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papa第一個聯名設計,就讓他再精彩一次 】
⠀⠀⠀⠀⠀⠀⠀⠀
吉米來講一段白色好神拖與潮拎阿嬤緣起的小故事。要從人生志願開始說起,高一升高二暑假那年參加暑期產品設計營隊後,當時才16歲就發願要做一個人人皆知有經典設計的台灣品牌,然後19年過去了....我居然還在這條路上,沒陣亡!還沒賣雞排!( 阿乾 暴露年齡)
⠀⠀⠀⠀⠀⠀⠀⠀
2016年Unipapa上線前的籌備期,公司只有小貓兩三隻,當時負債又沒現金,決定找台灣品牌合作,我不要臉的到處打電話,到處拜訪了各個在地老品牌,包括老粉都知道的鱷魚牌跟好神拖。但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的我,確實沒什麼說服力,但這兩間的長官都願意讓我試試看,看我這突如其來的神經病能變出什麼花樣。
⠀⠀⠀⠀⠀⠀⠀⠀
那時天時地利人和,好神拖剛好有一款開發中的平板結構要上市,那幾天我沒睡覺趕出了設計,盡可能的把外觀結構藏起來,看起來越乾淨越好,當我把圖面提出來的時候,印象中好神拖團隊的反應設計是很簡約,但會不會跟好神拖原本形象差異很大?
⠀⠀⠀⠀⠀⠀⠀⠀
我用盡三寸不爛之舌各種遊說,還是讓我的設計提案進入量產了
⠀⠀⠀⠀⠀⠀⠀⠀
在此之前Unipapa還沒上線什麼成績也沒有,憑良心說雖然一部分是我設計的,但只能獨家長期給我們賣也是有困難,畢竟對好神拖公司來說還是有庫存風險,所以當時合約就是先讓我們賣一陣子看看,於是就要頂著連粉專才剛開,粉絲沒幾個的壓力銷售。
⠀⠀⠀⠀⠀⠀⠀⠀
我也知道產品設計再好,行銷企劃不好也沒辦法引起市場關注,想了想既然是改造傳產,那首波宣傳形象要符合好神拖給人既定印象,我想把「婆婆媽媽愛用好神拖」潛意識,加上設計「 潮流」的融合衝突感,文案越大膽越好,於是跟負責行銷的Tina討論的過程中,我突然脫口而出:
⠀⠀⠀⠀⠀⠀⠀⠀
「 潮 拎 阿 罵 」
⠀⠀⠀⠀⠀⠀⠀⠀
Tina大笑說這個好,起身立馬跑回宜蘭找自己的阿罵拿好神拖拍照,我也緊盯著工廠的生產排程。2016下半年,新的平板好神拖聯名設計,與潮拎阿罵企劃上線了,皇天不負刻苦的吉米,感覺終於有了一點社群奈米流量,雖然陸續持續改善一些小問題,但大多消費者的反應也算不錯,也讓Unipapa發芽了 。
⠀⠀⠀⠀⠀⠀⠀⠀
雖然以單一通路來說銷售與聲勢的算不錯,不過當時我們能力還不足跟大型通路相比,身上也沒有現金可以備貨,好神拖長期單獨為Unipapa做旺季的生產排程是有困難,所以在當時幾批銷售完後就沒有合作停產了。
⠀⠀⠀⠀⠀⠀⠀⠀
幾年之後Unipapa5歲了,各方等級應該也脫離了幼幼班,負責銷售的Jerry想要讓白色好神拖重出江湖,與好神拖母公司花仙子再次合作,限量生產一批,連同5年前的阿公阿嬤企劃再讓鄉親品嚐。
⠀⠀⠀⠀⠀⠀⠀⠀
這是Unipapa歷史軌跡中最重要的一環,哪怕是當時我們還不夠成熟也都是奶水的一部分。
⠀⠀⠀⠀⠀⠀⠀⠀
獻給自己,也給所有的鄉親粉絲。
⠀⠀⠀⠀⠀⠀⠀⠀
⠀⠀⠀⠀⠀⠀⠀⠀
5 週年鉅獻,好神拖復刻版 限量販售中
https://unipapa.co/rxIK1
升高中暑假營隊 在 林楚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楚茵今日應邀參與 賴品妤委員主辦之「解封≠放生 暑假孩童何去何從」座談會,邀請孩童家長、教育部、勞動部以及經濟部共同討論倘若三級警戒降至二級後,這個夏日家長該如何 #防疫照顧?並且呼籲經濟部應該規劃相關措施鼓勵雇主給予孩童家長員工防疫照顧假。
平常家長在寒暑假期間,多半利用金錢換取空間,將孩童送往營隊或安親班,但這波疫情之下,許多營隊跟安親班取消了,家長便產生暑假照顧孩童的需求。假設三級警戒降低至二級警戒後,根據定義防疫照顧假是否仍然存續?兒少法規定不可獨留6歲以下孩童或需要照顧之兒少在家,因此防疫照顧假在未來降級後,仍有存在的必要。
此外,這波變種病毒衝擊之下,不是只有家長勞工辛苦,家長雇主同樣也很辛苦。三級警戒中,公司行號等因為防疫關係,導致產能將低、收入減少或成本升高,是否會持續給予防疫照顧假,有待商榷。
楚茵建議,勞動部跟經濟部應該就勞健保雇主負擔部分出發,研議相關補助以促進雇主給予防疫照顧假之意願。有關單位秉持超前布署之精神,政府挺企業,企業照顧勞工,規劃措施補助雇主,避免讓這些壓力成本轉嫁到勞工。
升高中暑假營隊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拍手👏🏼👏🏼👏🏼👏🏼👏🏼👏🏼👏🏼
隆重送上游學姊學習心得Part 2️⃣!
