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創傷,關於阿德勒對我的影響 1
.
阿德勒否定有心理創傷的存在,同時也否定現在的人格如何是創傷造成的,他認為現在的人格如何,是由『現在』的自己所決定,自己決定要當個陰沈的人、自己決定不要去結交朋友當個邊緣人、自己選擇得憂鬱症等等,這些現在正在經歷的負面感受全部都是『現在』的自己所決定,跟過去一點關係都沒有。
.
我在看某一本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的書籍時看到他舉的一個案例,來諮商的客戶向他描述一段童年的記憶,內容大概是說媽媽曾經再三告誡他如果在路上看見流浪狗,千萬不能跑,不然狗會追上來。某次,這位客戶和朋友走在路上看見流浪狗,朋友丟下他拔腿就跑,而他聽媽媽的話乖乖站在原地,結果流浪狗就上前咬住了他。
.
這一段童年記憶讓他從此認定世界充滿了危險,沒有人可以信任。但經過幾次的諮商,客戶的心結解開後他回想起這段記憶的後續,在他被狗咬了之後有一位騎著腳踏車的大叔經過救起了他,並且用腳踏車將他送去醫院治療。這位客戶出現了記憶斷片,因為他有了『這個世界充滿危險』這樣的一個目的,因此被狗咬的記憶只是一個手段,為了要讓他相信這個世界充滿危險,當他理解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之後,那段被他鎖起來的記憶就重新浮現了。
.
這一個案例分享出現在岸見老師的書中好幾次,我真的忍不住想murmur他的書籍內容重複率相當高啊哈哈哈。但雖然看過很多次,我卻始終無法理解這種記憶斷片又重新浮現所代表的意義,直到最近幾天我親身去經歷到了。
.
前幾天我在跟琦琦分享阿德勒的目的論時談到了關於我的社交障礙以及人群恐懼,並非因為我有這樣的症狀才導致我無法與人交際,而是我自己為了避免與人交際,才讓自己有社交障礙跟人群恐懼的問題,而這要追溯起來的話應該是我在國中時曾經發生的某件事,當時我有一個曾經很要好後來她卻慢慢疏遠我的好朋友,她可以說是我上了國中之後第一個交到的好朋友,不論什麼事情我都以她為重,為此讓我跟我原本的朋友都越來越疏遠。(我常常跟原本的朋友講話到一半因為那位朋友叫我就立刻丟下正在跟我聊天的朋友)
.
我們開始疏遠後,我仍舊還是把她當成我最要好的朋友,期待著她會像以前一樣找我聊天、找我玩,某天她突然問我認不認識某個蔡姓學姊,由於我們那個鄉鎮滿小的,國中小的學生即使不知道名字也大多彼此知道對方是誰,那位蔡姓學姊是我國小同學的姊姊,平常就在我家斜對面搭乘校車。確認我認識那位學姊後,朋友請我幫她傳遞信件,她說那是她跟學姊在寫的交換日記,但現在學姊已經畢業了沒辦法在學校碰面,可是她會在我家附近搭校車所以請我幫忙。
.
我非常開心地答應幫忙,我認為能夠幫助到她的話,她一定會更喜歡我吧?會再像以前一樣找我玩吧?每一天,我都特地提早出門去幫她交換日記,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騎腳踏車到學校將信件轉交給朋友,看到她露出燦爛的笑容說謝謝我的幫忙,每一次我都覺得自己好幸福。直到後來某次放學回家我忘記將口袋的信件拿出來,我媽媽不知道就把衣服拿去洗了,隔天我將信件拿出來時紙張整個軟軟潤潤,感覺連打開都會是個問題。我當下只害怕自己無法達成朋友交給我的任務,我決定把信件小心的拆開來確認裡面的字都還看得到,如果看得到我就把信件交給學姊並且跟朋友道歉不小心弄濕了。
.
