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署 IoT Edge 和霧運算技術以開發智慧建築服務
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3S MARKET》這篇報導把物聯網的架構與實作,描寫的非常詳細,雖然在建築的細節上描述不多,但報導中也提及這是個實際驗證,可適用在很多的場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看得懂?當然,連這篇都看不懂的人,就別說他真正了解物聯網、Edge 與 Cloud。
事實上這篇報導的描述不難了解,真正物聯網與邊緣運算的挑戰,是在實作。實作真正面臨的,是這些數據處理、融合、分析上的完整度,還有 —— 找到實作的場景!
摘要
基於 SoC 架構的嵌入式系統的進步,使許多商業設備的開發變得足夠強大,足以運行操作系統和複雜的算法。這些設備整合了一組具有連通性、運算能力和成本降低的不同感測器。在這種情況下,物聯網(IoT)的潛力不斷增加,並帶來了其他發展可能性:「事物」現在可以增加數據源附近的運算量;因此,可以在本地系統上,佈署不同的物聯網服務。
這種範例稱為「邊緣運算」,它整合了物聯網技術和雲端運算系統。邊緣運算可以減少感測器與中央數據中心之間,所需的通信頻寬。此方法需要管理感測器、執行器、嵌入式設備,和可能不連續連接到網路的其他資源(例如智慧手機)。這種趨勢對於智慧建築設計非常有吸引力,在智慧建築設計中,必須整合不同的子系統(能源、氣候控制、安全性、舒適性、使用者服務、維護和營運成本)以開發智慧設施。在這項工作中,分析和提出了一種基於邊緣運算範例的智慧服務設計方法。
這種新穎的方法,克服了現有設計中與服務的互操作性,和可伸縮性有關的一些缺點。描述了基於嵌入式設備的實驗架構。能源管理、安全系統、氣候控制和資訊服務,是實施新智慧設施的子系統。
1. 簡介
建築自動化系統使用開放式通信標準和介面,可以整合多種不同的建築控制規則,例如供暖、通風、空調、照明和百葉窗、安全功能和設備。但是,現有建築物通常不具有這些系統。
通常,每種安裝類型都提供特定的服務:供暖通風和空調(HVAC)控制氣候服務,攝影機和感測器提供安全服務等。僅當設計能源管理系統時,不同的子系統相關,但僅透過以下方式,連接建築物的能源管理系統。能源管理服務,集中在專用軟體中。
對於使用者和維護技術人員來說,提供不同服務的不同製造商,發現很難整合新的服務和功能。自動化建築將用於控制和數據採集的軟體,與工業協議和介面整合在一起。此外,將新服務整合到這種解決方案中並不容易,這取決於已安裝軟體的開發。
這些工業發展還為能源管理,提供了雲端連接解決方案和智慧服務。這些服務,也在集中式電腦系統中開發。數據被傳輸到這些系統或雲端進行分析。本文提出使用佈署在物聯網(IoT)技術中的邊緣和霧運算範例,主要有兩個目的:
A. 在自動化和非自動化建築物中,促進新的智慧和可互操作服務的整合(整合)。
B. 允許在建築物的所有子系統之間,分配智慧服務(互操作性)。
透過該建議,可以促進建築物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它還促進創建新的智慧服務(例如,新的分佈式智慧控制算法;使用電源管理捕獲的數據,來檢測人類活動;捕獲設備連接的模式辨識,運算可再生電力預測,在安全服務中使用電力數據等)。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設計了一個中間軟體的體系結構,該體系結構具有兩個主要層,這些層基於嵌入式設備、IoT 通信協議和硬體支援,來開發人工智慧算法(圖1)。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建築物的設施中添加了兩個概念等級:邊緣節點和霧節點。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種類的設備和功能。我們佈署並實現了基於層的中間軟體的體系結構,以對模式進行實驗。
本文的組織結構如下:第 2 節回顧了智慧建築技術,建築物中的 IoT 佈署以及邊緣運算範例。第 3 節提出了一種在建築物(自動與否)中佈署邊緣和霧運算範例的方法。第 4 節介紹了進行的實驗。最後,第 5 節介紹了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2. 相關工作
本節介紹與這項工作相關的主要研究領域。首先,我們在分析雲端運算層之後,回顧了基於邊緣運算範例的資源和服務供應。最後,我們研究了實現智慧建築的技術,並在最後的小節中,總結了先前研究的貢獻。
2.1. 邊緣運算資源和服務供應
最近,網路在兩端被標記為「邊緣」和「核心」,以查明處理發生的位置。邊緣端靠近數據源和使用者,核心端由雲端伺服器組成。透過這種方式,邊緣運算範例將運算推送到 IoT 網路的邊緣,以減少數據處理延遲,和發送到雲端的數據數量。基於雲端的後端,可以處理對時間不太敏感,或源設備本身不需要結果的處理請求(例如,物聯網網路狀態下的大數據分析)。
在邊緣運算資源供應方面,正在進行的 Horizon 2020 RECAP 項目,提出了一種整合的雲端 - 邊緣 - 霧端架構,目的在解決應用放置、基礎架構管理和容量供應。雲端/邊緣基礎架構監控功能豐富了應用,基礎架構和工作負載模型,這些模型又被回饋到優化系統中,該系統可以協調應用並持續配置基礎架構。
徐等人進行的研究。 提出了一種用於邊緣運算的實用感知資源分配方法,稱為 Zenith。借助 Zenith,服務提供商可以與邊緣基礎設施提供商,建立資源共享合同,從而允許延遲感知資源調配算法,以滿足其延遲需求的方式,來調度邊緣任務。
邊緣節點資源管理(簡稱 ENORM),是管理邊緣/霧節點資源的框架,可透過監控應用需求,來自動擴展邊緣節點。可以透過靜態優先等級分配,來確定特定應用的優先等級。供應和自動縮放機制,是基於線性搜索的相對簡單的實現。
當源本身是可行動的時,邊緣雲範例也是可行的。 Chen 等人研究了行動設備向邊緣節點(特別是在無線電接入網路邊緣)的智慧運算分流。在這項工作中,作者提供了任務卸載算法,將分佈式運算卸載決策表述,為多使用者運算卸載功能。在同一項工作中,Wang 等人研究了聯合協調卸載任務,到多個邊緣節點的問題,並提出在邊緣等級引入及准入控制,以及兩階段調度方法,與傳統的最近邊緣選擇方法相比,改進了卸載性能。
2.2. 雲端運算服務配置
就社會和行業採用資訊技術而言,雲端運算範例是最具創新性的策略之一。提供的優勢提高了效率,並降低了成本,同時提供了可透過 Internet,普遍存取訪問的按需 IT 資源和服務。
當前,雲端運算服務種類繁多,甚至如何提供,這是一個受到廣泛研究的主題,正在提出許多的方案。甚至有評論總結了雲端運算範例的相關研究。
本小節介紹了有關以下問題的先前工作,這些問題與本手稿的主題有關:(i)安全性; (ii)服務品質(QoS); (iii)提供邊緣服務。
(i)安全是雲端運算中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雲端服務位於應用環境之外,並且超出了防火牆的保護範圍,因此,需要附加的安全層。另外,邊緣和霧運算應用的行動性和異構性,使得難以定義單個過程。因此,需要一種分佈式安全策略。
此外,必須有一個標準化的環境,才能正確解決此問題,並指定霧運算和邊緣設備,如何相互協作。網路邊緣上的多個霧節點之間的敏感數據通信,需要資源受限的事物的輕量級解決方案。另一個與安全性相關的問題是數據位置。在雲端中運行數據分析是很常見的。因此,關於數據安全或隱私的公有雲與私有雲的爭論就出現了。
(ii)分配給雲端應用的資源,通常是根據合同規定的服務水準協議(SLA)所設置的。但是,實際上,由於偶爾執行大量事務,而導致分配的基礎結構飽和,可能會出現瓶頸。為了解決此問題,可以在資源可用時,動態擴展雲端基礎架構。當前,最具創新性的趨勢,目的在建構自動 SLA 合同合規系統。在 Faniyi 和 Bahsoon,以及 Singh 和 Chana 進行的研究中,可以找到與品質服務管理相關建議的詳盡綜述。考慮到這一點,提出了幾種策略來預測,應用的資源需求和 QoS 的要求。最近的工作試圖將安全性和 QoS 問題結合起來,以提供全面的性能指標。
(iii)最後,濫用雲端服務,是該領域的另一個問題。物聯網環境是霧和邊緣設備不斷加入或離開,動態的執行前後關聯。因此必須在網路邊緣提供彈性的服務。為此,在網路的可用設備之間,共享應用工作負載,可以為高階運算應用提供靈活性。提出了可靠的服務供應方法,來為系統提供更高的彈性,並提供靈活和優化的雲端服務。
在本主題中,將雲端框架和中間軟體技術,設置為與雲端層,以及具有不同介面操作系統,和體系結構的設備之間,進行通信的平台。
2.3. 物聯網在建築服務工程中
物聯網開發為在建築物上,開發數位服務提供了新資源。建築物中常見的物聯網應用,包括節能的過程環節、維護改進、雜務自動化和增強安全性。由於全球變暖,建築物的節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物聯網技術引入智慧建築,不僅可以減少本地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將減少溫室效應擴大到更大的領域。目前,物聯網還被用於建築領域,以協助設施管理。物聯網使營運系統能夠提供更準確和更有用的資訊,從而改善營運,並為房客租戶提供最佳體驗。有基於物聯網的建議,這些建議顯示建築系統,如何與雲端進行通信,並分析所獲取的數據,以開發新的業務見解,從而能夠推動真正的增值和更高的績效。
