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DA的遊戲實況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基本上寶一三藏能測試的最大傷害差不多就這樣了,除非把莎士比亞換成南丁格爾有機會傷害更大一些 2. 寶二的三藏基本上就是輕鬆寫意了 3. 雙孔+金色慶典紅魔放沒有測試,但理論上應該不會比較痛 4. 第三組的另外一個攻擊手可放任何你有的單體高火力狂戰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唷~ ※Twitch...
南丁格爾理論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知識圖像化的時候】
在身邊滿是各種防疫新聞的今天,會遇上南丁格爾這個名字並不是意外的事。
畢竟,她不只是現代護理人員的象徵與起始,還因為她發現戰地的感染問題而推動了現代化的衛生觀念。像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勤「洗手」,就是她的功績之一。
但是我沒想到會在《樹之書》(Book of Trees)裡面遇到她。
這本書的焦點,是解釋知識和資訊視覺化、圖像化的歷史源流,以及各種不同的派別和型態。
而一百多年前的南丁格爾,原來也是一位數學和使用統計圖表的高手,今天我們習用為常的餅形圖(Pie Chart)雖然不是她最早發明,但因為她的使用而有了重要的推展。當時她用來呈現各種傷亡人數的統計,也因而讓大家注意到士兵死於感染和戰死在沙場上的對比,從而重視衞生。
人類的閱讀,一直需要文字與圖像並行。打個比喻,就是人要兩條腿走路,所以閱讀也要文字和圖像並行。也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把知識和資訊視覺化、圖像化,極關緊要。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大家都知道其意義和價值,以生命的演化開了多種學問領域的先河。
《物種起源》裡,只有一張圖。而這張圖是達爾文思索了多年,才在書即將付印之前完成,所以他親自寫信叮嚀出版社其重要性,並要求製版之後要讓他確認。(如圖)
這一張圖,把達爾文寫了整本書的物種演化理論給具象化,也總結了。用樹狀圖來呈現某些生命發展的歷程,早在達爾文之前就有。但是他引入了縱向座標一格就是一千年的概念,橫向則帶入不同生命型態的關聯,這就把迴然有異於生命來自於上帝的革命性理論濃縮又具象呈現於一張圖裡,讓人容易理解並接受,對他理論的推廣有莫大貢獻。
《樹之書》,是一直在研究知識、資訊視覺化的專家曼努埃爾.利馬(Manuel Lima)的著作。Wired雜誌稱譽他是「能將數據轉化為藝術的人」。他說自己原先一直在找一本這樣的書,卻發現從沒有人做過,因此就親自編了一本。
這是一本工具書,但是我今天早上就像是讀一本小說地先讀過了一遍。一方面是因為他像在講故事地敘述了脈絡,順流而下,讓人渴望把前後發展的關係盡收眼底;一方面也因為書裡使用他旁徵博引,大量收集並解說的精彩圖像、圖表。
書名《樹之書》,也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地球上體積最大壽命也最長的生物,就是樹,最長可以到3500年,而人類和樹有種特別的情感聯繫,基督教信仰裡亞當夏娃的伊甸園裡有棵樹是主角,佛教信仰裡釋迦牟尼坐悟得道之處也正是菩提樹下。
二,可能正因為這種情感聯繫,所以也產生了理性聯繫。因此人類很早開始整理自己手中的知識,就透過樹狀圖來呈現。不論西方或東方。
而這本書就披展開人類是怎麼從感性、理性兩個方向來發展各式各樣的樹狀圖。最早,由下而上的具形樹狀圖,再由上而下,再左右橫向展開,再多向展開,再展成圓形,再展成強調節點的圓形,再發展出內外皆方的矩形,再發展出內斜外方的矩形......
