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民族所胡台麗特聘研究員、劉璧榛副研究員,在傳統漢文化的父系社會長大,在各自的田野調查經驗中,感受到原住民差異文化帶來的強大衝擊!尤其是阿美與卑南族母系社會中女性的特殊角色,也被排灣族與噶瑪蘭族「女巫」的權力與神秘感深深吸引。但受到現代化、基督教進入與經濟影響,巫文化漸漸消失,本文專訪胡台麗與劉璧榛如何透過研究,與族人一起守護祖靈傳承下來的精神。
「卑南族女巫」的推薦目錄:
卑南族女巫 在 Unwood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uvuwa’an發祥地由來
在很久以前的年代,台灣仍沉沒於海底,綠島與蘭嶼是相連的陸地,卑南族的祖先在這陸地上勤快的生活著
。有一天發生了浩劫,洪水將整個大地淹沒,倖存的五位兄弟姐妹乘著如臼的木頭,在漆黑的海面漂流,經過協議,將其中的一位兄弟推上天空變成太陽,一位姐妹推上天空變成月亮,以便輪流照耀大地,其餘的一男二女藉著亮光,划向新浮出的陸地-台灣東部的「ruvuwa’an」發祥地海岸登陸,繼而繁衍後代,這三位兄妹就是最早的卑南族祖先,這三位登陸者是男子sukasukaw與女子tavatav及paluH。
資料來源:曾建次-祖靈的腳步
ruvuwa’an發祥地祭祖
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建和部落(kasavakan)的卑南族人
,會到祖先發祥地ruvuwa’an (三和附近南迴公路西側) 去祭祀祖先。發祥祭祖的過程是;以鄰為單位,每戶至少一人參加,出發至ruvuwa’an。
發祥地祭祖之前,頭目與祭師會用鐵鍋產生的鐵珠和剖半檳榔做祭拜儀式,珠子代表男性,剖半檳榔代表女性,即禮敬男女先祖。祭拜的東西有卑南族傳統的食物,如pinarupu及牲禮。建和的族人祭祖儀式加入了很多漢人的習慣,比如說燒金紙,拿香拜拜。不過,建和頭目的解釋是說;以前的生活方式是自給自足,沒有貨幣,只能以傳統食物祭拜祖先。
現在是工業社會,族人都會賺錢,把賺得一部分的錢(用金紙來替代)回饋祖先是應該的;祭祖的意義是要大家團聚表示不忘祖先,老人家說,以前祭拜往往會持續一整天
;祭祀完畢之後會在前面的海灘跳舞,唱歌,順便聚餐,現在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要上班,上學,就簡化成半天(因為頭目堅持在農曆3月3 號這一天,所以有時候不是假日)
(ruvuwa’an)周圍有一大片據說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刺竹林,這片竹林對族人來說是神聖的,建和部落的老人家認為;如果有外人隨意砍伐、移植這片竹林,必定會遭遇不好的事情
附註:
1.建和部落部分族人對於發祥地祭祖由來有另外解說,說法是;原先在3.4月份,有時會久旱不雨
所以部落巫師便會於此時組團去各水源地祈雨,而發祥地ruvuwa’an 即為其中一處水源地。但建和部落頭目認為,發祥地祭祖儀式早已存在,與祈雨儀式是兩回事。
2.建和部落堅持在農曆3月3日的原因,為當時發祥地石碑落成時,突有祖靈附身於女巫身上,借女巫之口;要求部落族人日後必在此日子祭祀,切莫更改日期,自此以後,建和部落一定會在農曆3月3日祭祀,之後未曾更改過。
(資料整理:建和部落 董孝華)
卑南族女巫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知道嗎?台灣也是自己的「魔法學校」的喔!
原住民部落習巫文化盛行,將巫術視為生活一部分,但隨著社會變遷與外來文化的影響,巫文化的實踐方式與意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這篇來自【關鍵評論網】的報導,讓我們來看看台東達仁鄉的「祭師女巫經文研習班」的由來,也一起了解排灣族現代女巫的任務!
