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蒼不同情、不憐惜台灣人民,因為總統表現不好,也不會遭受譴責與厲斥。不要求蔡總統努力盡責,怎好意思向老天爺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林佳龍不下台,就像蔡總統不道歉,厚臉皮與羞恥心道盡了國不泰民不安、風不調雨不順的政治報應。要改變因果的宿命使然,就要改變人民對總統的要求與期待。善待蔡總統、體諒蔡總統,換來的結果,就是天災與人禍持續交結發生,人民只好在機率的幸運中,求取生存的僥倖與樂趣。>
國不泰,因為共機共艦積極擾台,解放軍根本不理會台灣空軍的廣播與警告,飛彈鎖定共機,國軍敢發射擊落共機嗎?想也知道,作秀意義遠大於實質空防。倘若台灣空軍應對共機的準作戰作為有效,共機哪敢把西南空域、東南空域當成演習的後花園?
民不安,在蔡總統任內,單單鐵路事故就造成67條人命罹難!失去的生命,永遠不會回來,因為事故而失去家人的傷痛,蔡總統哪能感同身受?批評蔡總統漠不關心台鐵改革,那是言過其實的誅心之論。但若說她怠惰不作為,任由行政院與交通部發生宮鬥算計,這是總統的統御職責失靈,蔡總統愧對台灣人民!蔡總統是2350萬台灣人的總統,不是僅僅當817萬人的總統。天災引起的山野火災與旱災,人禍引起的戰機意外與台鐵事故,在在警告蔡總統,台灣的國運不康順,老天爺的種種警示,沒有讓蔡政府更加警覺與提防,反而彰顯執政將近五年來的傲慢與怠惰。
台灣人也是活該,承受天災人禍,其來有自。去年一整年沒有颱風登陸,蔡政府不重視水資源的短缺危機,但是沉浸於817萬高票當選與罷韓成功的歡樂中,誰會嚴正勸告蔡政府必須超前部署?有力量監督蔡政府的民意跑哪去了?能向政府施壓的輿論和媒體,難道都像中天新聞被下架了?還是寒蟬效應發作,NCC的官威好大、好可怕?
蔡政府的輿情工作,向來只有好消息與歌功頌德,對於在野黨的批評,政府豢養的網軍進行言論追殺以外,就是哏圖、哏圖、再哏圖!宣傳效果大於做實事的效益,老百姓樂享股市屢破新高的投資利得,一群人確實口袋賺飽了,但也有一群人的生活不進則退。民間團體的募款困難,從去年到現在,一直都存在。台灣最美的風景是跟風做善事,而不是腳踏實地、在地關懷,很少人願意時時關注民間團體與社福機構。
觀點投書:天災人禍一起來,蔡英文束手無策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02489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
「反登陸作戰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新聞] 不再與現實脫節今年漢光演習將首演桃機-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新台灣國防軍事網- ➡️的確台灣發展風電會有這個『額外紅利 ...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消波塊ptt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Re: [討論]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陸軍人多?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漢光演習"聯合反登陸作戰" 優勢兵力殲敵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台灣跟烏克蘭完全不同的戰法-反登陸戰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新聞] 不再與現實脫節今年漢光演習將首演桃機-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Wilcox司令自我獻祭79周年與海上趙子龍華盛頓號】 #福編
1942年3月28日,美國東岸時間還是3月27日時,要前往英國增援盟軍護航艦隊的39特遣艦隊旗艦華盛頓號(BB-26)主力艦在北大西洋航程中發現有人落海,經過清點,發現全員到齊,連司令的幕僚都一個沒少,大家才驚覺「弄丟的好像就是司令...」
於是旗艦司令官 John W. Wilcox,Jr 少將(美國少將是2顆星)就這樣成為華盛頓號這艘「海上趙子龍」在二戰中唯一殉職的船員...。
(等等,海上趙子龍應該是殺進敵陣又殺出的意思吧? 這樣沒死人? 是的,傑克,就是這麼神奇!)
