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能源拚轉型更順利 台電董座楊偉甫:需積極引進跨領域人才 促進跨領域創新..... (12/23/2020 中央社、大紀元)
(記者張建中報導)台灣能源拚轉型,連帶讓跨界人才需求急迫,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過往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科系為主,如今需要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透過跨領域人才滿足分散式能源發展,並迎合大數據趨勢。
工研院今天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電力系統是台灣經濟成長重要基礎,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都需要電力及電網相關人才加入,推升電力、電網求才若渴。
劉文雄表示,為鼓勵既有工程人員及學生加入電力領域,工研院雙管齊下,除設立電網學校,培養有意進入電力的人員相關基本知識,並設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鼓勵在學學生就讀電力相關課程。
楊偉甫說,過去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系為主,隨著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台電近年積極招募跨域人才。
他進一步說,由於分散式能源發展,電力調度、儲能設備與大數據分析都相當重要,再加上,政府推動風電及太陽能國產化,帶動生態議題,台電現在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
此外,為了增進與外界的溝通,楊偉甫說,台電同時招募大眾傳播人才,增加行銷溝通管道。
台達電人資處長陳啟禎表示,台達電對儲能人才需求迫切,只是相關人才除了要精進專業技術,同時也要提升通訊、人工智慧及表達等能力。
引進新世代跨領域人才促進產業創新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新北市報導)台灣沒有自產能源,石油是遠從萬里迢迢之外的產油國家進口,而石油對地球的污染日益嚴重,石油也有枯竭的一天,發展綠能可以讓地球的污染減到最低,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台灣的綠能研究也是需要大量年輕一輩的人才揖注,才能讓產業界、學術界、研究界、所有民眾產生共識,才能讓綠色能源永續傳承發展。
根據IEK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若未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改善,太陽光電、風力與儲能能產業預計將在2021年逐步反彈成長,全球市場產值將從2,076億美元成長至2,461億美元,漲幅18%。政府日前也宣布《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明年起正式上路,約束部分企業導入綠電做法,勢必帶動再生能源或儲能設備等加速發展,也因此相關應用人才百花齊放,電力及能源產業已被視為跨領域的新興高科技產業。
為布局下世代電力人才培育,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攜手LinkedIn及產學研今(23日)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電力產業動態與人才需求,並於論壇上頒發首屆「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藉以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電力產業。論壇現場吸引近三百位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蒞臨參與,顯示此一議題已廣受社會各界重視與關注,希望透過相關產業、學術界、研究界等的集思廣益,積極擘畫台灣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之發展方向,也期盼讓千里馬與伯樂相遇,帶動台灣電力與綠能產業全面發展,為台灣供電穩定及再生能源發展盡份心力,創造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蔡政府上任後把能源轉型列入首要工作,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並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將綠能科技視為重點發展項目。綠能已發展為跨領域產業,可預見未來電業供應鏈上會有許多創新商業模式,如電網規劃、設計、運轉與維護之人才培養等,而人才攸關電力產業競爭力,台灣迫切需要投入資源培育電力菁英。這次論壇對於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幫助甚大,除了匯集許多業界先進跨界參與對談,給予台灣電力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方向上寶貴的建議,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透過實質獎金鼓勵有潛力的學子加入電力相關領域。很榮幸能將首屆劉書勝紀念獎頒給優秀年輕電力菁英,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帶動台灣電力人才的世代傳承。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現在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過程,這當中電力與能源產業,都已在ICT科技的導入下,逐漸變成具有前景「科技產業」,衍生許多新興的機會與商業模式。最近工研院才跟台電簽署MOU共同培育人才,就是希望結合工研院跨領域創新科技的優勢與台電豐厚的實務經驗,共同開創出電力產業的新藍海。本次論壇,邀請國內指標級學界、企業界專家,共同找出下世代電力人才的新契機。另外,現場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成立的劉書勝紀念獎,希望以實質獎勵,培育更多年輕世代菁英。
劉文雄表示,除了優秀電力菁英挹注,凝聚社會共識也是推動能源轉型重要關鍵,不可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更需要電力發電端、用電端攜手合作,且必須人民、政府、產業相互合作,建立正確能源觀念的公民素養才能達成。在全球面對2050年碳中和議題上,能源就扮演了關鍵角色,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維持供電穩定上,也應導入電力承載順序概念,在解決電力問題上,可依序優先思考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分散式電源等著手,如果這三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確保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幫助台灣朝碳中和目標邁進。
