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參選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
閔琳上午完成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參選登記。
為配合防疫,今早閔琳在六位立委(邱志偉、登真-邱議瑩、賴瑞隆、許智傑、李昆澤、愛信任-劉世芳)用視訊方式的陪同下,順利完成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參選登記。
今天就是和平醫院宣布封院十七周年的日子。
2003年4月24日,台北市政府宣布和平醫院封院,在沒有任何配套措施下,近千名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被強制禁閉在醫院中。
這幾天韓國瑜荒誕離譜行徑,不只丟臉,而且一再製造恐慌;防疫不能兒戲,更不能做戲。呼籲韓國瑜不要步上馬英九後塵,務必配合中央防疫工作。
閔琳認為,韓國瑜敢這樣胡作非為,就是因為議會制衡的力量不夠。同樣的,黨內多元的聲音也很重要,民進黨更需要年輕人的參與。這就是我參加登記的最大原因。
光復高雄,超前部署,
黨內不能變只有一種聲音。
過去的我,參與學運社運而後擔任政治幕僚;曾經也很排斥參選,但卻在返鄉服務和太陽花運動後,最終跨過了這個心理障礙,參選並當選成為當年高雄市最年輕議員。
把新政治的理念,在既有政治的場域、城鄉不同的環境中試煉、實踐;對我而言,也是極大的挑戰。
現實總是一再試圖擊潰我,但我卻不曾喪失了理想性。我不會為了達成目標而與魔鬼做交易,並且經得起檢驗。這些現實與挫折,讓我越發成為一個意志堅定、有韌性的政治工作者。
在這條民主道路上,我會永保初衷、追求真理。
為民主、為自由,為台灣高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閔琳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參選政見:
一、民進黨年輕化:擴大支持基礎、號召青年入黨、培育人才。
二、實踐民主:守護高雄市民的罷免運動。
三、高雄勝選:力拚重返執政、議會過半。
四、政媒份際:反對紅色媒體與媒體壟斷、媒體退出黨政軍。
五、黨務願景:凝聚新時代的高雄共識。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港警昨天以涉嫌違反港版國安法的宣揚恐怖主義罪,拘捕4名港大生,最重將面臨5年到10年的有期徒刑。今天台灣學生聯合會會同多個團體共同聲援,反對紅色恐怖,並呼籲港府盡速釋放4名港大生。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反對紅色媒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反紅媒體遊行空拍人潮場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館長6/23反紅色媒體力邀藍綠白大咖!柯文哲表態支持 - 蘋果日報 的評價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民主進步黨- 昨天凱道舉辦623 反紅色媒體遊行,今日各報頭版 ... 的評價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反紅色媒體遊行- 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評價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反紅色媒體遊行- 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評價
- 關於反對紅色媒體 在 反紅媒體遊行之後呢?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反對紅色媒體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來許多朋友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除了防疫和罷韓,dpp地方黨部主委之爭,也逐漸熱議。
