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可做為國考國文作文之參考。
其精華訣竅有五:
◎信手拈來儘是名人名言
◎滿佈成語,專有名詞,頻吊書袋
◎句型對稱,駢體風格,給人正式嚴謹的感覺
◎起承轉合,架構完整,大量文言,高深莫測
◎起始段有順著題目的暗示與邏輯,
內容主文有狗腿有八股,
結語段有道德正能量與期許。
杭州第二中學高三學生李豪逸, 因爲提前錄取,沒有參加高考,但看到作文題,他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名爲《書生》的作文,頓時走紅網絡,被譽爲“高考滿分作文”。
浙江高考作文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目: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被瘋傳的“滿分作文”
書 生
上蒼賜人以三書,一曰有字之書,二曰無字之書,三曰心靈之書。此三者,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讀書者可稱書生,而凡世間之人,或多或寡,必讀此三書,故世間之人皆爲書生也。
有字之書,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爲錄。往聖先賢著經典,而後人傳習之;詩仙詞聖書佳句,而後人吟詠之。有字之書,乃作文章者之見聞經歷、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記》,皆屬有字之書也。李太白狂歌之《將進酒》,杜子美哀嘆之《石壕吏》,亦屬有字之書也。以文章傳道義,以詩篇記良辰,此有字書之真諦也。
無字之書,生活經歷也。以一字概之,是爲行。勞心柴米油鹽,遠遊名山大川,皆讀無字之書也。無字之書是爲行萬里路,如古徐霞客之遊覽,如馬可波羅之遠渡。於萬化冥合之間,讀自然造物之書。鬼斧神工,最美之書乃天成。無字之書亦是平日生活,秋風卷屋,五斗折腰,利鎖名繮,虛苦勞神。於困頓失意之時,讀淚溼汗浸之書。披荊斬棘,最重之書乃人生。
心靈之書,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爲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觀宇宙,觀宇宙亦是觀心。陸九淵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靈之書包羅萬象,可絕非萬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圖之思考,於此二人乃心靈之書,而其著述非心靈之書,故此書無法外借也。心靈之書乃思想本身,發於人,終於人。凡世間之人皆有心靈之書,而此中玄奧不可言傳。
文人以有字之書錄無字之書,聖人以有字之書傳心靈之書;學者以無字之書習有字之書,行者以無字之書證心靈之書;賢者以心靈之書衍有字之書,哲人以心靈之書明無字之書。此三書連環相扣,缺一不可。書生在世,讀盡經典,而讀此三書斷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輔相成。
失有字之書,則文明難以傳承發展;略無字之書,則學問皆如紙上談兵;缺心靈之書,則人生渾若傀儡木偶。幸上蒼非慳吝之輩,播此三書於人間。是故世人盡能讀此三書,行此三書,傳此三書。
故世人皆能成書生也。
杭二中教師的精彩點評
豪逸之文美在規範 文章有對“三書”內容的界定,有對“三書”作用的評價,更有對“三書”彼此之間關聯的闡述......彰顯了一篇論述文規範、嚴密的結構。規範背後是豪逸縝密的思維。
豪逸之文美在才氣 文章一氣呵成,文不加點。語言文白相間,讀來無晦澀之感,反更顯雅緻脫俗;內容涉古今中外,汪洋恣意,尤對中國古典詩詞,更是信手拈來,從而妙筆生花。才氣背後是豪逸博覽羣書的積澱。
豪逸之文美在通透 文章中對“三書”的閱讀,實爲一個少年對自己人生之路的要求和展望:閱讀,行走,思考,傳承。“博”自己之學識,“雅”自己之生活,從而“博雅”自己之境界。通透背後是豪逸的赤子之心。
願美文共賞!——語文老師 李蒔春
杭二中校長的精彩點評
一個通透的人才能寫出如此通透的作文!——校長 葉翠微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邊」讀「邊」? 錯!錯!錯!】捭闔,粵音「擺合」,字面解開合的意思。成語「捭闔縱橫」,是戰國時代策士遊說的策略,意指利用手段分化及拉攏對方,例如「拉一派、打一派」;這種政治手段古今中外皆有,香港現時亦屢見不鮮。...
古今異義成語 在 阮丹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週末好~*
回顧6/13在台中打理摺的攝影音樂夜,若要用一句成語形容,它應該是 #好事多磨 的最佳典範了🤩
這場據經營者施總説,是破活動延期紀錄,因為肺炎疫情延了三次依然爆滿..
再次感謝如此支持藝文活動的主辦單位與來到空間的所有朋友們
我們一同見證了這個美好的夜晚
藝術即生活的理念在小小園地不斷開花成長,有幸我也成為其中的一名推廣小園丁,很喜悅又難忘的過程!期待下次再見👋
💌🌿🌿🌿✨✨
分享我最愛的一段小視頻:
當我坐在觀眾席聆聽攝影師娓道威尼斯,忍不住想提前走向鋼琴彈點襯樂....彈著彈著,義大利音樂國寶顏尼歐爺爺的配樂上身啦~
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
# 打里摺沙龍音樂舘
https://www.facebook.com/135912656430319/posts/3193822240639330/?vh=e&d=n
.