電力與綠能產業名列全球Top10,成長最迅速產業綠金人才搶手論壇,邀請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以及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分別以「跨域新契機─如何建立永續能源世代的人才培育」、「電力與能源產業人才需求─你準備好了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台電副總徐造華、台達電人資長陳啟禎、台積電廠務處資深處長莊子壽、達德能源法務與人資總監申心蓓、以及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進行綜合座談,共同探討電力與能源人才需求與發展。
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並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人才是產業的基石,隨著電力與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業界迫切需要優質及充分的人才投入能源科技產業,培育人才不只是單靠學校,應整合產官學能量,產業界提供具挑戰性及未來性的職缺、政府建構友善的教育法規環境、學界則增設電力或能源相關課程,讓學子可以學習精進,藉由三方攜手並進,才能幫助台灣電力人才生生不息。
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指出,為分析綠能產業發展以及相關所需技能,利用LinkedIn獨有的經濟圖譜(Economic Graph)資料庫,連結7.22億的會員大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綠能人才可從事的產業非常廣泛,而且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對於相關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相關人才技能需求除全球共通的再生能源外,全球綠能人才共通技能更多側重於能量效率及永續。此外,不論台灣或全球,具備大數據/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技能則是共同的成長趨勢。
電力獎金挹注 讓綠金產業永續傳承
論壇上也特別頒發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設立專款專用的兩項獎學金: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
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為鼓勵投身電力系統與電網領域且表現出眾之優秀青年,經由其家屬、親友及同業支持,藉以紀念劉書勝先生畢生對於台灣電力系統與電網發展的卓越貢獻,以及嘉勉初入職場的傑出電網與電力人才,薪火相傳。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由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處工程師鄭宇軒獲得。28歲的鄭宇軒大二就下定決心要為台灣電力產業盡份一己之力,加入台電至今僅三年時間,他研究電力系統頻率控制的碩士畢業論文,不但被台電採用,更成為少數資歷不到十年就派到國外,參與國際級研討會的台電人。鄭宇軒獲獎提名人,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表示,鄭宇軒是台電重點栽培的電力精英,他參與智慧電網推動方案時,透過宣傳影片、設立網站等不同行銷手法,促使台電於新加坡智慧電網國際指標(SGI)於今年擠進前十名。鄭宇軒表示,台電給他很大空間發揮所長,包括智慧電網、輔助服務、電力系統預測等工作,讓他有機會成為推動台灣未來電力永續的推手之一。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30個頂尖產學研界共同支持下成立,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領域進行研究與就業。此次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共分為優秀專題提案獎、優秀學生獎、傑出專題成果獎、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特別獎等4項,總計22人得獎,其中,獲得傑出專題成果獎肯定,來自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的吳學儒表示,他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播放電線桿維修人員切斷電力時,瞬間噴出來的電光,有如電影般畫面讓他印象深刻,對電力的興趣開始萌芽,大學期間積極修習電力相關課程,厚實自己的電力領域實力,這次獲獎專題「適用於LLC諧振轉換器之優化頻率調變複合式最大功率追蹤器之研製」,主要是探討如何透過軟體演算法偵測,提高太陽能電力轉換效率。榮獲此獎項對他是一大肯定,會好好運用這筆獎金,投入更多電力研究。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得獎名單:
https://college.itri.org.tw/powerschool/1091214.pdf。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15145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40405.htm
♡
南台 服務學習 遠 端 在 康承親子概念藥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等待3個月 #現貨少量釋出 #售完不一定會再有
#全球第一款🎉 IBLE X KITTY 聯名款💟穿戴式負離子空氣機 Airvida C1 x HELLO KITTY
👉官網已上架: https://www.hohobuy.com.tw/categories/ibleairvida
#Ible獲得2019SNQ國家品質標章授證
#PM2點5去除率達到 99.9 %
#細菌去除率達到 95.3 %
#遠紅外線放射率達到 86.4 %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PM 2.5空汙等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南台灣空氣品質隨 #石化工業 等發展逐漸惡化,南北空氣品質走勢出現黃金交叉,國際癌症研究署警告,持續暴露於 #空汙 可能提升罹患肺癌的機率啊!
除了戴標示有抗空汙,防PM2.5的口罩,似乎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但有孩子的都知道,他們很不愛戴口罩,或是有時候一拔下來就不知扔到哪裡去了><
#其實不用說小孩我自己也常常忘了戴口罩
尤其我們家孩子呼吸道真的十分敏感
常常到了空氣比較不好的時間
或是人比較多的室內空間,都會不自覺地一直咳嗽
而且過來人都知道!!
