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
卡哩卡哩由來 在 行銷女子在日本 Ari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日本行銷時間表1~3月篇 參考日本節慶活動刺激發文點子吧!>
今天跟大家介紹我平常常參考的行銷時間表及日本推特帳號配合節慶的推文案例,希望能幫助大家帶來靈感,在沒梗的時候有題材可以發揮😊
◆日本1月至3月的行銷重點
由於日本新年約是12/29至1/3,1月頭幾天仍有濃厚新年氣息。接下來1月中就開始準備日本最重要商業節慶之一的情人節。情人節至3/14的白色情人節之間,是巧克力產品最熱賣的季節。因為開學或社會新鮮人開始上班的月份是4月,3月則是充滿迎接新生活的氣息。
氣候上一般認知在4月前是冬天,東京平均最高氣溫約在10~20度之間,是保暖家電及器具銷售最好的時期。
◆2021年1-3月主要節慶活動
・節日/活動:
1/1 元旦
1/1-1/3 新年假期
1/11 成人式 (三連休)
1/16~1/31 大學入學共同考試
2/2 節分
2/11 建國紀念日
2/14 情人節
2/23 天皇誕辰
2月底-3月 各大學入學考
3/3 女兒節
3/14 白色情人節
3/20 春分
3月中至下旬 畢業典禮
3月底 學生放春假
・趣味節日:
1/15 草莓之日
1/16 英雄之日
1/22 咖哩之日
2/5 微笑之日
2/9 衣服日
2/22 貓之日
3/9 謝謝之日
※趣味節日是指非國定節日,民間團體為了宣導或宣傳擅自訂的日子
◆日本行銷實例
1.【趣味節日】 2/5 微笑之日
節日由來:2/5的日文發音像是微笑『ニコ』的發音
①日本航空推特帳號
日本航空巧妙地上傳了飛機頭稍微打開維修時的照片,從側面看起來就像在微笑的飛機。
將產品擬人化呈現是很棒的例子呢!
②寶可夢推特帳號
寶可夢推特帳號製作了遊戲裡怪獸們微笑時的影片,吸引了許多粉絲在留言區,截圖分享怪獸的微笑照。
簡單地錄製結合產品跟笑容的照片,也很有效果!
2.【趣味節日】2/22 貓之日
節日由來:2/22的日文發音像是貓叫聲的『ニャンニャンニャン』
①日清泡麵推特帳號
日清泡麵利用了泡麵包裝的拉角製作出貓耳朵,並用打開泡麵時出現貓咪這種驚喜感,成功獲得11萬人按讚。
②哆啦A夢推特帳號
哆啦A夢左擁右抱貓咪們的圖片幽默詼諧,讓人忍不住想分享。
關於其他案例,去年上傳的「日本貓之日行銷案例」貼文有更多介紹喔!
3.【趣味節日】 3/9 謝謝之日
節日由來:3/9的日文發音像是謝謝的『サンキュー(Thank you)』
①日清泡麵推特帳號
PlayStation推出感謝抽獎活動,只要轉推就有機會獲得PS4,電視等豪華獎品。此活動成功得到17.5萬轉推。
利用謝謝之日,感謝粉絲準沒錯!
②寶可夢推特帳號
寶可夢製作感謝卡讓粉絲可以下載,寫給想要感謝的人。
提供素材炒熱節日氣氛也是不錯的手法。
在網路搜尋『販促カレンダー』、『マーケティングカレンダー』、『何の日』等關鍵字也可以找到日本行銷時間表的參考資料喔!
◆參考網站:
https://www.comnico.jp/we-love-social
https://shop-pro.jp/yomyom-colorme/65550
https://www.asaori.co.jp/calender
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日本節慶呢?
喜歡這貼文請收藏或分享給朋友吧!