實驗研究顯示,物聯網平台不僅可以改善,工業能源管理系統中實體的互連性,而且可以降低工業設施的能源成本。 FacilitiesNet 表示,建築物聯網(BIoT)正在推動我們獲取資訊,彼此互動和做出決策的方式發生重大轉變。BIoT 不僅與連接性或設備數量有關,而且還與交付實際和相關結果有關。當前,有很多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家庭應用的例子。
然而,智慧設備或「物」,僅僅是連接到網路的設備或嵌入式系統。增值來自設計協調系統,和提供智慧服務,以提供實際收益的能力。這些特徵基本上,取決於對不同類型連接事物的異質性,及其互操作性的管理,並取決於數據處理提供的情報潛力。
Tolga 和 Esra 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就智慧家庭系統中的軟體和硬體而言,物聯網技術尚未變得穩定。原因之一,有可能是物聯網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McEIhannon 所撰寫有關物聯網應用的邊緣雲和邊緣運算的未來,其評論得出了類似的結論。這篇評論提到概念和發展,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從學術和行業的角度來看,許多挑戰都需要解決。
物聯網帶來了新的機會,但許多企業仍在尋求了解和分析,其將如何影響,並與現有的 IT 結構和管理策略整合。為此,必須創建專門的使用模式和技術,來彌合這一差距。
2.4. 發現
以下結論闡明了這項研究建議的新穎之處:
雲端運算作為「實用」的一般概念,非常適合智慧家庭應用的常規需求。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將所有運算都移到雲端中,是不切實際的。
邊緣計算作為一種計算範例而出現,可以在物聯網設備生成的數據附近執行計算。這種範例可能有助於滿足最新應用的安全性和 QoS 的要求。
當前,控制子系統的高級建築設施,通常使用 Internet、IoT 協議和 Web 服務。專有系統是使用標準的 Internet 通信協議設計的,用於管制和監控。先前的工作顯示,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Web 介面和工業控制模式,用於氣候控制、電源管理或安全性的控制系統,使用不同的監視和控制技術。監控應用分析,得自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中的這些子系統。對於不同的子系統,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考慮到上述情況,本工作中提出的模式,引入了以下新穎元素:
A. 介紹了一種分層架構(整合了邊緣和霧端等級),以及提供子系統之間互操作性,以及在建築物控制中開發智慧服務的方法,該方法使用了邊緣和霧端範例,這些範例將 IoT 協議整合在一起,並在本地 Intranet 中操作 AI 技術,讓雲端服務的通信層,完善了該層的架構。
B. 介紹了一種基於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用於在互操作性需求下設計、驗證和改進新服務。
C. 該提案允許使用可以在已建的建築物中,實施的非專有硬體和軟體系統。
3. 計算模式設計
建築物中的設施子系統分為有照明、氣候、能源、安全、警報、電梯等。在自動化建築中,這些子系統由專門的控制技術控制和監控。在非自動化建築物中,不存在這些服務,並且子系統透過電子和電氣方式進行控制。在這兩種情況下,所有子系統都為建築營運,提供必要的服務。
從邏輯上講,每個子系統都在其場景中起作用,並且不能與其他子系統互操作。嵌入式電子控制器和連接的不同感測器,可以使每個子系統自動化。這些服務都是基於直接反應性控制規則。除了嵌入式控制系統和感測器之外,通信技術(基於 Internet 協議)和新的行動設備還為開發管制、監控和數據訪問服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智慧型動設備上開發,並連接到 Web 伺服器的人機介面和專用應用,是近年來已實現的服務的範例。每個子系統中的專家(氣候、安全性、電源等),都具有可以轉換為專家規則的知識。這些規則被轉換為用於管理、維護、控制、優化和其他活動的控制算法。這些規則是可以,在可程式設備上編程和實現的。但是,它們是靜態的,不會在出現新情況時發生變化,並且不能互操作,也無法適應每個安裝的特性。
例如,氣候或安全專家決定,如何使用標準啟動條件,來配置每個子系統。每個控制規則僅在一個子系統(此範例中為氣候或安全性)中工作,因此,這些子系統之間沒有互操作性。考慮到這種情況,提出的模式有助於並允許,基於不同子系統的互操作性,來整合新的數位服務,並將人工智慧(AI)技術的新服務,引入當前設施。
例如,諸如電梯控制的設施,可以用於安全服務或建築能源管理服務。氣候控制設施,可以與安全子系統整合在一起。整合到模式中的天氣預報軟體系統,可以由能源管理服務,或建築物空調服務使用。
目的是讓每個子系統中的專家,參與設計整合服務,並將所有子系統轉換為可互操作的系統。該模式會開發自動規則,並允許在考慮安裝行為本身的情況下進行決策。該模式基於一個過程,該過程包括四個開發階段(圖2)和分為不同級別的硬體 - 軟體體系結構(圖3)。該體系結構的主要等級,是邊緣等級和霧等級。這兩個層次介紹了在建築物中,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新穎性。下面介紹了模式的各個階段(分析、設計、實施和啟動)。
.分析:在此階段確定了不同的專家使用者(氣候、安全、電力、水、能源、管理人員,以及資訊和通信技術(ICT)技術人員)。諮詢專家使用者,以指定需要控制的主要過程。資訊通信技術專家作為整合環節,參與了這一過程。第一種方法產生了設計控制規則,和潛在服務所需的事物(對象)。在此階段,使用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並捕獲子系統的需求。
.設計:我們提出了一個三層架構(邊緣、霧端和雲端),如圖 3 所示。
.實施和數據分析:在此階段中已安裝和整合了子系統。服務基於每個子系統中的規則,分析事物(對象)生成的數據,以設計基於機器學習的服務。
.啟動:最初,在每個子系統的監督下制訂專家規則。然後,使用回饋過程安裝規則。最後,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推斷出自動的和經過調整的規則。
3.1. 分析與設計
專家使用者對此過程,進行不同的審查。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技術,用於設計整合流程。目的是獲得所需的所有事物(對象),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潛在的服務。一旦指定了事物(對象)和服務,就必須關聯通信協議和控制技術。選擇了物聯網協議和嵌入式控制器;提出了人機介面;指定了邊緣層和霧層及其功能;分析專家規則和智慧服務。最後,提出了維護和操作方法。所有這些任務在專家技術人員,和資訊技術專家之間共享。
結果是事物的定義,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與邊緣和霧層的交互作用。該過程中代表了建築物的所有子系統,數據感測器、執行器、控制器、規則和過程經過設計,可以整合所有子系統。數據集、對象和設備,由物聯網概念表示。事物由具有狀態和配置數據的實體,和前後關聯組成。事物數據位於霧和邊緣節點中,儲存的不同配置中的關聯性。
事物以數據向量表示:[ID、類型、節點、前後關聯情境]。
– ID是辨識碼。
– 類型可以是感測器、執行器、變量、過程、設備、介面、數據儲存,或可以在 IoT 生態系統中寫入、處理、通信、儲存或讀取數據的任何對象。
– 節點指定建築物子系統、功能描述、層類型(邊緣、霧端、通信或雲端)、IoT 協議和時程存取訪問。
– 前後關聯表示在 IoT 生態系統中,用於發布或讀取數據的時間、日期、位置,與其他事物的關係、狀態和訪問頻率。
表 1 是由事物([ID、類型、節點])。所有事物都可以訪問配置文件(CF),以了解如何使用可用數據,以及如何使用適當的訪問權限配置新數據。前後關聯數據位於內建記憶體,或是靜態儲存。使用定義的事物,設計不同的控制規則。這些控制規則是分佈在連接到網路的不同嵌入式系統中,控制過程的一部分。事物表示佈署在安裝的不同子系統中,所有的可用資源。在此等級上,設計師對所有事物進行分析、指定和關聯。基本控制算法是使用此資訊實現的。配置關聯性允許層和設備之間,所有事物的互操作性。
在此階段的另一級設計,必須提出物聯網管理中,使用的節點要求和規範。設計的流程和服務,將在邊緣或模糊節點中實施。必須指定每個節點,以確定其內部功能、通信及其服務。在獲取數據的地方,開發了智慧和處理能力。邊緣和霧層的節點,位於數據感測器、執行器和控制器附近。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用具有兩個功能的兩層(邊緣和霧端)。每一層都可以佈署互連節點的網路,以促進互操作性。
