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我想來點⋯⋯】
攤位上滿滿的友善耕種新鮮蔬果,放感情的乾香菇、森林蜜、窯烤麵包等乾貨,家庭主婦週末採購一站OK👌
精緻的藤編、傳統編織手環、吊飾及色彩鮮艷的植物染等,部落職人工藝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轉身換個口味💃,用段木香菇雞湯開場,接著來支香噴噴的馬告香腸、阿粨、刺蔥茶葉蛋、勇士飯糰,一起在城市裡品味山村🤤
用獨一無二的陶杯,品一杯咖啡配上野菜磅蛋糕,跟著走讀老師的引導,聆聽各個山村、部落背後的故事。
邀請您在4月10、11日(六、日)一起來到「品味山村逛市集」
認識這群愛鄉愛土、默默為群山付出的夥伴們,支持在地特色產品。
✤♩✤♩✤♩✤♩✤♩✤♩✤✤♩✤♩✤♩✤♩✤♩✤♩✤✤♩✤♩✤♩✤
🌿時間:110年4月10、11日 AM10:00 ~ PM 5:00
🌿地點: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及蒲葵道
活動詳情請追蹤「 品味山村 ✻ 逛市集 」
品味山村 ✻ 逛市集|#講座與手作課程 可參考這邊:https://www.facebook.com/GreenDiningGuide/posts/4150509934983783
#林下經濟農產 #山村特色美食
#市集部落走讀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Din Xiao-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丁小羽很常到宜蘭旅遊,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在宜蘭大同鄉有哪一些必去的宜蘭景點,想要完整的了解泰雅族的文化嗎?快來看看這一支宜蘭大同景點的介紹,趁著休假時間一起到宜蘭大同鄉玩吧! 「崙埤部落」有知名的「櫻花公園」、「九寮溪步道」,「泰雅文化館」。 「#泰雅文化館」是目前唯一使用原住民母語所展示的文物館...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凝視可見的過往,想像不可見的未來:馬來西亞攝影書策展人講座📣
活動頁面:https://fb.me/e/llSfNwx0V
「凝視可見的過往,想像不可見的未來:馬來西亞攝影書」策展人講座,就在下週六!兩位馬來西亞策展人 Jeffrey Lim(林猷進)和 Bernice Chauly,將於線上與《數位荒原》主編鄭文琦,共同討論此次書展的策展概念、方法與跨文化溝通的挑戰。
在講座中,兩位策展人將從展覽的核心概念與問題意識出發,講述馬來西亞歷史、影像在不同歷史時期扮演的角色、透過攝影書再現國族歷史時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轉向從廣義的影像與圖像的選書思考,以視覺史的角度展示馬來西亞,拓展攝影這項媒材的界線。
再者,兩位策展人也將以自身的馬來西亞成長經驗為例,回應馬來西亞歷史與族群發展的複雜過程,尤其將側重在原民性、國族認同的當代思考;以及策展人特意帶領年輕創作者們,所製作的攝影小誌,呈現馬來西亞當代影像創作的多樣性。11月14日,週六下午2點半,邀請你一同來探究、思辨,或許也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是你,會如何透過一個攝影書展呈現台灣呢?
書展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57616661790673/
官網👉️ https://www.lightboxlib.org/malaysiaphotobook
--
📢 Jeffrey Lim 林猷進
馬來西亞藝術家、文化傳遞者、社會倡議者。
在他的作品 Kanta Portraits 中,他來往馬來西亞與台灣兩地,與當地原住民社群交流,紀錄他們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建構自身的國族認同,並使用自製的箱式相機拍攝對方的肖像,贈予對方做為交換。
為了此次展覽,Jeffrey 不僅奔走馬來西亞各地募集攝影書、自己也製作了一本作品參展,還號召當地藝術家為此展覽製作出版物、親自指導年輕創作者製作自己的第一本zine。現場共有11本專為此次展覽誕生的作品,皆出自 Jeffrey 的號召。
📢 Bernice Chauly
屢屢獲獎的小說家/詩人/攝影家/教育工作者/策展人。
出生於檳城州喬治市,父親為印度裔,母親為華裔,雙親都是老師。
Bernice 的攝影與錄像作品主要關注難民、性工作者、原住民族、傳統工藝匠師與環保運動。她也曾出版七本詩集、散文和小說。教授文學與創意寫作超過 20 年。並曾連續七年擔任「喬治市文學季」總監。
在此次策展的過程中,兩位策展人嘗試著梳理、呈現馬來西亞的整體歷史與社會脈絡。途中 Bernice 時常提醒著,不論是策展或創作,皆須努力在關注個人經驗與宏觀的政治敘事間取得平衡,而這樣的核心價值也反映在她為此展覽產出的動人文字之中。
--
講者|Jeffrey Lim(林猷進)、 Bernice Chauly
主持|鄭文琦
時間|2020/11/14(六)14: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4:00 開始自由入場
*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捐款200元以上可得到啤酒一瓶)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人數上限為70人,歡迎準時到場!
