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著筆一篇奇幻愛情電影的文章,熊熊想起去年上半年也寫過一個不完全相同卻有些類似的主題,我選擇以伍迪艾倫幾部作品為切入點,圍繞在被社會認可、理性所無法解釋的精神錯亂。《雲端情人》像提供了某種層面的解答,觀眾深知愛情電影的虛無縹緲,甚至避重就輕不停歌頌相愛容易且無比美好的那一面,但仍舊盼望月老垂憐,心甘情願接受這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我們不停談論愛與命運,渴望擁抱觸不可及的幸福,渴望見證有一種強而有力的事物足以突破現實世界的種種醜惡與重重困境,所以有人看的是遺憾,有人看的是荒唐,有人看的是浪漫,有人看的是投射。有人看的是愛情的不能解釋,也有人看的是愛情的瞬間永恆。
⠀⠀⠀⠀⠀
一貫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輕快節奏悅耳配樂兩三秒便帶領觀眾重返伍迪艾倫式情境與意象。彷彿一切意料之內也情有可原,還是享受慵懶地觀看人們矇著眼過日子,為情迷惘,為愛困頓,難以否認有時人性的一念之差,足以讓些許刻意為之、些許不切實際的愛情故事迎來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能關於人生見不得光的某段插曲,可能關於有違良心或道德觀感的縱身一躍,恰似虐待狂劇作家所寫的喜劇,畢竟導演也說,生命經過考驗後付出的代價可高了。
⠀⠀⠀⠀⠀
「藝術家要想辦法找出那個時代空虛的解藥。」
⠀⠀⠀⠀⠀
這是近年來出自他手且相當喜歡的三部,《午夜巴黎》堪稱許多人獨鍾的浪漫之作,蘊含一切美好想像:對流動饗宴的憧憬、對美好年代的眷戀,穿越時空談一場迷人的異國戀曲,不偏不倚是所有醉心於人文藝術者所能追求的美夢極致。午夜夢迴時悄悄回到早已逝去的流金歲月,狹窄的空間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漫步至外頭空無一人,石子路閃耀糖霜光澤,有煙雨迷濛的一面,有靜謐深邃的一面,在輕快柔美的配樂中,巴黎與我們雙向凝視彼此。但當無可避面地墜入愛河時,才發現世間不存在完美的小說,不存在完美的愛情,亦不存在完美的時代。從虛無飄渺的夢境建立人與人的真實連結,再從真實連結反思屬於自己的現實,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空虛解藥。
⠀⠀⠀⠀⠀
理性與感性之權衡,成就多數愛情故事的結局,因此男女主角如何選擇對觀眾而言相對關鍵。伍迪艾倫的收尾並非全然是同一調性,《午夜巴黎》雖稱不上皆大歡喜,後期《魔幻月光》與《雨天.紐約》卻偏偏難得地俗套而圓滿。《魔幻月光》敘述一位自恃甚高的魔術師千里迢迢從倫敦來到南法,就為了揭穿一位俏麗甜美的靈媒行騙江湖的二流伎倆,兩人之間擦出火花的過程可想而知依序上演:最初互看不順眼,在某個瞬間天雷勾動地火,從此陷入天人交戰,最後一刻驀然回首,才發覺魔法會隨月光灑落其實只為愛情。
⠀⠀⠀⠀⠀
《雨天.紐約》仍不令人意外,看似涉世未深的美麗女孩因為校刊的導演採訪需要前往曼哈頓,這對郎才女貌的年輕情侶順道規劃了一趟周末享樂小旅行,無奈人性使然,女方一心想挖到獨家新聞,演藝圈的五光十色將她迷得暈頭轉向;被放生的男方則巧遇兒時舊識,毫不意外覓得一段更適合的感情,恍然大悟原來踏實的關係不出是牽起願意一起淋雨、一起大笑的一雙手,靜靜聽你彈琴,興奮討論電影,自在閒逛博物館,喜愛你的本質更努力幫助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彷彿隔空說著,年輕人的愛情不應空留遺憾。
⠀⠀⠀⠀⠀
喋喋不休又憤世嫉俗的他,過往作品總是著重於不同階級、年齡、性別甚至是時空之人面對愛恨情慾的取捨,往往夢一場後復歸水無痕,好比理性與不甚理性,人性與缺乏人性,執迷不悟與過分清醒,不停勾勒人們困在情網裡身不由己的各種樣態。任誰皆能指出情節之牽強、說服力之缺乏,然而他拍不膩,我們也樂在其中。那些人物泰半具有顯著的性格瑕疵,對現狀抱持諸多不滿,有時僥倖有時盲目,通常找不到一點道德教化的蹤影。
⠀⠀⠀⠀⠀