游學姊本來和俐媽約好要見面拍照,
無奈疫情瞬間爆發😔
游學姊體貼俐媽,
要俐媽休養生息且我們都該減少群聚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所以我們決定取消見面。
但是我們真的很想合照呀!
所以就把約見面前幾天她和許可老師的合照,
合成了有俐媽可愛臉兒的甜蜜合照,
但下半身就真的⋯⋯🤣🤣🤣
既然游學姊是俐媽和許可老師的愛徒,
這種照片組合,
也是另類的完美結局啦😜
現在,高二、高三生張大眼睛,
學習游學姊的成功歷程,
希望你們可以衝到自己的理想校系💪🏻💪🏻
——————————————————————
2、 升高三暑假~學測前(給高二生):
作法:
高二下期末考後就把參考書買好,我的原則是先一科一本,有補習的不買。寧願寫完再買新的,也不要一開始就買太多,到時候寫不完徒增壓力。
暑假是我的衝刺期,因為扣掉暑輔,我每天至少有五個小時可以唸書,暑輔結束後24小時都是自己的,可以讀很多。所以我先複習第四冊,再回來一二冊,最後有讀到一點第三冊。暑假結束前寫幾回模擬題(不一定要北模,近幾年學測題也可以),為九月北模做好準備就迎接開學。
開學後有第五冊進度在跑,這時候高一二培養的習慣就派上用場了,我上課聽進度,晚自習馬上切換成複習,雙軌並行不互相影響,頂多段考前晚自習讀一點進度,模考前上課偷讀一點複習,但是基本上進度還是都有跟上。
學測前一個月是長假,我不再寫新東西,只剩考古題、我覺得難度ok的題本(e.g.常春藤英文題本、學校的數學模擬題)、以前念過的講義(反覆看易忘重點跟高頻率考點)。吃好吃的飯跟點心、睡覺、午休看個yt影片放鬆,直到學測。
心態:
我承認暑假很痛苦,在國圖每天讀到腦袋昏昏,回家洗完澡睡覺,隔天再重複一樣的事,覺得日子很暗、很無趣、未來也很迷茫。但是我開學後很輕鬆,因為只剩下第三冊後半跟第五冊了,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跟那時候的我說:撐過去就是你的。開學後我就輕鬆多了,在學校留晚自習,每天留點睡前時間給自己自由活動,在這階段,規律的作息一旦建立,效率就穩定提升,要相信自己!
「穩定」很重要。尤其是到了長假,程度跟讀的東西都差不多了,你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心情。比方說我在第二次模考後隔一天就要去比全國能競,那時離學測正好一個月。我很緊張,我想著還有期末考、學測、考大學,為什麼我要花兩天去比賽?如果沒得名是不是很浪費時間?還好轉念一想,如果每天都把自己當成「戰士」的話,會太緊繃。我把這個比賽當成是抽離環境、放鬆的時間,才沒讓我長假的時候因為太慌張而崩潰。
額外補充:
我一直到高三上才知道我繁星很有利,只要學測考好,就可以走繁星管道。這讓我士氣大振,我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是在這時候我感覺到希望在對我招手,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尤其是準備很久的人。
3、 學測後~大學放榜前(給高二生):
作法:
我在學測後就開始寫備審。這點因人而異,因為我對自己的學測分數有八成把握,而且我的能力、個性都是面試有贏面、指考比較不穩,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all in個申。我的想法是「不要猶豫,想要就去拿」,學測成績公布後我就全力拚面試,練口才、邏輯、肢體動作甚至表情,能把握的常見題不放過,每天都在想新穎情境題考自己,每天都追著時事新聞。也許你覺得我像是面試機器,但是這階段是我三年來準備升學最開心的時候,我第一次感覺到離夢想那麼近、我的思想是開放的,因為面試沒有標準答案,這是和考試填答案很不同的,我也樂在其中。
心態:
我面試了四間醫學系,到最後幾乎是把面試當成認識新朋友的機會XD考試時放輕鬆好處多多,畢竟一路走來都很努力了,要相信自己,自然發揮就能有好表現。面試完後我一邊念期末考一邊等待(期間還去參加了一個生物營隊),當然會忐忑不安,覺得自己會不會太冒險?甚至懷疑自己的決定,不過事後想起來,只要在每個階段做該做的事,應該就問心無愧。
額外補充:
我有想過要不要去補坊間的面試補習班,最後沒有去的原因是學校跟同學還有學長姊都幫助我找到很多資源,已經夠了,就跟學測買參考書一樣,我不希望太多太密集的練習影響我自己的步調。所以還是要評估,找到自己覺得最舒服、最適合的方法。
—————————————————————
謝謝妳相信俐媽、相信許可老師,
也謝謝妳把弟弟的學習也交給我們,
也請代我向妳的父母表達感謝,
教出這麼認真、負責、進取、貼心、又熱忱於造福別人的女兒,
還願意把她交託於我們,
謝謝😊😊😊😊😊
#俐媽的驕傲
#台大明明菁英輩出
#經驗傳承很重要
#我和許可的另類合體
#會不會不蘇湖😂😂
#妳是我們英數合體的巔峰代表作之一
#將來一定是仁醫
#俐媽的健康就拜託妳啦😃
#俐媽教出好多醫科學子應該多交流
#想交流的記得聯絡俐媽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