當我拆開後,上面的字跡雖然有泡過水糊掉的痕跡,但字跡仍然還是一清二楚,原本我要把信件再折回去了,卻瞄到了我的名字,在好奇心使然下我忍不住仔細看了它
.
『……黃瑜萍本來就很機歪,有夠賤的……』
.
上下寫了些什麼我已經忘光了,只記得有我的名字的這一排,她跟學姊在討論什麼我無從得知,也沒有勇氣詢問,我只知道看完信之後,我將信件小心地折回去,確認完全看不出來被拆開過,然後把信件帶回去學校還給同學,向她道歉因為我的粗心導致信件泡水請她再重寫一張,並且告訴她未來我無法再幫她送信了,因為我媽媽叫我上學時間不要亂跑要直接到學校去。從那次起,我就不再主動去認識新朋友,直到我上了高中後仍是這樣,我以為到了新學校全班都不認識我,不知道我在國中有多壞,應該都能接受我,但我卻從來沒有主動去認識同學過,即使是轉個頭就能打招呼的隔壁同學也是,我甚至到要休學了還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
.
出社會後這樣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我完全無法融入團體生活,我從來不會主動開口向同事自我介紹,永遠等人家來找我講話,而休息的時間也總是自己一個人行動,從來不會主動問同事要不要一起吃飯等等的,我總是在等待別人主動來找我。我並非不想認識新朋友,只是我不敢主動開口,我害怕主動建立關係最後卻換來了朋友對我的背叛,因此我越來越害怕跟人接觸,一直都無法與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我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的,與其交那麼多個感情淺淺的朋友,有兩三個感情深厚的摯友就已經足夠了。
.
因為阿德勒的關係,我了解到了自己並非有社交障礙才無法交友,而是為了不要交朋友才讓自己有社交障礙,或許我主動踏出第一步最後仍然無法與對方建立出深厚的友誼,但不表示每個人都會像國中好友一樣傷害我,要不要主動向他人釋出善意的選擇權在我,而對方要如何回應則是他人的課題,我不需要去煩惱別人是否會像我一樣友善地對我。當我跟琦琦講到這段記憶時,我瞬間想起了被我遺忘了十幾年的記憶片段,那段記憶發生在交換日記事件之前。
.
有一次,我跟家人大吵,我在學校向那位朋友哭訴說我想離家出走,她二話不說直接叫我去住她家,她會搞定他的父母,我想住多久都沒關係,就算要住一輩子都可以。當天放學我沒有回家而是和朋友直接搭乘公車回去她家,回到朋友家後她的母親看到我有點錯愕,在聽完朋友的解釋後,阿姨表示不論如何還是要打電話回家跟父母報平安,至少讓他們知道我人沒事,之後我想等氣消了再回家也沒關係。我心不甘情不願的撥電話回去了,跟父母講沒幾句又快要吵起來,我哥把電話接了過去,跟我說『妳今天回來的話,我的手機就送給妳用。』在當時,國中生如果能有一支手機那可是無比的榮耀,我當下根本連猶豫與思考都沒有就立刻答應。
.
我告訴朋友等等我父母會來接我,因為只要我回家我哥就會送我手機,當時朋友還笑笑的跟我說我很靠北,她這麼幫我結果我竟然為了一支手機就回去了。是不是從這個時後開始朋友就對我越來越疏遠我不記得,不過這一段記憶這十幾年來我都是處在斷片狀態,完全不記得有發生過這件事,那天在跟琦琦聊的時候才突然想起。或許當年朋友剛好在跟學姊討論我離家出走的事情吧,才會講到我很機車,超賤的。
.
十幾年來,我為了要讓自己不要相信他人,不要主動交朋友,而將這一段記憶塵封起來,直到現在我已經知道自己不需要再用社交障礙來保護自己了,才重新喚起這一段記憶。但即使沒有這一段記憶,我仍然可以選擇不要再有社交障礙,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願意跟我當朋友,但如果我持續釋出善意,不可能完全沒有一個人跟我築起那座友誼的橋樑吧?只有我先主動踏出第一步,才有機會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連結,而他人要對我的善意做怎樣的解讀與回應,那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能控制的只有『要』或『不要』主動與他人做朋友如此而已。
.