打開目錄的時候,本來還覺得十一種分類好像太多,但是看完一遍之後,閤上書,剛才上一段我憑記憶就寫下了八個分類。這麼容易讓人記住,可見作者整理的順序非常自然。
這是從事圖像創作、設計、資訊視覺化、文化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人,都必須擁有的一本工具書。
這也是喜愛純文字閱讀,抽象思考的人也需要參閱的一本書。
這本書不只讓我和南丁格爾巧遇,讓我看到達爾文的關鍵一圖,也激起今天下午要重新去找培根、笛卡兒的書來讀。因為許多圖把他們的理論詮釋得太有趣了。
全書有兩百多張圖,我挑了十張,請大家看一下。
【樹之書】
大 塊 ✦ https://bit.ly/2WwvUJk
博客來 ✦ https://bit.ly/3a6hhjL
誠 品 ✦ https://bit.ly/33xB49l
金石堂 ✦ https://bit.ly/2U4plfj
讀 冊 ✦ https://bit.ly/3bnJhQv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網路及實體各書店有售
南丁格爾理論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即將在8月22日至27日於俄羅斯喀山舉辦!我國將選派58位國手參賽,並由勞動部阿春部長親自帶團出征💪💪 請大家一起幫國手們加油,#讓台灣再次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看到這群充滿職人魂的青少年就讓我想到年輕的自己。當年就讀耕莘護校時,我也有參加73學年度的護理技術競賽(不要偷偷算我年齡),並獲得了公共衛生護理組第三名🥉 我一直都認為技職很重要,可以讓學生從實務中實踐理論,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效果,盡早習得一技之長。
💥💥但有一點還是要特別提出來跟大家強調,#護理絕對不僅僅是一項技術,護理還需要兼顧病人的身心靈照護需求,在長照領域中更是扮演著進階護理的角色,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危機應變能力。也是因為如此,政府為了全面提升護理品質,#讓護理的教育水平與專業地位可以跟其他醫事職類並駕齊驅,政府在民國94年廢除了護理職校,在102年停辦了護士普考,我認為這是個護理發展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南丁格爾說,#護理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看顧的藝術。護理是實踐科學知識的專業,需要可以被檢驗的客觀知識和證據;護理更是人與人之間生命互動的藝術,是相當人性化的一項專業,就算將來AI和機器人科技蓬勃發展,也取代不了護理,因為生命共舞後的溫度變化,只有「心」才能體會。
#國際技能競賽
#練習再練習
#練習直到技能變成本能
#練習直到夢想變成驕傲
#國際技能競賽 #倒數30天 #台灣難波萬🇹🇼
阿春部長問我為什麼要跪著貼文……
技能奧運的國手們,太!熱!血!了!
看這影片,雞皮疙瘩不夠用啊…
8月22至27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國際技能競賽,剩下倒數30天,請大家一起集氣,幫國手們加油💪,Taiwan No.1!🇹🇼
==================
小編工商一下:「教練,我想學技能!」
這支影片的國手們,大部分都是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受訓。中彰投分署是東南亞最具規模的職業訓練中心,也是孕育技能國手的重要搖籃。中部的朋友想要學技能,來這裡就對了!
👉查詢職業訓練課程:https://bit.ly/2HI0HZD
南丁格爾理論 在 DA的遊戲實況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基本上寶一三藏能測試的最大傷害差不多就這樣了,除非把莎士比亞換成南丁格爾有機會傷害更大一些
2. 寶二的三藏基本上就是輕鬆寫意了
3. 雙孔+金色慶典紅魔放沒有測試,但理論上應該不會比較痛
4. 第三組的另外一個攻擊手可放任何你有的單體高火力狂戰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唷~
※Twitch遊戲實況頁面(歡迎來聊天吐槽):http://zh-tw.twitch.tv/paul20fan
※FB粉絲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aul20fan
※ASK問與答連結:http://ask.fm/paul20fan
※噗浪連結:http://www.plurk.com/paul20fan
若覺得有趣就麻煩您訂閱一下此頻道,
可以收到新的影片通知,謝謝您的支持。
◎◎◎◎◎◎◎◎◎◎◎◎◎◎◎◎◎◎◎◎◎◎◎◎◎◎◎◎
南丁格爾理論 在 【南丁格爾不只是護理師還是位統計學家!】 #國際護師節... 的推薦與評價
國際護師節南丁格爾為了說服英軍在戰地開設醫院,她設計了特別的圓餅圖來 ... 「弦論」是描述物理世界基本結構的理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