之前有篇文章點出了誰是罷韓最大的受益者,之後陸續有特定媒體跟進炒作這議題。表面原因是分化罷韓團體,並挑起民進黨派系間的心結紛爭。沒多久,便傳出高閔琳和趙天麟將代表各自陣營角逐地方黨部主委。倒非dpp中計,只是把檯面下的競逐搬到檯面上吧了。
高、趙兩人相似之處在於,生長或成長於台北,分別隨謝長廷和陳菊南下擔任幕僚工作,再被推派競選議員。
2016年,趙天麟甫當完一任立委,連任後立即運作想競選高雄市長,成立了類智庫,招兵買馬,在眾金主奧援下,銀彈充足,結合媒體,攻勢凌厲,接連惹管媽、林岱樺、花媽陣營不快,最後的黨內初選結果,以黑馬之姿躍居第二名。
2019年選舉期間,每逢菊南下輔選行程,趙天麟幾乎跟緊緊,目的不言可喻。
2020年,趙天麟表面上力拱陳其邁參加補選,自己則跳出來選黨部主委,目前有泛英系、謝系、海派、阿扁之子等各系相挺。趙為何喊出以政黨力量來主導罷免?主要意圖是將各方勢力團結在黨的名義之下,用他擅長的蠶食鯨吞綁樁手法,將包括菊系在內的系統納入,盤整資源。這算盤打得可精的呢。
很有趣的是,kmt想操作dpp派系之間的矛盾,讓罷韓失敗,這路徑恰恰吻合趙天麟與海派的最大利益。
菊系尚無合適的市長人選,推派人馬最好的時機點是在2022年,趁兩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只要主導罷韓成功,即可記上首功,至於接下來的補選能不能贏,並不那麼在意。
海派先拱陳其邁參與市長補選,能上當然最好。但若要全面拿下高雄,最重要的一役是拿下地方黨部主委,以便在2022年主導市長和議員的提名。
正如有心人士刻意操作的新聞內容,如果陳當選,必安插重用趙的人馬,加上2022在各區推派趙的子弟兵,2022年或2026年,實力最強的諸侯將是靠攏海派的趙。
罷免能否成功,對趙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留著韓國瑜,就像把吳斯懷留在立法院般,成為下屆選戰最好的提款機,先攻下地方黨部這灘頭堡,2022年,將成為他和子弟兵絕佳的機會。
菊系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高閔琳參選主委聲明的第四點#反對媒體壟斷、#反對紅色媒體,劍指哪一家媒體壟斷,明眼人都看得出。
罷免掉呷碗內看碗外的韓國瑜,是許多市民的共識,dpp的派系紛爭,高雄人早已見怪不怪,大不了再次目睹2017年「砍到刀刀見骨」的大戲,到嘴邊的市長寶座再次拱手讓人。
要怎麼爭權奪利,多數市民只能作壁上觀,只希望這些人,特別是隨前市長們南下的從政者能多為高雄想想,競選公職時許下的承諾、該為高雄人爭取的預算和建設、該還給高雄人的國民運動中心、乾淨的水和空氣等等,別辜負了高雄人給您們在仕途上施展抱負的機會;把高雄當踏板,遲早會被反彈的板子襲面的。
【罷韓倒數】結合綠營作戰否 公民團體掀路線之爭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4600
反對紅色媒體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高雄】最好的時刻,正要開始。
《高閔琳參選民進黨市黨部主委聲明》
(文長慎入)
(楔子)
1982年生。天然獨。一瞬的時光。
從校園民主到走上街頭,公共參與、社會運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政治」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一路走來其實並沒有特意規劃,倒也順從與生俱來的使命感,自然而然走上政治工作的道路,從幕後走向幕前,從幕僚走向參選。
1990年三月,野百合學運我沒來得及長大參與,卻深受啟發。2005年三月,我在自由廣場靜坐抗議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不放棄武力犯台。從台大學生代表大會議長卸任不久的我,當時也並不能預知後來的幾個月,我會決定參選第十九屆台大學生會長。2006年三月,當選台大學生會長的我,敲響傅鐘,表達「青年理想之實踐,即為公共參與及社會關懷」的主張,訴求青年人燃起「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而後歷經2009年野草莓運動、2012年反媒體壟斷⋯⋯一直來到2013年的三月,太陽花運動,可謂無役不予。
由衷感謝民主進步黨所有先進前輩與黨內同志的提攜陪伴與高雄市民的託付與支持,我在2013年回到父親的故鄉高雄耕耘,而後決意參選,並於2014年順利獲得黨內提名,並順利當選為高雄市最年輕議員。從1998年,16歲的我當選衛理女中班聯會主席,至2014年32歲的我第一次當選高雄市議員;我人生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參與公共事務、在「參」政治。