後記:照片是我跟琦琦前兩天逛街的照片,非文中好友。
後記後記:昨天蔡姓學姊他弟突然加我臉書好友,嚇死寶寶了!
.
IG:huahua.323
.
#花花看人生 #花花的阿德勒心理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東部地區有許多學校規模小,又因少子化及人口外流衍生許多相關問題,一方面有裁併校的相關爭議、另一方面教師們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除了一般教學責任以及額外的行政工作,還須肩負其他像是父母不在孩童身邊的家庭教育問題。本席認為評鑑工作應朝化整為零方向進行,減緩偏鄉老師教學以外的行政責任。此外,過去...
及人高中校車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創傷,關於阿德勒對我的影響 1
.
阿德勒否定有心理創傷的存在,同時也否定現在的人格如何是創傷造成的,他認為現在的人格如何,是由『現在』的自己所決定,自己決定要當個陰沈的人、自己決定不要去結交朋友當個邊緣人、自己選擇得憂鬱症等等,這些現在正在經歷的負面感受全部都是『現在』的自己所決定,跟過去一點關係都沒有。
.
我在看某一本岸見一郎老師所撰寫的書籍時看到他舉的一個案例,來諮商的客戶向他描述一段童年的記憶,內容大概是說媽媽曾經再三告誡他如果在路上看見流浪狗,千萬不能跑,不然狗會追上來。某次,這位客戶和朋友走在路上看見流浪狗,朋友丟下他拔腿就跑,而他聽媽媽的話乖乖站在原地,結果流浪狗就上前咬住了他。
.
這一段童年記憶讓他從此認定世界充滿了危險,沒有人可以信任。但經過幾次的諮商,客戶的心結解開後他回想起這段記憶的後續,在他被狗咬了之後有一位騎著腳踏車的大叔經過救起了他,並且用腳踏車將他送去醫院治療。這位客戶出現了記憶斷片,因為他有了『這個世界充滿危險』這樣的一個目的,因此被狗咬的記憶只是一個手段,為了要讓他相信這個世界充滿危險,當他理解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之後,那段被他鎖起來的記憶就重新浮現了。
.
這一個案例分享出現在岸見老師的書中好幾次,我真的忍不住想murmur他的書籍內容重複率相當高啊哈哈哈。但雖然看過很多次,我卻始終無法理解這種記憶斷片又重新浮現所代表的意義,直到最近幾天我親身去經歷到了。
.
前幾天我在跟琦琦分享阿德勒的目的論時談到了關於我的社交障礙以及人群恐懼,並非因為我有這樣的症狀才導致我無法與人交際,而是我自己為了避免與人交際,才讓自己有社交障礙跟人群恐懼的問題,而這要追溯起來的話應該是我在國中時曾經發生的某件事,當時我有一個曾經很要好後來她卻慢慢疏遠我的好朋友,她可以說是我上了國中之後第一個交到的好朋友,不論什麼事情我都以她為重,為此讓我跟我原本的朋友都越來越疏遠。(我常常跟原本的朋友講話到一半因為那位朋友叫我就立刻丟下正在跟我聊天的朋友)
.
我們開始疏遠後,我仍舊還是把她當成我最要好的朋友,期待著她會像以前一樣找我聊天、找我玩,某天她突然問我認不認識某個蔡姓學姊,由於我們那個鄉鎮滿小的,國中小的學生即使不知道名字也大多彼此知道對方是誰,那位蔡姓學姊是我國小同學的姊姊,平常就在我家斜對面搭乘校車。確認我認識那位學姊後,朋友請我幫她傳遞信件,她說那是她跟學姊在寫的交換日記,但現在學姊已經畢業了沒辦法在學校碰面,可是她會在我家附近搭校車所以請我幫忙。
.
