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cell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我們常常提到Supercell這個最富傳奇色彩的夢幻公司,而DECONSTRUCTOR OF FUN這篇文章則帶來了這個成功產品製造機的過往歷史、目前困境、以及未來展望。
文章超級長,有鑒於很多人都聽過許多Supercell各種傳說,在這邊節錄一些比較特別的觀點:
●如果去看每個遊戲的單位安裝收益,《Clash of Clans部落衝突》的成長速度完全碾壓其他後續的遊戲。《Brawl Stars荒野亂鬥》則由於玩法上面向更年輕的消費者,使得每單位的收益敬陪末座。後續遊戲的收入增長越來越慢,也使得Supcell目前面臨成長上的困境。
●《Clash Royale 皇室戰爭》對競技的要求高,玩家為了避免被打下排行而不敢嘗試變化新牌組,進而造成了消費的停滯使得遊戲收益快速下滑。
●Supercell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團隊文化」(團隊自行掌控而非管理者、擁抱失敗、靈活變化)有兩個特徵容易被人忽略。(1)超高的員工流失率:這裡只要最頂尖的人才,一半的新員工半年內會離職。(2)強制性的反饋:所有人都會對你的遊戲提出“各種建議”。需要超級開闊的心胸才能適應如此特殊的工作文化。
●未來對Supercell有利的地方:各家遊戲越做越像,新創意才能闖蕩出藍海,而做出破壞性創新的遊戲正是它們最習慣的事。
●未來對Supercell不利的地方:(1)小團隊模式,將越來越難跟上對目前快速更新、不斷推出版本的玩家需求。(2)Supcerll習慣品牌性的大規模策略,但目前買量市場的主流是以ROI為主的機動性戰術打法。(3)《 Hay Day Pop》在創新上令人失望,沒有S社最令人期待的靈魂。
●Supercell也有搞併購,目標是尋找文化上類似的工作室,提供自身經驗協助壯大。但目前看來,這些併購的戰略意義不明確,可能Zynga對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在行些(詳情可參考下方本期週報)。
--
小結:
說實話,看了太多公司的成功與失敗分析,我個人認為這些經驗都非常“獨特”,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重要轉折點、組成人員、獨特文化、市場機會。完全照抄是不太可能的,每家公司都有最適合自已的打法,就如同文章所說的,一堆Supcercell的參照者被併購了也沒有太大的成績。
即使如此,參照其他公司每一個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本身就是一種反思訓練,這些訓練有朝一日還是會成為我們重要決策的養分之一。
希望以上對你有啟發。
#No148
反思與展望作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開臉書專頁的想法
文:薯伯伯
臉書有個回顧過去的功能,最近經常彈出「我與某某相交十年」的通知,也就是說,我已用了臉書接近十年。然而,之前一直都是用個人帳號,從沒想過為自己開個專頁,一直等啊等啊,等到臉書都開始被年青人唾棄,我才姍姍來遲,決定在 2017 年 6 月(即四個多月前)開個個人專頁。
一,當初不開專頁的原因
我記得有次看到身邊一位相識的人,忽然開了專頁,然後寫自己是「公眾人物」,專頁上又經常只有小貓三四隻,有時甚至是自己點讚自己的文章,又或是像投身種族共融事務而點讚人數都是南亞人士,看得別人面紅耳赤。
也許是我的偏見吧(強調一下是自己的偏見,我現在覺得當時想法不對的),但曾幾何時,我認為若非公眾人物,卻為自己開個專頁,總像自我膨脹,也不明白當中有何用意。
二,開專頁的起因
後來我的個人 profile 加了接近 5000 人的上限,已經無法再加人,刪了一些呈疆屍狀態的相識,騰出了一些「好友空間」,但臉書的設定很奇怪,別人主動加我時,有時會出現「對方好友數目已到上限」的訊息,只好我加對方。但有次想加一位新朋友,怎料對方的相識也是接近 5000,我加他時出現錯誤訊息,他加我時又出現錯誤訊息,總之最後還是相互也加不了對方。
不過以上出現的加新朋友限制,只屬較次要的原因。真正想開個專頁的導火線,是一直以來,我把認真與瑣碎的話題也混在同一個版面。一時貼幾篇認真討論或自以為理性分析的文章,一時又發幾張吃喝玩樂自以為幽默搞笑的照片。不要說讓其他人混亂,有時連自己想用心整理帖文,也有困難。
三,毫無必要地過份曝露於人前
在個人帳號張貼太多吃喝玩樂的照片,還會引伸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一些朋友,總以為臉書就代表我的一切。有段時間太忙,少了時間上網(也就是網下活動較多),有一位多月沒見的朋友,見面之時,不是噓寒問暖,而是覺得已經瞭解我的一切,他跟我說:「最近你好似無乜動靜喎。」他指的是我的臉書太安靜,他似乎覺得,我的生活,應該全都放到網上才叫經歷過。
