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關腔調的小影片,覺得很有趣,跟大家分享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Mw7HD9c10
學生中有從事演藝工作的,曾跟我說外國演員腔調也是演出的一部份,但台灣的演員這方面就沒那麼著重。導演甚至會因為咬字太正,覺得不夠有台味而不錄用演員。我兒子也分享有次在學校看電影“返校”,片子恐怖效果不錯,但年輕演員一說話,兒子就出戲了。
在連結中,用了幾個經典演員的腔調表演,其中談到英國腔,這發聲的位置感比較偏內部的腔調,幾乎所有母音都要加點“呃”的咽部動作。英國腔不僅在音質上深沈,抑揚頓挫也來的更加誇張,帶有些朗誦感,有更明顯的歌唱旋律特質。
這些特質加起來的效果是~非常適合演反派人物!
我的教學倒沒有去特別玩腔弄調,這並非我有興趣的領域。但發聲基本的舌咽控制力一提升上來,從事戲劇與歌唱等演藝工作的學生都說,很容易的就做出他們過去想表現卻做不出來的腔調、聲韻。
這令我回想起小時候因為住在改建的眷村,內腔北調的,家裡阿嬤講台語,10歲前常跟她窩在一起,因為冬天她會有燒炭的暖爐。跟老人家混久了,有陣子我的台語很好,同時因為環境中有許多各地的外省老人,耳濡目染的也就會了一堆南腔北調。
小孩子呀!肌肉有彈性,模仿什麼都容易。反而長大了,發聲適應了特定的腔調,就失去了彈性。所以,老一輩的日本人,他們的英文都非常的生硬。但新一輩的日本人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總之,發聲的基本功練好了,要去模仿各種腔調必定會事半功倍。
南腔北調 台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腔調是語言表現的細節,用什麼腔調講話,往往也都在暗示一些社會背景。在英國,腔調反映的是地域與社會階級。在台灣,腔調上的差異,也能反映出出生成長地域的不同。
這篇來自【every little d】上轉載自《地味手帖》的文章,以實例說明了台灣各地閩南語腔調上的差異,也讓我們進一步從腔調差異想像台灣過往的移民歷史。
-------------------------------
而到我六年級這一輩,大學逐漸廣設,各地青年的學歷也越來越高,反而是在學校宿舍內,衝擊出新一波的南腔北調大集合。每次和斌仔講台語,就是覺得不順,因其偏泉州腔,我乃漳州腔,頻率最對不上的,就是變調。
舉個例子:台北的松山(siông-san),我「松」的變調是平平滑過去,斌仔會微微下坡……某次搭火車經松山車站,真的耶!廣播傳來的就是斌仔那種微下坡的變調。
還有青菜的「青」斌仔說tshinn,我是tshenn,此乃一北一南,一泉一漳之殊異。他嗜吃的tshinn菜到我口中,就像改換烹調法,吃是可以吃,但難以下嚥,我還是喜歡吃tshenn菜啦!
頂港下港大捙拚
和斌仔的差異,到外頭吃飯時更為明顯。湯麵端上來,他總要拿起胡椒罐撒一撒,鼻子敏感的我隨即打噴嚏,敬謝不敏。
基隆人愛喝湯愛得要死,我嘉義人則要帶肉帶油帶鹹——口味不合就互相取笑,我說詼(khue)來詼來,他習慣說詼(ge)來詼來,同樣的嘲笑戲謔,他ge我khue,我khue他ge,好朋友才會互相黜臭(thuh-tshàu)啦!
好了好了,飽食後我要去納(la̍p)錢,斌仔說不對啦,台語要說付(hù)錢,這怎麼對呢?從小在嘉義都是納(la̍p)錢咧!問老闆回答說納(la̍p)錢,斌仔不服氣,說這是高雄,不準不準。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42824?fbclid=IwAR0PMjqeoZP5MtNu77Hb3q94z28CoTzMYa3xxXNYA6sCyvp0c8hTAn0x1qo
南腔北調 台語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民黨政府當年的國語政策是打壓所有方言,並不針對台語。
如果真要打壓台語,那電視台根本連一分鐘的台語節目都不會出現!
結果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只有國語台語(有國語新聞也有台語新聞)跟非常少量的客家語節目,其他各省方言乃至於原住民語都沒在電視上出現,真要說打壓,這些根本沒出現的語言才是貨真價實被打壓!
但談歷史忌諱以今非古,以今天的價值觀硬套過去的作法是非常不恰當。我先前文章就舉出,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在歷史上曾有過類似的「國語推行運動」。
以當年的背景,政府要推行國語教育當然會從主流媒體下手;就像父母希望小孩學英語就會努力把家裡創造出以英語為主的環境一樣。
否則,你告訴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快速地在一代人的時間裡讓最多人學會共通語言以降低溝通成本?
想像法庭上南腔北調彼此難以溝通理解的當年,多少冤案錯判由此而生?相較起來,電視台以「國語為主要語言播放」的造成的「人權侵害」難道比較高?(其實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看,電視台主要播放某種語言也不構成什麼人權侵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