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創業大佬曹操的五次瘋狂「跑路」哲學|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兵書有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所謂「走起」,應該算個委婉的說法,其實就是跑路。不過,倘若身在亂世,跑路可算是門學問,絕非張開雙腿那麼簡單,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若說跑路的鼻祖,可算大漢的創始人劉邦,也許是跑路跑多了,到了後世,不諳兵器文人阮籍,竟給出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般評價。戲劇性的是,一向以硬漢之名把持江湖的霸王項羽,雖一向鄙夷老對手劉邦的做法,可未想聽了垓下楚歌,竟跑向了烏江,卻再也跑不動了,跑路卻跑成了末路。
有意思的是,老爺子劉邦的「跑路哲學」,到了漢末,卻經此擋住了數百年歲月的沖洗,著著實實流傳了下來。不用說,將漢高祖跑路理念發揚光大的衣缽傳人,自然非劉備莫屬了。我們的劉備,雖有著皇叔的頭銜,當終究是白手起家的,腳下沒有一塊可靠的根據地,因此前半生,大抵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寄人籬下,自然要看人臉色,主人不高興了,下逐客令倒是小事,倘若一時憤起,扔塊追殺令,後果想必就凶險了。譬如,在宗親劉表處,一向謹小慎微的劉備,竟得罪了其手下大將蔡瑁,於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逃殺」就此上演。躲了一路的追兵,終於到了檀溪口,怎想河面寬闊,自己卻又不習水性,一時間,劉備悲從中來,老淚縱橫滿面。未想胯下坐騎的盧馬,聽聞主人哭聲,竟躍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完成了一出飛躍壯舉。
不過,人生並非一場馬戲。劉備人生中經典跑路劇目,當然絕非神奇的「馬術表演」,他的終極目標可是「酣暢灕淋」地拋棄妻子(真是得到劉邦真傳)。根據不完全統計,劉備如此賣力演出,一生中至少出現四番:兩次面對的是呂布、兩次遭遇的是曹操。本來,呂布是三國頭號肌肉男,曹操是千古少有的奸雄,招架住拔腿便跑也是常事。可偏演到了攜民渡江那出,趙雲小宇宙爆發,竟殺了回馬槍,單挑曹營八十萬大軍。趙雲倒是一戰成名了,可皇叔拋妻棄子的行徑,卻再也隱瞞不住了。
當然,因拋妻的「勾當」做了太多,自然讓人記住,劉跑跑的名頭,至此落在皇叔頭上。劉備逃跑整理了一套心得,老對手曹操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據不完全統計(以《三國演義》為參考藍本),曹操一生中積累的逃跑經驗,至少不下五次。
第一次,獻刀殺人不成,逃,遇呂伯奢,完事之後丟下名言:「寧我負天下人,勿天下人負我」。
第二次,戰呂布於濮陽,逃,典韋立擋。
第三次,睡張繡嬸,事發,逃,失典韋及曹昂。
第四次,赤壁戰敗,跑路,華容道遇「紅燈」,關羽放行。
第五次,和馬超「飆車」,輸,剃胡脫衣。
只是,相對於劉備逃跑至尊三寶:「大哭、找馬、甩女人」,曹操的逃跑之路,似乎要文藝得多,要麼事前睡個女人,要麼事發時剃個鬍子抹個妝,要麼事後朗誦一段逃跑感言。反正,時人們回溯三國時代,但凡提及曹操,大抵好奇的是他殺了多少人,睡了多少人,騙了多少人,在何處添了哪些風流,至於那些狼狽的跑路往事,因為有了劉備尷尬的墊背,似乎隨著滾滾江水,全付諸了一笑。
最後,我們再來談談孫權。對於孫權,他的老哥孫策是這樣評價的:「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志》)。應該說,孫策此人,儘管行事魯莽,可識人的眼光,卻是毒辣,輕描淡寫寥寥片語,竟將孫權此後數十年的人生一併概括。終其孫權一生,他的權力觸角從未企及江北,即便偶有心思,奈何一渡江,卻遭來一通猛打,倉惶逃竄,未想這一跑,卻成就了一代名將。這就是三國時代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
當時的時局大致是這樣的,曹操取下漢中欲南下掃蕩西川,孫權見有機可乘(此人偏愛背後搞小動作,偷襲荊州也是如此),竟親率十萬大軍渡江圍城合肥。合肥的屯軍,大約只有七千多,面對江東來犯的一片黑壓壓的大軍,如何迎戰,這是個問題。幸好,還有張遼。張遼毫不露怯,星夜提點八百壯士,趁孫權立足未穩,竟來了突襲。
此時的孫權,正穿著褲衩,醞釀了情緒,仰望著江北星空,準備抒發情懷。只聽帳外一片喧亂,正待問時,只見凌統踉蹌跌入,振臂高呼「主公快跑」。孫權不知何故,以為天降神兵,也顧不上穩定軍心,倒是發揚了「有事領導先跑」的作風,尋了匹馬倉惶跑路。奈何行至逍遙津橋時,橋南板已被拆除丈餘,馬不得過。在此危急關頭,一名隨行貼身侍衛,叫谷利的,也顧上不「動物保護法」了,向著孫權坐騎一鞭猛抽。駿馬屁股一緊,奮力一躍,飛橋而過,孫權的老命,就此留下。
逍遙津一役後,一篇由曹魏陣營主編的,標題為「十萬雄獅狼狽潰退,江東領袖單騎落荒」的報導,終是江東流傳開來。於是,東吳百姓們的心間,竟落下了「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的後遺症。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古代褲衩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清領後期──仕人鄉紳|
◆清朝文青你敢嘴?
