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音版定係配音版》陳心遙
《信報》2017年8月2日《視線所及》專欄
幫動畫粵語版配音,係一件有趣而富挑戰性嘅事。就算係粵語轉做國語配音,都係一個語言同文化轉譯嘅過程,英語同粵語嘅語境、語意差別更大,所以做起上來需要更多技巧。不過,相對實拍嘅電影電視劇,做動畫配音又更容易掌握;口形上嘅對應、空間嘅距離感、語氣節奏等都有更多嘅彈性。動畫原本就係一個虛構世界,因此配音較容易做到有說服力。
我諗我以前同身邊唔少朋友都係一樣:覺得睇動畫片要睇原音,覺得最原汁原味,覺得配音會好怪,會破壞原有嘅氣氛同感覺。另一方面,有家長潛意識會覺得俾小朋友聽英文原音會國際化啲,而且有助佢哋英文進步,寓娛樂於學習。
不能話有錯嘅。不過環顧全世界,入口嘅動畫片一樣都會配上當地嘅語言,再上大銀幕播放;而且即使有原音同配音選擇,大部分人都會傾向睇配音版。我近年入戲院,更加會揀粵語配音版嚟睇;因為我明白咗呢個配音翻譯過程,其實係本土語言文化嘅組成部分。
全世界唔係個個地方都好似香港咁幸運,咁細嘅地方、人口不多,但係有自己獨立嘅流行文化工業,製作自己語言嘅電影、電視、音樂、話劇等等,形成自己嘅體系同傳統之餘仲要傳揚海外。今時今日香港人都講廣州話,除咗係因為當年政府暗中鼓勵之外,都係多得影視業嘅起飛。而家各樣嘅流行文化都有凋零嘅憂慮,至少扭開電視嘅中文台,就算係外地入口嘅節目,都仲係用我哋嘅母語嚟播放;我哋仲係用自己母語吸收同思考世界嘅知識同文化。
以我做呢部法國動畫《天使愛芭蕾》為例,入面有一啲芭蕾舞嘅專業用語,仲要係法文,我就好小心謹慎,問過芭蕾舞者嘅意見之後,再選擇最常用、最合適嘅粵語翻譯。小朋友睇咗,將來接觸呢啲文化嘅時候,更容易理解唔會混淆,第時唔係全盤只係用英文,甚至普通話去認知。
由於呢部動畫唔係嗰種香港人形容為「瘋狂」、「爆笑」嘅類別,而且係設定以十九世紀末嘅巴黎做時代背景,即使情節都有唔少搞笑輕鬆位,不過翻譯都係想做到信、達、雅呢啲傳統嘅要求,盡量唔加插香港人太前衞嘅流行語。盡力做到最好,效果就等待觀眾去評價喇。
好彩喺香港配音界無論係聲優定係指導都係人才輩出,身經百戰。喺呢度要特別多謝黃啟明先生同林司聰小姐喺配音過程嘅專業意見。有好多粵語配音界前輩嘅努力,加埋香港人支持同愛惜,粵語喺香港先會有未來。
#原音版定係配音版 #天使愛芭蕾 #芭蕾舞 #暑期電影 #信報 #陳心遙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