#日本文化 #社群 #社群行銷 #行銷 #懶人包 #行銷時間表 #艾瑞兒談行銷 #猫の日 #貓之日 #網路行銷 #行銷 #品牌行銷 #小編 #社群媒體 #行銷策略 #ig經營 #ig行銷
卡哩卡哩由來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婆婆「火車阿嬤」的人生畢業典禮】
在婆婆的人生畢業典禮中,我從頭到尾一直隱約感應到她老人家開心地呵呵呵笑不停。
因為,八位子女,數十位孫子女、曾孫、玄孫,能來參加的都來了,送行的隊伍落落長,祝福與感恩滿行囊,在整個禮儀場裡特顯尊榮。
五代同堂,世間稀有。
婆婆修習了98年的人生學分,走過不可思議的一世紀之久,
從艱困的農業時代、走過工業時代,再走到她完全跟不上腳步也無法理解的科技時代,
當全家族都開始手機滑不停,她還是享受在灶腳拿菜剷。
在漫漫歲月裡,她熬過了我們兒孫輩很難想像的各種人生考驗、關卡與苦難,但也淬鍊出百歲人瑞才可能有的堅韌、溫度與厚度。
儘管最後癌末的考試太刁鑽折磨,最後幾年的病苦勞疫難免考驗著她本性裡的溫潤與韌性,
但她以無比的勇氣迎戰對抗,苦撐到最終點。
除了最後幾個月病入膏肓實難以自如行動,直至九十好幾,她仍堅持自己走路、自己沐浴、能自己做的絕不要假手別人,超強的忍耐力與獨立性真的令我相當佩服,也是我老後的榜樣。
小子們在學步兒時都稱阿嬤是「火車阿嬤」。
因為早期婆家就坐落在火車交流道不遠處,對火車瘋狂著迷的小子們只要聽到火車隆隆聲,就立刻拉著大人衝去看火車,從早到晚不知幾凡,所以就叫阿嬤是「火車阿嬤」。
隨著小子們長大,愈來愈忙,回去看阿嬤的頻率愈來愈少,直到高中大學,更忙得只剩寒暑假才有機會和阿嬤見個面,
南北的阻隔、言語又不通,長大了的小子們看到阿嬤已像是客人般含蓄拘謹,非常有限的相處時間著實阻礙了祖孫情感的建立與互動,
我不能不承認,這是做為兒子與媳婦心頭的一絲遺憾,也絕對是阿嬤心裡深處絕對存在的一點失落。
我沒有辦法勉強孩子對阿嬤湧出超級豐沛的感念之情,因為他們連懵懂時為什麼叫她「火車阿嬤」的由來都已遺忘,更何況是阿嬤其他疼孫的總總細節瑣事?
但是,在全家族一起緬懷火車阿嬤的團聚時刻,我覺得我有責任再次為孩子們娓娓敘述阿嬤曾經的真心疼愛。
每次回去看火車阿嬤,她早就已提前部署,冰箱塞得有多滿,她的興奮、誠意與期待就有多滿。
一點都不假,有時候冰箱滿到她連東西都找不到。
搬出所有最豐富的菜色為兒孫煮個不停,就是她最直接的愛。
從天還沒亮她就已經起來煮早頓,等我們姍姍晏起,她就在一旁像是看一齣溫馨暖劇般,細細欣賞著兒孫們大口咀嚼她精心準備的菜餚,
直到看我們碗盤見底,她便開懷呵呵呵地笑不停。
所以老公都說,孝敬她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她費心煮的飯菜都吃光。
婆婆休息沒多久,又來準備午頓、再沒多久又開始準備晚頓、幾乎是連宵夜也從沒少過。
每次打開鍋子的炊魚,她都像看到滿意的作品,自鳴得意地笑出來,喊我看 : 「吼,你看,揪水ㄟ!緊來龐去,緊去甲!」
每次回去都是她老人家伺候我們啊。
我記得她還曾經搞缸地不知哪弄來一大袋青蛙,非常興奮地煮給孫子吃,
煮好時要我先試一口,我當場傻眼,因為我根本連一小口都不敢嚐,還在考慮該不該傷她老人家的心,她就捏一口塞到我嘴哩,說:
這很開胃口哦,孫子會很變得很愛吃飯,趕快龐去吃!
沒想到等我要回台北時,她又塞了更大一袋青蛙肉說:
揪新鮮,揪清ㄟ,我攏洗乾淨切好了,你回台北就用大蒜配著炊,呵呵呵,你們在台北買不到的啦!
每次回台北,我們的車子也是被她老人家塞到滿滿滿,切好在路上給我們享用的水果、菜餚、零嘴、用品、台北買不到的各種食物……,
一車子五人,外加嬰兒推車尿布與行李,總是堆到我連腳都無法伸直。
用心感受,就知道老人家多渴望只有幾天的相處,能儘量將她的愛與關心延伸到台北,滿載而歸的當然不只是那些看得見得食物與用品。
事實上,我最感謝的是婆婆從來不嫌棄我不太會講台語,因為打從我認識她,她就嚴重的重聽,
所以全家族大概都不知道,我到南部去最敢開口講台語的對象就是我的婆婆,因為她聽不清楚,所以我就放心的亂講一通,不怕出錯更不怕她笑。
而我最好學台語的對象也是她,因為她重聽,所以講話又大聲又很慢,而且她老人家用的字句很淺顯,重複的字句很多,所以,跟她學台語是最有效的。
兒孫滿堂、留下慈藹容顏的火車阿嬤功德圓滿,終於光榮的畢業。
她的告別式,也是她璀璨的人生畢業典禮。
給她博士畢業證書也不為過啊。
謝謝我的婆婆、火車阿嬤。
在送您的路上,我在溫煦的陽光中真的感覺您正開心驕傲的對著滿堂兒孫們微笑:
呵,花揪多揪水,你們攏來揪歡喜ㄟ。
#沒想到生前就戴過學士帽準備好這張喜感十足的照片
#問過婆婆以前產婆怎麼接生她說她又沒有難產幹嘛要找產婆自己生就好
卡哩卡哩由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