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松田康博怎麼看呢?他認為中國攻打台灣當然就是為了佔領台灣,否則就算是贏了幾場戰鬥,終究算是落敗。但要佔領距離中國本土一百多公里的重武裝島嶼、組成新政府展開統治,就必須以彈道飛彈確保空中與海上優勢,並且發動登陸作戰,並且為入侵的大部隊提供補給。無論在哪個階段失敗,已登陸的部隊都會成為孤軍並且遭到殲滅。除了補給線可能遭到美軍切斷,台軍的反擊更可能將戰火蔓延到中國本土。
松田康博認為,無論中國在太空戰或網路戰的領域有多麼強大,解放軍都不可能單憑這些戰力佔領台灣。只要台灣願意抵抗,雙方就勢必會爆發大戰。對於台灣來說,只要能夠守住就能獲勝,但中國若想完全佔領這座島嶼,就必須面對極高的成本與失敗風險,這也是中國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的關鍵。
--------------------------------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新新聞》全力監督公共政策,您的贊助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http://bit.ly/3gqzxcT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七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C Abobo's Big Adventure 阿波波大冒險 2012 下載連結:http://www.abobosbigadventure.com/fullgame.php 【本影片為部分分段剪接完成】 (遊戲資訊)Abobo的大冒險是一個免費的 Flash遊戲。受任天堂娛樂系統發布的各種...
反登陸作戰階段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進黨政府為了強化後備戰力,立法院就立刻排審國防部組織法、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法及國防部防衛後備動員署組織法等法案。兩岸戰爭風險提高,國人願意支持國防後備興革,但是後備動員的困境真的是如此嗎?
-
後備動員的問題是 #基層資源與人力不足所造成,而不是高層幕僚作業能量不夠,若不能落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就算國防部成立防衛後備動員署,現階段全動室面臨跨部會協調的問題就能解決嗎?
-
4月13日國防部在高雄港區敲鑼打鼓舉行玉山軍艦的下水典禮,臺灣國艦國造又向前跨出一大步,這本應是可喜可賀之事,但是台船提供的玉山軍艦模組化組合的縮時照片,#難道這沒有洩密的問題嗎?
-
回想上個月「青年日報」刊登一位輔導長投稿有關海軍戰車登陸艦外島運補新聞,意外曝光國軍已將中科院自行研發的「被動式雙基雷達車」部署至澎湖,後來國防部在4月9日也表示,海軍執行文宣投稿作業,「確有程序欠當情形」,原因為何?洩密嗎?
-
反觀,玉山軍艦下水典禮的大內宣,國內媒體大肆報導,還拍攝軍艦的外觀,台船還公布相關軍艦組合的縮時照片,雖然這些只是玉山軍艦的載台照片,但是會不會成為大陸一些作戰評估的考量,間接就可以分析玉山軍艦的艦體構造,找出軍艦構造的弱點,是不是也是洩密?#國防部這樣不是就把海軍官兵推上危險火線嗎?
-
4月14日下午陶德、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抵臺訪問,對臺美關係而言,的確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但是他們應該不是什麼軍事將領、軍事專家,國防部長和他們見面不談軍售,難道和他們談軍事戰略、軍事交流?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很少是好東西,依照民進黨政府執政期間的往例,只要美方官員訪臺,這一次又要賣給我們什麼昂貴、過時的裝備嗎?
希望國防部務必要將有限的國防預算,做最好的投資,不要淪為成為美國爸爸的提款機。
反登陸作戰階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地理 #臺灣國防 #南海 #國際情勢
🇯🇵日本學者:🇹🇼台灣危機的潛在的發火點
(東沙島,可能會是發生衝突的地點)
專精台灣政治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在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撰文分析,現階段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很低,主因是預想將遭到台灣軍隊的抵抗、美軍介入,及國際社會反中情緒高漲等情況。🇨🇳🇺🇸
然而今年7月是中國共產黨創黨100週年,及有意讓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在2022年以「中國夢」盛大登場的習近平,應該會想在「台灣問題」上展現某種「成果」,而浮上檯面的就是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在地理環境上,其實離中國沿岸較為接近,東沙距離台灣本島約410公里,但距離中國廣東省的汕頭僅約260公里;現在台灣在東沙島有派駐海軍陸戰隊約500人,但因為地形平坦,基本上是一座不可能防衛的島。