2014年當選議員後,我認真服務、辛勤耕耘,努力為台灣人民做工,並多次榮獲高雄市十大優質議員。2018年,我立場堅定、認真輔選,更「不畏韓流」,但也幸運連任。
然而,我深知民進黨在高雄的挫折,正是人民給民進黨的教訓和警惕;而這樣的挫折,也帶給民進黨內部深刻反省與檢討改進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努力從失敗的低谷爬起,翻轉。
2019年,蔡英文總統堅定拒絕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年中,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民進黨執政的中央也做了許多政策上的調整,而在地方,我除了善盡職責,做好身為議員的問政監督,也勤走地方服務鄉親市民;同時也接任蔡英文總統高雄競選總部活動部主任。
2020年,蔡英文總統順利連任,高雄八席立委全壘打,蔡總統與民進黨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面,贏回多數台灣人民的信任與託付,並再次成為國會多數(深深感謝所有台灣人民,諸多專程從海外、從北中南東台灣和離島回鄉投票的台灣人民與年輕世代)。
乍看之下民進黨似乎走出2018年的陰霾,但細究選票結構,卻發現蔡總統與民進黨之選票竟有著300萬極大的差距;我們也觀察發現,年輕世代對蔡總統的支持並無法完全轉化成為對民進黨的支持;年輕的選票不再選擇民進黨,而是流向了充滿競爭力與政治動能的新興政黨。
如我,任何一位關切台灣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本土派政黨、民進黨逐漸熟齡與永續發展課題的基層黨員,必然也深刻感受到民進黨之於「進步價值」的追求、民進黨之於台獨黨綱「台灣主體性」與「國家正常化」的務實推進、民進黨之於政策路線與地方經營的改革與調整⋯⋯不應僅在2020年的選戰從黨內的立委提名(高嘉瑜、吳怡農、賴品妤、謝珮芬、李問、蔡沐霖等)與黨中央選務及黨務工作(林飛帆、林鶴明、薛呈懿、吳濬彥、魏筠)看見亮點、看見年輕世代的承擔與接棒;而是也必須從各地方基層黨部,透過黨內前輩的薪火相傳與世代交替,讓民進黨再一次地蛻變、茁壯。
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良久,我再次看見了自己的使命。
2020年三月。
我決定投入民主進步黨第六屆高雄市黨部主委選舉。
民進黨不能再讓年輕人失望,更不能讓台灣人民再次失望。
以下是我參選市黨部主委的五點政見主張:
一、#號召青年入黨培育人才,#推動民進黨年輕化。
作為曾經享受到黨內無數先進前輩提攜栽培的「最年輕議員」,我認為面對新興優質政黨崛起的景況下,黨部主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除了穩固黨內原有的支持基礎,最重要的是,必須在國家前途與台灣主體性、攸關高雄城市發展的願景與公共政策,必須在包括人權、社會福利、性別平權、教育文化、環保生態等不同面向上,透過對「進步價值」的追求與論述主張之實踐來爭取年輕世代對民進黨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更必須積極創造青年參與黨務的各種機會,為黨培育比我還要更年輕的世代、更優秀的青年人才投入到公共及政治領域。
二、#不介入不主導罷韓市民運動。
延續過去我從事學生時代以來參與社會運動的認知,我主張政黨的角色,應該站在這場高雄市民的民主運動的背後。
重申日前我針對「罷韓運動與政黨角色」撰文表達的主張(https://reurl.cc/D9ZElm),我堅決反對任何政黨主導罷免、也反對罷免和補選掛勾。
再次強調,罷免是高雄市民重新選擇的機會,是要終結不適任者、汰換成更好的人選,是民主除錯的機制。罷免不該變成政黨對決;而民進黨應該站在身後保護高雄市民的民主機制與罷免運動,而非主導罷免,更不該急著出來收割罷免、搶市民的功勞。
三、#高雄勝選,#力拚重返執政、#議會過半。
罷免是罷免,補選是補選。我認為,黨意不應凌駕於民意;而民進黨的政黨角色和出場時機,應該是在「罷免成功以後」的「市長補選」。我認為,民進黨為高雄市民推出一個最好的市長人選,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