孩子開始上幼稚園後,不生病個幾次根本不可能><
所以,除了平常孩子要勤洗手外
讓身在時代尖端的小編發現了這個好物!!
#ible穿戴式負離子空氣清淨機
開發團隊來自 #台灣 與 #德國,揉合了兩地的創意與經驗,以及對產品設計與測試的嚴謹,使得 #Airvida 系列無論材質選用﹑檢測報告﹑電磁波幅射的規範,皆符合 #歐洲最高標準,讓所有使用者都能安心沈浸在更潔淨的空氣,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現在在日本爆紅!!花粉季時簡直搶翻了啊!!像台灣人也很愛去日本旅遊,根據日本慶應大學調查,日本地鐵站空氣懸浮微粒含量是地上的 #5倍 啊!!#台灣 捷運地下月台也普遍有 PM2.5 #濃度偏高 的情形,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更要特別當心呼吸道的保護喔!!空氣中的過敏原(例如花粉、黴菌、寵物毛髮及二手煙)是造成我們寶貝經常打噴嚏的元兇,而空氣中 的另一個威脅 PM2.5,則已被證明是造成孩童發展遲緩或是增加偏差行為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 #ible 深受這麼多國家的喜歡呢?
超級時尚的外型Airvida M1(大人用),是全球最小的穿戴式空氣清淨機-重量不到20公克,3-10歲小童專用的C1也只有22g,非常輕量,不會造成寶貝的負擔。無論是外出、上學、搭公車或捷運地鐵等,都能時時給寶貝帶來清新無汙染的好空氣!
ible不間斷地釋放 #每秒兩百萬個負離子/cm3,這樣的濃度約為森林瀑布旁的100倍。如此大量的負離子會吸附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例如PM2.5、甲醛、花粉、二手煙、寵物毛髮及髒汙空氣),讓這些懸浮粒子互相吸引、變大變重,從而加速落地,如果一個 #隱形口罩,可有效減少吸入的懸浮微粒,避免髒空氣的危害。
全球第一款 KITTY 聯名款穿戴式負離子空氣機 Airvida C1 x HELLO KITTY,適合 #兒童與 #年輕女性。重量僅只 24g,非常輕量不會造成寶貝的負擔。透過每 0.6 秒在您寶貝臉部周圍產生一次兩百萬個負離子/cm3(大約是自然森林瀑布的 100 倍),Airvida C1 x HELLO KITTY 可有效減少您寶貝吸入的 PM2.5、花粉,以及空氣中的過敏原。
除了有效地清淨空氣外
✓通過嚴格的歐盟 CE 規範,並且 #遠低於CE規範的電磁波及電流上限
✓矽膠外殼通過美國 FDA 檢驗規範,確保寶貝 #不會接觸到任何過敏或有毒物質。
✓長效電力 28 小時以上的高續航力
✓無需更換耗材,定期清潔即可
✓電源:內嵌電池,micro USB 即插即充
✓項圈長度40 公分(經典款/ 漾粉款/率黑款)
❓小知識: 負離子對身體好在哪?
來看看行政院林務局怎麼說。
🧬
負離子(Negative ions)又稱 #空氣維他命,從健康角度分析,對人體有淨化血液、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調整自律神經,以及消除失眠、頭痛、焦慮、預防血管硬化等好處。
🧬
官方背書負離子對身心健康的好處。建議大家將登山列為興趣,平日也可透過 #Airvida 隨時隨地享受負離子的照拂哦。
👍PM 2.5 去除率達到99.9 %
👍細菌去除率達到 95.3 %
👍遠紅外線放射率達到 86.4 %
大人M1款首創搭配 #鈦頸鏈,在清淨空氣的同時亦能 #舒緩肌肉緊繃,提升生活品質。依穿著或場合不同,亦可改用 #衣領夾 配戴。當您回到 #室內隨手放上充電座,即可變身優雅的桌上型空氣清淨機,放在桌上讓工作更有效率,放在床頭櫃讓睡眠更有品質啊!!!!
除了有效地清淨空氣外,身為爸媽很在乎的就是 #安全性。Airvida C1通過嚴格的歐盟CE規範,並且 #遠低於CE規範的電磁波及電流上限。此外,Airvida C1的 #矽膠外殼通過美國FDA檢驗規範,確保您的寶貝 #不會接觸到任何過敏或有毒物質。
另外還有
#無風扇超靜音設計
#28小時長效電力
#USB充電簡單隨插即充
#無耗材設計定期清潔即可
所以我們一家都入手了ible 2個多月的時間
除了大人都很愛佩戴外
我們家兩隻孩子也很愛戴
我覺得除了造型十分吸引孩子願意當項鍊外
非常輕的設計和無電流感讓他們沒有任何不適感
至於大家很注重的功效部分,
我們自己是發現打噴嚏的次數確實減少了很多
身體舒服了,心情也好不少^^學習也能更專注!!