備註|
1. 講座將由英文進行,並搭配現場口譯
2. 本場活動會進行直播
3. 防疫期間,參加講座請 #配戴口罩、填寫基本資料再入場
4. 場地位處巷弄、地址複雜,循門牌而來很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在 孫湯玉惠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發展宜蘭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活化在地閒置空間、並培育原住民族生活工藝、藝術創作之人才:
歷經多次提案爭取,成功爭取到壯圍鄉海岸缐上一處戒嚴時期海岸巡防隊的舊有房舎⋯
規劃設置原住民文創聚落創作園區…
原舊有房舍殘破不堪…經過大家群策群力已經將現場整理乾淨,趁著好天氣進行油漆工程…期待
未來能夠透過專業育成計畫,吸引具文創設計相關背景或熱情之原住民族人進駐,並提供扎實育成輔導及多元創作資源鏈結,累積並整合宜蘭縣原住民藝術及文創資源與能量,
期盼號召具原住民族傳統工藝或從事設計產業有興趣之創作人才進駐,推動宜蘭原住民族環境教育、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在 Din Xiao-Y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丁小羽很常到宜蘭旅遊,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在宜蘭大同鄉有哪一些必去的宜蘭景點,想要完整的了解泰雅族的文化嗎?快來看看這一支宜蘭大同景點的介紹,趁著休假時間一起到宜蘭大同鄉玩吧!
「崙埤部落」有知名的「櫻花公園」、「九寮溪步道」,「泰雅文化館」。
「#泰雅文化館」是目前唯一使用原住民母語所展示的文物館,是屬於泰雅族的民族博物館►►https://pse.is/3nygkv
這邊有完整的地理及歷史介紹,而且結合藝術與人文,可以欣賞泰雅族編織的手工作品,假日還有現場DIY教學可以體驗。
特別的是有提供免費的原住民族服的更衣體驗,還可以體驗泰雅族在地的婚禮文化,是一個很有特色的 #宜蘭大同景點!
「松羅部落」 的「#松羅國家步道」,讓你走進滿滿芬多精的世界►►https://pse.is/3pe2y2
「英士部落」(芃芃部落)裡,還保留傳統的烤火屋,還有籐籃手工藝,最有名的就是「#芃芃野溪溫泉」►►https://pse.is/3nc65n
「樂水部落」透過部落營造,推動體驗式的泰雅生態觀光,現在可是非常的夯呢。
「寒溪部落」的「#古魯林道」是以前大元山林場的運材林道,現在已經是一條自然生態的健行秘境。►►https://pse.is/3n8lyw
「#寒溪吊橋」宜蘭最長的一座吊橋,也稱情人吊橋,菱形的祖靈之眼,十分特別►►https://pse.is/3p5mpe
丁小羽邀請大家一起來 #宜蘭大同鄉~走進部落裡~森呼吸!