未來,我要努力厚植民進黨動能,傾聽民意、凝聚共識;對外擴大支持基礎、爭取市民認同,對內凝聚團結邁向勝選目標——積極輔選2022市長人選,力拚議會過半、深耕基層鄰里,深化民主與「台派」本土意識。
四、#反對媒體壟斷、#反對紅色媒體(從「野草莓」到「踩紅媒」🍓)
1995年,我支持民間訴求「黨政軍退出媒體」,
2020年,我主張「媒體退出黨政軍」。
2012年,學生時代的我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也在擔任立法院國會助理期間參與過公廣集團及董監事違法延任案,一直高度關注媒體改革議題。
尤在2018年地方選舉的假消息與資訊戰當中,我更加清楚地看見紅色媒體與網路如何相互加成、影響了台灣中央及地方選舉,以及國內政治經濟以致社會文化各個層面。
我在2019年發起「踩紅媒」行動,也號召跨黨派跨縣市的新世代議員與青年學子一同響應,重視紅色滲透與媒體改革課題。
我反對媒體壟斷,也反對紅色媒體;媒體退出黨政軍。
五、#黨務改革願景,#凝聚新時代的高雄共識。
民主進步黨是一個追求民主自由、勇於對抗威權政體的第一個本土政黨,從街頭倡議、社會運動,也從草根逐漸茁壯成樹。
一直以來,民進黨最為外人稱道的特色,就是黨內面對不同議題或政策主張總是眾聲喧嘩、刀光劍影吵吵鬧鬧,但關鍵時刻總會凝聚團結的一個政黨。無論是對於台獨黨綱與對中國政策甚至派系解散等,這些年來在民進黨內部都經歷過多次的路線辯論與正式會議。
本次黨部改選恰逢中國武漢肺炎肆虐的防疫期間。而我,作為本黨的年輕世代,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在台北都會地區成長,而在原高雄縣非都會地區基層耕耘服務的政治工作者;我相信我能為民進黨帶來許多新的觀點、刺激與創新。我也相信這次黨部改選,將會是一場沒有煙硝味而暢談價值理念、論辯路線的選戰。
不可諱言的是,目前我只能掌握自己手中的那一張黨員票。
所以,從宣佈參選的即刻開始,我會更加努力爭取黨內先進前輩、黨內同志與基層黨員的支持。
我會努力透過這次選戰,傳達年輕世代對本黨與地方黨部黨務改革的願景與理想,努力追尋並凝聚屬於民主進步黨「新時代的高雄共識」。
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政治學者、前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新書《台灣最好的時刻》,談的是1977年至1987年台灣民主誕生的故事;而民主化的進程當中至關重要的,便是發生在高雄的美麗島與橋頭事件。
而在2020年當下,中國爆發武漢肺炎(COVID-19)以來,台灣基於地理位置與兩岸經貿交流往來頻繁的關係首當其衝;然而,台灣作為全世界最了解中國的民主國家、對抗過SARS也從SARS學習經驗的先進國家,卻在這次透過防疫與公共衛生政策、先進的醫療專業與研發科技,成為全是世界先進國家不容忽視的耀眼存在。
長期備受中共打壓欺凌的台灣,開始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正視,美國、菲律賓、歐盟等多國國會議員或行政首長均致函發言力挺台灣加入WHO。而美國的《台灣旅行法》和《國防授權法案》以及川普總統最新簽署的《台北法案》後,台灣也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逐漸站穩穩亞洲民主國家第一島鏈最重要的防疫與戰略位置。「國家正常化」並走出國際社會的道路亦日見清晰。
我認為,「台灣最好的時刻」,現在才正要開始。
身而為人,就是要為真理、為理想、為價值理念而不停戰鬥。
民主道路上的先進前輩和青年朋友,
請和我站在一起,努力打拚,為台灣加油!
反對紅色媒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港警昨天以涉嫌違反港版國安法的宣揚恐怖主義罪,拘捕4名港大生,最重將面臨5年到10年的有期徒刑。今天台灣學生聯合會會同多個團體共同聲援,反對紅色恐怖,並呼籲港府盡速釋放4名港大生。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73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反對紅色媒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個星期最大的國際新聞,是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大贏。這個大贏到底是多大?