不知道是不是司令自我獻祭感動了海神與戰神,還是司令冥冥保佑華盛頓號,華盛頓號之後成為大戰中以傳統海戰方式擊沉最多噸位的主力艦(戰列艦)而且13次戰鬥任務無一陣亡,包括在第二次瓜達康納爾海戰中單挑日本艦隊,或是在沖繩近海支援陸上作戰卻沒被密集的神風特攻隊撞到。
很多時候,亂世的真實歷史比惡搞故事還離奇!就如同漢斯.魯德爾的故事令人不可置信(愛上戰場的狂熱真納粹,真實戰績絕對比記錄高,因為他為讓學弟可以放假看家人會轉移自己的戰績給別人,裝一支義肢還背著山難隊友到山頂圓夢),華盛頓號也是如此,唯一「因戰死亡」的一位,就是司令,還是因為落海。
======海上趙子龍的成名戰:第二次瓜達康納爾海戰
1942年11月14日當時美國海軍為支援瓜達康納爾島戰事,阻止日軍對瓜島日軍運補,已多次和日軍在附近交火,但損失慘重,兩場大敗,兩場小勝,還賠上兩位司令與3000名海軍(真的是被日軍打死的)。但大敵當前,為阻止日軍運補,當天天黑後,美軍艦隊司令李少將(Willis A. Lee)仍率領他的艦隊以4艘驅逐艦為前導,2艘戰列艦在後,單縱列魚貫而行,從薩沃島東南通過。
美艦很快被日軍艦隊的橋本分隊發現並從後追趕。但李少將雖然因日艦藏在岸邊雷達回波中沒發現,但他仍評估日艦將在23時左右出現(掩護深夜運輸兵、糧的東京特快車艦隊),故持續嚴陣以待,當美艦隊從薩沃島東南轉向西時,華盛頓號的雷達終於發現日軍橋本分隊,李中將隨即下令向西轉舵,橫在日軍的航線上,作好以側面火力迎戰準備。
當時日軍夜戰能力確實出色(日本有特別培養瞭望人),於是橋本分隊主動攻擊,川內號輕巡洋艦和敷波號、浦波號驅逐艦,從東面進攻,綾波號驅逐艦,繞從西面襲擊,但綾波號很快就被華盛頓號先進行集中射擊,接連中彈,引起兩次爆炸後沈沒。
日軍艦隊的木村編隊五艘軍艦得知交戰後也快速自西面駛近,並緊靠著薩沃島以保證隱蔽在薩沃島的雷達回波中,進入射程後長良號突然向美艦隊發射魚雷並開始密集開火,美軍前衛沃爾克號和普雷斯頓號一下就被擊沈,格溫號和本哈姆號則受到重創,失去動力與戰力。
這迫使華盛頓號與南達科他號分別向左與向右轉向,以避開前面失去動力的驅逐艦。這就使美軍的兩艘主力艦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很快地,日軍的近藤司令帶原本準備炮擊瓜島機場的霧島號主力艦與兩艘驅逐艦來援。朝雲號驅逐艦很快地用探照燈照明南達科他號,屋漏偏逢連夜雨,南達科他號電力系統故障,砲塔無法轉動,連挨兩枚霧島號主砲後向西南逃逸。
這樣,美軍就只剩下了旗艦華盛頓號一艘軍艦,盡管以寡敵眾,但李少將與艦員毫不畏懼,根據南達科他號被砲擊的火炮來源,迅速確認霧島號位置的回波為敵艦,並冷靜地用新服役的火控雷達測定了霧島號艦位置,隨即在雷達指引下實施精確射擊,在短短七分鐘內就打中霧島號九發406mm主炮彈和40發127mm副炮彈,霧島號因而舵機失靈與引擎重創,徹底喪失戰鬥力,並於次(15)日凌晨1時23分被迫自沉(軍艦無法搶救,又不想被敵軍俘虜時通常會自沉)。之後主要負責開探照燈標定南達科他號的朝雲號就成為華盛頓號下一個炮靶,數分鐘內也被打到完全失去動力(之後無法搶救而沉沒)
此時重巡洋艦愛宕號與高雄號也來圍攻華盛頓號,華盛頓號一邊向西北運動,以吸引日艦遠離失去火力的南達科他號,一邊用副炮打擊日艦,愛宕號多次發射魚雷都被華盛頓號成功穿梭淺水區內狹窄航道閃避阻斷魚雷(非常冒險但有效)。結果愛宕號與高雄號不僅完全沒打中華盛頓號還先後被命中,結果預定炮擊瓜島的三艦一下子一沉沒二受傷,被迫放棄炮擊瓜島機場的計劃,兩艘重巡洋艦也於15日淩晨3時施放煙幕逃跑。這時李少將才折回去與南達科他號會合,掩護南達科他號撲滅大火,搶修破損。
日本的運輸艦隊因此戰而延誤靠岸卸載時機(正常是子夜卸載,黎明時物資已搬運入林,運輸船也已遠離),導致卸載完畢時已是黎明時分,日本運輸艦完全暴露在瓜島上美軍飛機與砲兵的視野下,很快被炮兵重創擊毀,剛卸載的米、彈藥也不少被擊中引燃,罐頭破損或掉入海中。2000名援軍從增援變成新的累贅(多2000張嘴吃掉緊缺的糧食)。
這場海戰,美軍2艘驅逐艦被擊沈,1艘主力艦和2艘驅逐艦被擊傷,日軍1艘主力艦、2艘驅逐艦被擊沉,2艘重巡洋艦被擊傷,但美軍方面戰果是華盛頓號一艦包辦。華盛頓號單挑日本艦隊成功,除了李少將與艦員冷靜沉著,更重要的是平常保養紮實,訓練嚴謹。每回交戰都在短短數分鐘就擊潰敵艦,使日軍的圍攻反而變成逐個上陣被KO。
