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上的風信子
#風味強烈的純野酵部分Einkorn義大利蔥油餅佛卡夏
#兒子的指定口味焦糖咖啡口味Panettone
#從頭七談沒有宗教信仰的這一家
在IG還有麵包社團上看到很多在家烘焙的人會在佛卡夏麵糰上作畫. 我很喜歡. 但常常會想. 這樣好吃嗎? 其實. 我之前去了義大利後. 覺得那樣單純加一點點香料甚至不加 . 切開, 裡面夾橄欖醬及一片沙拉葉還有新鮮Mozzarella 起司的麵包. 吃起來真的很讚!
所以當我決定自己也來畫時. 就只有準備這四種食材. 紫洋蔥. 青蔥, 乾燥迷迭香及鹽之華. 老爺非常討厭蔥味. 因為他回去陪婆婆並且要去巴伐利亞區工作. 所以我可以在家玩洋蔥. 我覺得紫色的洋蔥辛辣味比較少一點. 德國的一般白洋蔥味道真的很強烈. 通常生吃都會選用這種洋蔥. 我們台灣大大顆的洋蔥他們覺得是蔬菜. 不是調味的@@
看到一片白白的麵片. 你會想要怎麼畫呢?
我腦海中閃過" 隨風而逝" 這四個字.
我想要很多的小小花隨著風飛揚.
於是臨時想到最近常見的紫色風信子. 之前看到我住日內瓦的大妹po了萬紫千紅陽台裡有好多! 只是味道差別很大😅😅😅
說到這個. 趕緊請我妹給我一點照片... 她很喜歡種花. 這些花很多都是用包裝水果的塑膠盒種的! 超厲害!
這時是滿庭香的時候!
還沒有看過其他人做這樣的聯想. 所以去po在麵包社團及自己村中的回響很大. 我想. 這陣子大家的桌上都可以有飄著洋蔥味的風信子了! 🤣🤣🤣
這個麵團裡的主粉是使用20%Einkorn全粒粉. 其餘的還是繼續使用過期嘉禾高筋粉. 我的手感上.台灣一般的麵粉因為很細緻沒有甚麼灰分. 所以使用起來吸水很快也很快的會粘手. 吃起來是比較Q的. 但是說實在沒有很多個性. 這也是我用它來搭配麵筋弱Einkorn的原因.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台式麵粉除了吸水佳. 吸油也佳! 快用完了. 應該會拿它來做一個台式夾甜餡的土司. 或是利用現在外面常有的零度天氣來玩可頌!
麵糰本身是使用li.co.li 25%來發酵的. 基發後冷藏至少有12小時. 倒出來平鋪再等後發. 這種野酵麵片為了不要有中間隆起. 所以會先用手指頭戳幾下. 我先淋上橄欖油再用手指戳. 然後才開始玩拼圖.
記得.一定要灑上一點鹽. 我用鹽之華. 烤完後還可以看到結晶體. 吃起來口感也很不同. 你一定能想像如果蔥油餅的蔥沒放鹽調味是很難吃的... 這就是我覺得很多花花草草佛卡夏應該沒很好吃的原因. 因為你得衡量整個味道的平衡還要讓烘烤過後的花形還在.
這就是我把烤前烤後都仔細照了相的原因. 我個人還是喜歡有裡有外的東西...
已經可以開始想像會有一整排風信子的佛卡夏在未來出現了!
我兒子的生日要到了. 之前的兩個panettone一個切來吃. 另一個拿給我女兒的小男朋友.
我問了我兒子如果要做下一個Panettone . 他希望會是甚麼口味?
他回答咖啡口味@@
我個人會喜歡喝咖啡. 但是對於咖啡口味的其他食物很排斥. 覺得咖啡就是咖啡. 邊喝咖啡邊吃咖啡口味的甜點不是太咖啡嗎?
我這樣回我兒子. 他說: 你不是也做抹茶口味的甜點也喝抹茶嗎?
啊~~
原來是這樣耶~
心結確實有解開. 但是我還真的不知道我自己有這種盲點...
於是就這樣完成了咖啡口味的Panettone .
如果你看過一些市售的Panettone甚至是一些大師的Panettone食譜. 都會看到使用Panettone香精這種食材. 我其實不知道所謂的香精是甚麼香氣. 所以這個panettone麵糰中. 為了強化我還不清楚有沒有的咖啡味. 我加了幾滴焦糖香精. 當然. 這樣的麵糰是不希望有水果在裡面的. 我只有用新鮮橙皮絲意思一下去蛋腥味. 剩下的. 就留給三種不同的巧克力丁來工作.
