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黑眼圈
中醫:必按5大穴位、喝護眼茶
明明有睡飽,為什麼還是有黑眼圈🥺中醫認為,黑眼圈是因為眼眶四周皮膚較薄,當「#氣滯血瘀」時,眼眶周圍就容易變得瘀暗,尤其有3種體質的人特別容易中鏢,可依 #體質 分別調理,並推喝護眼 #金盞菊花枸杞茶,有助明目,並消除惱人的熊貓眼🎉🎉🎉
黑眼圈成因有四
1️⃣皮膚太薄:眼皮原本就是人體皮膚最薄的部位,由於老化因素,皮下脂肪或膠原蛋白流失,露出循環不良的血管顏色。
2️⃣色素沉積:與紫外線傷害、皮膚反覆發炎、過度摩擦或遺傳相關。
3️⃣鼻過敏:過敏性鼻炎、鼻塞、慢性鼻竇炎等,導致鼻周血液循環差,形成血管性黑眼圈。
4️⃣暫時性黑眼圈:因為沒睡飽、大哭、生理期、懷孕末期、吃太鹹等水腫導致。
【三種體質容易有黑眼圈】
1️⃣氣滯血瘀體質:
症狀:經常感覺胸悶、頻頻嘆氣、唇色偏暗、睡眠不佳。
成因:精神壓力大、容易緊張、缺乏運動,或不當瘦身。
食療:玫瑰花、山楂、當歸、陳皮等。
2️⃣痰濕阻絡體質:
症狀:身體容易疲倦,眼皮經常浮腫、常出現腹脹或腹瀉、白帶多。
成因:常吃生冷及甜食,損傷脾胃運化養分及水分的功能,脾失健運,水分不能送到所需要的部分,而滯留體內而形成濕,上犯於眼則形成黑眼圈。
食療:薏仁、茯苓、白朮、芡實等。
3️⃣肝腎陰虛體質:
症狀:手足心經常熱熱的、兩頰偏紅、經常感覺口渴、容易腰痠。
成因:經常熬夜、先天肝腎不足等。
食療:黑木耳、山藥、豬肝、玉竹、沙參、麥冬等。
敷綠茶可以消除黑眼圈?
中醫提醒:注意清潔以防皮膚過敏
根據刊登在《歐洲臨床營養學雜誌》上一項「膳食補充劑對停經後婦女皮膚衰老的影響」研究發現,包括使用含有白茶萃取物、大豆萃取物、魚蛋白多醣、葡萄籽、番茄、維生素C和E,以及鋅和洋甘菊萃取物的補充劑,有助於改善眼週和口週皺紋、色素沉著、鬆弛下垂,以及下眼黑圈。
中醫師 彭溫雅 表示,綠茶中的兒茶素和氧化聚合物(EGCG),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外用可以加強肌膚保濕、抗發炎、鎮靜,對於循環不佳的黑眼圈也有改善效果。但是,要注意綠茶包必需維持乾淨,才不會使眼周皮膚產生過敏現象。
【五大穴位調理黑眼圈】
另外,中醫建議按以下5大穴位,也有助於保護眼睛、調理黑眼圈:
1️⃣攢竹穴:位於臉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主治頭痛、目視不明、流淚、眼瞼下垂、黑眼圈。
2️⃣魚腰穴:魚腰穴是指位於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的穴位。主治目赤腫痛、眼瞼下垂、近視、急性結膜炎、黑眼圈。
3️⃣瞳子髎穴:位於面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主治頭痛、目赤、目痛、迎風流淚、遠視不明、黑眼圈。
4️⃣承泣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急慢性結膜炎、眼袋、黑眼圈。
5️⃣睛明穴:位於目內眥外上方陷中取之。主治目赤腫痛、目眩,迎風流淚、目視不明,近視、黑眼圈。
【金盞菊花枸杞茶】
材料:金盞花6朵、菊花10朵、枸杞子5克、紅棗5顆、甘草5克,水500CC
做法:所有材料煮滾後悶一下,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
#金盞花 味苦性平,用於清熱解毒、降肝火、明目,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預防色素沉澱,增進眼周皮膚光澤與彈性。並有助減緩衰老,避免眼周肌膚鬆弛及眼袋形成。
#菊花 味甘性寒,可以疏散風熱、平肝明目,菊花的清香還可以緩解頭昏、頭痛,保持頭腦清醒,使雙目清亮。
#枸杞子 可明目益精、保護肝臟,並提高造血功能。《神農本草經》紀載枸杞子「滋補肝腎」,尤其擅長明目,對於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黑眼圈,特別有效👏🏻👏🏻👏🏻
參苓白朮散功效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兒鼻敏感食療,媽咪Daddy 可以試下再配合按摩手法
🤧BB成日打打噴嚏,究竟係鼻敏感定感冒? 點分?
