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ournals.lww.com/acsm-essr/Fulltext/2021/01000/Strength_Training__In_Search_of_Optimal_Strategies.2.aspx
低強度+BFR可以增加訓練時的代謝壓力,和高強度訓練一樣有肌力增強和肌肥大的效果,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BFR在執行上較為困難,而且對於有經驗的訓練者較為無效。
如果想要兼顧機械張力和代謝壓力的刺激,可以試試「37訓練法」。用70% 1RM做五組,每組分別由3下增加到7下,組間休息15秒。這樣一回合做完才25下,如果怕訓練量不夠,可以休息150秒後再做一回合。倒過來做的73法,雖然總次數一樣,但是效果就沒有37法那麼好。
個人實際操作的建議是,一開始上肢可以從55-60% 1RM開始嚐試,下肢則從60-65%開始。做不完就休息15秒再做,直到把總次數補完,做得完就下次訓練時加點重量。我每個星期練兩次,深蹲、硬舉練了一個月才終於能用70% 1RM做完全部25下,但是上肢則幾乎沒什麼進步。
這個訓練法強調既有強度又有代謝壓力,所以練起來又累又喘。我練了三個月的結果,在心肺功能方面有點像HIIT,我自己感覺肌耐力跟短時間衝刺的能力有變好,衝刺完的恢復時間也有縮短。而在最大肌力方面,深蹲、硬舉略為增加,而卧推、肩推則是略為減退。可能是因為上肢用的強度不到70% 1RM,而且每次訓練只做一回合25下,強度不夠訓練量不足,自然就退步了。
我覺得37訓練法可以當做下肢的輔助訓練,對於下肢肌力和心肺功能都有幫助,但是用於上肢就感覺沒有什麼效果。另外這篇文獻我覺得非常值得一讀,因為對於肌肥大跟肌力增強的機制上,有非常清楚的整理和說明。
🔹️🔹️🔹️🔹️🔹️🔹️🔹️🔹️🔹️🔹️🔹️🔹️
【5/2 大夫訓練 《槓鈴處方》專題講座】
【台中場】
.講者:骨科專科醫師、大夫訓練 吳肇基
.時間:2021/5/2(日)09:30-12:00
.地點:益品書屋ep-Books台中館(台中市南屯區惠文路361號)
.費用:800元
.報名連結:https://p.ecpay.com.tw/BD12EA1
https://www.facebook.com/350889771662760/posts/384113741930462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60的網紅Jackie’s Fitnes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既然下背受傷,就練習我最弱的卧推吧!今個星期暫時停止所有深蹲和硬拉。另外,受到中國舉重隊影片的啟發,嘗試多做一些基本健身動作,不理次數,做到做不了為止。書本中的理論是6-12次是訓練肌肥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喜歡嘗試新動作及次數,就等我試完再告訴大家吧!...
「卧推 次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Francis Lam 健身教練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Jackie’s Fitnes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Re: [問題] 臥推怎麼突破-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到底要練幾組?肌肥大專家告訴你增肌最佳訓練組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重訓常見名詞 S(組數):Sets的縮寫。 Reps(每組次數) 的評價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請教:如何知道自己能增加臥推的重量? 的評價
- 關於卧推 次數 在 問...女生臥推隨便都有3、40嗎- 健身板 的評價
卧推 次數 在 Francis Lam 健身教練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實用]】5個天然的快速增肌技巧
🔸1,少次數大重量訓練
很多人都知道,讓肌肉肥大的每組最佳次數是8-12次,但是如果你想要進步,想要更重的重量就需要變得更強壯。但是每天做一樣的重量怎麼能讓力量增長?
最好的辦法就間中是減少每組次數,加大動作用的重量,很多研究表明每組2-6次對於肌肉力量的增長最為明顯,而這個次數區間也能夠最大化肌肉纖維和神經系統的改變。
🔸2,注重複合運動:
把最經典的複合運動加入你的增肌計劃裏面吧!這些都是眾多健美明星經過多年驗證的王牌動作。如卧推,推舉,引體向上,深蹲,硬拉等等。
例如📌深蹲:
深蹲刺激人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一發現(刺激量有待深究),而更多的生長激素則意味着更多的肌肉生長。
📌硬拉
和深蹲很像,硬拉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參與,由於硬拉是先上後下,這就不存在「彈起」這個借力過程,因此硬拉能夠揭露你力量的真面目,也能真正鍛煉到你全身的力量。
🔸3,在頂峰收縮時維持1-2秒
以寬握下拉為例,將橫槓拉到最下時,肌肉處於頂峰收縮,此時請維持肌肉收緊2秒,然後才慢慢進行離心收縮。同樣,大家不用每一個動作都這樣做,只需應用在一至兩個動作上即可!
🔸4,確保足夠的休息
休息包括肌肉的休息和正常的睡眠。當肌肉深度訓練過後,必須要充分給與休息的時間才能增長,一般是72小時,至少48小時。而充足的睡眠才能讓你的身體快速恢復體力,研究表明當睡眠不足的時候,肌肉會長時間處於分解狀態,增肌效果大打折扣。
🔸5,均衡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補充
肌肉生長是一個消耗的過程,所以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必須充足。而蛋白質是肌肉生長的至關重要因素,沒有蛋白質的氨基酸,做再多的訓練都徒勞無功!