已經放入塑膠袋. 等我兒子生日就來切開!
學了這個麵包的做法以後真的有種豐富了野酵視野的感覺. 因為基本操作已經熟練. 現在. 我想研究的是在溫度的調控及麵粉的選擇上來找出我喜歡的孔洞. 並且利用不同的食材配比還有微調基本食譜來做出配合不同時令與節日的Panettone. 這樣就可以不會出現像我們平常清明節才會拿出平底鍋抹潤餅那樣的情況發生.
這種麵包. 是可以度過一整年的考驗的! 食譜上. 我應該不會公布. 目前都是使用上課的食譜來調整. 但是我覺得這個麵包要注意的並不是食譜. 而是操作的手法還有硬種的照護. 並且有一個可以控溫的發酵方法. 我有了發酵箱後真的有發現在這個麵包的製作上. 把攝氏26度 上下加減兩度會有很多的可能. 而我自己也可以省去思考:到底是我的操作不好還是溫度不好才失敗的這個因素.
********************************以下又是非關麵包文的分隔線. 不想聽我碎碎念的可以離開座位下課了*************************************
會想到隨風而逝這四個字是因為我沒有回去陪婆婆. 心裡一直惦記著自己一個人的婆婆... 會一直想婆婆自己一個人一定很難過.
昨天我女兒落井下石地說: 我們根本星期一回去不會怎麼樣. ( 誰叫她周日要去男朋友家待到晚上吃飯. 都還不是為了等她!!! )
我也懶得解釋我的考量. 這陣子因為各國的出入限制嚴苛. 讓我對於我未來的自由有更想要好好保障的想法. 在前幾年. 如果有人問我還會待德國多久? 我應該想都不用想地回: 只待十年.
但是現在. 我希望我也能把這裡當自己的家. 可以這裡待著. 也可以台灣待著. 而不是吃碗內看碗外. 因為兩個都是我的碗啊! 有這麼多的牽掛... 怎麼可能就揮袖離開...
我女兒昨天邊吃佛卡夏邊問我台灣之前參加的我外公的喪禮.
我不知道那一天對於他們有甚麼樣的記憶. 把之前的照片翻出來... 只記得當時老爺也不算是被我逼迫地穿上孝服.當我外婆把孝服交給我時. 老爺說: 物理學家是無神論的!
我只有淡淡地回: 你穿上的話. 活著的家人都會當你是一家人.我外婆也會很開心...
真的, 在此之前大家對於不會說台語國語的老爺完全就是: 啊~ xx的德國老公.
這個喪禮之後. 竟然有親戚記得他的名字了.
我們的喪禮就是這樣把所有的人心都拉攏. 一起悲傷一起度過這樣的艱難時刻啊!
反觀老爺昨天告訴我的話, 他說他和婆婆昨天去了墓園. 婆婆得和禮儀公司的人商量墓地及儀式.
然後, 婆婆打算把自己母親的墳地取消.
我很驚訝!
我問老爺: 那你外婆的骨灰呢?
老爺回: 禮儀公司會處理
😱😱😱
婆婆就這麼三個姊妹. 以前大家都還健康的時候會帶著大家去掃墓. 我兒子女兒常常跟著去. 德國的墓園都很美很幽靜. 他們並不是像我們這樣每年掃一次墓的. 常常是家裡的花開了就會急忙摘一些去放墓園.
我想, 他們去掃墓的次數比我們台灣人一輩子都多....
但自從我婆婆的大姊去逝. 二姊跟她也因為老公太老不能開車. 沒有辦法再去整理以後. 應該也沒怎麼再有機會去了. 我婆婆的父親是二戰時去世的. 三姊妹跟自己的母親一起長大....
所以當她想就這麼結束自己母親的墓地合約時...真的讓我聽著就想掉淚.
唉~
這對我來說. 很震撼. 也很不捨.
就像我公公在萊比錫醫院時有提到想把自己兩年前領養的貓送回去收容所的想法....
感覺, 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電視劇中常演出有人很輕鬆地說: 死後, 就把我的骨灰往某個地方灑去...
但有誰不想被記住? 不想被懷念?
有誰真的下得了這種決心?
在沒有宗教這個選項時. 我們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這個自己走來又回去的這一遭其實並不單純真的只有自己!
我想雖然每個宗教對於七這個數字都很敏感.