👃🏻鼻敏感一般以連續打噴嚏、流清稀鼻水、鼻塞、鼻癢為主要特徵。若無夾帶咽痛、頭痛、咳嗽、精神疲倦或肌肉酸痛等症狀,可初步判斷為鼻敏感。反之,則有可能是感冒,需求醫作進一步診斷。
👧🏻👦🏻患者常使用噴藥進鼻腔或服用抗敏藥來紓解症狀,不過,停止噴藥或停吃抗敏藥後,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又出現,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認為鼻敏感是很難治愈。中醫認為治鼻敏感病本在脾、病標在肺,所以要改善鼻敏感症狀可從健脾益肺入手。
鼻敏感,現今中醫稱之為「鼻鼽」。《素問·脈解篇》,其曰:“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對鼻鼽的病因,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鼻敏感的三大證型👃🏻👃🏻
中醫在辨證論治指導下,採用方藥達致溫肺固表之功效,強化「肺氣」,令津液受攝,不再胡亂流出鼻竅,就是從體質方面治療鼻敏感。
1)肺氣虛弱 風寒襲肺
宜用祛散風寒,補氣益肺之藥。
2)脾氣虛弱 水濕泛鼻
宜用健脾益氣、升清化濕之藥。
3)脾腎陽虛 鼻失溫煦
宜用補腎納氣、溫照腎陽之藥。
🌈按摩舒緩:按印堂、迎香、風池、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按摩印堂穴、上迎香穴及迎香穴,進行持續上下推按的動作,每次維持約5至6秒,可加速鼻附近的氣血運行,有通鼻塞之用。其他穴位每次用指腹揉按3分鐘。
除印堂、迎香外,其他穴位亦可用艾炙療法。
🍵食療湯水
✅淮山扁豆湯(健脾)
材料:淮山、炒扁豆、茯苓、熟薏米各10克、炙甘草3克、蜜棗一枚、生薑2片
做法:以清水四碗煲至兩碗,早晚飲用。
✅蟲草花合桃湯(補腎)
材料:蟲草花25克、淮山20克、合桃20克、無花果6枚、南北杏12克、瘦肉6兩
做法:將瘦肉洗淨,再將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6 碗水煲剩2碗。
✅黃耆防風湯(益肺)
材料:炙黃耆15克、炒白朮12克、防風12克、生薑2片、大枣3枚
做法: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5碗水煲剩2碗。
🌈鼻敏感茶飲:
🎯以鼻癢、打噴嚏多為主
可用防風、陳皮、炙黃耆、炒白朮、生薑、大棗等
🎯以鼻塞、鼻水清稀多、大便軟泥狀為主
可用木香、砂仁、陳皮、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白芷、生薑、大棗等
🌈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及「冬病夏治」的理論,在特定日子裏(三伏天/三九天),使用特製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上。 三天敷貼在適當穴位或患處,有行氣活血、加強人體抗寒及抗病能力,改善及治療體虛、易感冒、哮喘、鼻敏感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
天灸不適合兩歲以下幼兒使用。
✅以熱粥暖飯的米氣來養脾胃
✅戒除生冷及寒涼的食物,如苦瓜、白菜、刺身、汽水及雪糕等,
✅減少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
✅因應季節及可飲用健脾化濕或補肺的湯水
病情較嚴重或複雜,建議需通過中醫四診合參,以制訂長遠方針。
#中醫育兒心得一齊share
參苓白朮散功效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成日打打噴嚏,究竟係鼻敏感定感冒? 點分?
