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新夥伴!
虎爺桃桃都是愛滋貓,也因為她也跟虎桃一樣,所以才聯絡撿到的愛媽可以讓她跟虎爺桃桃堅果互動看看,如果融洽我們很樂意新增一位家人。
桃桃對新夥伴超好奇,一直跑去聞對方,而新夥伴很親人,超撒嬌,目前先關籠讓他們互相習慣彼此氣味,等適應後再慢慢出籠認識其他空間與貓咪。
愛媽說本來貼在網路上讓人領養時超多人詢問,但知道她是愛滋貓後,就完全沒人來信了,除了包子。
其實愛滋貓跟一般貓沒甚麼差異,介紹一下愛滋貓: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FIV)屬於反轉錄病毒科慢病毒屬,受到感染的貓會罹患貓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俗稱貓愛滋病。雖然稱為貓愛滋病,但與人類的愛滋病不同的是,貓愛滋病並非透過性行為傳染,主要是透過打架時、含病毒唾液經傷口傳染;另一個不同在於,感染FIV的貓之死亡率並沒有人類的愛滋病來得高,通常就算患病,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活至正常壽命,目前已有對抗此病毒的疫苗。
對養貓者來說,必須注意貓是否有感染FIV,有感染的與沒有感染也沒有注射疫苗的貓若會打架、則必須隔離。有養貓的家庭在撿到流浪貓時必須把家貓與流浪貓先行隔離檢疫,在確定沒有FIV等傳染病以後才能接觸。
FIV病毒並不會感染人體,但「貓愛滋」的名稱很容易造成無知者棄貓,因此在媒體報導或宣導貓愛滋時強調貓愛滋對人類無害,媒體應該遵守此基本職業道德。
此病毒只會對貓科動物有作用,包括貓、老虎、美洲豹、豹、獅子等。然而,與家貓不同的是,其他的貓科動物受到感染後並不會出現症狀。
--
很開心家裡有新夥伴,我們多了一個新家人,目前就要開始想她的名字了~~
她叫____________!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
反轉錄病毒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多史瓦帝尼的孩子失去爸媽,內心更有著許多難以言說的傷痛】
史瓦帝尼感染感染愛滋病的比例甚高,過去因為「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取得不甚普遍,導致許多青壯年死亡後,留下嗷嗷待哺的孩童,也造就了許多當地孩童需仰賴社區或育幼院撫養
不過,孩子成長不只需要衣食無虞,也需要充分的心理支持與同理。入住育幼院的孩童通常有著不為人知的創傷。這些原生家庭的創傷不容易復原,未痊癒的傷口往往成為成長過程中如影隨形的枷鎖……
#史瓦帝尼 #育幼院 #孩童 #創傷 #心理 家扶基金會
反轉錄病毒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贊成!
不同的疫苗混打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國外在西班牙及英國已有臨床報告。
但如果沒有優先打年長者,尤其是在安養中心長照機構的人,一旦爆發,死亡率會很高。愛愛院已經發生院內感染了。
「寧可先打1000萬人,別只打500萬人!」哈佛榮譽退休教授:有核准的疫苗就打,第二劑可考慮「混打」
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進入社區感染後,還可能「歸零」嗎?疫苗又該怎麼打?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榮譽退休教授李敦厚,在波士頓家中接受「未來城市@天下」專訪。李敦厚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第一屆畢業生,之後赴美取得哈佛大學公衛博士,博士後研究是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aka Institute)擔任客座研究員。
