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台灣的好運還沒用完》
🤔「你看現在像不像在過年?」
走過永康商圈回家路上,聽到原本週末假日應該很忙的兩個店舖老闆,乾脆站到店外面的騎樓下一個抱胸一個叉腰地聊起天來。
「嘿啊,我在這裡做了20多年,星期天沒有人這麼少的....」
看來是這樣。經常週末往返台北桃園陪爸媽,也很少碰到像今天高鐵捷運這麼少人,車廂空蕩到根本不需要規定什麼梅花座。
防疫這件事,用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每個層級、環節、角色,大家各司其職,盡好自己的責任義務。
⚠️超前佈署到底「超前」在哪裡?
台灣民眾高警覺高配合度的防疫表現,過去一年多備受全球專家讚許、各國政府艷羨,但如今,因為政府邊境管理鬆懈大破洞,匡列篩檢、阻絕封鎖、疫苗施打,一步慢步步慢,結果政府該超前的沒超前,反倒病毒快速超前、如入無人之境,全民付出慘痛代價。
♣️有點豬羊變色的感覺。
台北商圈冷清的像過年,原本期待在台灣可以慶祝開齋過年的,也熱鬧不起來。
趕在去年疫情爆發前後,從印尼來到台灣的漂亮Diane,不只幫忙把爸媽照顧得很好,她遠在印尼東爪哇的家人也很慶幸過去這一年,她能待在一個安全沒疫情的國度、有個和善的家。
尤其齋戒即將結束的這個週末,比起每天幾千個新增病例的老家開齋開得有點戒慎恐懼,Diane 早從上週就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計劃要煮一大頓形同印尼新年(開齋節)的豐盛年菜和我們分享嚐鮮,然後跟我們請了一天假,要和同鄉朋友一起去找表弟快樂慶祝開齋。
Diane 手藝好,我生平第一次學著用手捏飯菜入口,就吃到如此香辣好吃的開齋年菜,過癮趣味又感謝。 但重點是不在預期中的台灣疫情陡升,完全打亂Diane 接下來的計劃。要不要冒險出門和在台親友過年?遠方家人擔憂、相約朋友猶豫,看著離鄉背井的她直到出門前還在煎熬、天人交戰,有點心疼。
♥️希望台灣的好運還沒用完。
目前疫情看來不容樂觀,但已經發生,只能共同面對。 我想大家應該和我一樣,這幾天從四面八方的媒體平台群組接收到一大堆疫情相關的訊息,我們也都急於掌握最新狀況。但有時候,過量訊息也可能適得其反,結果搞得自己焦慮不安,心情比疫情還糟。
明天,是許多人三級防疫、在家上班的第一天。分享和一位心理諮商師朋友的相互提醒~~
1.專注在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比方,戴好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不要在意那些非你所能掌控的事。
2. 維持正向的態度。保有寬容仁慈的心。
3. 別過度沉浸在疫情裡。
重點掌握,關掉電視,工作之餘,別老掛在電腦平板手機上。
當然,也別太常開冰箱😂。
4. 找些能在家裡做,讓你放鬆快樂的事情。音樂、運動、冥想、畫畫、種花甚至繡花(如果你有興趣😁)...,都很好。
最後,常常深呼吸....,很有用!
(但在外要記得戴口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3萬的網紅Xiaomanyc 小马在纽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们今天去纽约的时代广场给路人吃正宗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捞起鱼生(七彩鱼生)!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东西!我没想到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有意思!!! 特别感谢Wok Wok给我们提供地道的捞起鱼生,他们的网站是www.ilovewokwok.com,Instagram是WokWokNY! 订阅我的频道:...
印尼新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個姐姐今日放印尼新年假,
媽咪要去返學上全日堂。
今日得我一個帶住佢哋四個,
完全係拍緊《爸爸去哪兒》!