以馬糞、喪心病狂特多聞名的日本陸軍在此戰後仍堅持海軍應繼續運補與運援兵,但日本海軍則說服大本營體認瓜島的運補已越來越難,未來已無法戰勝,終於下令東京特快車轉而變搶運飢荒中的士兵離島。不過,日本馬糞仍繼續屠殺自己的士卒、同胞、與全世界無辜人民3年。
(後記:敗類國國有,搶功處處見)
南達科他號的艦長Gatch在返港時,先對記者宣稱是他們擊沉霧島號,當時因兩大敗還陣亡兩位司令,又犧牲3000海軍,正亟欲樹立新英雄挽救士氣的美國報紙與海軍總部被騙到,馬上捧Gatch為英雄,他又說華盛頓號向西北運動是「拋棄友軍逃跑」,還因此導致憤怒的華盛頓艦艦員與南達科他號艦員團毆。Gatch騙到媒體與華盛頓關注後,1943返回華盛頓當海軍法務部長,並官升中將。
華盛頓號的艦長Davis之後則在李少將報告戰鬥真相後被肯定逐步升遷,最終也官拜中將。但Davis將軍和其艦員始終痛恨 Gatch。之後華盛頓艦繼續傳奇里程,被空襲53次中無人陣亡還打下12架日機,10次密接支援登陸部隊轟炸島嶼也沒被神風吹中。
單挑敵陣但並非暴虎馮河,勇入虎穴卻被誣指避戰潛逃,不是跟趙子龍揚名長坂一樣嗎?所以福編才說華盛頓號是真正的海上趙子龍!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最長的一日:諾曼第登陸的英勇故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 查理
內容簡介: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能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D日」不是軍事史,而是人的故事
是一個普通士兵面對殘酷戰火
蛻變成勇士的故事
這是從此被人記得的「最長的一日」
同時也是決定世界命運的一日
納粹德國的鐵蹄已經踏遍整個歐洲長達三年之久,「大西洋長城」從荷蘭起至西班牙邊界全長2700公里,把納粹的統治和自由的歐洲與西方相隔開來。艾森豪帶領12國盟軍的16萬名士兵、1萬架飛機、5千艘海軍艦艇,已經在英倫三島蓄勢待發了很久。該是時候反攻回去了。1944年的6月,這支巨大的武力——自由世界的青年,以及自由世界的資源——橫渡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去登陸法國諾曼第,準備好突破希特勒用拒馬、地雷、碉堡、火砲陣地精心打造的堅固防線。
諾曼第登陸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作戰,也是二戰重大轉捩點的關鍵時刻。《最長的一日》故事精彩、情節扣人心弦。從前線單兵的刻骨回憶:傘兵的驚險夜降、部隊的冒死登岸;到將領的領導統御:艾森豪的緊張到從容、隆美爾的輕鬆到緊繃,完整刻劃一場戰役不同面向的場面與環節。宛如小說情節的紀事文學,敘述個人在面對恐懼、無助的情境,如何克服、堅持,最後換得勝利與榮譽的故事。
諾曼第登陸開啟了盟軍反攻歐洲大陸的重要一役,「大君主作戰」讓諾曼第這個日後成為歷史知名的海岸留下了勇者的足跡。海灘上、空降場、天空中,到處都有驚險的故事上演。這些不為征服任何土地,不為任何野心而戰的年輕自由戰士,今日有者長眠於俯視灘頭的墓地,有者帶著感恩的心慢慢凋零。本書留下了他們不朽的歷史,75年過去了,當年的人事物依然存活於文字之間。
作者考李留斯雷恩經過兩年時間,在《讀者文摘》的協助之下,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徵集1150人的書面考證,親自訪問超過172人,並且翻查供詞、訪問、信件、日記、作戰日誌以及團級作戰史,方才撰寫出至今依然令人不可忽略的戰史經典之作,並且改變了新聞寫作的既定模式。即便後世許多作家撰寫更多的相關作品,但考李留斯雷恩所奠定的戰爭歷史非虛構寫作的典範,使得本書至今依然是諾曼第登陸最經典、無人能超越的暢銷著作。
