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試讀/採訪後記:二十二K不是年輕人的錯,印鈔票才是禍首?】
訪問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之後,我對 #量化寬鬆 有了不同的觀察角度。原來這些曾讓我在大學課堂考試頭昏眼花的專業術語,現實社會中卻是資產悄悄移轉的一場遊戲。(《 #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親簽限量版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020)
這場遊戲聽起來玄妙又荒謬,讓我想起之前看過一本書《#美元末日》中提到一個更誇張的經典例子。
一九九六年在 美國明尼蘇達州有宗案件,涉案人叫傑羅.戴利,#他因為沒錢繳房貸而和銀行對簿公堂。
這時他腦筋一轉,控訴銀行貸款給他的錢其實並非銀行的財產,而是貸款協議簽訂時 #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是來自於傑羅.戴利的信用承諾,銀行只是敲打鍵盤就創造了這筆錢,並沒有任何實質付出。
法庭審判期間,銀行總裁摩根出庭時承認,的確與聯準會聯合通過記帳方式,在帳面上建立了這筆貨幣與信貸,而美國法律並未賦予他這樣做的權利,因為本來必須有合法的對價物來兌換票據。
因此最終 #判決銀行敗訴,駁回銀行沒收房地產的要求,戴利保住了他的房子。
看完這起案例我非常震驚,下巴都快掉下來了。我想起曾在網路上看過一部影片叫做《#貨幣系統真相》(Hidden Secret of Money),這部影片非常勇敢地用很簡單的比喻拆解了「造錢過程」和不合理之處。雖然有人批評影片太煽情,造錢的一切只是資本社會「信用擴張」以維持經濟運作的方法,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似乎是信用擴張是否擴張太多,而當中是否造成努力工作和生產的人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辛勞收入被某部分人敲敲電腦鍵盤就輕鬆搶走。
為什麼薪水漲不了?
最近幾年,台灣不斷討論著 #二十二K議題,年輕人薪資低成了一個受到關注卻沒有共識的討論。
上一輩認為是因為年輕人太懶、不夠努力、只會抱怨,吃不了苦所造成;但年輕人認為是企業不願加薪,以及高昂的房價讓生活只能追求小確幸。這些討論隨著共識來越少,逐漸形成世代撕裂: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
身為年輕人的一端,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的薪水漲不上去?
為什麼我們感到生活如此窒息,好像再努力也存不了錢,真的是因為我們不夠拚嗎?
我看著周遭同學,有人頂著名校光環薪水卻不到五萬,也有許多人兼職工作,一整天換算工時真的不比上一輩少。但在訪問許多企業家談論二十二K議題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其實比他們的年代好很多,我們用iPhone、買新衣,不再是一個麵粉袋做好幾條內褲那個篳路藍縷的生活年代。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二十二K? 真的是我們不夠努力又太貪心嗎?
後來,我在節目中專訪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先生,因為提前準備資料而閱讀他的著作《#貨幣戰爭5》,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當貨幣長時間過度寬鬆時,資產價格上漲所產生的利潤率,將高於經營實業的利潤率,這種差距越大,資金就越不會流入實業,而只會追逐資產升值。在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倒抽實業的資金去瘋狂爆炒資產。」
這一整段話簡單來說,就是當借錢投資股市的報酬率比經營企業更賺錢時,企業家就會選擇把錢拿去投資金融商品,而非投入所經營的企業,畢竟商人是逐利而居。
而隨著資金都在金融市場,真正帶來生產的企業成長幅度將會受限,員工如你我的薪水當然很難調升。
宋鴻兵在書中點出的癥結會不會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面對二十二K難題的真相,實在很值得思考。而我們也真實看到,隨著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瘋狂印鈔票,全世界的房地產價格飆升幅度驚人。
根據信義房屋調查報告,台北市房價從二○○七到一七年的十年期間,漲幅高達六五%,新北市則高達八五%,換句話說,不管我們多努力存錢,薪水漲幅絕對比不上這樣的速度,而如此高的房市投報率,似乎也讓炒房比認真工作還能更快賺錢。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時代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ry May)在二○一六曾在媒體上公開喊話,量化寬鬆政策讓借貸者的債務越來越廉價,儲蓄的人卻越來越窮。而有趣的是,借貸者現在不是窮人,而是有錢人和政府。
梅伊批評,這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梅伊這番話道出我們這個世代的辛酸,我甚至不禁想,我們是不是算量化寬鬆政策的受害者? 畢竟如果年輕人不會投資,只領一份死薪水傻傻儲蓄,那麼錢只會在這玄妙的貨幣體系中悄悄不斷被轉移到部分人手中,我們再努力工作,也只會越來越窮。
二十二K是年輕人的錯,又或者是整個時代環境下,量化寬鬆的聚寶盆印出太多鈔票造成的結果? 我不知道,但希望能找到答案。
這件事情像一個謎,或許如同《貨幣系統真相》影片中說的:「統治階級不希望你知道真相,因為就是貨幣系統讓他們一百多年來能處於財富金字塔頂層。」
我看著影片,腦海中浮現二○一一年「占領華爾街運動」中民眾抗議憤怒的臉龐,也思考著台灣年輕人的生存掙扎。這場遊戲實在太深奧,誰能說清楚規則,告訴我們真相?