----------------------------------------------
巫師的神通廣大,來自無數的「田野調查」
排灣族女巫的工作,主要分成「歲時祭儀」和「生命儀禮」。歲時祭儀就是祭典,關乎部落平安、作物豐收;生命儀禮則以個人為主,幫人祈福、醫病都算在內。
排灣族一年有十幾個歲時祭儀,還有一整套龐大的神靈體系,每個神靈位階不同、分工精細,哪個神在什麼位階、主掌哪些事情、祂存在哪個方位,都是女巫必須了解的。祝禱的經文也不是一成不變,必須自行揀選適合的詞彙、靈活運用,才能成功「請到」神靈下凡。
除了每年的固定祭典,有時候Mamauwan也會接到一些突然的祈福需求,「比如公部門要造橋,會請我們巫師去做儀式,這時我們巫師自己就要想,主掌這個區域的神靈是誰?有沒有什麼故事?以前是不是有人在這邊發生意外死亡?這些都要調查清楚。」
排灣族的女巫必須像都市社區的里長一樣,了解部落大小事,從古到今的傳說、史蹟,也都是她們必須要做的田野調查。「所以有人說巫師神通廣大,巫師不是神通廣大,是要做很多功課。」
...
不過現在,Mamauwan還是盡可能少做「神靈附體」,可以的話都用簡單的儀式代替,「附體很累,那種累不是睡一兩天可以復原。」Mamauwan說,「以前老師傅都說很討厭做這個儀式,做完都要去看病,我自己也會,魂回不來、頭暈,就看一下內科讓他給你頭痛藥。」
除了附體的不適應,Mamauwan也承受來自親友的壓力。Mamauwan的丈夫林勝德是卑南族人,雖然林勝德的媽媽也是卑南族巫師,但Mamauwan說,「可能是因為他接受現代的教育,認為這種東西好像迷信」。
Mamauwan當年在研習班時,她總是瞞著丈夫練習,「他人不在的時候我就很認真的唸(經文),但他在的時候我不唸。」研習班結束第一次立巫前,Mamauwan才跟她的先生深談。起初,林勝德還半信半疑,覺得「是不是神棍啊?」但跟著Mamauwan去過幾次儀式,見過「神靈附體」時老師傅的語調、舉止,林勝德終於相信,還對Mamauwan說,「你們這個真的很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951
卑南族女巫 在 卑南族有神祕的女巫傳說,她們手持三角形、花葉紋的法器 的推薦與評價
卑南族 有神祕的女巫傳說,她們手持三角形、花葉紋的法器,進行驅邪、治病和生命禮俗,長年住在自己的女巫小屋內,確保靈力不受限制及破壞, ... ... <看更多>
卑南族女巫 在 原住民巫師ptt、現代女巫、台灣巫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標籤: 女巫, 巫師, 土坂部落, 台東縣, 達仁鄉, 排灣族, 原住民, 宗教, ... 但在台灣,也有非常「本土」的女巫,原住民族中,包括阿美族、排灣族、卑南 . ... <看更多>
卑南族女巫 在 [聽聞] 平埔族女巫-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在 marvel 版 PO 文,
這篇的故事皆從家中的長輩的閒聊間所聽聞而來,
每次聽這些故事都會覺得他們在唬爛小孩,
但是他們都跟我保證是真的,
也許世上就是有這麼神奇的事吧
文筆很差請小力鞭 :)
~~~~~~~~~~~ 毛毛的毛毛蟲分隔線 ~~~~~~~~~~~~
--- 故事一 : 雜貨店 ---
阿伯小時候是個調皮的小孩,他總是吵著要買糖吃,
但是調皮的小孩怎麼可能有糖吃呢?阿公總是不買給他。
某天下午這孩子非常嘴饞,可是阿公又不給買,
他的歪腦筋就動到了雜貨店上,他趁雜貨店老闆娘睡午覺時
摸走了零食組合包(其實就是幾種餅乾與糖果包在一起的那種),
這屁孩在路上得意地吃著他的戰利品,結果那些餅乾越吃越辣
( 不是辣味餅乾 XD ) ,辣得他開始嚎啕大哭,
接著那孩子雙腿無力的跪在路邊樹蔭下整個下午,無法起身。
後來阿嬤在路上找到阿伯,想把他拉起來,
但是他的膝蓋卻像打了樁一般死死的釘在路面。
最後是阿嬤去跟雜貨店的老闆娘道歉,阿伯才站得起來,
聽說後來阿嬤堅持要向老闆娘賠錢,
但雜貨店老闆娘也沒收餅乾的錢。 XD
那位雜貨店老闆娘說著一口略帶口音的閩南語,
