視人際相處中的基本禮儀,一些現實世界中因為膽量、羞恥心所限而沒有做出的事,都會在網絡上出現。就如高空擲物一樣,假如你明知這一動作會傷人、會被追究,哪還會有打開窗,然後恣意一擲的慾望嗎?
所以,網上世界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上面充斥著可怕的人群,而是因為它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能在安全的情況下,將人格中最可怕的一面,顯露人前;而要減少「關公災難」,其實也並非天方夜譚,只要人人在行事以前先自問:假如在現實世界,我依然會這樣做嗎?在出事以後,就大方承認過失,低頭認錯,或能挽回劣勢。
「面係人地畀,架係自己丟」,這句話在「關公災難」無日無之的今天聽來,分外鏗鏘。
刊於2016-2-12 《華僑報》 華座版
==========================================
更多文章,請到我的網誌: http://siokai.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