然而,很多增肌困難者很多都不是缺乏訓練,而是不懂均衡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飲食搭配。
課程資料請瀏覽👇
➡️ https://goo.gl/r4FpNb
即時Whatsapp預約或查詢📲
➡️ 91384576
電話熱線☎️
➡️ 3571 9824
YES YOU CAN !
您 都可以變得更好 !
改善身形 · 增肌消脂
提升體能 · 正確姿勢
營養飲食 · 體重管理
專業教練可以幫到您🏆💪🏻💪🏻💪🏻
---------------------------------------------
Fitness System 打破傳統銷售式健身中心,多年口碑保證, 獲廣大媒體及名人肯定, 由星級冠軍教練團隊主理, 以1對1貼身訓練為主, 提供男/女專業健身教練, 積極與學員互動,絕不硬銷,製造良好運動氣氛,為任何上來的學員取得良好效果,培養運動興趣。
客戶分享:https://goo.gl/2B6coK
瀏覽課程資料: https://goo.gl/4M4DL7 ---------------------------------------------
🏆【反應熱烈 繼續推出1對1私人訓練首堂優惠$280 】
1對1 針對健身新手面對的消脂, 增肌, 身體姿勢及飲食問題, 全程共90分鐘教學及咨詢, 讓您更了解自己和將來的健身方式。全程按客戶的個人目標而設, 堅持口碑,絕無硬銷。
優惠詳情請瀏覽:➡️ https://goo.gl/r4FpNb
🏆【最新3人小組健身課堂首堂體驗優惠$150】
每班最多只有2-3人, 比起大班教學更容易學習, 教練亦易於集中教授學生。適合不同程度人士參加,包括全無運動經驗的健身新手。學生更可因應個人需要而選擇不同訓練項目的課堂, 彈性較大。
課程詳細資料及時間表
➡️ https://goo.gl/VkPQNb
課程資料請瀏覽👇
➡️ https://goo.gl/r4FpNb
即時Whatsapp預約或查詢📲
➡️ 91384576
電話熱線☎️
➡️ 3571 9824
🔸️銅鑼灣分店: 香港銅鑼灣謝斐道500號維安商業大廈14樓全層
🔸️尖沙咀分店: 九龍尖沙咀柯士甸路4-4A號柯士甸商業中心2樓全層
highfitnesshk.com
#星級教練#私人健身教練#健身教練#PersonalTrainer#Pt#健身教學#增肌#消脂#修身#減肥#伸展#體適能#健身課程#營養飲食#健康餐#單對單訓練#小組健身#私人健身中心#高私隱度#FitnessSystem#尖沙咀#銅鑼灣#女士健身#男士健身#natural #buildmuscle#bodybuilding#fitness#onlinePT#1on1training
卧推 次數 在 Jackie’s Fitnes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既然下背受傷,就練習我最弱的卧推吧!今個星期暫時停止所有深蹲和硬拉。另外,受到中國舉重隊影片的啟發,嘗試多做一些基本健身動作,不理次數,做到做不了為止。書本中的理論是6-12次是訓練肌肥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喜歡嘗試新動作及次數,就等我試完再告訴大家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xNZjlZEkU/hqdefault.jpg)
卧推 次數 在 到底要練幾組?肌肥大專家告訴你增肌最佳訓練組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次數 或重量往下掉的太多;例如本來一組槓鈴 臥推 設定50公斤12下,但第二週只能推6-8下,或是能推的重量從50公斤掉到40公斤。 3️⃣身體一直覺得很疲勞 ... ... <看更多>
卧推 次數 在 重訓常見名詞 S(組數):Sets的縮寫。 Reps(每組次數) 的推薦與評價
... 次數 ):Repetitions的縮寫。 Rm:指能完成多少 次數 的重量,例如小米能以「100kg完成最多10下的槓鈴 臥推 」,那麼此人 臥推 的「10rm就是100kg ... ... <看更多>
卧推 次數 在 Re: [問題] 臥推怎麼突破-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godohmy (願打)》之銘言:
: 安安大家下午好
: 魯弟自己練了將近一年
: 一開始進步挺快但是最近幾個月
: 臥推一直卡在70kg 5下一組上不去了
: 平常也是自己一個人練
: 不太敢加上去
: 偶爾朋友一起才會叫他幫忙試試看75
: 想問各位大大都怎麼突破
: P.s小弟身材175 65左右
: 以上 謝謝各位
【之前FB上也有人問怎麼增加臥推數字,剛好舊文可以重PO】
深蹲、硬舉所能做的重量、很多時候可以靠力矩優勢偷吃步、但臥推這個動作很難(以比
賽的標準要求姿勢為前題)、所以看得都是紮紮實實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美國的職業運