下面連結中的完整文章還論及其他伍迪艾倫的作品,現實與戲劇兩相對照之下,似乎並不意外,這一篇篇的故事,就像是一則則的謊言,為他不受控制的愛情與慾望提供另一個宣洩出口。故事中的人物有些擁有更圓滿的人生來彌補遺憾,有些則迎向更糟糕的人生來推卸責任。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虛構想像、真實視野與生活經驗缺一不可,縱使電影可以逃過最直接的倫理及道德問題,他卻始終難以參透自行美化過頭的人生盲點:無法實現的愛才可能浪漫,但真正實踐起來,反倒失去了愛情與人生應有的重量與嚴肅性。
⠀⠀⠀⠀⠀
⠀⠀⠀⠀⠀
⠀⠀⠀⠀⠀
▍完整文章:
⠀⠀⠀⠀⠀
伍迪艾倫的愛情觀:無法實現的愛才可能浪漫
https://pse.is/38lxky
「午夜巴黎 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 A Piece of Light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請益] 關於午夜巴黎結局?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丞石建築Honor Construction 的帖子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而是理解你的夢想和堅持!【午夜巴黎】【阿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当下真的不如过去美好吗?伍迪·艾伦《午夜巴黎》| 看电影了没 的評價
- 關於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午夜巴黎 結局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為何懷緬不曾經歷的舊?- Brian Liu
面對崩壞的社會政治現實,愈來愈多人懷緬黃金時代的舊香港,當中更不乏年輕世代。未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他們,究竟何以懷舊?美國神經科學學者 Felipe De Brigard 文章分析,類似的不解背後,往往牽涉對懷舊心理的錯誤認知。其實懷舊不必靠個人真實經歷,也未必令人意志消沉,甚至可轉化為龐大政治能量,足以改寫現實。
在美國杜克大學兼任哲學系、心理與神經科學系副教授的 Brigard 分享,他最近突然回憶起中學時的點滴,感到一陣哀愁和渴望,希望回到從前,回到當時的班房、健身房及走廊。懷緬過去,相信是很多人有過的經驗,但矛盾的是,他明明很討厭中學讀書時期,畢業前還為此發過惡夢,生怕自己要重讀中學,那麼為何又會渴望回到過去?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反省對「懷舊」的傳統認識。
懷舊的英文 Nostalgia,由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於 1688 年提出,以古希臘文的「回家」(nóstos)與「痛苦」(álgos)合併而成,形容人無法回家或返鄉的痛苦之情,被指可引發抑鬱、失眠、焦慮、食慾不振等徵狀。20 世紀初,懷舊成為精神科課題,被視作憂鬱症的變體;至今學術界的共識相信,懷舊有 3 個面向:認知上牽涉個人回憶,情感上使人消極軟弱,同時有使人回家的渴望。但 Brigard 反對上述觀點。
他指證,懷舊不必與任何實際地方有關。美國已經有數個研究發現,當事人想念的「家鄉」,可能是指抽象的童年經驗、失落的友誼,或者某種食物和服飾等等。這現象不限於美國,而是跨文化的共同經驗。2014 年,英國心理學家 Erica Hepper 與國際團隊調查 1,704 名來自 18 個國家的學生,發現他們的懷舊對象,通常都是一段關係、一件信物、一段童年,多於發生過的實際事件和地方。
更有趣的是,人往往會懷緬自己不曾經歷的時空,情況更相當普遍。現代英語甚至發明了 Anemoia 一字,描述對不曾經歷的過去所衍生的懷舊。2011 年活地亞倫(Woody Allen)導演作品「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作為現代人的男主角 Gil 便沉溺於自己不曾生活過的 1920 年代巴黎。