有許多媒體還把強生拿來跟柴契爾夫人相提並論,柴契爾夫人外號是鐵娘子,被稱作英國二次戰後最重要的領袖,把二次戰後破敗的英國,再次變成大咖國家,那這個被拿來跟柴契爾夫人比較的英國首相強生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不過兩個月前強生還被罵到臭頭,但這民意真是像天機一樣很難測耶,為什麼一下就可以翻身呢?很多人說是因為他的主要對手工黨的柯賓,比強生還討人厭。
在英國這次選舉裡,強生的競選對手,也就是主要反對黨工黨的柯賓,有可能是英國近年來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很多分析都認為強生就是因為碰到這麼弱的對手,才能選得這麼好。但我真的覺得這個評論非常的酸葡萄,強生勝選的原因,非常簡單,保守黨就是掌握了大多數民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下了「紅牆」。
什麼是紅牆呢?不是紅杏出牆,紅牆是指北英格蘭跟Mindlands 這些傳統上工黨非常強勢的區域,在這些區域裡,很多勞工階層都是從祖父輩開始,就是全家都投給工黨的鐵票,又因為工黨的傳統色是紅色,所以這些地區被稱作紅牆。在兩年前,紅牆還是銅牆鐵壁,但這一次選舉全面失守,投給了以前被這些勞工階層視為死對頭,代表有錢人及資方的保守黨。
這跟美國的2016年選舉非常類似,當時美國北部五湖區的鐵鏽帶(rust bell)也是一大堆勞工階層,拋棄了支持了好幾代的民主黨,跑去投給代表有錢人的共和黨。你不要以為只不過換個黨投有什麼了不起,你去問問在高雄上次選舉,從民進黨改投國民黨的選民,我保證很多人會告訴你是個非常痛苦的決定。
至於英國這些勞工階層為什麼換黨投,只是因為工黨有個討厭鬼在當頭嗎?美國的勞工階層換黨投,只是因為候選人希拉蕊像冰塊嗎?民進黨輸了高雄真的只是因為陳其邁的手不夠美嗎?
總而言之,從2015年的脫歐選舉到現在,經過這麼多選舉,全球這些勞工階層的聲音,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勞工聽了你們這些精英的話,去搞什麼全球化,結果弄得我越來越窮,窮到活不下去,而且這個我支持了一輩子的黨,己經變成都市人的黨,年輕人的黨,根本己經不代表我了。
你看看工黨開出的政見,學費全免,25歲以下巴士免費,提高最低工資,投入十億英磅做青年相關服務。難怪年紀大的選民會覺得,那我呢?
這次英國選舉也再次突顯了一個現象:就是年輕人選不贏老年人。
英國跟台灣一樣也有世代隔閡,在環保,在多元世界觀,在移民問題上年輕人跟老年人想法也差很多,那好啊,大家投票所見,看誰選贏嘛。英國選舉結果證明,年輕人也許打電腦行,手機用得嚇嚇叫,但投票就是不行。
英國18~20歲的年輕人在2015年和2017年的大選中,只有40%至50%的投票率,這一次選舉已經是破紀錄的年輕選票大出動,但註冊的投票率仍約為66%,但七十歲以上呢?是每一次選舉註冊選民都達80%以上。聽過人口老化吧?也就是年輕人比老年人少,你人數己經少了,投票率又沒有老年人高,你怎麼選得贏呢?
但你很會選,不代表你很會執政,強生這一次大贏特贏,自己的黨在議院還佔了超過半數,就跟在我們台灣完全執政是一樣的意思,看起來英國脫歐似乎又多確定了那麼一點。為什麼只說一點呢?因為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才是真的重頭戲,可以說到現在才準備要上主菜了。
這次的英國大選最重要的就是確定了,在英國跟歐盟講好的一月三十一日的截止日,英國就是脫歐了。大家不要再癈話什麼留歐可能性。在二月一日就會進入所謂的過渡期,一直到十二月底。在過渡間英國與歐盟間一切照舊,用這十一個月來談接下來要怎麼做。
全世界最關切的就是貿易協議的部分,這是英國與歐盟雙方以後要怎麼做生意的細節要是沒有處理好,不要說英國本身,有可能會對歐盟整體甚至是全世界都造成經濟上的衝擊,目前市場預期最後的協議應該是會讓英國留在歐洲的單一市場中,減少雙方市場的衝擊,也就是所謂的「軟脫歐」這是為什麼股市對英國大選這次反應這麼好。至於「硬脫歐」就是英國離開歐洲單一市場,不再需要遵守歐盟的規範,基本上雙方就是翻臉了,這是市場最擔心會發生的事。但身為唐寧街川普,怎麼可能讓大家這麼好預測呢?