我非常開心地答應幫忙,我認為能夠幫助到她的話,她一定會更喜歡我吧?會再像以前一樣找我玩吧?每一天,我都特地提早出門去幫她交換日記,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騎腳踏車到學校將信件轉交給朋友,看到她露出燦爛的笑容說謝謝我的幫忙,每一次我都覺得自己好幸福。直到後來某次放學回家我忘記將口袋的信件拿出來,我媽媽不知道就把衣服拿去洗了,隔天我將信件拿出來時紙張整個軟軟潤潤,感覺連打開都會是個問題。我當下只害怕自己無法達成朋友交給我的任務,我決定把信件小心的拆開來確認裡面的字都還看得到,如果看得到我就把信件交給學姊並且跟朋友道歉不小心弄濕了。
.
當我拆開後,上面的字跡雖然有泡過水糊掉的痕跡,但字跡仍然還是一清二楚,原本我要把信件再折回去了,卻瞄到了我的名字,在好奇心使然下我忍不住仔細看了它
.
『……黃瑜萍本來就很機歪,有夠賤的……』
.
上下寫了些什麼我已經忘光了,只記得有我的名字的這一排,她跟學姊在討論什麼我無從得知,也沒有勇氣詢問,我只知道看完信之後,我將信件小心地折回去,確認完全看不出來被拆開過,然後把信件帶回去學校還給同學,向她道歉因為我的粗心導致信件泡水請她再重寫一張,並且告訴她未來我無法再幫她送信了,因為我媽媽叫我上學時間不要亂跑要直接到學校去。從那次起,我就不再主動去認識新朋友,直到我上了高中後仍是這樣,我以為到了新學校全班都不認識我,不知道我在國中有多壞,應該都能接受我,但我卻從來沒有主動去認識同學過,即使是轉個頭就能打招呼的隔壁同學也是,我甚至到要休學了還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
.
出社會後這樣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我完全無法融入團體生活,我從來不會主動開口向同事自我介紹,永遠等人家來找我講話,而休息的時間也總是自己一個人行動,從來不會主動問同事要不要一起吃飯等等的,我總是在等待別人主動來找我。我並非不想認識新朋友,只是我不敢主動開口,我害怕主動建立關係最後卻換來了朋友對我的背叛,因此我越來越害怕跟人接觸,一直都無法與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我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的,與其交那麼多個感情淺淺的朋友,有兩三個感情深厚的摯友就已經足夠了。
.
因為阿德勒的關係,我了解到了自己並非有社交障礙才無法交友,而是為了不要交朋友才讓自己有社交障礙,或許我主動踏出第一步最後仍然無法與對方建立出深厚的友誼,但不表示每個人都會像國中好友一樣傷害我,要不要主動向他人釋出善意的選擇權在我,而對方要如何回應則是他人的課題,我不需要去煩惱別人是否會像我一樣友善地對我。當我跟琦琦講到這段記憶時,我瞬間想起了被我遺忘了十幾年的記憶片段,那段記憶發生在交換日記事件之前。
.
有一次,我跟家人大吵,我在學校向那位朋友哭訴說我想離家出走,她二話不說直接叫我去住她家,她會搞定他的父母,我想住多久都沒關係,就算要住一輩子都可以。當天放學我沒有回家而是和朋友直接搭乘公車回去她家,回到朋友家後她的母親看到我有點錯愕,在聽完朋友的解釋後,阿姨表示不論如何還是要打電話回家跟父母報平安,至少讓他們知道我人沒事,之後我想等氣消了再回家也沒關係。我心不甘情不願的撥電話回去了,跟父母講沒幾句又快要吵起來,我哥把電話接了過去,跟我說『妳今天回來的話,我的手機就送給妳用。』在當時,國中生如果能有一支手機那可是無比的榮耀,我當下根本連猶豫與思考都沒有就立刻答應。
.