圖/當年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沙金特博士合影。
---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辛苦的勞工
大家辛苦了
勞動節快樂
#為什麼我們努力工作卻越來越窮
#這本書希望幫大家看清癥結
#不要再被騙了
#窮忙不一定是我們的錯
博聚實業薪資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試讀/採訪後記:二十二K不是年輕人的錯,印鈔票才是禍首?】
訪問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之後,我對 #量化寬鬆 有了不同的觀察角度。原來這些曾讓我在大學課堂考試頭昏眼花的專業術語,現實社會中卻是資產悄悄移轉的一場遊戲。(《 #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親簽限量版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020)
這場遊戲聽起來玄妙又荒謬,讓我想起之前看過一本書《#美元末日》中提到一個更誇張的經典例子。
一九九六年在 美國明尼蘇達州有宗案件,涉案人叫傑羅.戴利,#他因為沒錢繳房貸而和銀行對簿公堂。
這時他腦筋一轉,控訴銀行貸款給他的錢其實並非銀行的財產,而是貸款協議簽訂時 #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是來自於傑羅.戴利的信用承諾,銀行只是敲打鍵盤就創造了這筆錢,並沒有任何實質付出。
法庭審判期間,銀行總裁摩根出庭時承認,的確與聯準會聯合通過記帳方式,在帳面上建立了這筆貨幣與信貸,而美國法律並未賦予他這樣做的權利,因為本來必須有合法的對價物來兌換票據。
因此最終 #判決銀行敗訴,駁回銀行沒收房地產的要求,戴利保住了他的房子。
看完這起案例我非常震驚,下巴都快掉下來了。我想起曾在網路上看過一部影片叫做《#貨幣系統真相》(Hidden Secret of Money),這部影片非常勇敢地用很簡單的比喻拆解了「造錢過程」和不合理之處。雖然有人批評影片太煽情,造錢的一切只是資本社會「信用擴張」以維持經濟運作的方法,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似乎是信用擴張是否擴張太多,而當中是否造成努力工作和生產的人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辛勞收入被某部分人敲敲電腦鍵盤就輕鬆搶走。
為什麼薪水漲不了?
最近幾年,台灣不斷討論著 #二十二K議題,年輕人薪資低成了一個受到關注卻沒有共識的討論。
上一輩認為是因為年輕人太懶、不夠努力、只會抱怨,吃不了苦所造成;但年輕人認為是企業不願加薪,以及高昂的房價讓生活只能追求小確幸。這些討論隨著共識來越少,逐漸形成世代撕裂: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
身為年輕人的一端,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我們的薪水漲不上去?
為什麼我們感到生活如此窒息,好像再努力也存不了錢,真的是因為我們不夠拚嗎?
我看著周遭同學,有人頂著名校光環薪水卻不到五萬,也有許多人兼職工作,一整天換算工時真的不比上一輩少。但在訪問許多企業家談論二十二K議題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其實比他們的年代好很多,我們用iPhone、買新衣,不再是一個麵粉袋做好幾條內褲那個篳路藍縷的生活年代。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二十二K? 真的是我們不夠努力又太貪心嗎?
後來,我在節目中專訪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先生,因為提前準備資料而閱讀他的著作《#貨幣戰爭5》,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當貨幣長時間過度寬鬆時,資產價格上漲所產生的利潤率,將高於經營實業的利潤率,這種差距越大,資金就越不會流入實業,而只會追逐資產升值。在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倒抽實業的資金去瘋狂爆炒資產。」
這一整段話簡單來說,就是當借錢投資股市的報酬率比經營企業更賺錢時,企業家就會選擇把錢拿去投資金融商品,而非投入所經營的企業,畢竟商人是逐利而居。
而隨著資金都在金融市場,真正帶來生產的企業成長幅度將會受限,員工如你我的薪水當然很難調升。
宋鴻兵在書中點出的癥結會不會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面對二十二K難題的真相,實在很值得思考。而我們也真實看到,隨著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瘋狂印鈔票,全世界的房地產價格飆升幅度驚人。
根據信義房屋調查報告,台北市房價從二○○七到一七年的十年期間,漲幅高達六五%,新北市則高達八五%,換句話說,不管我們多努力存錢,薪水漲幅絕對比不上這樣的速度,而如此高的房市投報率,似乎也讓炒房比認真工作還能更快賺錢。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時代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ry May)在二○一六曾在媒體上公開喊話,量化寬鬆政策讓借貸者的債務越來越廉價,儲蓄的人卻越來越窮。而有趣的是,借貸者現在不是窮人,而是有錢人和政府。
梅伊批評,這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梅伊這番話道出我們這個世代的辛酸,我甚至不禁想,我們是不是算量化寬鬆政策的受害者? 畢竟如果年輕人不會投資,只領一份死薪水傻傻儲蓄,那麼錢只會在這玄妙的貨幣體系中悄悄不斷被轉移到部分人手中,我們再努力工作,也只會越來越窮。
二十二K是年輕人的錯,又或者是整個時代環境下,量化寬鬆的聚寶盆印出太多鈔票造成的結果? 我不知道,但希望能找到答案。
這件事情像一個謎,或許如同《貨幣系統真相》影片中說的:「統治階級不希望你知道真相,因為就是貨幣系統讓他們一百多年來能處於財富金字塔頂層。」
我看著影片,腦海中浮現二○一一年「占領華爾街運動」中民眾抗議憤怒的臉龐,也思考著台灣年輕人的生存掙扎。這場遊戲實在太深奧,誰能說清楚規則,告訴我們真相?