動、多會以臥推次數做為上肢力量的檢測項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IPF的比賽、硬舉或深蹲、59公斤級的前幾名、不會跟上面幾個量級差
太多、但臥推的差距就是三級跳、某個程度上、肌肉圍度大小就決定了你臥推成績。
所以想提升臥推的成績、假設你在技巧方面已經沒有甚麼問題(會用胸、啟動背、腳沉力
、轉拳頭etc.)、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肌肉量。
當然、你也可以視自己在臥推過程中的軟肋改進、比如說如果你主要問題是出在下去後推
不上來、這就代表你的肩+胸太弱、可以考慮加點爆發力訓練、若問題是出在推上去後鎖
不住、那可能是三頭肌太弱,這時你就可以用著重三頭肌>胸肌的變化型式來鍛鍊。
【以下是PTT加料版】
推文有人說練背可以增加臥推數字,這一點是確實的,但從動作模式和肌電圖活躍度分析
來看,背肌(更確實地說是背闊肌)在臥推這個動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穩定」而非「發力
」,背肌唯一出力較多的一段,是在槓鈴離開胸口打破靜態慣性的瞬間,之後它的角色就
有點像是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助手,專心於提供這兩塊肌肉穩定的輸出環境。
很多人受到健美風潮影響,喜歡把「槓鈴臥推」想像成是「鍛鍊胸肌」的一種運動,不過
同樣的事已經說了無數遍了,標準的「槓鈴臥推」不是一項專門鍛鍊某塊肌肉的動作,它
真正的功能是拿來強化所有的「上肢力量」,所以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肩膀、背和三
頭肌從這個動作中孤立出去,對於一般人和運動員來說,要練就是全部一起練,這是最有
效、也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其實決定一個人「槓鈴臥推」能做多重,真正的關鍵不在胸肌、當然也不可能在背肌,真
正決定這個動作勝負的主角,是很多新手臥推時都不想練到的「三頭肌」。
為什麼「三頭肌」這麼重要?因為即使胸肌肌肉較大塊,也是臥推中出力最大的肌肉,但
研究發現臥推這個動作的「Sticky Point」,通常發生在手肘超過胸肌的這個時間點,在
這個環節,負責將「手臂打直延伸」的三頭肌,重要性遠遠超過了胸肌和前三角肌,換句
話說,大部份的人臥推數字一直沒有進步,問題多半是出在三頭肌的力量追不上胸肌的發
展。
「Sticky Point展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ZYeTbyzzQ
不相信的話,大家下次去健身房可以自己觀察一下,大部份的人做臥推推不上來,是不是
都是卡在手肘正要打直的那段過程?通常落在胸口起不來的人,都是因為做太多下或者重
量評估有誤,但若是做1~3RM失敗,絕對都是卡在三頭肌力量太差居多。
所以臥推想要進步,就不要害怕練到三頭肌,有了強壯的三頭肌,你才能推的更重、練的
更穩,訓練量增加的同時,胸肌自然也會跟著成長,這就是為什麼選擇全身性訓練>孤立
訓練的原因。
至於那些只想練出大奶子的胸肌魔人,我誠摯地推薦您使用滑輪飛鳥或啞鈴臥推,在肌電
圖上,它們對胸肌的刺激,其實是不輸槓鈴臥推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50.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25298726.A.D8B.html
啞鈴臥推在「肌肥大」上比槓鈴臥推好的原因
1.ROM(運動範圍)
對大多數人來說槓鈴臥推要做到全範圍有一點難度,但啞鈴臥推就沒這問題。
而且就算把技術和活動性問題先拋開,啞鈴臥推的運動本來就比槓鈴臥推更長。
運動範圍越長=更多的肌肉伸展=更多的肌節串聯=更多的成長訊號
最後就會打造出更厚實的肌肉
想像一下把一條橡皮筋拉到最緊繃和拉到一半鬆鬆的狀況
哪一種情形表面受損會較多?
2.肌肉平衡
因為受到器材限制影響,如果你本來就有肌肉左右不平衡的問題。
(相信我,99%的人都有這問題)
狂練槓鈴臥推往往會讓肌肉失衡更嚴重。
相反地,拿啞鈴練不但沒這困擾,反而可以適度的調整左右肌肉
這也是為什麼從健美角度來看,啞鈴在多數動作中可能都會是比槓鈴更好的工具
3.肌肉張力
同樣也是因為器材關係,槓鈴臥推的運動方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導致這個動作在某個階段時,胸肌的張力會明顯集中在靠外的部位
但啞鈴臥推的運動方向是比較偏內的,整塊胸肌受到的刺激會比較平均
如果你有胸肌的話,只要空手做做看就能感覺出明顯差異(或者找個胸肌夠大的人借你摸)
另外,啞鈴臥推對肩膀的壓力較小,也沒有那麼吃三頭肌(這部份有一點要看推的方式)
所以較適合拿來做次數高的肌肥大訓練,不容易受傷之外,三頭肌爆掉前也能多練點奶
當然,從我的觀點來看
我會建議你兩種都練(不要只練肌力不練肌肥大,也不要只練肌肥大不練肌力)
只是從客觀的角度分析
槓鈴是一個比較適合力量訓練的工具
啞鈴是一個比較適合健美訓練的工具
至於要怎麼利用,就看你自己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