印尼新年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自己本書自己造:Zine小誌》📚
在遠古時代,我曾是枚偽文青少女 (飄逸撥髮),會去電影中心看電影、逛外國市集、飛日本台灣時去手作展覽湊熱鬧。
第一次見到Zine小誌是在倫敦一家書店,架上滿滿的迷你小書,幾磅一本,內容隨意題材廣泛。突發奇想打算回港後也要印刷小誌,題材寫每個國家的有趣見聞留來記念。
回港後?不了了之囉( 但後來有認真出書)。
正所謂文青這種病生個孩子就火速治好,頭幾年育兒在屎尿奶中打滾,搬家時在各地入手的小誌全掉光光,只留下兩本台灣作家徐玫怡寄來的小誌贈書。
井底蝌蚪我以為小誌在香港不流行,原來近年早已有不同藝術家印製小誌在獨立書店或art book fair寄賣,香港的小誌更曾衝出國際到世界各地參展,其中小誌推廣團體Zine Coop就是當中的表表者。
ZINE COOP 近日得到「Arts Go Digital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的支持,拍攝了一系列共八集 (現出了兩集)關於小誌文化的節目《隔離學Zine》,網站上更可下載電子教材學習造小誌。
《隔離學Zine》的意思是小誌像在隔離左右,很喜歡節目內其中一位藝術家Onion Peterman被問及做Zine時的心得:「如果你想整zine就整zine啦都無咩忠告」(看到這佛系回應已感到是我杯茶,特地去找她的創作果然很喜歡.......)。普通市民如我在準備創作時定會猶豫「唔識畫畫唔識排板影相只用手機」(簡稱藝術我識條鐵),但zine的精神就是勇於表達想法就夠。Just ENJOY~
📝 手造了一本小小的《五月:矛盾的美好生活大計》,源自聽說今個星期是印尼新年。Yeah,再loop一次沒完成的新年大計。
把zine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我家那位兒童。向她介紹可在家簡單做本書仔後她超興奮,以一日一本的姿態陸續「出版」。首冊zine 《chicky chick chick》🐤講述一對雞夫妻掛住拍拖在公園忘了帶走小孩,孩子被迫展開獨立生活。曾提議複印五本出售 (賣給爸爸外婆外公,唔熟唔食....),她反問創作怎能拿去賣錢?!!
孩子呀,藝術家不會光合作用呀。
提起藝術家都要吃飯,持續的疫情對藝術文化界打擊很大,無數表演、展覽活動延期或取消。
香港藝術發展局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資助計劃,成立Arts Go Digital 藝術D平台 資助共68個不同藝術項目,市民可在網站上免費看不同節目和藝術介紹。
原先只打算看zine小誌的介紹,後來竟花了四小時把其餘感興趣的項目看完 (很多會在這幾個月慢慢推出)。除了zine小誌文化創作,還有戲曲、🎼古典音樂、兒童音樂劇(未推出,丫很期待)、本地文化 (有個關於香港霓虹招牌)、🎬電影、共融(認識少數族裔和聽障人士語言).......
真心推薦這項目,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有小孩的也可選幾個合適的一起看。
亂世中,我們更需要美好的藝術和創作🎭
🔸ZINE COOP 網站(超可愛)
zinecoop.org
🔸Arts Go Digital 藝術D平台
www.artsgodigital.hk
#Zine小誌
#隔離學zine
#ArtsGoDigital
#藝術D平台
印尼新年 在 Xiaomanyc 小马在纽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们今天去纽约的时代广场给路人吃正宗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捞起鱼生(七彩鱼生)!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东西!我没想到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有意思!!!
特别感谢Wok Wok给我们提供地道的捞起鱼生,他们的网站是www.ilovewokwok.com,Instagram是WokWokNY!
订阅我的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NoXf8gq6vhwsrYp-l0J-Q?sub_confirmation=1
关注我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xiaomanyc/
关注我的FB:https://www.facebook.com/xiaomanyc/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xiaomazainiuyue
成为超级粉丝: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NoXf8gq6vhwsrYp-l0J-Q/join
音乐: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_Y__enhFfg/hqdefault.jpg)
印尼新年 在 [印尼文化與節慶] 伊斯蘭新年Tahun Baru Islam d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伊斯蘭新年在印尼雖然是國定假日,但相較於開齋節及宰牲節,它反而不是當地人大肆慶祝的一個節慶。可蘭經裡頭有許多教人為善、回饋社會、照顧弱勢的條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