.
#台中0613六PM7_00漫思冰島愛戀巴黎散步威尼斯
#攝影與音樂的交會活動紀錄
#阮丹青and_Friends攝影講座音樂會
.
.
.
在冰島永恆的絕美孤寂中,遙想我們真誠的初心。
在無人的威尼斯清晨漫步,體現消逝的愛與凋零。
在光影巴黎中穿梭,對話近代人類一段偉大文明。
攝影家查理(Charles Chen)與音樂家阮丹青,將用絕美的攝影作品與貼近靈魂的琴音,為打里摺的貴賓帶來冰島的冷冽與廣闊。
————————————
願絕美的冰島攝影與鋼琴冷冽奇異小音符
帶你去任何想望的地方
也許是冰島
也許是每人心中願景的那片美麗島。
在去除人類軌跡之後,在具象化的荒原之前,聆聽我們內心的小聲音。
在人來人往的都會中,在古今偉大藝術家旁,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心情。
不論我們去的是冰島是威尼斯是巴黎,不管我們接觸的是影像是音樂是建築。我們永遠在探索人類永恆的議題,我們不斷渴望經驗世間各種形式的精彩,並呼喊:”時間停下來吧,你是如此的美麗”(浮士德/歌德)。
我們希望被各種卓越心靈所啟發,我們期待被音樂被影像勾動那些埋藏已久的情感。也許是你童年每天透過櫥窗想望的那件百褶裙,或者是父親的那輛老裕隆速利。也許是你某段人生路上的感嘆離別,也許是14歲時公車站上的那個不經意的回眸,更也許是夜深人靜時,偷襲你的,當年那個深情擁抱的溫度記憶。
我們在旅行中永遠在找自己,我們在欣賞藝術時一直在找自己。而當我們夠幸運時,那一刻的共鳴,會是觀賞者與創作者創造的最美麗存在。
鋼琴/吟唱 Piano/Vocal│阮丹青
小提琴/黄偉駿
攝影與解說│陳理德 Charles Chen
上半場:冰島威尼斯攝影作品賞析+改編或即興演奏
下半場:巴黎攝影作品賞析+演奏
➽地點:打里摺|建築 豐樂接待館
台中市文心南七路406號【豐樂公園旁永春東一路&文心南七路十字路口】
主辦:台中市歐洲文化創意產業協會
協辦:打里摺建築|藝術
古今異義成語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天豪老師文字專欄
說到讀「文言文」,你會想到哪一本參考書呢?
我打賭,99%的人,會想到《古文觀止》。
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就讀到今天。
那麼,這是不是中國文學的歷史上,「最好」的一本文學參考書呢?
這個問題,如果你問中文系的學生,恐怕答案會很分歧。
如果你問中文系的教授,那麼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不是,前面還有《昭明文選》呢!」
在這裡,先做點文學體系的科普。
中國的文章分類,有個最簡明的分法:
「一種是駢文。」
「一種是散文。」
散文好理解,你今天看到滿大街的作文補習班,教的都是散文寫法。
那麼,什麼是駢文呢?
為什麼文章的體例,還搞個「馬」偏旁的專有字呢?
那就來說說「駢」這個字。
「駢」的本義是,兩匹馬拉著一輛車。
所以可以引申為:「並列」
再進一步引申為:「對仗」
所以,駢文就是一種對仗體的文章。
你可以簡單理解成:
「由很多個『對聯』組成的文章。」
有一句成語,最能形容這種文章,叫做「駢四儷六」
因為,駢文的句式,四字句和六字句最多。
順便提一下,「儷」是「成對」的意思。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章?
這是一種讀起來,會搖頭晃腦的文章。
因為,駢文非常重視形式美和朗讀的節奏感。
所以,一讀駢文,自然就容易搖頭晃腦。
比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再比如: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當然,這種文章愛的人很愛,不愛的人,則很看不順眼。
主要就是「華而不實」,很像流行歌曲的歌詞,有點無病呻吟的味道。
唐朝這種浮華的時代,當然很流行駢文。
可是,就有兩個文人很看不慣,所以提倡寫散文。
「散文」,沒有「駢文」那麼多形式上的講究,只要文從字順就好。
像我現在寫的,就是散文,很貼近口語,讀起來沒壓力,不用查字典。
因為這也很符合人性的需求,所以慢慢的也就流行起來。
這兩個人,就是韓愈跟柳宗元。
這兩位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但是,請注意!
「唐宋八大家」,是古代文章的最高水準嗎?