★特別感謝「原住民族委員會」、「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原住民事務所」合作邀約一同拍攝★
※泰雅生活館
地址: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朝陽60號
電話:03-9802143
營業時間:08:00~17:00(每週一休館)
門票:全票$40元,優待票及團體票$20元
影片章節:
00:00 影片開始
00:26 崙埤部落
01:03 松羅部落
01:25 英士部落
01:53 樂水部落
02:19 寒溪部落
※延伸閱讀-更多的「#宜蘭景點」、「#宜蘭美食」在這邊:
●#田媽媽泰雅風味餐廳,泰雅族特色料理都在這►►https://tinyurl.com/y35r4khs
●#Herbelle龍潭湖畔悠活園區,全台最大的貨櫃屋景點就在這►►https://tinyurl.com/y4h8swno
●宜蘭版的小日月潭,一起漫遊在 #龍潭湖風景區►►https://tinyurl.com/y2s7aebw
●#幸福時光 happy time,巴士遊戲室、室外大庭院,給你滿滿的幸福時光►►https://tinyurl.com/y4u5k99r
●便宜又好吃的 #宜蘭包子店-#龍潭包子店►►https://tinyurl.com/yxja48n8
●#金車礁溪蘭花園,免費的 #宜蘭室內景點,來當一天的蘭花仙子►►https://tinyurl.com/y786esu3
●免費看鯊魚、魟魚的室內景點-#金車生物科技水產養殖研發中心►►https://tinyurl.com/y7x9qls2
●一起去 #清水地熱公園煮溫泉蛋、煮玉米、泡腳►►https://tinyurl.com/w4b8m7a
●來去煮溫泉蛋,宜蘭太平山的 #鳩之澤溫泉,是你一定要來的宜蘭景點►►https://tinyurl.com/rg9ndgm
●宜蘭太平山的鳩之澤溫泉是你到 #宜蘭泡湯 的好地點!必去一次的宜蘭景點►►https://tinyurl.com/wacddb3
●在 #東澳烏岩角 體驗獨木舟、走訪海蝕洞、神秘沙灘►►https://tinyurl.com/y72x9w95
也一起來關注我的更多其他平台吧!
※丁小羽的FB粉絲團:
https://pse.is/3l2x2x
※丁小羽的IG很好看:
https://pse.is/3lhmc6
※丁小羽的部落格:
https://pse.is/3kpdq2
※丁小羽的Youtube:
https://pse.is/3kvjb5
※丁小羽的Twitter:
https://pse.is/3k54un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收藏古物 傳承技藝
保存排灣族編織的歷史記憶
~高金素梅 20206.6.18 屏東來義古樓
對台灣原住民族來講,揉線織布並不只是稀有的工藝,它還是民族文化的集體記憶編織。泰雅族的「人間國寶」尤瑪.達陸學習、保存和繼承的泰雅族織布技藝,令我佩服,我覺得這樣的工藝不應該只是巨匠的成就,它應該變成我們原住民族下一代學習和傳承的知識體系。
屏東來義鄉南和村的村長陳文山多年來認真用心整理地方的文化和歷史,積極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前不久,在陳村長的引介之下,我了解到排灣族的手紋文化,並且積極地為這項文化爭取文化資產的身份。最近,陳村長又向我介紹了排灣族的編織文化歷史,讓我認識了排灣族織布技藝的兩位大師:許春美女士和蔣梅貞女士。她們整理的排灣族編織技法,都已經具有了縣政府的文資身分,這讓排灣族人共同的織布遺產,得到了文化的肯定。
但是除了得到肯定之外,我總覺得是不夠的。因為這些文化遺產的古布、老師和傳承,如果不積極地保存、發揚和推廣的話,這些遺產恐怕就會快速凋零。所以我今天特別邀請了文化部文資局的官員,一起拜訪了排灣族織布技藝的兩位大師,一方面向她們請益,另一方面也積極向她們建議:我認為文資身份的申請,還不足以保障這份難得的文化遺產,傳承教育下去,我希望兩位排灣族的織布老師應該要像泰雅族的紋面老人和尤瑪.達陸那樣成為「人間國寶」,得到專門的保養、醫療和照護,讓她們活越久,傳越久。我要要求政府將她們蒐集整理的排灣族人編織的集體文化遺產,編成書籍,列為教材,發展課程,培育師資,來將排灣族編織的知識體系,發揚光大,深刻地流傳下去。
原住民族傳統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