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文章小前言
在跟人進行議題交流時,常會遇到跟自己見解不同的人,其實我還蠻享受這種想法碰撞的過程,與不同閱歷的人交流,宛如透過他的視窗引導,讓我看到世界的另一個面貌,使我的眼界更開闊,更提升了自我反思的能力,明確或修正自己的觀點。
但是偶爾會遇上愛擺譜,發表見解時總不忘一再強調自己高人一等的學經閱歷或人脈,自我拉抬自己的見解份量者,甚至會以高姿態言語,直斷式糾正或否定其他人的見解。當下的我會覺得生氣,卻不想做模糊議題與之爭論,因為那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加入交流的初衷,更可能我還沒有膽量做這樣的事,也還不具備判斷這樣做好或不好的智慧。沉澱下來想想,這其實也是一股激活自我反思的能量!也提供了我,促成寫這篇主題的動機!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ommunity/opinion/60236?atcr=d803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83海德格(M. Heidegger):庸眾(The they)的分析 存在有一種內在沉淪的傾向。 首先,一般人將人生看成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特徵就是規律性。過往的農業社會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代的商業社會則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規律性是周而復始地運轉,逐漸引生平穩性。平穩性的特質就是習以為常...
反思的能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幾天台股的大震盪,讓大家一起再度見證不少歷史。若能理性判斷、做好風控,每一次的大震盪都會成為機會。反之,若感情用事,盲目跟單或凹單,那麼每一次的震盪就是感到痛苦。
人怎樣才會感到幸福?您要持續成長、與他人有連結及幫助到他人,就像阿德勒所說的,跟「人際」脫離不了關係。很多人在市場求個翻身,表面上是為了更有錢,但有錢往往只是讓人生選擇更多,探究到最後還是跟「人際」比較有關係。(延伸閱讀:【投資賺大錢是為了什麼?】>>https://reurl.cc/5oj896
懂得反思的人,幸福感才時常會在!
在投資市場中,要賠錢的人去反思自己很困難。原因是賠錢已經很痛苦了,要再去檢討自己更困難,怪別人容易多了。這也是為何有時候再好的朋友或家人甚至另一半,我不喜歡盤中去帶單,因為這相當考驗人性黑暗面,每個人的投資目標跟屬性不完全一樣,有人的階段適合長線、有人的階段適合短線,這並沒有對錯。光是同一檔個股,同樣一天買進,有人可能賺錢,也有人是賠錢,結果截然不同。我認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具備反思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替自己的投資負責,自己進步了,正能量也帶給周遭的人,那麼幸福感才會時常都在。
我很鼓勵大家早點進入市場,訓練自己理性判斷的能力。如果能在投資市場修練好自己的情緒,以及獨立思考選擇判斷的能力,那麼人生遇到重大事件,面臨選擇時,我相信都能理性的去選擇最好的方式,來解決人生各式難題。像是人生選擇伴侶、工作等等,對我來說都是滿關鍵的選擇。
珍妮算是滿重感情的人,所以現在遇到年輕妹仔為感情的事煩惱,看到她真誠純粹的喜歡,會有點心疼她,會想趕緊拉她一把,希望她能適時停損,多認識發掘新的潛力股。所謂反思的能力,就是不用去怪這個男的有多渣,為何跟你搞曖昧這麼久卻始終沒有想確認關係,說還沒準備好、說還沒忘記前任等等,說穿了就是沒這麼喜歡。你該做的是去反思為何自己會被他吸引到,是自己哪個部分太匱乏嗎?想清楚了自然能理性的把一些異常看清楚,適時停損。就像珍妮常說的股票該漲不漲就是先砍阿,不符合預期何必拿寶貴時間去跟他耗呢?
人的一生就是持續認識自己的過程,我覺得股市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貼近生活,像極了人生。有時候人生只要轉換一下心態與想法,就算是遇到逆風,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與做法。成長思維的人,會利用這幾次的大震盪,去調整自己的部位、選股與操作;固定型思維的人大概就是抱怨自己為何老是成為地獄倒楣鬼,對未來的操作完全沒幫助,就看自己想當哪一種人。
最後,最新盤勢分析與選股,晚點出爐😎
反思的能力 在 蔡蔡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改變的開始
#學習的理由
在國高中的階段,總是試著在只認識十幾年的世界裡,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可究竟該怎麼找? 真的能找到興趣嗎? 如果規劃得不完善,是不是後果會很嚴重? 內心有好多好多疑問,卻又不知道該從何問起。
曾經有學生和我說:「你是老師耶,而且你一直有很多想做的事,怎麼可能會懂我們茫然的感覺?」
親愛的孩子,我懂,我曾經跟你們一樣,而且更慘的是,全部都被紀錄下來了🤦♀️。如果你願意的話,不妨聽聽我的故事吧!
於是乎,我來到了丹鳳高中,望著台下看似乖巧實則狂野的同學們,眼神有著一絲迷惘、與一絲希望。在演講的過程中,發現真正引起大家共鳴的,反而是在我講到以前低潮時期的心境、以及努力去克服的過程。
你們知道嗎? 其實原本我真的很不想說這段歷程,這對我來說就像把內心深處不完美的那一面,直接拿出來給大家看,甚至我連以前都很排斥看紀錄片中的自己,很不想承認曾經有過那個樣子。但這就是我,而現在的我,正是因為過去所有的一切,全部結合成一體,成了今天的樣貌。
所以我決定把這些故事分享出來,讓現在的學生們知道我是如何改變的,以及我所一直在追求學習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這場演講,希望能帶給同學們些什麼,可能是一個萌芽的觀念、抑或是反思的能力。而對我來說最好的回饋,就是你們在當下認真聽講時的眼神,及結束後那似乎永不停歇的掌聲🙏。
「學習,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透過學習,能夠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反思的能力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83海德格(M. Heidegger):庸眾(The they)的分析
存在有一種內在沉淪的傾向。
首先,一般人將人生看成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特徵就是規律性。過往的農業社會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代的商業社會則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規律性是周而復始地運轉,逐漸引生平穩性。平穩性的特質就是習以為常,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熟稔,如此明明白白。逐漸一般人失去了反思的能力,沉淪為庸眾或者「一般人」。
講者:陶國璋 (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