小笠原分析,共軍對東沙群島的軍事行動包括,從在週遭舉行常態化軍事演習開始,接著遊走在騷擾補給運輸機與船艦的灰色地帶,再進一步透過封鎖海空域切斷補給線,之後透過預告軍事攻擊逼退台灣駐軍,最後進行登陸作戰奪取東沙群島。
小笠原認為,「實際上什麼都沒有發生,就是最好的結果」,只不過日本抱持危機感有助預防戰爭發生。萬一中國真的對台灣本島或周邊島嶼動武,將引發日本內部強烈反中情緒,「日中關係未來10年或20年無法正常化」這樣的預想,不光是日本政府,日本社會也有必要對外宣傳。
反登陸作戰階段 在 七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C Abobo's Big Adventure 阿波波大冒險 2012
下載連結:http://www.abobosbigadventure.com/fullgame.php
【本影片為部分分段剪接完成】
(遊戲資訊)Abobo的大冒險是一個免費的 Flash遊戲。受任天堂娛樂系統發布的各種視頻遊戲的啟發,遊戲特色是來自雙截龍遊戲的頭目角色Abobo,遊歷了幾個不同的遊戲世界來拯救他的兒子。由 I-Mockery創始人羅傑·巴爾(Roger Barr)開發, Abobo的大冒險於2012年1月發布,受到了極度的好評。
(故事內容)情節從Abobo的兒子Aboboy開始,被一個幫派綁架,反映了雙截龍的介紹。不久之後,Abobo到達發現Aboboy失?。他開始[憤怒,然後出發去營救Aboboy。
第一階段被稱為“雙重Drabobo”,並以雙截龍為主題。在面對舞台頭目之前,Abobo通過敵人戰鬥; 戰鬥結束後,一輛裝滿炸藥的叉車進入現場,爆炸,將阿波波撞到一個坑內的牢房。
在坑內,Abobo等待了一段時間,然後與監獄廁所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故,導致他被沖昏了頭腦。他在超級馬利歐兄弟(Super Mario Bros)的水下舞台上主演的“Super Mabobo”舞台上出來。Abobo通過“超級Mabobo”游泳,最終殺死一個名叫Big Daddy的大鯊魚,然後進入另一個管道,在下一個階段,“城市Chabobo”。
在街頭小子攻擊阿波波,但無法傷害他。經過短暫的戰鬥,Abobo殺死了城市冠軍並進入沙井。沙井將Abobo投入下一個階段,“Zeld Abobo”以“塞爾達傳說”的地下城為主題。Abobo通過敵人戰鬥,然後與老人作戰。
在解決老人後,Abobo找到Aboboy。這個Aboboy經過一次淚流滿面的重逢之後,自相形像地變成了亞馬遜。亞馬遜嘲笑阿博博,把他翻過來,然後在噴氣式飛機上起飛。Abobo發現了一對氣球,並將它們膨脹,根據遊戲Balloon Fight的規定,升空到下一個階段,“Balloon Abobo” 。在這個階段,Abobo必須避開敵人,直到他趕上亞馬遜。最終,亞馬遜的噴氣式背包耗盡了燃油,兩架飛機墜落在地下。
Abobo根據Pro Wrestling遊戲登陸“Pro Wrabobo”,在摔跤錦標賽中面對亞馬遜。擊敗亞馬遜後,Abobo抓住他,跳到平流層的高度,然後以爆炸級別“Pro Wrabobo”的力量將亞馬遜地面炸到地上,並揭示了一個導致下一階段的漏洞。
Abobo掉進洞裡,變成了“Mega Mabobo”,通過一個在“ 洛克人”遊戲之後的舞台進行。Mega Mabobo的舞台老闆是Abobo的機器人雙Mechabobo; Mechabobo被擊敗後,進入錯誤狀態,並打印出一條消息,指出Aboboy是通過叢林進入的。
Abobo進入叢林舞台,被稱為“Contrabobo”,並通過兩個Contra- B層進行遊戲,直到與舞台上的頭目Kirby一起被看作是巨大的,是整個板塊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老闆。Abobo擊敗了Kirby之後,他嘔吐了所有他以前吃過的東西,包括Jerome“Doc”Louis的衝刺!系列。Doc透露,真正的惡棍是他的前學生,小麥可,在贏得冠軍之後發瘋了。
Doc訓練Abobo與Little Mac戰鬥,他們在最後階段相遇,“Punch-Abobo”,這是基於沖床!為NES。經過艱難的戰鬥,Abobo終於擊敗了Little Mac。Abobo利用他的終極狂暴攻擊召喚了Power Glove,並用一個戲劇性的慢動作斬殺了Mac。小麥可的頭顱似乎飛過了其他幾個NES遊戲,最後終於來自超級馬利歐兄弟旗桿。
Aboboy被一根繩子放入環中,他和Abobo享受了一次淚水團聚。不過,這次團聚是短暫的,不久之後,Abobo和Aboboy就跳入人群,開始殺死和破壞觀眾的經典NES角色,狂笑起來。
最後,一個畫面顯示整個遊戲是Abobo的夢境。
遊戲遊玩者:七王(個人第143部影片)
反登陸作戰階段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行政院資安長、行政院資通安全辦公室、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國家安全局、國防部、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報告「我國如何因應網軍與駭客攻擊並強化資訊安全措施」,並備質詢。
----------------------------------------------------------------------------------------------------------------------
口頭質詢
▶對於國防部就國土安全議題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態度表示不以為然,國防部報告也令人失望。