邊緣和霧層的功能是:
邊緣層功能:在連接感測器/執行器的嵌入式設備上,開發的控制軟體。某些 AI 算法可以安裝在邊緣節點上。中央處理器(CPU)和計算資源有限。安裝了通信介面,以允許在本地網路中進行整合。
霧層功能:局域網級別的通信、AI 範例、儲存、配置關聯性和監控活動。霧節點透過處理、通信和儲存,來處理 IoT 的Gateway、伺服器設備,或其他設備中的數據。在此等級實施本地、全球的整合服務。利用這些節點的硬體、軟體和通信功能,開發了基於機器學習範例的算法。霧層設備還可以在很少單位的設施或服務中,執行邊緣節點功能。
透過這兩個等級,可以優化建築設施,以獲得不同子系統之間的整合和互操作性。
表 1 顯示了每件事與關聯性配置,和節點規範的關係。節點標識其所屬的子系統(控制、能源、氣候等),層(霧端、邊緣、通信和雲端)及其執行的功能。
3.2. 架構設計
在分析和設計階段,獲得對象(事物)及其關係。規範和要求用於實現每個層。實施取決於提供所需功能的設計,和現有技術(硬體、通信和軟體)。在此階段,開發了一種適合現有設施的體系結構。物聯網協議提供互操作性,而 AI 範例則提供了適應性和優化性。邊緣運算節點用於控制設備,霧運算節點安裝在本地網路節點上。這些等級為配置、安裝和運行新流程,提供了強大的資源。
物聯網協議,傳達所有子系統數據。每個子系統由對象/事物(虛擬等級)組成,安裝為可連接的感測器/執行器/控制器設備(硬體等級)。
物聯網通信中,針對建築場景建立的要求是:標準協議、低功耗、易於存取訪問和維護、支援整合新模組,非專有硬體或軟體,以及低成本設備。
MQTT 協議,是目的在用於提供整合和互操作性資源,異構通信場景的主要物聯網協議之一。該協議被提議作為感測器、執行器、控制器、通信設備,和子系統之間的通信範例。
MQTT 協議的一些主要功能,在不同的著作中有所顯示,這使其特別適合於這項研究。他們之中有一些是:
.它是針對資源受限的場景開發的發布 - 訂閱消息協議。
.它具有低頻寬要求。
.這是一個非常節能的協議。
.編程資源非常簡單,使其特別適合於嵌入式設備。
.具有三個 QoS 等級,它提供了可靠和安全的通信。
MQTT 開發了無所不在的網路,該網路支持 n-m 節點通信模式。任何節點都可以查詢其他節點,並對其進行查詢。在這些情況下,任何節點都可以充當基地台的角色,能夠將其資訊傳輸到遠端處理位置。無處不在的感測器網路(USN)中的節點,可以處理本地數據。如果使用 Gateway,則它們具有全局可訪問性;他們可以提供擴展服務。
節點(邊緣或霧),可以具有本地和全局存取訪問權限。這些設施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和益處。本地數據處理,對於基本過程控制是必需的,而全局處理則可用於模式檢測和資訊生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擬議的平台使用了組合功能:連接到 IoT 雲端服務,本地網路區域上不同的 USN。在這種情況下,運算層(邊緣或模糊等級)將用作控制流程和雲端服務之間的介面。該層可以在與雲端進行通信之前,進行處理數據。
實現邊緣和霧端運算節點需要執行三個操作:
.連接和通信服務:所有設備必須在同一網路中,並且可以互操作。所有感測器和執行器都可用於開發服務。此活動的一個示例,是在 Internet 上遠端讀取建築物的電源參數、環境條件和開放的天氣預報數據。此活動中應實現其他功能,例如連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嵌入式設備(邊緣運算層)中的控制算法和數據處理:在此活動中,這些設備中實現的基本控制規則和數據分析服務,可以開發新功能。此階段可以應用於數據過濾、運算氣候數據或分析功耗、直接反應控製,或使用模式辨識技術檢測事件。
.Gateway 節點(霧運算層)上的高階服務:此等級使用和管理 AI 範例,和 IoT 通信協議。霧運算節點對數據執行智慧分析,對其進行儲存,過濾並將其傳遞到不同等級,以糾正較低級別的新控制措施,或者生成雲端中服務感興趣的資訊。此階段的應用示例,包括分析新模式、預測用水量,或功耗、智慧檢測和其他預測服務。
3.3. 測試與回饋
在測試階段使用標準方法,邊緣和霧層提供不同的功能。提出了針對不同子系統的機器學習模式,並且可以將其安裝在邊緣或霧節點上。必須執行以下操作,來測試機器學習應用:
A. 定義和捕獲數據集:必須辨識、捕獲和儲存主要變量。在不同的建築子系統中,過程數據集是由連接到邊緣層的感測器捕獲的數據。使用通信協議監控和儲存數據集。一個案例是電表,該電表在配電盤中連接到嵌入式設備(邊緣節點),該嵌入式設備傳送電力數據,以在霧節點設備中儲存和處理。
B. 訓練數據集和形式辨識模式。先前數據集的一個子集,用於訓練不同的模式。評估針對從未用於訓練的數據測試模式,此過程的結果已由專家使用者驗證。目的是獲得一組代表性的結果,以了解模式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
C. 實際場景中的驗證:必須在邊緣和霧節點上,實施新的服務和控制算法。這些模式具有用於分析數據,實施特定模式,並使用結果開發最佳參數的算法。在此階段,可以修改或進行改善模式。
D. 用統計術語和模式演變,得出測試結果:基於 AI 算法的模式而將產生近似值,而不是精確的結果。分析應用結果以確定置信度,並允許模式演化。該活動支持開發新的 AI 服務,或對已實現的算法進行修改。有監督的自動更改,是維護和改進系統的過程。此階段的過程,包括所有模式層。
建議對使用邊緣和霧,任何的安裝進行這些活動。如前所述,該模式既可以安裝在既有舊的建築物中,也可以安裝在新建築物中。對於新建築設計,基於建議模式的安裝更易於整合。此外,可以提供的服務的潛力,也使其對於既有建築物具有吸引力。
4.在建築子系統中,實施智慧服務
該模式在預先存在的住宅建築物上,進行了測試。設計和實施電源管理、管制和監控服務。物聯網協議(MQTT 和 HTTP)和 ML 範例,用於建議的層體系結構。基於 KNN 的機器學習方法,和樹決策算法用於管理功耗(家用電器),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風能和太陽能)。使用房屋中的霧節點,在雲端平台上實現監控和統計數據。該節點連接到控制可再生,和家用電器子系統的不同邊緣節點。
在圖 6 中,邊緣節點,整合在先前安裝的可再生子系統中。透過邊緣層上的這種新設備、電源管理、安全控制和操作流程得以整合,並且可以與其他子系統互操作。可以設計新的智慧服務。邊緣節點將數據傳輸到霧節點 Gateway,該 Gateway 管理功耗和發電,並控製家用電器。該節點中的輸入,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數據。輸出控件是 ON-OFF 開關,用於優化發電、安全性和操作。
4.1. 分析與設計
分析了住宅建築,以設計電源管理,安全和控制服務。 在第一種方法中,所需的主要事物(對象),它們之間的關係和不同的服務,如表 2 所示。
4.2. 執行
分析房屋中的建築子系統,以整合這個執行模式層:邊緣控制、霧服務,與雲端的通信和雲端服務。 選擇了本實驗工作中使用的感測器、執行器和控制過程(事物)。 表 3 列出了使用的嵌入式設備。
家庭服務中的控制過程,需要反應時間和互操作性。人機介面、數據存取訪問和分析服務,是本地和雲端運算上的服務。上面提到的兩個需求,都使用不同的協議處理:控制/通信上的 MQTT,和雲端服務上的 HTTP(RESTful API)是用於整合,並使所有子系統互操作的 IoT 協議。在提出的該層模式中,還使用 MQTT 協議、控制、數據處理,以及使用 RESTful 協議,到雲端的數據通信,來開發機器對機器(M2M)應用。
MQTT 使用開放的消息協議,該協議可以將遙測樣式的數據(即在遠端位置收集的測量結果),以消息的形式,從設備和感測器,沿著不可靠或受約束的網路傳輸,到伺服器(BROKER)。消息是簡單、緊湊的二進制數據包,有效載荷(壓縮的標頭,比超連結傳輸協議(HTTP)少得多的詳細資訊),並且非常適合推送簡單的消息傳遞方案,例如溫度更新或移動通知。例如,消息也可以很好地用於,將受約束的或更小的設備,和感測器連接到 Web 服務。
MQTT 通信協議,使所有對象可以互操作。透過此協議實現的發布者和訂閱者模式,可以互連所有設備和事物。該通信層由安裝在霧節點上的代理設備管理。不同的發布者和訂閱者,在不同的節點上實現。安裝了一個 Gateway 設備(霧節點)和兩個嵌入式控制器(邊緣節點),來控製家用電器和電源管理。事物和流程佈署在所有節點上。
邊緣節點控制子系統,霧節點根據決策樹,以及專家定義的規則,實現 AI 範例。霧設備將數據傳輸到雲端平台,以開發儀表板螢幕,來監看子系統的狀態。
可以開發新的雲端平台服務:事件檢測、機器學習處理、統計分析等。專家使用者設計基本的控制算法。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之後,將根據專家系統的結果,對這些算法進行調整和修改。在這項工作中,目標是在不損失生產力的情況下優化資源(控制和能源)。在邊緣或霧節點中,執行不同的控製過程;分類過程和決策樹在霧節點中實現。算法以 Python 語言實現。此語言的開源庫用於不同的應用。
4.3. 佈署與測試