作者簡介: 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的巡邏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始終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戰火越是靠近,日本反抗越是堅定
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
原子彈兩聲巨轟,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
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
帝國的一起一落,就在那瞬息之間
榮登《紐約時報》百萬銷售排行榜
「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歐本海默(原子彈發明者)
「我們已經發現了史上最可怕的物理公式。」——杜魯門(美國總統)
美國開始大反攻!攻打貝里琉、奪回菲律賓,塞班、硫磺島、沖繩都成了鬼哭神號之地,雙方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登陸本土會不會是「不可承受之代價」?戰爭還要繼續下去嗎?麥克阿瑟磨刀霍霍,準備要在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名垂青史,攻向日本。
如今,戰火已經來到日本的大門前,美國發動毀滅性的燃燒彈轟炸,城市千瘡百孔,民眾流離失所、受苦挨餓。裕仁天皇站在宮城目睹一切,城外的東京已被夷為平地,日本大本營戰報每天還在粉飾太平,欺騙百姓。「一億玉碎」、「本土作戰」之聲琅琅上口,此起彼落,就等你美國人上岸登陸。
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秘密基地,人類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試爆成功。「我們將很可能製造出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武器,一顆這種炸彈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原子彈準備就緒,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登陸日本了。同盟國發出《波茨坦宣言》要日本無條件投降,可是日本內閣卻來個「不予評論」的回覆。空投原子彈的最終決定將由杜魯門一人做出,雖然這時他還不知道原子彈到底是什麼一回事。杜魯門只知道,不能再讓美國人流血犧牲了,一定要把日本擊潰。
杜魯門下令,麥克阿瑟揮軍,裕仁天皇臣服。一本書把三個背景截然不同的歷史關鍵人物串在一起,不僅看到他們決策的心路歷程,還有三人如何改變了歷史的命運。
作者簡介:比爾‧歐萊利(Bill O'Reilly)
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歷史學家、編劇、政治評論家,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新聞節目《歐萊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主持人。他的「謀殺」系列(書名以Killing開頭),成為了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
作者簡介:馬汀‧杜格(Martin Dugard)
三次艾美獎得主,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暢銷歷史作家。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兒子現居南加州。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新台灣國防軍事網- ➡️的確台灣發展風電會有這個『額外紅利 ... 的推薦與評價
