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過「微歧視」這個詞嗎?
─
微歧視並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涵意,直接在肢體或是語言上做出差別待遇或是不禮貌作為的的歧視,而是在不經意間、潛意識中就已經對某特定人士、特定族群做出區別─即便是帶有善意的言詞。
─
例如退輔會的馮世寬主委,也曾在公開場合誇獎原民同胞,稱他們「體力很好,很聽話,學習很快,還很會捕捉野生動物」,馮主委當然是想稱讚他們,但這些都是套在原民同胞們的刻板印象。
─
這些 #自以為看起來沒有問題的稱讚,#卻可能是強加於他人身上的刻板印象。
─
這次審查原住民教育法的部份條文裡面,我再次請教育部跟原民會可以正視這些對原民朋友們不公平的現象,在我們自以為善意為他們排除障礙的同時,也很大的可能給他們招來了許多無形的敵意。
─
最後我要 #公開譴責不分區議員王浩宇,日前在臉書上用了非常不恰當的文字去嘲弄賽德克族引以為傲的美麗族語,如同伍麗華委員在臉書上的解釋,「#賽德克巴萊」的原意是"#真正的人",一個他們能夠引以為傲的自我認同,卻被王先生這樣不肖又帶有政治目的拿來當作嘲弄的對象,實在是非常不恰當!
─
#別忘記20210116
#倒宇天光光復中壢
#話說網民出草只是動動鍵盤
#但是原住民出草是要砍頭的捏
「卻可能是強加於他人身上的刻板印象」的推薦目錄:
卻可能是強加於他人身上的刻板印象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 自由時報 報導,希望臺灣社會能越來越好!
#點進報導看微歧視介紹
#以及我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