對於現有建築物,邊緣節點交錯插入已安裝的控制器、配電板,以及感測器和執行器中。如果在分析階段指定了新的東西(電錶、氣候和控制器),則會安裝一些新的感測器/執行器。這項工作中佈署的邊緣節點具有以下優點:
.請勿干擾先前的安裝操作。
.他們使用新的專家規則和自動規則,引入新控件。
.他們測試和重新配置,在分析、學習和測試驗證中,設計更新的專家規則。
圖 7. 佈署在配電盤中的節點。 使用 IoT 協議通信,在不同節點中開發數據捕獲、控制算法、數據分析、儲存和通信服務
在電力管理過程中,專家使用者根據電力消耗、發電量、消耗負荷曲線、氣候數據和氣候預測數據,對具有選定流程的時間表,進行可程式處理。邊緣節點捕獲數據,並將其發送到霧節點。
霧節點處理室內和室外環境的日記數據,以及天氣狀況。霧節點還可以捕獲其他感測器數據。對房屋中的這些數據消耗和生成方式,進行檢測和分類。消費和發電結果,作為數據添加,以便與儲存的數據一起進行分析。可以使用機器學習方法開發,作為家用電器或人類活動檢測的智慧服務(圖8)。
4.3.1. 機器學習:數據捕獲過程(邊緣節點)和家用電器分類(霧節點)
連接在主配電盤中的電表,用於捕獲數據,並使用標準的 K 近似值,最近鄰(KNN)分類算法,來開發形式辨識模式。 KNN 是機器學習系統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電表捕獲電流;如果連接了新的家用電器,則電流數據會更改。不同的家用電器具有不同的變化等級。
用於辨識家用電器的不同模式的主要變量,是連接時的電流水準差異。數據捕獲過程流程圖(圖9),顯示了在邊緣節點中實現的算法,以捕獲預處理並傳遞電力數據。
在此過程中,監督階段使用訓練數據集。接下來,真實場景中的驗證,將測試分類模式。家用分類設備將用於不同的服務:人類活動的辨識、負載控制、可再生能源管理、空調、安全性等。在訓練階段,已捕獲了不同的家用電器開機,以獲得一組形式。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矩心向量,將用於分類過程中的檢測。如上面所示的算法所示,分類器處理將產生連接時的電流數據作為輸入。KNN 分類過程流程圖(圖10)描述了 KNN 方法,它在霧節點中實現。
4.3.2. 可再生電源管理。控制電力自耗的決策樹
每個建築物都有不同的需求曲線,以及在接入電網方面的特定情況。為此,整合和可互操作的設施,可以實施適用於每種情況的不同解決方案,從而提供對太陽風資源的最佳管理,優化電源效率,簡化管理流程,並實現最高的成本節省。當可再生能源超過消耗的能源時,在使用 AC 耦合到電網的設施中,會出現問題。
在實驗工作中,太陽能在一天的中央時段的能量,大於所消耗的能量(圖11)。但是,在分析了消耗曲線之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連接負載,以避免注入電網。可以透過設計一種算法,來滿足這一要求,該算法可以預測,何時發生此事件,以自動連接不同的負載。利用所有感測器和執行器的整合,和互操作通信,已經開發了在不同節點中,所實現的算法(圖12)。
13. 在電源管理子系統上開發的決策樹。 它由專業使用者設計,並整合在邊緣節點上。該決策樹的目的,在優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4.3.3. 基於 Edge 和 Fog 節點的 Control Home
圖 14 顯示了安裝在住宅房間中的邊緣節點。 該節點可以控制四個設備(設備),並捕獲感測器數據(功耗、發電量、溫度、濕度等)。該設備可以使用 MQTT 協議進行通信。該協議允許設備之間,進行其他類型的通信:智慧手機、新邊緣節點等。圖 7 和圖 14 顯示了可以在其他建築物中,佈署的標準實現。在所有系統中,都有配電板,這些配電盤佈署了霧節點和邊緣節點,如圖所示。
4.3.4. 使用物聯網協議的雲端服務
雲端服務可以監控,透過霧節點或人機介面(HMI)訪問的數據。 IoT 協議(MQTT)從任何已連接 Internet 的設備推送數據。事件檢測、儲存統計分析等其他服務,完善了該資源的功能。提供類似服務的不同平台,顯示了商用物聯網技術的狀態:Amazon IoT、Microsoft Azure、Ubidots 和 Thingspeak,是提供 IoT 平台的公司一些案例。提供了資源以及客戶端,和 IoT 平台之間的應用程式介面(API)通信,以便可以使用它們。
用於設計儀表板監控和管制的 HMI 資源,是這些平台上的主要實用功能之一。霧節點使用雲端 API 傳達數據和資訊,可以實施其他控制服務。在這些雲端平台上,預先建構了用於監控數據的儀表板設計。使用 API 實用功能,霧節點中的過程處理,會將數據發送到每個儀表板。API 文件指定了在設備、IoT 平台和 Mobile-Alerts Cloud 之間,交換數據的結構,以及用於加速項目的代碼案例和形成資料庫。
圖 15 顯示了在 Ubidots 雲平台上,設計的儀表板。Ubidots是本實驗工作中使用的物聯網平台。該模式可以在實現這些協議的層,和平台中使用不同的標準協議。圖 16 顯示了在雲端平台中,IF 變量 THEN 動作的事件配置。大多數物聯網平台,都提供此功能。
5. 結論
為了設計物聯網系統,越來越多地提出邊緣霧模式。但是,每個範例都提供特定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不同子系統之間的整合和互操作性,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並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透過提出一種基於邊緣層和霧層,兩層體系結構的運算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透過這兩層,可以基於使用邊緣或霧節點中,嵌入式的設備捕獲數據所產生的新型有用資訊,來設計和開發新服務。這些節點使用雲端平台和 IoT 協議(例如 MQTT)。
MQTT 是作為不同層(霧 – 邊緣 – 雲)之間提出的通信協議,並進行實驗的。雲端平台用於開發儀表板的面板資訊和 Internet 上的新服務,例如控制、儲存和通信事件。該平台可用於透過 API,交付不同的服務。
該模式可以在現有建築物和新建築物中,開發這些服務。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每個子系統中的專家和專業人員,參與新服務的設計。
為了測試該模式的功能,並顯示如何在實際設施中,實現該模式,在住宅中進行了一項實驗性工作。在此霧和邊緣節點前後關聯中,描述了實現的幾個範例。開發了模式辨識和決策樹方法,以展示人工智慧在設計 IoT 解決方案中的潛力。已安裝服務的結果顯示,邊緣和霧節點佈署,產生了預期中整合和互操作性的好處。
提出的工作演示了,如何將邊緣和霧範例,整合到可以增強其優勢的新架構中,從而擴展了應用領域。該體系結構的主要科學貢獻,是整合、技術的互操作性,及其為開發 AI 服務提供的設施的範例。所有這些改進,都在已開發的實驗的不同示例中顯示。具體的優化和改進,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此外,使用機器學習平台,和 AI 範例的新控制規則,將確保可以創建和改進新的智慧服務。
附圖:圖1.自動建構子系統和資訊技術環境。
圖2.基於使用者為中心關係的模式。
圖3.通信架構。 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功能。 提出了兩個通信等級:IoT(使用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和 Web(使用代表性狀態傳輸(REST)協議)。這些協議的層,涵蓋了已建立的整合和互操作性要求。
圖4. 在建築物的現有設施上實施的邊緣霧架構示例:邊緣節點是較低的層次,必須與安裝的設備進行新連接。互連所有子系統的霧節點,是透過整合連接到邊緣節點的新設備來實現的。邊緣和霧節點,可以佈署在所有建築物子系統中。
圖5. 住宅建築中的第一個實驗工作。
圖6. 整合在先前安裝的可再生子系統中,邊緣節點的示例。 該節點可以使用新算法控制 ON-OFF 開關,以管理發電過程,以及通信和監控電源數據。
表1.事物示例描述。寫入 ID、類型和節點數據,以配置 XML 文件。配置關聯性儲存在霧節點中。
表 2. 實驗工作中的分析和設計要求。
表 3. 實驗室內使用的嵌入式設備。
圖 7 顯示了分佈在配電板上的節點(邊緣和霧狀)。在此節點中,設計並安裝了功率計、ON-OFF 開關控件和 AI 服務。
圖 8. 佈署的智慧電源功能。在霧節點中實施的分類過程,可用於檢測電連接和人類活動。可以使用 IoT 通信實現其他服務
圖9. 邊緣節點中捕獲,並預處理的用電量數據;MQTT 協議用於通信數據。另外,其他節點可以使用捕獲的數據,來提供其他智慧服務,佈署了整合和互操作性。
圖10. 分類過程。處理捕獲的電數據以檢測家用電器連接。可以使用 IoT 協議整合,來設計其他智慧服務。
圖11. 該圖顯示了實驗工作中的消耗和生產數據。 在自儲存的電力自備設施中,沒有儲存並且沒有注入電網,所產生的能量必須即時使用,並且不得超過所消耗的能量。 能源經理必須預測此事件,並提前連接電荷。
圖 12. 用電自耗設施中的可再生電源管理。