👃🏻鼻敏感一般以連續打噴嚏、流清稀鼻水、鼻塞、鼻癢為主要特徵。若無夾帶咽痛、頭痛、咳嗽、精神疲倦或肌肉酸痛等症狀,可初步判斷為鼻敏感。反之,則有可能是感冒,需求醫作進一步診斷。
👧🏻👦🏻患者常使用噴藥進鼻腔或服用抗敏藥來紓解症狀,不過,停止噴藥或停吃抗敏藥後,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又出現,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認為鼻敏感是很難治愈。中醫認為治鼻敏感病本在脾、病標在肺,所以要改善鼻敏感症狀可從健脾益肺入手。
鼻敏感,現今中醫稱之為「鼻鼽」。《素問·脈解篇》,其曰:“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對鼻鼽的病因,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鼻敏感的三大證型👃🏻👃🏻
中醫在辨證論治指導下,採用方藥達致溫肺固表之功效,強化「肺氣」,令津液受攝,不再胡亂流出鼻竅,就是從體質方面治療鼻敏感。
1)肺氣虛弱 風寒襲肺
宜用祛散風寒,補氣益肺之藥。
2)脾氣虛弱 水濕泛鼻
宜用健脾益氣、升清化濕之藥。
3)脾腎陽虛 鼻失溫煦
宜用補腎納氣、溫照腎陽之藥。
🌈按摩舒緩:按印堂、迎香、風池、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按摩印堂穴、上迎香穴及迎香穴,進行持續上下推按的動作,每次維持約5至6秒,可加速鼻附近的氣血運行,有通鼻塞之用。其他穴位每次用指腹揉按3分鐘。
除印堂、迎香外,其他穴位亦可用艾炙療法。
🍵食療湯水
✅淮山扁豆湯(健脾)
材料:淮山、炒扁豆、茯苓、熟薏米各10克、炙甘草3克、蜜棗一枚、生薑2片
做法:以清水四碗煲至兩碗,早晚飲用。
✅蟲草花合桃湯(補腎)
材料:蟲草花25克、淮山20克、合桃20克、無花果6枚、南北杏12克、瘦肉6兩
做法:將瘦肉洗淨,再將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6 碗水煲剩2碗。
✅黃耆防風湯(益肺)
材料:炙黃耆15克、炒白朮12克、防風12克、生薑2片、大枣3枚
做法:所有材料先浸20分鐘,以5碗水煲剩2碗。
🌈鼻敏感茶飲:
🎯以鼻癢、打噴嚏多為主
可用防風、陳皮、炙黃耆、炒白朮、生薑、大棗等
🎯以鼻塞、鼻水清稀多、大便軟泥狀為主
可用木香、砂仁、陳皮、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白芷、生薑、大棗等
🌈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及「冬病夏治」的理論,在特定日子裏(三伏天/三九天),使用特製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上。 三天敷貼在適當穴位或患處,有行氣活血、加強人體抗寒及抗病能力,改善及治療體虛、易感冒、哮喘、鼻敏感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
天灸不適合兩歲以下幼兒使用。
✅以熱粥暖飯的米氣來養脾胃
✅戒除生冷及寒涼的食物,如苦瓜、白菜、刺身、汽水及雪糕等,
✅減少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
✅因應季節及可飲用健脾化濕或補肺的湯水
病情較嚴重或複雜,建議需通過中醫四診合參,以制訂長遠方針。
#中醫育兒心得一齊share
參苓白朮散功效 在 八個家庭祛濕方,讓你輕鬆得健康(下) 5,參苓白朮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參苓白朮散」能治什麼病呢?《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説: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鬆 ... ... <看更多>
參苓白朮散功效 在 《參苓白朮丸》補脾養中氣,8類人群禁用!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方中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都有健脾滲濕的功效,能去掉脾臟最怕的濕邪。脾為五臟之一,五臟皆能藏精,所以也不能一味滲濕,還要注意去滋養它,山藥 ... ... <看更多>
參苓白朮散功效 在 談古論今話中醫(237)認識參苓白朮散【健康養生中醫保健】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