強生跟保守黨都把脫歐形容的要多美好就有多美好,比如說可以透過關稅來保護自己國家的企業;可以不用管歐盟的法規,我東西想怎麼賣就怎麼賣;可以不再需要透過歐盟,自己跟其他國家簽更有賺頭的貿易協定,像是大選結果一出來,川普就馬上隔空喊話說:水喔,我們來簽貿易協議一起大噱一筆吧。
但是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歐盟現在最害怕的就是一個不小心,在談判的時候對英國讓步太多,結果別的國家看了也都想要脫歐,大家通通都進入大脫歐時代,那就慘了。所以歐盟也表示,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所期望的起碼有三點,就是「零關稅、零限額、零傾銷」。表示與英國之間的協定還是需要維持公平,不會讓英國在歐盟市場中能夠適用所有的優待規則。
所以強生真的能做到讓英國順利脫歐嗎?強生如果真想要在歷史上跟柴契爾夫人相提並論,不是這次他在英國議會選舉裡贏了多少,而是要能帶領英國在脫離歐盟之後,還能讓英國維持大咖國家的地位,這才是強生在歷史上要留下好名還是臭名的最大關鍵。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反對紅色媒體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返校》電影上映,各種綠色粉專也開始大肆消費白色恐怖,收割中共地下黨烈士變成台獨神主牌,更以此為現在一面號稱「轉型正義」、一面大搞戒嚴復辟的蔡英文助選,還要王炳忠感謝蔡英文「沒把他槍斃」,我呸!真夠不要臉!
國民黨還挑明了說就是戒嚴,國共兩黨就是你死我亡在交戰,所以《返校》故事主角鍾浩東發展中共台灣省委基隆支部,黃溫恭在大陸東北被吸收加入中共,還有蔡英文「促轉會」除罪的簡吉、黃榮燦等中共地下黨人都被處決。
至於其他根本稱不上「地下黨員」的異議人士,只要思想左傾或讀相關書籍,也都由國民黨認定是否為「共諜」或「為匪宣傳」、「發展叛亂組織」與以整肅。國民黨說了就是戒嚴,不能與「匪」有染,所以大家自己心中就有小警總,自我先做思想檢查。
但如今兩岸和平交流時代,民進黨還宣稱「轉型正義」,結果卻效法自己反對的國民黨,甚至比起國民黨更陰,因為你無從知道紅線、標準在哪裡,所謂的「中共代理人」就是早年「為匪宣傳」的進階版,隨時可以由蔡英文挑選要整肅的兩岸交流人士。
新黨青年軍自發舉辦營隊、社團、讀書會、網路媒體,被以國安法二之一條扣上「為大陸發展組織」,竟和鍾浩東、黃榮燦、簡吉同樣的「罪名」。《返校》消費了半天紅色血淚,結果鍾浩東活在今天正好就是民進黨「國安法二之一條」、「中共代理人」法案要整肅的對象,1450還有臉拿這個替蔡英文助選,呸!真夠不要臉!
反對紅色媒體 在 館長6/23反紅色媒體力邀藍綠白大咖!柯文哲表態支持 - 蘋果日報 的推薦與評價
「反紅色媒體大遊行」開跑,館長昨在直播中透露,台北市長柯文哲已親口跟他說支持這場活動! 香港「反送中」遊行持續延燒,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和網 ... ... <看更多>
反對紅色媒體 在 民主進步黨- 昨天凱道舉辦623 反紅色媒體遊行,今日各報頭版 ...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凱道舉辦623 反紅色媒體遊行,今日各報頭版正常發揮,有報紙指稱公廣集團染「綠」!? 既然這麼有誠意的話,那我們就來替公廣集團宣傳一下這支被紅媒認證染綠的 ... ... <看更多>
反對紅色媒體 在 反紅媒體遊行空拍人潮場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網紅「館長」陳之漢發起「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大遊行,23日下午2時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台北天候不佳落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