圖 13 是在電源管理子系統中,開發的算法的示例。 可以在邊緣節點上安裝此過程。該節點獲取氣候數據預測,並預測系統是否可以在不儲存的情況下,使用可再生能源。
圖14. 佈署的邊緣節點。該節點可以使用新算法,控制 ON-OFF 開關,並可以在每個房間或建築物中,通信和監控感測器數據。
圖 15. 在雲平台上配置的儀表板。顯示了風力發電數據和預測風力。
圖 16. 在雲端平台上配置事件的儀表板:IF 事件 THEN 動作。 該服務顯示了,如何使用雲端訪問來控制設施。與霧節點的 Internet 通信,可以控制建築物中的不同子系統,並使用電子郵件,SMS 或其他 Internet 服務來通報事件。
資料來源:https://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21/02/iot-edge.html?m=1&fbclid=IwAR0uijX5WdNrfzmGjVsakFGaEsWivPgyH1zumxVr7fwvvgqtdFFTI6jJXS8
「協變量子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新聞] 引力場的量子化及其局限性- 看板Physics 的評價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量子场论第48讲【相互作用量子化】常见的相互作用QFT模型 ... 的評價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現代物理未解難題:如何兼容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通往 ... 的評價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s科普|《現實不似你所見》:量子引力之旅how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協變量子場 在 量子场论讲义 - 余钊焕 的評價
協變量子場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2020年美國大選,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川普在美國擁有超強的民意支持,他走到哪裡,都備受民眾歡迎,有的是夾道歡迎,一次競賽集會幾萬人是常態; 1月6日更是有百萬民眾到華盛頓DC支持川普,可以說川普“民意超強”。
但是另外一面,川普在美國政治體制中,包括政府,司法,立法機構中,似乎“官意”卻出奇地低,低到不可思議議的地步,司法部長不支持,FBI不調查,最高法院不接案子,共和黨參議員領袖分道揚鑣,乃至到最後,自己的副總統都“背叛”了,川普幾乎成了孤家寡人。
“這種現像是怎麼造成的呢?有人說是華盛頓沼澤太深,有人說是影子政府,等等,其實事情不那麼簡單。資深媒體人分析了這一現象形成的五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華盛頓利益關係阻隔
川普執政的理念是為美國人民的利益服務,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倡導“美國優先”。這種執政理念就會影響到很多替代的社會階層的利益。我印像很深的是一次川普在國會國情咨文演講時間說,美國的醫療負擔太重了,為什麼?是因為藥價太貴了,製藥廠賺得錢太多了。結果群起鼓掌。一般情況下,川普演講都是共和黨站起來鼓掌的時候多,而這次,民主黨很多人也站起來鼓掌。說明他們也知道這個問題,也知道川普說得對。那麼藥價高了,那就調低啊。如果這是共識,以前的政府為什麼不做呢?就像川普在選舉辯論時對拜登說的:你47年都做了什麼?
其實前政府為什麼不做,道理很簡單:誰都不想去得罪那些大的醫藥公司。他們有錢有勢力,你真造成,傷害了他們的利益,那你會遇到麻煩。但是川普是不顧忌這些的,他就會去做,把藥價降下來。
再降低一次,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發展美國自己的能源工業,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但這一步也觸動了很多能源供應鏈上的利益。
川普去北約,要求歐洲國家承擔北約的軍費,過去誰會去做這個事情啊,反正是國家出錢,不要讓歐洲國家的面子不好看。但是川普不是嘴上說“美國優先”,他是真去做,所以為美國省了錢。但是卻有人不高興。
包括從中東撤軍,讓美國士兵回到祖國,誰高興?美國軍人高興,美國人民高興。誰不高興?軍火商,軍隊都撤回來了,我軍火怎麼賣啊。
包括華爾街,川普打擊全球主義,但是華爾街通過全球主義企業上市掙了很多錢,川普所為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啊。所以,川普的每個“讓美國偉大”的實際政策,都觸動了既往的利益階層,而這些利益階層都和政府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歷史上看,歷來的為民服務,為國家考慮的改革派好像結果都挺慘。為什麼?就是一改就會觸動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動了大部分的蛋糕。而這些利益階層以各種方式滲透到政府,國會,國會,包括目前好多大公司都想把他們的人塞進拜登的團隊中。為什麼?因為安排進當政的行政集團對他們有利。所以,當川普為“讓美國偉大”的政策觸及到這些利益的時候,就會看到他們就會通過他們的渠道,讓川普在華盛頓就不是那麼受歡迎。
所以我覺得,或許以後再也不會有第二個川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美國,為美國民眾造成這麼多具體的事情,解決具體的問題。因為這太難了,真的要有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才能不被利益所動,不怕所帶來的可能的反彈和報復。或許有的總統四年,八年一件都不會去做,但是川普故意。所以說,官場的利益網,是川普“官意”很弱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價值理念衝突尤烈
應該說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是在逐步左轉。美國本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礎上的很傳統的國家,傳統的信仰,道德和家庭觀念是社會的基石。但是現代變異得非常厲害,政黨,媒體,方方面面都在左轉,甚至現在出現了什麼男女同廁,自我離散,大麻合法化,高透明度,高福利,提倡什麼“民主社義”,“綠色新政”等等,包括最近佩洛西剛剛通過的一個法案,在政府公文中廢除使用母親,父親,兒子,女兒這樣的性別特徵的詞彙,只能使用“性別中立”的詞。極左派就是要淡化人的性別概念。這些東西都越來越背離美國傳統價值觀,而且形成了一股股勢力,在帶動整個美國,左轉得特別厲害的就是大學,媒體,政府機構,包括立法,司法機構。
而川普是堅定的有神論者,他對美國民眾講堂的是“我們不信仰政府,我們信仰神”,按照神的旨意做事。同時在政策上,川普實行減稅,實行小政府,抵制,在把美國往傳統價值理念上拉,包括他講學校要教授美國歷史,教授傳統理念,恢復祈禱。可以說他以一己之力,想把美國往傳統價值上拉。這些都觸動了左派的根基,所以左派對川普的態度已經超越了政治尺度的支持或反對,超越了政治格局,變成了一種價值觀的強烈敵對,甚至到欲消滅而後快的地步。
一位我們總統看到在美國,很多有神的信仰的人,都非常強烈地支持川普,而左派人士則非常仇恨川普,這種左翼思潮集中在大學,媒體,政府;在華盛頓沼澤里,被極左派長久控制形成的暗深勢力滲透在整個立法,行政,司法機關,構成了對川普四年執政的掣肘,甚至是仇恨。這種仇恨形成了在這些階層中川普“官意”的超低。
第三個原因是:思維與行為方式無法融合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政客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表現溫文爾雅的“政治精英”,說好聽話但不做實事,“政治正確”已經他們言談舉止與政策選擇的標準。但是川普沒有這層東西,他性格率真,坦誠直言,行之必果,他不囿於“政治正確”,而是堅持做正確的事。例如川普讓美國退出了聯合國聯合國組織,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些組織和協定,或者是被-深度滲透的機構,或者是美國當了多年的冤大頭,卻是“政治正確”的事情。
這麼多年,他是我們看到的第一位兌現現自己的承諾最高的總統,這與以往的總統形成巨大的差距。
人們已經習慣於飛行員總統的候選人說一堆漂亮話,上台後則是另回事。
川普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本身,與華盛頓的政治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差異,川普坦率務實,雷厲風行的風格,其實是完全無法與華盛頓那些老政客的風格融合的。人員就表達了這樣的不認可。但是,如果評判是非的話,只做政客不務實政,不實際地解決問題,再風光的政客又有什麼用呢?