一周有七天. 天主教有七個原罪
瑜珈裡有七個脈輪
我們不只有七天的回魂. 還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緩衝期!
昨天是我公公頭七.
我這樣地想著自己周遭的一起互享喜怒哀樂的一群人的生命...
.
.
.
活在當下
欣賞每一個豐富的色彩珍愛周遭的人事物!
#WirbleibenZuhause
#StayAtHome
#家裡蹲
原罪 二 自由的味道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在法國學會的事 |
昨天台灣的總統選舉,真的是全世界都在看,大家都想知道在維吾爾集中營、香港反送中這些事情之後,台灣人民的選擇。
選舉的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昨天應該是全台長輩們最傷心的一天,但大家真的一票一票的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和選擇自己的未來。
連著二天的政治發文,讓巴黎不打烊掉了一些粉,沒關係的,這年頭還是活在同溫層比較好,不想看退讚取消訂閱真的比較舒心。
就在投票的前一天,我看到有人在我朋友的po文下影射巴黎不打烊是個鼓吹法國過時菁英教育的粉專,而本人又是個自以為懂設計的菁英藍、姿態藍鄉下歐巴桑。
看到這種無謂的批評我是不會浪費時間筆戰的,大家身處的階層不同,所以生活的條件和視野都不同,會有這樣的酸言酸語通常是一種嫉妒的心態,反應一些人在法國過得並不如意而已。不過這個「藍」,我倒是很有意見。
真的,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妳這個「外省人第二代」,怎麼會支持蔡英文呢?妳不應該是深藍、鐵藍的嗎?
是的,我們全家都藍,就是標準的住在台北市天龍國蛋黃區的深藍!所以我成長的環境藍,住宿私立女校因為創辦人超級無敵藍,高中同學也藍,當年我們沒有投票權還背著書包去參加趙少康在台北體育場的造勢活動。
我就這樣一路藍到法國念書,所以剛到巴黎沒多久,就和幾位跟我一樣剛來念書的台灣同學,被一位前輩留學生大哥拉去參加國民黨在巴黎的活動。這些在國外的老僑胞們忠貞的支持國民黨,他們像活在廿世紀初的人,支持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他們說當初革命能夠成功,就是靠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
我們一群剛到巴黎沒多久的台灣留學生,就這樣常常被叫去吃飯。但剛從台灣來的年輕人,還是個自以為活在時代尖端的東區屁孩,老僑胞的國民黨餐會總是讓我感到傷心。那總是在中國人開的俗艷老舊餐廳,吃著粗糙又沒有家鄉味的餐點,老人家關起門來自己慶祝,有一種亡國遺少的感覺。
後來馬英九以台北市市長的身分來巴黎參加都市數位論壇,除了餐會還有和留法學生的座談會,當時我們幾個泛藍鐵粉同學當然也相約要去,完全不用國民黨前輩大哥打電話來拜託出席。而我的轉變,就從馬英九那場座談會開始。
馬英九當時在巴黎的學生座談會開放讓留學生們問問題,像我這種自以為的文化菁英,怎麼能不提問和文化有關的問題呢?於是我舉手提問:「請問馬市長,我們在法國的留學生常常面臨大陸留學生挑起的繁簡中文之戰,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他當時的回答我至今記憶深刻,他說:「我們可以讀繁體,然後寫簡體。」他的回答很多人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在我心中卻烙下了一個很大的疑問,面對文化文字,我覺得他的立場不夠堅定,或說,他根本是個陽奉陰違的人。
很多事情一旦心中開始存疑之後,就會開始發現更多的問題。
我們每次都是被那位國民黨前輩大哥叫去吃飯,後來這些餐會吃著吃著,就從剛開始的台灣國慶餐會,到中國國慶餐會。有一次我們還被叫去和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吃飯,在香榭大道旁小路上的中國餐館裡,我拿到一張「駐法對台作戰部」某某官員的名片。後來這位國民黨的大哥還問我要不要去北京參加中國國慶?機票吃住都是他們付錢,是一個跟團的行程,不去白不去。我一口回絕,要去北京旅遊我自己出錢就好,住好吃爽不用跟一群不認識的人旅遊,從此我與他們斷絕往來。
在被叫去和國民黨、共產黨吃飯的同時,我在法國、德國遇到和我以往價值觀、政治觀不同的生活。還記得小時候出國去玩,人家問我是哪一國人,黨國教育教導下長大的我曾經不假思索的回答:「I’m Chinese.」但是廿多歲到歐洲求學,我還是Chinese嗎?