電影「情迷午夜巴黎」中,男主角 Gil 搭上午夜列車,時空穿梭至自己極為嚮往的 1920 年代;圖為劇照。
要理解這些過去備受忽略的懷舊心理特徵,Brigard 認為可參考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證明懷舊對象之所以如此多樣,全因為懷舊的認知內容,並非基於個人回憶,反而是基於心理模擬(Mental Simulation)機制。
從想像的過去開拓未來
雖然時下觀念認為,回憶與想像是兩碼子的事,但過去 30 年的研究足以推翻這種成見。1985 年,多倫多心理學家 Endel Tulving 觀察發現,其失憶症病人在難以回憶的同時,亦難以想像未來,因此推斷回憶和對未來的想像,可能是基於相同心理機制的一體兩面。
2000 年代初的數個研究進一步證實,回憶與想像未來,牽涉大腦中的「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而「預設網絡」又會支援其他心理模擬能力,譬如幻想過去的不同可能、空間導航、代入他人角度思考等等。Brigard 以此推斷,正是「預設網絡」多樣的心理模擬能力,使人在懷舊狀態下,不僅會憶起個人經歷,還可以想像不曾經歷的過去,或者利用片段的資料,拼湊出一個理想化的過去。
沉醉昔日美好時光,通常都被批評為脫離現實而不夠積極,精神分析亦沿用早期對思鄉病的報告,傾向認為懷舊使人悲傷、憂鬱和嗜睡。但 Brigard 相信,懷舊使人消極的成見,其實是倒果為因,實際上是負面情緒較容易促使人懷緬過去,但懷舊本身不必然就是消極。當代有愈來愈多情緒研究發現,懷舊反而是苦樂參半。
日常生活有很多例子,有助我們理解這種矛盾。譬如在不能旅行的情況下,你很可能會埋怨:「如果沒有武漢肺炎,我就可以去旅行啦!」想像中的圓滿結局,可帶給人安慰,但當與殘酷現實比較,反而會觸發人的遺憾。也就是說,心理模擬的行為與內容本身,可以帶來相反的情緒,懷舊也有類似的心理歷程,叫人悲中帶喜。美國心理學家 Keith Markman 和 Matthew McMullen 在 2003 年的研究證明,假如當事人能夠把注意力,從心理模擬過程的遺憾,轉移到圓滿結局的內容之上,充實感覺確實可以抵銷遺憾。
面對想像中完美過去與現實的落差,如果當事人執意要回到過去,終究會因為徒勞無功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哀愁,除非人類能夠展開逆向時間旅行;但如果當事人把注意力放回現實,並決意在當下恢復腦海中的舊貌,那麼這種懷舊的追求,便有機會轉化為行動力,使人積極介入現實,甚至激發創意。
事實上,懷舊經常擔當重要的政治引擎,主宰著政治走向,無論過去和現在,政治領袖都曾經承諾要重建失落的美好家園。2016 年,波蘭社會心理學家 Monika Prusik 和 Maria Lewicka 進行大規模研究,並訪問了大量波蘭人對 25 年前共產時代的印象。可想而知,共產波蘭的既得利益者,或者不滿現狀的長者,大部分都有懷舊傾向,但出人意表的是,有更多年輕一代懷緬他們未曾經歷的共產時代。
如果基於傳統的懷舊認知,我們很難理解這些年輕人,甚至會嗤之以鼻,但只要明白懷舊必然牽涉的想像,可憑藉過去的片段資料,心理模擬出未曾經歷的過去,便知道這種事絕不稀奇。對美好過去的想像,往往反襯出令人失望的現實,在政治宣傳和絕望情緒推波助瀾下,很容易便轉化為政治能量,在重建昔日黃金時代的號召下開拓未來。
原文: CUP
#歷史 #人生 #文化
午夜巴黎 結局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 A Piece of Light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6(三)
雨天.紐約|伍迪艾倫
A Rainy Day in New York (2019)
⠀
雖然網上評價有點兩極,但我個人倒是意外地相當喜歡這部電影!我想伍迪艾倫作為名導中少數產量比較高的導演,《雨天.紐約》在他的眾多作品中也許會被分到沒那麼好的那一部份,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值得一看。