川普四年裡解決了美國的很多問題,包括美國的經濟發展,對外貿易,包括民生問題,就業問題等等,解決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但是川普本身是政治素人,他不知道如何去調整或改變華盛頓的這些人。
我記得去年在共和黨大會的時候,第一女兒伊万卡說:四年了,華盛頓沒有改變川普。的確,四年下來川普還是如此,川普還是堅定地遵循他的理念走下去。
但是我也想補充一句:川普也沒有改變華盛頓,沼澤甚深。
第四個原因是:媒體妖魔化抹黑
左媒本身就是美國社會意識形態左轉的一個主要部分,很多變異觀念都是左媒製造和宣揚出來的。川普所秉持的傳統變量和行為方式,使左媒對川普極為不認可,其四年裡對川普的抹黑已經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但是在美國,同樣也有這樣一群人,天天看左媒,一提到川普,他的眼睛裡就閃爍著仇恨,厭惡,就認為是“種族主義者”,“道德敗壞”,“言而無”這就是左媒的作用。這就是左媒的作用。每年下來左媒製造的這種對川普仇恨的轉變,影響了很多人,在華盛頓DC更甚。甚至這些帶有莫名仇恨的人也組成了一股股勢力。
我看過一個報導,說是奧巴馬用了八年時間在華盛頓搞了一個巨大的人事工程,引入6000人的左派“精英階層”替換掉了華盛頓的傳統派人士,這批人大多數都是反川普的。這種深耕,就造成了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在面臨如此巨大的欺詐竊選的情況下,FBI沒有動,司法部沒有啟動調查,甚至川普想要情報機構出一個乾擾大選的報告都出不來,川普陷於孤軍奮戰的境況。
畢竟,7500萬美國人投票給了川普總統,這些人傳統,有信仰,他們熱愛和支持川普;但是也存在一個人群,分佈在官員階層,對川普非常不認可,而且似乎已形成一種怪圈:誰支持川普似乎就成了另一類,甚至最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川普的副總統彭斯都離他而去。這真讓人感到惜哉!
自媒體人章說:川普之後再無川普。我同意他的觀點,我很難想像美國未來再有一位總統,能不惜為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去得罪所有階層,能這樣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把美國帶回到傳統和她本來的真正偉大。
川普之後再難有川普,這是一件讓所有人都非常遺憾的事情。
協變量子場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大選的文化對峙
#名人堂-陳立恆
(圖: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承諾美國將回歸正常,恢復歷史悠久的決策過程,包括諮詢專家而非衝動推文。美聯社)
許多年後,當後人回首二○二○的世界歷史,一定有兩件不可迴避的大事件:全球病毒與美國大選,它們都以一種令人錯愕的風暴姿態,將世界捲進一場場百年不遇的重啟模式,無人知曉當風暴的塵埃落定之後,世界會變成何種模樣,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文明的軌跡已經悄然不同。
作為民主楷模與世界霸權的美國,其總統大選不止影響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文化層面上的影響同樣無遠弗屆。首先,從上一屆的美國大選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價值的高大莊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自二次大戰以降,美式民主一直是國際主流思維的弄潮兒,即使水門案或實習生之類的權色醜聞,都難以玷汙美國價值的巍峨形象。從冷戰時期的甘迺迪、雷根到千禧年後的小布希、歐巴馬,即使各人有各自的盤算與爭議,卻都能理直氣壯地穩坐當時已開發國家的馬首是瞻;殊不知一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川普憑一己之力顛覆了幾乎輝煌整個廿世紀的巍峨形象,無論你喜不喜歡川普,都很難否認他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受到最多來自美國本土與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民眾與媒體奚落、輕視與保留態度的美國總統。
我相信隨著拜登入主白宮,美國一定會從「抗中」轉回「競中」,中俄依然是他們明地暗裡的主要敵人,可是美國不會再如此自外於行之多年的國際組織與遊戲規則,特別是近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面對中國的直搗黃龍,拜登必須修補與舊有同盟的關係,重啟傳統的合縱包圍取代川普的單挑決鬥式「美國優先」的國家意志,簡言之,拜登必須恢復二○一六年之前那個至少表面上「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泱泱美國。
然而,我覺得美國再有天下歸仁的局不盡容易,川普的顛覆已經打開了撕裂與衝突的潘朵拉之盒。在我看來,這場選舉紛擾的底層邏輯根本不是「紅色大象」與「藍色毛驢」的政治分歧,而是「白色牛仔」與「彩色中產」的文化對峙。
川普絕對是廿一世紀裡的一個文化符號,除了象徵民主政治的一種變量,更像是一個現代土豪版的美國牛仔,單槍匹馬的用推特打穿世人對於美國總統的想像。無論面對全球市場還是總統大選,之於他而言彷彿都是一座西部世界,只要膽子夠大槍夠長,為達目的的他沒有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加上其驚悚有力、用字簡單的溝通方式,非常符合具有美國沙文意識又厭惡菁英主義的選民胃口,他們有貧有富,主要是以鄉村白人、福音教派為主,當然也不乏一些同樣相信槍長膽大、不自由毋寧死的其他族群人士喜愛支持。
而另一方面,拜登也是一個文化符號,追求包容、低調克制的他,延續了過去半個世紀相對政治正確的美國價值,代表了族群融合、性別平等、國際關懷等等講究體面與規則的菁英視野,雖然贏了對手七十四張選舉人票,但兩邊選票其實難分伯仲,意味著過去認知中的進步概念在美國本土遭遇著巨大挑戰,加之針對性極強、傳播力更大的社交媒體工具正在加速各種輿論裂變,相信這場大選之後的文化對峙依然烽火不斷。只是不知道,深受美國影響的台灣,是否能夠在同樣的撕裂烽火裡守得偏安,無論是文化上的、還是軍事上的。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協變量子場 在 量子场论第48讲【相互作用量子化】常见的相互作用QFT模型 ... 的推薦與評價
量子场 论第48讲【相互作用量子化】常见的相互作用QFT模型规范场论 协变 导数. 混沌. 混沌. 1.13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協變量子場 在 現代物理未解難題:如何兼容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通往 ... 的推薦與評價
現代物理未解難題:如何兼容 量子 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通往 量子 引力的兩條道路:正則 量子 化VS 協變 方法|統一之路20|AC茂的模. ... <看更多>
協變量子場 在 [新聞] 引力場的量子化及其局限性-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引力場的量子化及其局限性
作者:李學生髮佈時間:2016-05-18 15:42:35
引力場的量子化及其局限性
二十世紀理論物理學面臨的一個主要困難,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那便是發散…….發散是
量子場論中的基本困難.起初人們相信如果狹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那麼量子力學的形式就
應該適當地加以修改.因為從狹義相對論的觀點來看,薛定諤方程是明顯非洛侖茲協變的.
籠統地說,其中方程對時間求的是一階導數,而哈密頓算符往往是空間的二階導數,時間
與空間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為了使得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協調起來,狄拉克等人創立了
量子場論.其場方程,已具有了明顯的洛侖茲協變性,同時它不僅可以對點粒子進行描述
,而且能夠對具有廣延性質的物質場進行描述,並將其量子化.這本身絕不能被視為僅僅
是量子力學一種簡單的推廣,同時應看到它本質上的一次飛躍.從物理上看,量子場論能
夠描述粒子的產生和湮滅,而這是在量子力學中無法實現的,從數學上看,場論中,系統
的自由度是無數多的,而量子力學主要處理的只能是有限個自由度的系統,這樣一種質的
不同,使得兩者之間的數學結構,是極不相同的,比如說希爾伯特空間的定義等等.乃至
到今天,量子力學的數學結構是已經很清楚了的,但是量子場論的數學結構,依然是有待
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量子場論中的方程在許多具體問題中已經顯得很複雜,乃至無法精確求解.特別是方程中
含有非線性項的時侯.所以至今,量子場論中發展起來的幾套比較成熟了的方法,都是以
近似求解為目的的微擾論.這時發散的困難也就體現出來了.其結果是,我們本來期望那樣
一些應該越來越小的修正項,相反卻是無窮大的.這或是由於積分項中的動量趨向無窮大
而導致的紫外發散,或是由於動量趨向零而導致的紅外發散,而前者是量子場論中所遇到
的主要困難.