是個和藹可親的老婦人,但其實當年那位年齡約有七十幾歲的婆婆
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女巫,凡舉婚嫁、喪事、遷居
當地居民都會去徵求老闆娘的建議,而她也幫人除魔、治病、祈福。
--- 故事二 : 荒野女巫 ( 番鬼婆 ) ---
推文有網友提到我才想起來老一輩的都把黑女巫稱作番鬼婆,
以前沒記清楚都一直叫她們荒野女巫 XD (被宮崎駿洗腦)
以下是我外婆的故事,我外婆她也是平埔族人,
以前年輕的時候她也有學過治病(巫術),但是她資質不夠,
學不起來(麻瓜?),所以後來沒繼續學。
據外婆所述,其實除了他們這種正統的女巫之外,還有另一種女巫,
她們平常所學習與使用的是黑巫術,例如有變化術、製毒、
煉金、招喚亡靈、詛咒等等,由於這些巫術非常邪惡,
居民也相當懼怕這些使用邪惡巫術的女巫,
所以這些女巫通常都住在比較荒涼的地方研究他們的法術。
據說她們能在夜間化身成人面的大黑鳥或是其他生物、
能夠穿牆、又或是飛天遁地。
但可怕的是她們會為了增強法力而向不明力量獻上心臟,
不過她們要找一顆心臟來替換才能保命,通常她們會選擇少女或
少年的心臟,據說換上之後還能返老還童。
外婆有次偷偷跟一群小孩去河邊抓魚的時候走失了,
外婆沿著水溝邊試著找到她認得的路,在路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年輕女士,
「妹妹!汝搋無得路喔?」 (妹妹!你找不到路喔?)
『阿姨汝好,汝知樣蜈蚣堀安若行?』 (阿姨妳好,你知道蜈蚣堀怎麼走嗎?)
於是那位女士就帶著外婆走了回家,但是路上完全沒有人,回家之後,
外婆一直在在家裏前院等著家人回來,此時她看到看到了家裏的花圃
多插著了一樣奇怪的東西,那是一根竹子上綁著芒草、獸毛,還沾著一點血,
外婆好奇下去觸碰那東西,接著一陣暈眩後,她發現自己其實是在一間林中小屋,
於是外婆邊哭著邊往外走,不久後後頭有悉悉囌囌的聲音傳了出來,
那是一頭長得像狗的野獸追了過來,不同的是,
那隻狗的身形竟然有一般土狗的三倍大小!外婆被嚇得死命狂奔,
跑到了河邊外婆顧不得跳下水,接著溯水到對岸,奇怪的是外婆一過河之後,
那頭野獸就沒有追了上來,後來她也安全回家了。
據說是因為河邊都會有村內的女巫法術,讓那些住在荒野的女巫不好辦事。
( 這個故事都會讓我想到移動的城堡 :D
- 完 -
--- 番外篇 : 山上的騎士 ---
我爸說他曾在虎頭山上看見一個騎士,
祂的面孔很清楚,是個留著八字鬍的亞洲人,
身穿軍服、佩帶兩把刀、騎著白馬。
據說就是因為那次我爸在山上看到那個日本軍官,
才會讓我們全家得流感 XD (流感流行期間於公眾場所請多戴口罩、勤洗手)
祂也許是某個日本軍官的靈魂?
--
Sent from my Windows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56.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28333755.A.0A0.html
※ 編輯: NilPtr (36.232.156.226), 04/06/2015 23:53:11
她跟我這輩的話都只講閩南語
※ 編輯: NilPtr (36.232.156.226), 04/07/2015 18:10:17
剛剛吃飽飯的時候滑他的照片給我爸看,他有點嚇到,問我說照片怎麼找來的,
( 第一次看到老爸這麼激動 XDD )
他說照片中的人根本就是他那天看到的人,剛剛也看了一下Wiki,
說祂是在臺南過世,應該跟埔里沒有關係,那要怎樣解釋祂會出現在虎頭山?
※ 編輯: NilPtr (36.232.156.226), 04/07/2015 19:46:02
可能大甲的巴宰部落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語言正在逐漸消失。
※ 編輯: NilPtr (36.232.151.79), 04/08/2015 18:1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