⠀
故事描述大學的校刊記者艾希莉因為一個採訪活動與男友蓋茲比來到紐約共度週末,卻沒想到在兩人分頭行動之後產生了一連串的情感糾葛。這部電影仍然有非常多伍迪艾倫的標誌性特色,比如說片頭上工作人員名單、暖黃色調的濾鏡、神經質又絮絮叨叨的男主角和懷舊情懷等等。另外也不難看出伍迪艾倫確實對下雨天情有獨鍾,在《午夜巴黎》之後,他再次將雨天的元素放入電影,這次幾乎整部電影都是在雨天中拍攝完成。
⠀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伍迪艾倫的劇本,可以發現他的劇本時常具有某種「對襯性」,如果把他電影中的人物關係圖畫出來的話,最後總是會出現非常整齊或是具有結構性的關係圖。這次也不例外,蓋茲比和艾希莉都分別在電影中邂逅了不同的異性,並產生了不同的情愫,形成類似「雙向劈腿」的局面。結局的處理方式跟《午夜巴黎》很類似,蓋茲比再經歷成長,瞭解到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之後,最後選擇的對象其實也代表了他想要留在哪一座城市(午夜巴黎裡面則是法國跟美國的選擇)。
⠀
雖然這部電影確實沒有太深的立意,角色的設定也像大家說的那樣沒什麼層次感,再加上伍迪艾倫的電影總是由很多對話構成,所以可能比較挑人看,但光是聽甜茶一直碎碎念就很有意思啊!整體來說《雨天.紐約》給我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有時候看電影會很容易感到不耐煩,但這部電影卻很輕鬆順暢地看完了,我覺得是一部很輕鬆、適合在雨天看的愛情電影。如果你喜歡下雨天、喜歡紐約,又對未來或愛情感到迷惘,這部電影也許會適合你。
⠀
#而且甜茶唱歌實在好好聽啊啊啊啊啊
#雨天紐約 #電影 #伍迪艾倫 #艾兒芬妮 #愛情電影
#提摩西夏勒梅 #甜茶 #賽琳娜戈梅茲 #裘德洛
#arainydayinnewyork #woodyallen #movie
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也說明:《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是由導演伍迪艾倫2011年的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其中影片議題包含了「不同時代蘊含的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 ... 這兩本書 ... ... <看更多>
午夜巴黎 結局 在 午夜巴黎結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也說明:《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是由導演伍迪艾倫2011年的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其中影片議題包含了「不同時代蘊含的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 ... 這兩本書 ... ... <看更多>
午夜巴黎 結局 在 [請益] 關於午夜巴黎結局?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晚安!元旦假期快樂!
幾年前帶一群朋友看了午夜巴黎
現場我被罵到臭頭,因為朋友們都看不懂
事隔多年,今晚家人跨年夜看完了,
和我預測一樣,還是有人看不懂,
因為我的記憶久遠,可以請教版上大大們,
最後的大結局是?這有何意義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171.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4739727.A.3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