在說正經事之前,先插播一則故事。那是我剛到法國念書前二三年的事,有一次我經過一條廊道,看到一家頗有味道的咖啡館,就進去在吧檯點了杯黑咖啡。當時天氣很冷,我在吧檯喝咖啡有多久,咖啡店對街門口二位太太就聊天多久。我忍不住隨口問咖啡店老闆娘:「天氣那麼冷,對街那二位女生怎麼不回家聊天?」老闆娘說:「哎呀小姐,人家是在路上討生活的!」什麼?是應召女郎?!原來咖啡館一側在廊道裡,另一側是文學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巴黎應召名街「聖丹尼路」,我當時真是年輕不懂事,有眼不識泰山。老闆娘加碼:「我這邊還算少的,妳再往上面走到聖丹尼門,那邊好多好多妓女,都是中國人!妳呢?妳哪裡人?」喔,我是台灣人,台灣喔,不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個插曲只是一件小事,相信很多在國外的朋友們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讓你不想當中國人。但其實最重要的原因當然不是這個,而是我跟中國同學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沒錯,但我們沒有共同的回憶。
在台灣長大我歷經過民主運動和政黨輪替,我用的是新台幣,小時候吃的是可樂果、義美牛奶糖和七七乳加。而我中國同學看的是央視春晚、吃的是大白兔(牛奶糖的一種)。我遇到的中國同學們人都很好而且很有文化,每個都是中國的藝術菁英,出身中國八大美院,大家平常互相幫忙一起吃飯。但是我們之間不能聊政治,而且最好不要聊政治,因為最基礎的價值觀就完全不同。
慢慢的,我在法國找到自己的國家認同。我本來就是芋頭蕃薯會說不輪轉的台語,在法國,我的台語反而變好了,因為和台灣同學間我們能說台語就說台語。曾經在台灣政黨輪替被罵外省豬而覺得自己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心態也沒了,因為我成長的記憶是台灣集體的歷史記憶,所以我是台灣人。而原本天龍國死屁孩的地區觀念也沒有了,因為台灣就是我的家,管它台北市、台北縣或南部北部,台灣就是台灣,沒有誰優誰劣。
心中有了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就會發現台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有誰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有誰陽奉陰違想把我們拉去對岸。與此同時,我當然常常想起我來自中國的父親,如果他還在,可能會被我的言論氣死。不過我也相信以我父親的智慧,他能依照自己的意志選擇離開中國到自由民主的台灣,也能接受我曾經女同志的年輕歲月,他應該也能夠理解我這新一代台灣人的想法。
昨天選舉結果揭曉之後,我和四位從倫敦來巴黎過週末的偽單身媽媽們一起喝一杯慶祝。但我相信很多長輩們心情都不好,昨天還在開票時我就警告女兒不要越洋惹外婆,我至今也不敢在家人群組裡多說什麼。不過這樣的選舉結果,真的讓我很感動,因為它也代表了我的心聲,就像我也在那八百萬人之中一起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寫這篇文,是因為我答應網友當小英勝選時,會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轉變過程。與此同時,也希望長輩們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叛逃的外省人第二代?其實沒有原罪,可以超越藍綠,因為大家都是台灣人。
原罪 二 自由的味道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對青春過敏嗎?】
餐廳裡,一群中年男女魚貫入席,看似是老友相聚,好不熱鬧,幾杯黃酒下肚,不知怎麼著,話題就被帶到「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
世代隔閡的話題一開,就像男人有小三被抓包,所有人都可以來參一腳,論個是非對錯,將內心積壓許久的苦水,傾瀉而出。
「你知道有多誇張嗎?那個#$雜誌,找我做專訪,花了我一天的時間,出刊了,也沒通知,還是我自己買一本回來讀,才知道寫了什麼。那間公司連個基本的教育訓練都沒有嗎?還是那小伙子太白目?」黑衣男子慷慨激昂地說著。
「你這還好,我找了個工讀生,請他幫忙出去發傳單,他居然跟我說:『發了,也沒人看,又不環保,該換宣傳方式了。』口氣真是大!」隔壁略顯發福的歐巴邊說邊嘆息,像黏在儀表板上的搖頭娃娃。