當然不是,他們最多只能代表「古文」的最高水準。
「古文」就是散文。
因為,先秦諸子百家的文章都是「散文」。
所以,韓愈他們的主張,在當時來說等於是:
「恢復古文寫法」
所以,韓柳二公並不是「文章」八大家。
而是,「古文」八大家。
在文學的天地裡,還有另一半屬於「駢文」。
清朝大才子袁枚有一句話:
「一奇一偶,天之道也。」
「有散有駢,文之道也。」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說到這裡,你應該就明白文章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
要把《昭明文選》跟《古文觀止》分優劣,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
這兩個選本,一個屬於駢文陣營,一個屬於古文陣營,沒有可比性。
(當然,《古文觀止》也有若干駢文經典作品,這是特例,別抬槓)
不過,不能相比,並不代表兩者的文學價值相當。
無論文學風氣怎麼變,中文世界中,地位最高的文章選本,永遠都是
----《昭明文選》
不信你去問問中文系的教授們。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研究中文的人都貴古賤今呢?
還真不是。
來聽聽白話文大家的評價吧。
魯迅說過這樣的話:
「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
「但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地不可輕視。」
這話意味著,《古文觀止》的影響力,確實不亞於《昭明文選》,畢竟通俗。
但是,將這兩部書相提並論,在內行看來,確實可笑。
關鍵在於藝術性。
文學的本質,在於藝術性。
我們來看看兩部選文集的對比,你就知道了。
《古文觀止》,書名聽起來氣派很大,其實還真是中文作文參考書。
是清朝的兩位私塾先生,選編的古文入門讀書,給學生當範本的。
《昭明文選》,則是國家級文獻。
由一位文化素養極高的皇太子(蕭統),帶領全國第一流的知識份子(比如劉勰),精心編選出來的文學典範。
說一下歷史背景好了。
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品德姑且不論,文學素養沒話說。
他兒子蕭統遺傳了父親的文學興趣,最喜歡和文人雅士們談詩論文。
等蕭統做了太子,就開始想做點文學事業了。
他一方面搜集天下圖書,一方面延攬知識精英
準備再三,然後從歷代詩賦文章優中選優,編成《文選》。
(昭明是他的諡號,後人補加上去的)
這些精英裡邊,最有名的就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這兩部看起來並駕齊驅的文集….
背後蘊藏的差異有多少了吧。
在學中文的人心中:
補習班老師的講義《古文觀止》
跟國家級資源堆出來的《昭明文選》,是不能相比的。
當然,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不服氣:
「憑什麼太子編的就比較有藝術性?」
「沒聽說過高手在民間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你先做一道國文常識選擇題。
問題:你覺得以下哪些類型的文章會被《昭明文選》收錄呢?
(A)儒家經典節選,比如《詩經》、《春秋》
(B)諸子百家節選,比如《莊子》
(C)歷史名人演講,比如《左傳》、《戰國策》
(D)重要歷史記載,比如《史記》
如果以單純好文章就選的標準來看,以上四項都應該收錄才對。
好比說《古文觀止》,選了大量的(C)、(D)
但是, 《文選》作者蕭統在序言裡特地強調說:
「以上四項,一概不選。」
理由倒也充分。
不選儒家經典,因為這些經典是人倫典範,節選就等於褻瀆,萬萬使不得。
(這是政治原因)
不選諸子百家,因為那些著作重在立意,不重文采。
(這是藝術原因)
不選名人演講和歷史記載,因為它們不屬於文學創作。
(這還是藝術原因)
而且,這個標準還有個合理的例外,就是史書裡的評論部分。
因為這些評論都是史官深思熟慮之後的個人創作,很重視修辭,所以就入選。
(這也是藝術原因)
以這種態度跟標準來選文,內容當然沒問題。
至於《古文觀止》呢?
這本書我個人非常熱愛,爛熟於胸,當然沒有非議兩位吳夫子的意思。
但是,這就只是本參考書,還是抄來抄去之後的結果。
好用是好用,歷史性的意義就一般般。
這可不是我說的,是兩位夫子自己在序文裡說的。
古文宜選乎?
曰:「無庸也!」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則選尚已。
古文至今日,操選政者,代有其人,駸駸乎有積薪之歎矣!
尚宜選乎?
曰:「無庸也!」
詳略互見,醇疵錯陳,則選又尚已。
且余兩人非敢言選也,即焉云耳!
即之奈何?
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合之,舛錯者、釐定之,差譌者、校正之云爾。
蓋諸選家各有精思深意,以抉古人之奧,讀之者取此置彼,則美者或遺。
一概觀覽,則勞於睹記,此余兩人所以彙而集之也。
-
是為選文之論。
古今異義成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邊」讀「邊」? 錯!錯!錯!】捭闔,粵音「擺合」,字面解開合的意思。成語「捭闔縱橫」,是戰國時代策士遊說的策略,意指利用手段分化及拉攏對方,例如「拉一派、打一派」;這種政治手段古今中外皆有,香港現時亦屢見不鮮。
古今異義成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心讀錯】成語「為虎作倀」,比喻為惡人做壞事,古今中外有不少為壞人做爪牙的例子,可能你身邊也有這類人,如果你話人為虎作倀,記得「倀」字讀「窗」,如果讀錯字便貽笑大方。
古今異義成語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留鬚特別威猛? 】男士臉上生長的毛髮,我們統稱為「鬍鬚」,但原來長在不同位置有不同說法;留鬚的人予人感覺特別威猛,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例子,中國近代史較為人熟知的領袖包括孫中山及蔣介石,香港會令你聯想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