圖/當年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沙金特博士合影。
-\-\-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辛苦的勞工
大家辛苦了
勞動節快樂
#為什麼我們努力工作卻越來越窮
#這本書希望幫大家看清癥結
#不要再被騙了
#窮忙不一定是我們的錯
博聚實業薪資 在 FundDJ基智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兵報到】聚焦果汁飲品 F-鮮活今年EPS拚6元
(精實新聞記者‧許曉嘉)中國大陸果汁/果粒/果粉大廠鮮活控股(F-鮮活,1256)回台上櫃,預計將於9月5日掛牌。該公司目前主要產品項目包括濃縮果汁、果粉和果粒等用於各式果汁飲品的基底及口感食材的果汁飲品調製材料、果汁糖漿等,主要業務市場集中在中國大陸,並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為美食區的飲料供應商,成功的打開了知名度。
鮮活控股公司成立於1998年2月,目前股本約1.58億元。早期係於江蘇省昆山市設立了鮮活實業(昆山)食品工業,2002年10月又於上海成立了鮮活實業(昆山)食品工業上海分公司,2009年在江蘇省昆山市則成立鮮活果汁工業(昆山)公司。2010年成為提供世博會園區多家餐飲企業特製飲料產品的供應商,同年與昆山市張浦鎮姜杭村經濟合作社於張浦鎮合資成立昆山姜杭生態農業科技開發公司。
隨後鮮活在2011年3月正式遷廠至大陸江蘇昆山市張浦鎮俱進路新廠房,占地約20畝,旁邊還有預留地,成品倉庫2000平方公尺,可儲存1200噸,1、2期生產車間分別各為2200平方公尺。
2011年4月份,鮮活新增了現調果汁業務項目,並著手推廣,2011年7月份成立了研發品管部的中試車間(小型實驗工廠),2011年9月被認定為蘇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3月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同年5月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目前鮮活控股的營運主體為鮮活實業(昆山)食品工業和鮮活果汁工業(昆山),主要產品包括濃縮果汁、果粉和果粒等用於各式果汁飲品的基底及口感食材的果汁飲品調製材料。其中,果汁產品營收佔比約6成多,果粒佔比約2成多,果粉比重約1成多。
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並創造差異化,鮮活係引進海外果汁原漿和水果物料,加上內部製程和開發技術,以殺菌系統和潔淨冷罐裝加工生產,提供連鎖餐飲集團與連鎖外賣飲品調製果汁飲料品的材料,以及食品工廠用於生產水果風味使用的添加原料。
產品銷售對象則包括連鎖餐飲業、食品加工廠,並透過地區經銷商做為通路,將產品販售到中國大陸各地區。目前鮮活的客戶,加盟連鎖業者佔比約40%,工廠客戶約10%,經銷商佔比約50%,主力業務還是以餐飲市場為主。
而因應中國大陸市場競爭加劇,近年來鮮活也已開始嘗試與國際業者展開多元化的接觸,期許藉此能擴大產品業務範圍。鮮活2011年營收達9.95億元、稅後淨利8375萬元、每股盈餘達5.54元,市場預期,鮮活2012年每股盈餘應有機會挑戰5-6元。
獲利方面,鮮活控股2010年每股盈餘約達4.86元;2011年上半年營收達6.2億元,上半年稅後淨利達3535萬元、每股盈餘達2.21元。公司目標是2012年營收要挑戰13億元、年增約三成,但獲利表現則要看下半年材料成本、市場需求,以及毛利率變化。
就產業趨勢來看,果汁是中國大陸飲料市場成長最快速的項目之一。尤其近年來大陸薪資所得逐年提高,外食人口增加,更帶動餐飲業蓬勃發展,以及對於飲品、果汁等需求日益成長。依據中國產業研究機構中國調研報告網報告統計,自2006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大陸果汁飲料銷售額係以每年16%的幅度成長,整體2011年果汁飲品佔大陸飲料市場銷售比重約達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