▶以美國為例,2 010年國防部QDR就將網域安全列為陸海空及太空以外的作戰領域,甚至成立網路司令部,對網路安全的經費投入都是積極看待。此外,美中軍事安全對話兩年來重新恢復,但重點聚焦在網路安全及駭客攻擊問題,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議題。另中國也在上海浦東區成立六一三九八網軍部隊,中國網軍日以繼夜進行系統性攻擊,美國也曾提出報導說明中國網軍攻擊型態;又如全世界八大國家的工業會議也討論網路安全議題,與北韓、伊朗議題同等看待。美軍自由號艦艇是以三百多億美金建造的艦隊,最近也因網路駭客的演練,發現資訊系統的設施存在遭駭客攻擊的脆弱點。
▶資電作戰方面,軍事現代化後,作戰型態不必然是在澎湖反登陸,中國網軍對我國資訊系統可能造成的危害,將是相當關鍵的領域,對我國影響層面更大。
▶傳聞駐美代表金溥聰曾透露台美可能進行網路聯合軍演,高華柱表示他不知情。但有可能是指政府和政府間的網路演習,不一定是軍事對軍事,這方面過去政軍兵推也曾做過,國軍今年漢光演習也已把電力系統網路防護納入演練項目。
▶有關資通安全演練必須納入民間機構,特別是民營電信業者缺法源依據就無法立即性的要求配合調整,資安辦應積極看待法規不足之處,另相較他國家都是大規模演習,現階段我國11人的任務編組根本不足以因應大規模的攻擊。
反登陸作戰階段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13)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外交暨國防委員會質詢國防部長高華柱。林佳龍表示,看了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非常痛心,竟然把政治語言放在國防部總檢討報告中,國防部沒有立場談「九二共識」,這對國防部不利、對建軍戰力不利、對全民國防不利。「九二共識」就是造成「敵我意識淡化」的答案,沒有危機意識,就沒有全民國防!這是根本對我們國安有極度的傷害。
林佳龍指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邏輯矛盾之處,首度放入「92共識、一中各表」:序言指出「中國解放軍是最大威脅」,但卻又說因環境關係「敵我意識淡化」,還稱現在台海是「60餘年最和平穩定狀態」,邏輯矛盾!
林佳龍對於這次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是我國防最高戰略指導文件,缺乏國家安全的戰略,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
林佳龍詢問高華柱,政府有沒有國家安全戰略?沒有!如何檢視國防總檢討報告? 林佳龍表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是參考美國的制度,美國總統在新任期開始後,美國國安團隊會先提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書,後美國國防部會提出『四年國防檢討』報告書,方可瞭解國家戰略方向及發展趨勢。
林佳龍指出,我國防最高戰略指導文件,對內具有指導建軍整備方向的功能,對外有助國內民眾及國際了解政府國防目標。他說,他參與民進黨執政時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具有清楚的體系,先有上位國家安全的大戰略,才有國防總檢討報告。他說,現在缺乏國家安全的戰略,現在的國防總檢討是無頭的報告,顯然馬政府不重視,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馬政府一方面不願做,一方面做不出來!林佳龍要求高華柱,要反映回去給馬總統,「趕快救回來」,不然總檢討報告,只是在作文比賽。
林佳龍再次指出,戰略報告會反映在政策、預算、武器採購、軍力部屬,這次的國防總檢討報告(QDR)像「國防報告書精簡版」,頁數比前次二○○九年QDR要少1卅頁,沒有提出新的國防戰略、政策,相關目標完全沒有任何具體作法,淪為「紙上談兵」。內文提到創新不對稱戰力、海空聯合作戰、反制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能力,制海反登陸,都沒有提出具體作法及進度?未來要採購、自製的武器裝備是什麼?怎麼達到「有效嚇阻」?這是堆砌!經不起考驗!
馬政府沒有「國家安全報告」大戰略,QDR淪為「紙上談兵」:一般檢視各國國防戰略,會先由國家安全的大戰略著手、再來國防戰略政策的探究、最後才是軍事上的安排:調整「五年兵力整建」、「十年建軍計畫」。但馬政府已執政五年,國安會竟寫不出「國家安全報告」,國家沒有大戰略,QDR就只能抽象、淪於口號、邏輯矛盾。
林佳龍舉例,此次報告淡化中共軍事威脅,二○○九年QDR有八頁的篇幅描述中共對台威脅,並具體舉出事例,如「廣西、福建與江西組建射程涵蓋全台的新型導彈旅」。但是今年QDR中共軍事威脅篇幅僅有三頁,未詳述對台威脅具體細節與針對性武器的部署情形,僅原則性談及其建軍方向。
林佳龍痛批,今年QDR不再提我方反制 (攻勢)能力,前次QDR指出,在聯合截擊階段,將運用「防禦性反制戰力」,攻擊敵重要軍事目標以及在港口集結與裝載的兩棲登陸部隊,後續再殲敵於海峽半渡之際;但是今年僅描述將聯合三軍戰力,集合優勢兵火力,實施重層攔截,擊敵於半渡。拿掉「防禦性反制戰力」,是否代表不再進行飛彈增程研發?高華柱回復,國防部仍進行飛彈增程研發。
高華柱表示,大方向是指導的方向,這些內容是請教國防委員及學者專家共同的建議。林佳龍反問,「為什麼不去遵循李總統、陳總統等三軍統帥長期國家戰略利益的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