尤其到了人多的場合,或是室內遊戲設施
我們一定都會讓他們戴著才安心啊!!
小編知道康承的爸媽們都跟我一樣
很注重孩子的健康,很願意嘗試這樣的新產品
安全,我們自己都實際測試過!
決定來跟大家揪團,價格雖然不低
但沒有任何耗材的問題,其實很值得!!
#台灣製造
#保固一年
#此為團購價商品下單後除非瑕疵無退換貨服務
#售完無法追加 #喜歡不要錯過
👉官網已上架: https://www.hohobuy.com.tw/categories/ibleairvida
南台 服務學習 遠 端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宏碁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推廣科技結合教育 邁向雲端智聯 足跡遍及全球
宏碁公司今年欣逢創立40周年慶,宏碁基金會也已創立滿20周年,長年來持續致力於推廣科技結合教育,打造各種個人電腦創新產品,也將PC產品版圖拓展全球達160多國,企業營運之餘並協助推廣電腦科技教育、以及在世界各地推動各項公益活動,包含產品捐贈與整合學習計畫、數位資訊普及教育,並縮短數位資訊落差與鼓勵青年創業等。近年來朝向轉型為結合硬體、軟體加服務的經營模式,除核心的PC事業外,BYOC新事業也推出結合雲端與物聯網學習的雲教授物聯網教學套件(CloudProfessor, CPF),加入推廣雲端學習的行列,足跡遍及全球。
宏碁基金會由2009年起開始與亞太數位機會中心(ADOC)合作,透過捐贈電腦設備、成立數位學習中心等實際行動,積極推動國際間的科技教育。2011年起與中國的影光教育事業基金會合作,提供千台電腦與設備,捐贈範圍涵蓋了內蒙古、廣西、陝西、吉林、青海、重慶、黑龍江和新疆等偏遠的省市自治區。2014年透過ADOC計畫,在菲律賓捐贈電腦給NGO組織,協助推動偏鄉教育、縮短資訊落差,為地處偏遠地區的孩子打開通往未來的科技之窗。
除此之外,宏碁也協助外交部之台灣數位機會中心(TDOC)計畫,娟於今年6月啟用了緬甸首輛太陽能行動貨櫃電腦學習中心,利用太陽能發電,內部安裝高效能的電腦教學設備,搭配師資與教學課程,駛到緬甸的各區城鎮推廣電腦教學與網路技術,縮減城鄉數位落差。
去年起宏碁BYOC自建雲團隊與各大專院校展開產學合作,推廣雲端技術與教育,透過教學推廣與技術結盟、以及開放學生到宏碁實習等多元作法,拓展宏碁對於「雲端智聯」的概念,跨界產學合作的對象包含交通大學、陽明大學、慈濟大學、南台科技大學,以及將物聯網教學直接納入通識教育的佛光大學等。宏碁希望透過雲教授物聯網教學套件等產品,讓物聯網的初學者很快進入學習的領域,並產生學習興趣。
今年也與中彰投地區的勞動局計畫-中台灣創客列車合作,捐贈BYOC雲技術訓練課程與相關產品,協助培養雲端教育的種子教師,幫助中台灣學齡青少年學習雲端物聯網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此外也推出雲教授公益夏令營,協助汐止地區的清寒家庭學子免費學習雲端知識,提供在宏碁總部參加課程並實地操作的學習機會。
未來也將在全球各地推廣雲端教育和物聯網入門的學習,計畫以雲教授物聯網學習套件為教學基礎,與各地區科技教育的組織共同合作,由宏碁提供教學資源與技術和產品前後端服務,提供各地種子教師的培育訓練,首波推廣區域將以中南美洲開始,藉以推廣科技教育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南台 服務學習 遠 端 在 南台科大創業團隊貝世特榮獲創業選秀活動大獎表現亮眼!! 2009 ... 的推薦與評價
發表會上貝世特科技研發經理蕭世杰表示,參與本次活動除接受創投經理人層層嚴峻的試煉外,也經由創投公會整合相關資源與服務,學習到如何從投資者角度審視自身產品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