「你們要不要聽聽看我的?我剛請來的助理,一個年輕小妹妹,居然跟我說:『老闆,我事情很多,無法及時follow你所有的新文章,你po文後,麻煩通知我,我才能幫你處理。』到底誰是助理啊?」一位妝髮精緻的女性蹙著眉,嗤之以鼻的輕笑著。
像是在比武招親般,爆料內容一個比一個誇張,好似全台最白目的社會新鮮人全都被他們遇上。年輕人在他們口中無一是處,只剩下新鮮的肝,和全新未格式化的腦袋。
我在一旁默默觀察,從他們臉上的皺褶、髮際線的高度,以及身上的行頭,想像他們剛出社會的模樣,相信也是一臉稚嫩和單純,靠著歲月的鍛鍊,才洗去滿身的菜味,慢慢爬上管理或經營階層。他們不可能不曉得這一路上會經過多少顛簸,遭受多少的質疑和白眼,才有今日的氣勢和熟練。
這群本應對生澀有更多包容的人,卻在奮鬥的路上,不知不覺變得挑剔,對青春的味道,十分過敏。
人,似乎都需要一個假想的敵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還是菜鳥時,罵老闆、主管,求的是一種認同的共鳴,來捍衛自己僅存的自信;
等變成老鳥,罵員工、新人,解的是一種莫名的焦慮,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優越。
批評,是我們在面對差異時,最直接的反應。因為理解的鴻溝太過湍急,與其花力氣搭橋,還有可能不小心跌落深谷,受傷。不如直接築一面牆,拒絕看見對面的風景。
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的討論,我想起了自己在工作上,被刺傷的幾次經驗,也曾被氣到七竅冒煙。但當類似的事件越來越多,成為一種典型的考古題時,我開始思考,除了生氣,這裡頭有什麼值得我去發現?
自古以來,懷古諷今,似乎是最常見的對立。年輕人永遠是最好批評的對象,因為他們處在權力結構的最底層。少了資源和話語權,不管他們怎麼解釋和證明,偏見總是牢牢的存在。
我是被貼著「草莓族」標籤長大的孩子(1980~1990年代),在我還沒搞懂這個名詞的意義時,抗壓性不足就成了我這一代人的原罪。我一樣讀該讀的書、做該做的事,沒特別覺得自己脆弱或堅強,突然有一天這個標籤就被拿掉了,開始流行新的名字「低頭族」、「水密桃族」、「啃老族」。
原來,最有效的去漬油是~年紀。
而站在生產力最高的年齡,往下看,總是看什麼都覺得渺小、不足成大事。
巧的是,我們所看見的缺陷,往往剛好是自己這個世代最需要的解方。
就像我的父執輩,太過努力,從不休假,只要有錢賺,半夜也上工。根本不存在過勞這種問題,對他們來說,那是偷懶的藉口,意味著你不夠勤奮、太柔弱。
直到我們這一代,施行了週休二日,重新定義了休息的意義,追求工作與生命的平衡,生活品質漸漸被重視。
老人家口中的「抗壓性不足」,換個角度,也可以被解讀成一種更柔軟的態度,願意接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上綱,壓榨自己和地球這個資源。
同樣的,角色互換,當這群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中年男女,都一致覺得年輕人太過「自我中心」時,或許反映出來的是,他們在關係裡不夠勇敢,總是隱忍、委屈自己,寧願欺哄,維持和平的假象,也不願攤牌,面對真相。最後再拿「善良」安慰自己,這麼做是為了顧全大局。
弔詭的是,他們一再的大聲疾呼這個社會有太多不公和虛假時,卻為何不能接受年輕人「做自己」,有衝撞體制的膽識呢?年輕人血液裡散發出來的自由濃度,不正是他們努力想獲得「被討厭的勇氣」嗎?
無怪乎,榮格會說:「每件讓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沒錯,年輕人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煉,變得更成熟懂事些。青春,絕對不是用來粉飾無禮和莽撞的遮瑕膏。必要的打磨,是為了撐得起更大的挑戰。
但就像我們當年一路走來,努力證明自己扛得起責任,卻不將溫柔給丟棄。我相信他們有一天,也會學會體貼和換位思考,卻比誰都更勇敢追夢。
世代的差異永遠是存在的,但那並不是對立的主因。而是我們先停止了探索,把自己固守在習慣的城堡裡。
年齡,不該是彼此排拒的理由,如果哪天你發現自己罹患了青春過敏症,看到比自己年少的人,總是不由自主的挑三揀四,記得問題不在於過敏源,而是該回頭檢視自己的免疫力是不是下降了?
提升關係免疫力最好的帖子,永遠是保持開放的態度,用欣賞取代批評,用祝福化解歧異,不用擔心一代會不如一代。因為,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文:諮商心理師 楊嘉玲
==========================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