他1986年獲哈佛公衛學院聘為助理教授,2016年從終身教授職退休。研究領域為免疫學與傳染病,以人類反轉錄病毒為主。他最早發現愛滋病病毒的外套膜蛋白gp160和gp120,哈佛大學也擁有用這兩個病毒蛋白做診斷與預防的專利。
以下是李敦厚的專訪重點:
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中,無症狀或輕症是多數;重症的雖是少數,但如果總感染人數一時快速大增,則會癱瘓醫療體系。從公共衞生的角度來看,首要任務是避免總感染人數激增。有人主張普篩,其實沒什麼意思;從高危險群開始,有目標地篩檢,才有意義。
只是目前,台北的高感染區用的是「病毒抗原」快篩的策略,這不是最好的做法。
第一,抗原快篩的偽陽率不夠清楚,篩選出來的人,還要用PCR去測一次,確認誰真的被感染。但PCR檢測至少耗時一天,就失去了快篩抗原有的省時、省錢的優點,也可能癱瘓醫療體系。
第二,更糟的是,由於快篩抗原敏感度不夠高,會把有些感染者判讀成沒被感染(偽陰性),也對公衞防疫工作不利。
台北市高感染區用的是病毒抗原快篩的策略。圖片來源:柯文哲臉書
我的看法是,如果要做快篩,還是做「病毒抗體」快篩——以指血快篩,對病毒整個棘蛋白的IgM/G抗體、甚至對核蛋白的IgM/G抗體,是較好的策略。
抗體快篩,可以找出曾經或剛感染病毒的人(他們會產生抗體)。不論他們體內的病毒是否仍在複製中,這些人都要提高警覺;除了更加小心自我管理,再一層、一層擴大到所有他們接觸過的人及其他接觸者,都進行自我管理。
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減少有病毒但無症狀的感染者,再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政府出面組快篩國家隊
台灣目前最需要的,是政府運用「口罩國家隊」的模式,整合國內廠商與學者專家,運用已有的快篩病毒棘蛋白抗體或核蛋白抗體的試劑,儘快回答擔心已被感染的民衆。
以快篩測抗體的公衞防疫模式,一方面能減低民眾不知有無被病毒感染的恐慌,另一方面是減低公衞防疫資源的浪費。檢出有抗體的民眾,再用PCR測有無病毒正在複製,依此做出需要隔離的判定。至於沒檢出抗體的民衆,則不用再做PCR。
未來,台灣確認人數是否可能回到「歸零」?那些感染源不明的案例,若能透過抗體篩檢找出感染者,再用PCR確認、隔離;這樣順著接觸史一層層往外找兩、三輪,直到找不到感染者為止,要回到過去的「零確診」,不是沒機會,但還是比以前難。
但是,檢測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台灣在國境圍堵病毒的策略有成,無庸置疑;現在採取短期的(類)封城,也可暫時化解危機;但使多數國民接種疫苖,才是對付病毒最有効的終極工具。
打此疫苗是防重症為主,防感染為副
根據報導,台灣買的2,000萬劑AztraZeneca(以下簡稱AZ)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預期在幾星期後抵台;另外,七月國產疫苖也將有1,000萬劑。AZ疫苖是每人兩劑隔三週打(台灣是隔八週),莫德納是每人兩劑隔四週打。
然而,如果其中一個疫苗到貨時間比另一個晚,再考慮留一半疫苗在數週後接種第二劑,那麼,要達到全國70~80%疫苗接種涵蓋率的目標,一定會非常慢。
所以,這一次我們拿到疫苗,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擴大疫苗接種率。先進來的疫苗先打,暫不考慮留一半給第二劑;寧可先打1,000萬人,不要只打500萬人。
李敦厚認為,拿到新冠肺炎疫苗後,首要思考的是擴大疫苗接種率。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
因為,莫德納打第一劑的防重症有效性約80%,AZ第一劑的防重症有效性是70%,只打一劑,就已能產生很大的防重症效力。
而且,注射以上劑苗的目的是防重症為主,防感染為副。打了不是一定不會被感染,而是比較不會得重症;不得重症,就不會癱瘓醫療體系。
那第二劑怎麼打?實務上有兩個建議:
第一劑,打莫德納或AZ。
第二劑,打莫德纳或AZ或高端。
為什麼打高端?