發展海洋風電反而是對台灣反登陸作戰有額外的正面助益。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 這篇新聞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是指風機有意外的正面助益. ... <看更多>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消波塊ptt 的推薦與評價
海景第一排平常是放在海邊消除海浪強度的塊堆但是我想反登陸作戰時這些 ... 批踢踢上鄉民用語「消波塊」,意思是小心別亂講話,免得得罪黑道,會被做 ... ... <看更多>
反登陸作戰意思 在 [新聞] 不再與現實脫節今年漢光演習將首演桃機-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不再與現實脫節 今年漢光演習將首演桃機竹圍同步反立體登陸作戰
聯合報 記者徐宇威/台北即時報導
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實兵驗證階段預計將在7月展開,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將規劃首度在日間於國內最大航空樞紐的桃園國際機場演練反空機降作戰。這是桃園國際機場在民國67年完工後,首度針對解放軍空中機降作戰,進行反制的實兵驗證,這可與3月底海軍陸戰隊在竹圍海灘演練的科目,合併視為針對解放軍針對北台灣進行立體化登陸作戰的反制驗證,預料總統蔡英文屆時將會親臨視導。
據了解,過去在數次兵推中,台灣各處的機場,都被視為是共軍在進行奪島作戰中,第一波欲攻取的地點。尤其桃園國際機場腹地廣大,又為純民用,平日機場的防護措施僅有治安維護的航警與保全,支援的部隊又相隔相當距離,是相對防禦薄弱的地區。因此桃園機場在每年也都會針對空降或是機降等解放軍可能的奪取戰術,進行反制的措施研擬與兵推演練。
據相關人士指出,今年在桃園的反空機降操演,研擬在3月才驗證過解放軍登陸想定的竹圍海灘,由海軍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並實施機場奪取的攻擊行動,同時陸軍航特部也將擔任假想敵,對桃園機場進行奪取攻擊的空中機動作戰,另外也可能由空軍C-130運輸機搭載輪式車輛假想共軍運20運輸機進行奪取後的行政下卸,來驗證第三作戰區針對解放軍立體化登陸作戰的反制作為,並收取操演的參數供往後的戰術戰法研析。
過往的漢光演習,雖然是同步、多地進行,但缺乏同一地區遭受聯合作戰攻擊的反制驗證。在解放軍近年加速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所著眼的海空立體登陸奪島作戰,在戰時將會同步進行空中機動作戰、空降作戰與搶灘登陸作戰,是同時、多方朝同一區域進攻的大兵力攻擊行動。國防部在近年的漢光演習想定持續進行修正,去年實兵驗證淡水河口攔阻敵軍、反制台北港奪取作戰,並演練了松山機場的反空機降,卻獨漏了桃園機場這首要最危險的目標,在今年納入漢光並啟動實兵驗證,可說是不再與現實脫節。
對今年操演內容細節,國防部回應,漢光演習為國軍年度重要演訓,操演課目係依敵情威脅、作戰進程及訓練目標等完成整體規劃,操演重點將適時對外說明。
https://udn.com/news/amp/story/10930/7064119
-
首度驗證解放軍可能實施多層雙超戰術
並檢討反制作為
承認敵人可能擁有的能力並且檢討反制
是比埋頭否認真的是一大進步
--
老頭一輩子靠修補玩具為生,可大家生活水準越來越高。玩具破掉只會被扔進垃圾筒...
一天夜裡,老頭死在自己破敗的小屋。
而月色下,背後有補丁的小熊們咬牙扛住老頭的腰。
肚子上釘著鐵皮的變形金剛舉起老頭的腳...
頭髮一半金黃一半翠綠的芭比娃娃抱著老頭的腦袋。
小熊大聲的說,大家加油一下,很快就到天堂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34.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0129559.A.42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