我告訴朋友等等我父母會來接我,因為只要我回家我哥就會送我手機,當時朋友還笑笑的跟我說我很靠北,她這麼幫我結果我竟然為了一支手機就回去了。是不是從這個時後開始朋友就對我越來越疏遠我不記得,不過這一段記憶這十幾年來我都是處在斷片狀態,完全不記得有發生過這件事,那天在跟琦琦聊的時候才突然想起。或許當年朋友剛好在跟學姊討論我離家出走的事情吧,才會講到我很機車,超賤的。
.
十幾年來,我為了要讓自己不要相信他人,不要主動交朋友,而將這一段記憶塵封起來,直到現在我已經知道自己不需要再用社交障礙來保護自己了,才重新喚起這一段記憶。但即使沒有這一段記憶,我仍然可以選擇不要再有社交障礙,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願意跟我當朋友,但如果我持續釋出善意,不可能完全沒有一個人跟我築起那座友誼的橋樑吧?只有我先主動踏出第一步,才有機會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連結,而他人要對我的善意做怎樣的解讀與回應,那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能控制的只有『要』或『不要』主動與他人做朋友如此而已。
.
後記:照片是我跟琦琦前兩天逛街的照片,非文中好友。
後記後記:昨天蔡姓學姊他弟突然加我臉書好友,嚇死寶寶了!
.
IG:huahua.323
.
#花花看人生 #花花的阿德勒心理學
及人高中校車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頭質詢─
▶東部地區有許多學校規模小,又因少子化及人口外流衍生許多相關問題,一方面有裁併校的相關爭議、另一方面教師們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除了一般教學責任以及額外的行政工作,還須肩負其他像是父母不在孩童身邊的家庭教育問題。本席認為評鑑工作應朝化整為零方向進行,減緩偏鄉老師教學以外的行政責任。此外,過去夜光天使計畫本意良好,但因裁併校使學校離家距離遙遠,這些小孩下課後參加學校課後輔導,如果沒有專車、校車接送回家,也許就降低參加課後輔導的意願,也因此本席認為,學校和社區或者是 NGO 以及家庭,彼此之間要產生互補的關係。偏鄉的家庭結構特殊,而過去整個教育部的資源還是著重於正規教育,也就是學校附設的相關計畫。如果在整體資源有限的情形之下能夠做一些調整,讓學校老師所背負的責任有所調整,另一方面鼓勵一些有立案或者是有意願來從事社區型、部落型,或者是在偏鄉地區從事輔助型的、陪同小孩成長的工作的 NGO 或宗教團體。
▶偏鄉私立幼兒園幾乎不可能存在,除非它有宗教團體的支持,因為這沒有什麼利益可言,所以很多相關責任也在小學附設幼兒園的系統裡面。幼兒園相關交通工具的法規相當嚴謹,包括針對陪同人員的訓練,然而基於資源很有限,而載送兒童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相關規範又有所不同,所以須使用不同的車子、不同的規格、不同的人做接送工作。而且也因為裁併校之後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交通工具又是更迫切需要的,如果幼兒園不去載的話,諸多家庭可能就會放棄讓孩童到幼兒園就學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衍生孩童午餐或與照顧問題。應思考相關法規適度鬆綁的可行性,或是做整體的規劃,譬如補助其他的公共交通設施來積極解決。畢竟偏鄉孩童就學的權利對於他整個人生經歷會有很大的影響。
部長:在偏鄉教育會加以一些輔助措施,方便接受學前教育。
▶12年國教架構裡包含免試入學及高中照戶籍地就地就學方式,惟有些地方學校與學校距離相當遠而且品質差距也相當大,以花蓮為例,花蓮中學、花女到玉里高中之間,也就是所謂要繼續升學而非職業的這些學校,距離是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學校承接的資源落差也差異相當大,讓想升學的孩子選擇變得有限,這些學校本身條件的均值化也很關鍵,玉里高中曾提出要與東華大學來作併校,成為東大附中的提案都無任何進展,希望能針對這些問題更積極的看待來解決。
部長:玉里跟東華大學程序會提供書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