目前已知,能有效防重症的疫苖中(如莫德納、輝瑞、嬌生、Novavax),用的抗原都是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設計的「stabilized prefusion form of Spike protein」,國産高端疫苗用的也是同樣的抗原,這是這款疫苗的長處之一。
所以我建議,第二劑可以加入安全性較無疑慮的高端疫苖,以加速全國AZ和莫德納疫苗接種涵蓋。
反轉錄病毒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專屬的,例如牡蠣會得皰疹,兔子會得梅毒,海豚會得生殖器疣,就是像「菜花」那類的東西。但是今天的主角「披衣菌」(Chlamydia)是一種「很成功的菌」,從青蛙到魚再到鸚鵡等的所有動物,都可能被它感染而生病,披衣菌可以說是聯繫所有物種的細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性病,每年有大約1.31億人患病,而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性生活豐富的青少年,都感染了披衣菌。但是呢,披衣菌在人類身上的症狀很輕微,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感染,但是放著不管最後可能導致不孕、骨盆腔發炎,病人往往是等到想生小孩卻一直不孕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感染了披衣菌。
雖然這些症狀是「人熊共通」的,但和人類不一樣的是,無尾熊一旦感染披衣菌,症狀就會非常嚴重,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長巨大的囊腫,還會損傷生殖器官,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如果看到無尾熊眼睛周圍怎麼紅紅的,好像發炎的樣子,通常都是感染了披衣菌,而且細菌會快速跑到泌尿道,從生殖器跳到膀胱上,在最壞的情況下,無尾熊小便的時候會痛到慘叫,而且會產生明顯的氣味,嚴重的話可能會失明,最後死亡。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無尾熊一天差不多會睡20小時,清醒的時候也不太會消耗牠們珍貴的體力,唯二會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和進行「樹上運動」,而且不管母熊有沒有排卵,公熊都會「硬上」,但公熊處處留情又不戴套,小寶寶生下來也會被媽媽感染,所以性病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超過半數都得病了。
加上無尾熊跟人類一樣也會感染「反轉錄病毒」,這種病毒類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削弱無尾熊的免疫系統,讓牠們更容易遭受病魔攻擊,像是感染披衣菌或罹患癌症。還有我們人類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會下降,容易生病嗎?無尾熊也很容易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感染披衣菌,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睡覺壓力是能夠多大。
其實無尾熊很脆弱,熊生很辛苦,主要死因有10%是被狗咬死,30%被汽車撞死,近年森林大火也是嚴重衝擊,但這些都不及披衣菌的殺傷力,40%的無尾熊都死於性病,導致最近20年來無尾熊數量暴跌了80%。
目前雖然有抗生素可以對付披衣菌,但有點治標不治本,加上用抗生素會干擾無尾熊的腸道微生物群系,影響牠們分解尤加利葉的能力,專家就希望從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下手。我們剛剛提到披衣菌是人熊共通嘛,但其實無尾熊感染的披衣菌版本,和人類感染的並非一模一樣,不過因為披衣菌本身的特性,加上菌的基因組比較單純,所以人熊身上兩種菌的相似度還是非常高,這些相似之處就使得專家認為,無尾熊很可能就是研發人類疫苗「缺少的那塊拼圖」!
目前生物學家正打算在無尾熊身上,進行披衣菌疫苗的相關試驗,但其實也是頗有難度,因為專家們還在努力瞭解牠們的免疫系統,另外光是要從樹上摘下一隻無尾熊並且進行健康檢查,就要花掉2000美元,差不多6萬台幣,後續要讓無尾熊測試30種不同的標靶疫苗,費用也將會相當可觀。一般實驗室都會用「白老鼠」來做醫療研究,但可惜的是老鼠對披衣菌的免應反應與人類的有很大不同,所以直接拿無尾熊做實驗會是較為理想的。目前還無法得知,對無尾熊披衣菌的研究,會對開發人類疫苗方面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目前COVID-19衝擊,連動物學家們的實驗室都被迫關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就算沒有幫到人,也絕對會幫助到無尾熊們。
看起來披衣菌的疫苗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法被抗生素治療的無尾熊,現在已經嚴重威脅整個物種的生存,目前有個充滿爭議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感染披衣菌的無尾熊安樂死,留下健康的個體繁衍後代,你同意這個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反轉錄病毒 在 反轉錄病毒感染無尾熊Coral離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