又試過另一種頗為尷尬的情況,跟 A 君吃完飯,雖然不是甚麼太值得作公開記錄的事情,但基於難以解釋的慣性,也就會把我們吃飯的像片放上網。到了翌日,跟 B 君吃飯,又是因為相同原因(就是沒甚麼明顯原因),也把 B 君的照片放上網。如是者,放到後來,好像每見一個人,如果不拍照上網做個公開的記錄,都容易產生誤會。甚至有朋友一跟我見面,就問:「你等一會是不是要把我的照片上網,那我拍得好一些吧。」或許那次我也想拍照,但經他一說,反而就不想拍了。把太多私事放到個人帳號,原意是讓朋友知道自己的近況,但當一切變成習慣,卻會化作負累。
也許還有其他芝蔴綠豆的原因,但都不是太重要了。總之我決定開個臉書專頁,儘量把個人帳號分開,在專頁上發放一些精心挑選的文章,也減少在個人帳號上發佈太瑣碎的生活點滴。
四,開專頁希望達致的目的
開專頁之初,因為是新嘗試,所以沒有甚麼目的。不過開頁四個多月後,慢慢摸出自己想達致的效果,也尋找到一定的方向。
正如之前所說,專頁上儘量放一些自己覺得較有價值的文章。那麼如何介定文章是否有價值呢?這當然是很主觀的判斷,例如臉書的回顧功能,把我在五、六年前寫的帖文再現,如果我讀起來覺得有趣,那就是有價值的文章。若然讀起來連自己也覺無聊,那就沒甚麼好收藏的。
想像一下,過了數年,我也未必一定要想起某年某月某日跟某某人吃過一餐飯,那這些內容就少寫為妙。但現在認真思考某事帶給我的啟發,此刻記錄下來,數年後回顧初衷,估計對自己也有些益處,這類文章就應多寫。
我希望在自己的專頁上貼出的文章,過了數年,讀者再閱之時,仍然覺得有趣味或有啟發。
五,開專頁後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從 1995 年首次接觸網絡世界,發覺自己確實挺喜歡上網跟人交流。最初是 IRC,後來是新聞組,ICQ 及網上不同論壇。臉書的精密計算,提供了一個較為扭曲的平台,但總算滿足了我對外交流的願望。
每次貼出文章後,看到不少讀者的評論及反饋,尤其一些讀者指出我觀點上的錯誤,又或者幫我改正錯別字,總給我莫大的滿足感。我不是說我接受所有讀者的批評,但確實因為不少熱心讀者的見解、認同或反對,讓我反思自己的立場,甚至即時更改文章內容,他們成了我意想不到的集思廣益編輯顧問團隊。
與讀者之間的即時互動,也成了我寫下一篇文章的動力。把自己一直想說的故事,或只停留在嘴巴的陳述,用心理順,再作成文。因為寫作的動力較以往大,我還特意買了手機用的摺疊鍵盤,有時坐長途車,把背包放到腿上,架個鍵盤,認真寫文。
而且在專頁上新寫或重寫一些文章,文字沒有限制,篇幅可以隨長隨短,不用一句起兩句止,更不用硬塞文字,能屈能伸,暢所欲言。
六,臉書改變呈現專頁的方式及比例
不少專頁管理人,每次一聽臉書改變呈現文章的計算方法,總會頭痛不已。最近(2017 年 10 月)臉書似乎將有更大動作,在六個國家先推行一個新制度,把沒有付費的專頁放到另一欄裡。(好像是這樣吧,因為行文之際,香港還未實施新政策,不太清楚具體情況。)
我當然也會留意點讚數目及「自然覆蓋」(organic reach)之類的數字。看到數字較高,肯定會比較開心。不過長遠來說,這些數字只算過眼雲煙。如果每次追著數字,臉書一改制,數字大跌,又會失望,其實很無謂。也許對一些涉及商業運作的用家來說,這些數字不是完全無所謂,但對我而言,只是自己寫文,實在沒必要看得太緊。
我反而應該問,希望藉著臉書專頁,帶給自己甚麼東西?
比較一下,以前寫雜誌或網上專欄,寫完文章後,要等編輯出稿,才能轉到自己的臉書上,間中收到讀者評語,但寫文後與讀者之間的互動相隔太遠,縱然有稿費,但滿足感不算高。
現在定期(最近幾乎是每個工作日)都會更新一篇新文章,放上專頁,看到讀者熱烈討論,我對這種交流,反而更覺趣味。當然,讀者回應的數目,跟「自然覆蓋」的百份比是有直接關連,說自己只想與讀者多交流,但又不太關心點讚數及自然覆蓋的百分比率,是自相矛盾。不過把重點放在後者,明白自己追求的是甚麼,似乎就不會因一些無法控制的制度改變而粗心頭痛。
七,開專頁後的展望
我雖然出過兩本書,間中寫長篇遊記,但感覺在寫作時,經常因為自己的拖宕或惰性,耽誤了過多時間,又浪費了不少思緒。開專頁之時,雖說沒甚麼明確目標,但在與讀者互動及交流的過程裡,確實帶來不少寫文的新樂趣,也有更大的行文動力。
另外,自從開專頁後,已經有四家出版商跟我聯絡了。我選了其中一家,暫定明年春夏之交,會再出一本新書。所謂變幻原是永恆,目前只跟出版社談好了初步的時間表及內容,但始終變數不少,那就暫不公開相關資料。
如果一切順利進行,明年大概三四月份,就會有較詳細的消息公佈。但願各方讀者,會透過這個專頁的平台,繼續給我寫作的動力。
—————
照片:距拉薩兩百公里的熱振寺轉經道,可能跟此文的主題關係不大,但覺得照片挺美,又有點連貫佛塔,所以用作文章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