為了消除這樣一些發散項,物理學家引入了一種稱之為重整化的方法,部分地解決了這一
難題.其基本思想便是把那樣一些發散項吸收到一些基本“常”量中去,而那樣一些無窮
大的常量卻是我們永遠觀測不到的.所能觀測的只是那樣一些經過重整化了的有限大小的
量.但是這樣的一種方法並不是對任何一種理論都適用,如果一個理論中的基本發散項隨
著微擾的展開越來越多的話,那麼我們就無法將所有的發散項,全部吸收到那樣有限的幾
個基本常量中去.我們稱這樣的一種理論是無法重整化的.量子電動力學(QED)很早就被認
識到是一個可重整化的規範理論,而嚴格證明其它理論是否能被重整化,很長一段時間內
,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直到七十年代初,這樣的一個難題方被當時還是研究生的特.霍
夫特(t'Hooft)和他的導師攻克.他們證明了當時基於規範理論的其它統一模型,都是可重
整化的.這樣的一個工作,給YANG-MILLS理論帶來了第二次青春,同時也使得他們榮獲了
199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至今,人們相信描述強,電弱三種相互作用的量子場論,都是
可以重整化的.但是,描述引力相互作用的量子引力,卻是無法重整化.這是當今理論物理
界,面臨的一個主要困難.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這樣的一個困難等價於怎樣將量子力學與
描述引力場的廣義相對論協調統一起來……
(1)量子引力的產生
雖然量子引力理論的主要進展大都是在最近這十幾年取得的,但是引力量子化的想法早在
1930 年就已經由L. Rosenfeld 提出了.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今天大多數的研究中量子理
論與其說是一種具體的理論,不如說是一種理論框架,一種對具體的理論比如描述某
種相互作用的場論進行量子化的理論框架.廣義相對論作為一種描述引力相互作用的
場論,在量子理論發展早期是除電磁場理論外唯一的基本相互作用場論.把它納入量子理
論的框架因此就成為繼量子電動力學後一種很自然的想法.
1920 年,韋爾提出了一個將電磁場和引力場聯繫起來的電磁場幾何化的理論,他的基本
想法是:把電磁場與空間的局部度規不變性聯繫起來.韋爾的理論不僅沒有得到學術界的
認可,而且也與實驗結果不符.之後,瑞尼契、惠勒、米斯納等人也作了很多將電磁場幾
何化的嘗試,都沒有獲得成功.人們也曾試圖將引力場進行量子化,並從中尋求引力場與
電磁場的本質聯繫,企圖用量子論的方法實現引力場與電磁場的統一.
通常經典場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經典電磁場論即經典電動力學和經典引力場論兩個部分,前
者指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後者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知場是物質的基本形態,
經典電動力學已發展為量子電動力學,那麼很自然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即相對論性
的經典引力場論也應發展為量子廣義相對論或量子引力場論.既然量子電磁場的基態稱為
電磁真空態,基態的量子電磁場稱為量子電磁真空;那麼量子引力場的基態就應稱為引力
真空態,基態的量子引力場就應稱為量子引力真空.
科學家們引入引力場量子理論“引力子”理論.根據電磁場量子理論,物質間的相互
作用(吸引或排斥)是通過交換電磁場量子光子實現的.由於電磁力和萬有引力都是
長程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人們通過類似的方法把引力場量子化,把引力場量子叫做
引力子,常用符號g表示,引力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引力場和其他場物質可相互轉化,如
電子和正電子湮滅時,除以產生光子的方式進行外,還可能以產生兩個引力子的方式進行
.人們還推測,引力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電荷為零,是自旋為2的以光速運動的玻色子.長
期以來,人們力圖通過探測引力波的存在證實引力場理論.但由於萬有引力太弱,相應引
力子的能量比光子小的多,探測非常困難.引力波是否存在,是一個極重大的理論與實驗
問題,科學家在確認引力波存在的問題上,採取極謹慎的態度,並繼續從各方面探測引力
波.此外,人們還設計出能發射引力波的裝置.研究引力波,對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和本
性,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協變量子化和正則量子化
引力量子化幾乎是量子化方法的練兵場,早期的嘗試幾乎用遍了所有已知的場量子化方法
.最主要的方案有兩大類:協變量子化和正則量子化.它們共同發源於1967年B. DeWitt題
為"Quantum Theory of Gravity"的系列論文.協變量子化方法試圖保持廣義相對論的協變
性,基本的做法是把度規張量g μν分解為背景部分g μν和漲落部份h μν :g μν
= g μν + h μν ,不同的文獻對背景部份的選擇不盡相同,有的取Minkowski背景度
規η μν,有的取量子有效作用量(quantum effective action)的解.這種方法和廣義相
對論領域中傳統的弱場展開方法一脈相承,思路是把引力相互作用理解為在一個背景時空
中引力子的相互作用.在低級近似下協變量子引力很自然地包含自旋為2的無質量粒子:引
力子.
由於這種分解展開使用的主要是微擾方法,隨著20世紀70年代一些涉及理論重整化性
質的重要定理被相繼證明,人們對這一方向開始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只可惜這些結果基本
上都是負面的.1974年,G. 't Hooft 和M. Veltman 首先證明了在沒有物質場的情況下量
子引力在單圈圖(1-loop) 層次上是可重整的,但只要加上一個標量物質場理論立刻變得
不可重整.12年後MH Goroff 和A. Sagnotti 證明了量子引力在兩圈圖(2-loop) 層次上是
不可重整的.這一結果基本上結束了早期協變量子引力的生命.又過了十二年,Z. Bern 等
人證明除了N = 8 的極端情形尚待確定外量子超引力也是不可重整的,從而連超
對稱這根最後的救命稻草也被剷除了.早期量子引力理論,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結
合的量子引力出現的發散困難無法消除,即不能重正化,可以說至今還沒有一個十分完滿
的量子引力理論.但是這並未妨礙人們熱情地探索引力場量子化的工作,而且還取得了相
當的成功.
與協變量子化方法不同,正則量子化方法一開始就引進了時間軸,把四維時空流形分割
為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所謂的ADM 分解),從而破壞了明顯的廣義協變性.時間軸一旦選
定,就可以定義系統的Hamilton 量,並運用有約束場論中普遍使用的Dirac 正則量子化
方法.正則量子引力的一個很重要的結果是所謂的Wheeler-DeWitt 方程,它是對量子引力
波函數的約束條件.由於量子引力波函數描述的是三維空間度規場的分佈,也就是空間幾
何的分佈,它有時被稱為宇宙波函數, Wheeler-DeWitt 方程也因而被一些物理學家視為
量子宇宙學的基本方程.1967年,B.德韋特(DeWitt)應用狄拉克正則量子化方法,對引力
進行量子化.1968年,J.惠勒(Wheeler)和C米斯納( Misner)加以發展完善,給出一個類似
於薛定諤方程的宇宙波函數方程.這個動力學方程就是惠勒.德韋特(WDW)方程,從此量子
宇宙學興起.後來人們把以WDW方程為核心內容的量子宇宙學稱為舊量子宇宙學.
與協變量子化方法一樣,早期的正則量子化方法也遇到了大量的困難,這些困難既有數學
上的,比如Wheeler-DeWitt 方程別說求解,連給出一個數學上比較嚴格的定義都困難;
也有物理上的,比如無法找到合適的可觀測量和物理態.
在建立量子引力理論的途徑中,主要出現有兩種走向.一種是把量子力學只和廣義相對論
即引力作用結合起來,這稱為純引力的量子理論,或量子引力場論,例如半量子引力、圈
量子引力等屬於此種.另一種是受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啟發,試圖把廣義相對論和電磁
、弱及強三種作用統合起來,形成所謂的四種作用的超統一理論,例如超引力和超弦/M理
論等屬於此種.由於這兩種類型的理論,都是有關引力作用的量子理論,所以人們把它們
都稱為量子引力理論.
由於WDW方程是一個泛函微分方程,在,就必須對宇宙波函數實施邊界條件或初始條
件,而這些卻是十分艱難的工作.於是人們試圖運用量子引力的歐幾里德路徑積分變換,
這是因為此種方法在閔可夫斯基時空量子場論中是一種有效的計算技巧.量子宇宙學經過
艱難的一段停滯後,1979年,S.霍金(Hawking)引進了可由歐幾里德路徑積分形式表示的
躍遷振幅, 這種形式的量子宇宙學,稱為新量子宇宙學.在新量子宇宙學中,主要由於宇
宙邊界條件的差異,出現了哈特爾.霍金和維連金兩種不同方案.1983年,J.哈特爾
(Hartle)和霍金提出宇宙無邊界假設,通過引入歐幾里德函數積分,把正則量子化方法和
路徑積分量子化方法結合起來,給出了合理的波函數,從而確定了所謂宇宙的量子態
.1985年,A.維連金(Vilenkin)提出宇宙隧道邊界條件,認為我們宇宙是從無(Nothing)量
子隧穿效應而產生的,波函數僅由在超空間部分的外向模所構成.無論是哈特爾一霍金的
新量子宇宙學,還是維連金的新量子宇宙學,都給出了我們宇宙量子態的波函數,這兩種
方案都有其成功和不足的.
(3)圈量子引力真空
圈量子引力是當前正則量子引力的流行形式,正則量子引力是只有引力作用的量子引
力理論,它的基本概念是應用標準量子化手續於廣義相對論,而廣義相對論則寫成正則的
哈密頓形式.根據發展正則量子引力大體上可分為樸素量子引力和圈量子引力.粗略說來,
前者發展於1986年前,後者發生於1986年後.樸素量子引力由於存在著發散困難即不能進
行重正化,從而圈量子引力發展成為當前正則引力的代表.
基態的量子引力場是量子引力真空,量子引力場的基態是量子引力真空態.由於作為
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時間,在一定意義上而言,實際上就是可看作引力真空的空間時間.
所以我們研究量子引力真空的時空性質,也就是要研究在普朗克標度下真空的空間時間的
物理性質.
1986 年,A.阿希泰卡爾(Ashtakar)研究了A.森(Sen )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場
方程的精緻形式,這形式的方程已經表述了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內容.1987年,他給出了廣
義相對論的流行形式,從而對於在普朗克標度的時空幾何量,可以進行具體計算,並作出
精確的數量性預言.這種表述是此後圈量子引力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1990 年,C.羅維利(Rovelli)和J.斯莫林(Smolin)研究得出在普朗克標度,空間
具有幾何斷續性,而這些編織態,在微觀尺度上具有真空泡沫即時空泡沫的形式.1994年
,他們第一次計算了面積算子和體積算子的本徵值,得出它們的本徵譜為斷續而非連續的
重大結論.
(4)超引力量子真空
超引力是具有超對稱性的引力理論.所謂超對稱性,是指把費米子和玻色子聯繫在一
起的一種擴大對稱性,它同時也將內部對稱性和彭加勒(Poincare)不變性聯繫了起來.
在超引力理論中,引力是通過超對稱局域化而產生的,所以又稱為定域超對稱性.
1976 年,D.弗里得曼(Freedman),P.紐溫休澤恩(Nieuwenhuizen)和F.菲賴拉(
Ferrara)等人提出超引力,認為超對稱定域化可導致超引力.1980年,P.弗里翁德(
Freund)、M.魯賓(Rubin )利用高維時空的場結構解決了高維時空如何變為四維時空和
內部空間的直積這樣的真空態結構.1983年,M.安瓦達(Awada)、M.達夫(Duff)和C.波
普(Pope)證明了11維超引力在7維扁球上緊緻化,可給出具有N=1超對稱的真空解.1984
年,I.蓋姆派耳(Gampell)、P.外斯(Wess)和P.豪依(Howe)等人在10維時空中得出
有三種超引力理論的結果,其中有兩類是非手徵超引力,另一類是手徵超引力.但真空結
構形式為M[,5]times;M[,5],而不是M[,4]times;M[,6]. 1985年,T.魯布(Robb)和
J.泰勒(Tayler)用通常的弗里翁達魯賓假設略為差別的方案,首次得到了M[,
4]times;M[,6]的真空結構解.同年,紐溫休澤恩和N.瓦奈爾(Warner)給出真空態結構
非直積的形式.值得指出,在超弦理論建立後,人們知道10維超引力真空乃是超弦真空的
特殊情況.
(5)超弦/M理論真空
超弦/M理論由超弦理論和M理論組成,它是當代量子引力的最佳候選者.當今量子引力
除超弦/M理論外,還有圈量子引力、拓撲場論、歐幾里得量子引力、扭量理論等.超弦/M
理論的目的,在於提供已知四種作用即引力和強、弱、電相互作用統一的量子理論.
弦理論雖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知其中自動包含引力現象,但因存在一些困難,
只是到80年代中期才取得突破性進展.弦理論發展可粗略分為早期弦理論(70年代)、超
弦理論(80年代)和M理論即膜理論(90年代後)三個時期.
10 維超弦理論建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稱為弦理論的第一次革命,有五種獨
立微擾超弦真空.M理論是作為10維超弦理論的11維推廣,它包含多種維數的物質實體膜(
brame),1維弦、二維普通膜只是它的兩個特例.M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人們稱為
弦理論的第二次革命.M理論的超統一真空,把超引力的11維真空和五種超弦10維真空作為
低能極限情況統一在其中.這是四種作用統一量子理論發展中十分令人鼓舞的重大突破.
對超弦/M理論真空研究的雄心勃勃,還在於探討我們宇宙真正的真空結構, 即我們宇
宙四種基本作用統一的、非微擾的、原初的超統一真空的具體形式.根據這個初始基態解
,人們就可以期望從第一原理來計算我們宇宙的基本參量,從而獲得我們宇宙的整體結構
、創生及演化基本規律的深入認識.
在超弦/M理論宇宙學中, 人們認為我們最初的膜世界是由永恆宇宙真空的量子漲落而
來.1999年,L.蘭德爾(Randell)和R.桑德拉姆(Sundrum)提出我們宇宙的一個五維膜
世界模型[11],其中空間額外維度是7維的,有6個維度是緊緻的,剩1個是非緊緻的.這就
是說,我們世界是D[, 3] times;R[1](時間)被嵌入在Ads[,5]中,它的1個額外維度
是非緊緻的.2001年,P.斯坦哈特(Stainhart)和T.特魯克( Turok)提出火劫/循環(
Ekpyrotic/Cyclic)膜世界模型,此模型認為我們宇宙是在一個高維空間中的許多D膜之
一,這些D膜彼此間有引力作用,隨機地會發生碰撞.大爆炸就是另外一個D膜碰撞到我們
宇宙這個D膜的結果.
綜上所述可知,愛因斯坦在創建相對論後提出的一無所有的空間,即原初所謂的真空
概念是沒有意義的論斷,空間時間是不可以脫離物質世界的真實客體而存在的東西等思想
是極為深刻的,它影響著現代物理學真空理論的發展過程.20世紀基礎物理學的真空理論
,實質上是量子的.當今量子真空理論正在蓬勃地發展,真空是基態的量子場,量子場的
基態是真空態,這些觀念已經逐步被人們所接受.量子真空物理在實驗、理論和哲學義理
諸方面,同樣取得很大的進展.可以預見經過若干年的刻苦研究,21世紀物理學四大問題
之一的真空結構困難,是不難獲得重大突破的.
空間量子化曾經是許多物理學家的猜測,這不僅是因為量子化這一概念本身的廣泛應用開
啟了人們的想像,而且也是因為一個連續的背景時空看來是量子場論中紫外發散的根源
.1971年R. Penrose 首先提出了一個具體的離散空間模型,其代數形式與自旋所滿足的代
數關係相似,被稱為spin network.1994年Rovelli 和Smolin 研究了Loop Quantum
Gravity 中的面積與體積算符的本徵值,結果發現這些本徵值都是離散的,它們對應的本
徵態和Penrose 的spin network 存在密切的對應關係.以面積算符為例,其本徵值為:
A = Lp2 Σl [Jl (Jl + 1)]1/2,式中Lp 為Planck 長度,Jl 取半整數,是spin
network 上編號為l 的邊所攜帶的量子數,求和Σl 對所有穿過該面積的邊進行.這是迄
今為止有關Planck 尺度物理學最具體的理論結果,如果被證實的話,或許也將成為物理
學上最優美而意義深遠的結果之一. Loop Quantum Gravity 因此也被稱為量子幾何
(QuantumGeometry).對Loop Quantum Gravity 與物質場(比如Yang-Mills 場) 耦合體系
的研究顯示,具有空間量子化特徵的Loop Quantum Gravity 確實極有可能消除普通場論
的紫外發散.
(6)量子引力對於黑洞熱力學的研究
迄今為止對量子引力理論最具體最直接的“理論證據” 來自於對黑洞熱力學的研究.1972
年,Princeton 大學的研究生JDBekenstein 受黑洞動力學與經典熱力學之間的相似性啟
發,提出了黑洞熵的概念,並估算出黑洞的熵正比於其視界(Event Horizon) 面積.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16.1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474810798.A.A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