終於進入到開港後的清領後期啦!
「仕紳」通常是地方上具有科舉背景,並且商業上也有一定勢力的家族。在日本統治之初,許多管理治安的行為都是由地方仕紳領導,可以說是當時一批菁英階級,既能從商也能文青。
台灣仕紳的興起,主要因清領後期土地的開墾逐漸穩定,經濟也隨著開港貿易發達。社會的價值觀從過去羅漢腳的尚武奢靡、有錢就好,變得開始重視官職、教育與社會地位等,因此也建立了仕紳在地方的威望。
像是我們這次參考的照片「林維朝」秀才,就是新港的仕紳之一,除此之外他還是林懷民的曾祖父,在日本時代參與過嘉義的政治事務、籌組過詩社,是當時新港的奇男子之一。
◆仕人鄉紳穿著
一般常說「長袍馬褂」,總覺得長袍應該就是要搭配褂類的衣物。然而,當我們在查閱清末台灣老照片時,大部分的搭配為「長袍+馬甲」,反而馬褂的搭配更常出現在日本時代初期,且大多為已經順應現代化潮流,剪短髮的仕紳所穿。
不管是馬甲或馬褂,通常是較為正式的場合穿的,一般忙於勞作的民眾則較少此類衣物,因此也成為了常出入於風雅場所的仕紳或商人的代表服裝。
[#瓜皮帽+#結子]
「瓜皮帽」,原身為明朝的「六合一統帽」,之後在清朝廣泛流行。因為從上往下看為六辦,又貌似瓜皮,因此稱為「瓜皮帽」,也稱為「小帽子」。在清朝時因剃髮留辮,與以往戴冠結髻漢人不同,也造成了清朝漢人男性戴帽子的風氣。
「結子」,就是瓜皮帽頭上的那個小圓球,通常由紅絲絨製成,黑白色則是喪事所戴。
[#馬甲](又名:坎肩)
「馬甲」,簡而言之是套在長袍之外的背心,通常顏色會比長袍來的更深一些,在原照片中林維朝秀才的馬甲上面還有團型織紋,頗為精緻。
[#長袍+#腿褲]
「袍」,是清代普遍的服飾之一,可以日常穿著,也可以做為禮服。在長袍內,通常又會穿著「褲腿褲」(夾套褲),以防走光。
一般的長袍都會在左右開兩岔,像是圖中端坐的林維朝就是開兩衩的長袍。
[#烏布鞋]
雙層底鞋,以棉布或綢緞製成,上面的祥雲紋可見此鞋除了護腳以外,還有美觀的功能,可以說是經濟有點基礎的人家才能穿著的鞋。
◆在風花雪月之後
在戰爭還沒來到台灣之前,大部分的仕紳們只隱隱感受到遙遠的「唐山」正面臨著什麼,吟詩的人仍然在吟詩,賞月的人仍然賞月。
然而時代的劇變總是措不及防,在乙未割台之後,少年的林維朝遠渡原鄉東山縣,只求避開一切紛擾,然而過不了幾年,『唯懷鄉心切』,他仍然是回到台灣這塊土地。
他前後擔任過街莊長、嘉義廳參事、嘉義銀行的董事長。面臨日本政府的統治,過往的漢文教育逐漸式微,但他仍然不顧官方壓力,堅持在怡園開館,教習漢文,並聯絡新港文人,在1923年組成鷇音吟社,藉詩文之唱酬以延斯文一脈。
經歷過半生動盪,不知道他是否會懷念少年時期,那些懵懂而浪漫的日子?但即便是乍看微弱的文字與藝文,那些努力與堅持,卻也在大時代中綻放出自己的光芒。一如在這個令人不安的現在,也一直有人用自己堅定而溫柔的力量,讓這個世界一天天往好裡走去。
請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時代更是如此。
參考資料:林維朝秀才相片、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早期民間服飾》
委託繪師:吳乃慧(http://bit.ly/2ZbBEe0)
古代褲衩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領前期──通事|
◆是橋梁也是剝削──通事
此圖源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番社采風圖》,也就是清初官府繪製的原住民風俗圖,雖然圖像大多是紀錄當時的平埔族人,但有少許篇幅是與當時的漢人有關,比如其中的一篇──「渡溪」,就是描寫「通事」與「土目」乘竹筏渡溪,平埔族人浮水推筏的情景。
「通事」是一個清朝的職位,通常是漢人所任,職位並不高,但卻是作為官府與平埔族部落的溝通渠道,負責傳達政令。
由於通事太過熟悉部落的情況,因此常會借用權利從中謀財使壞,像是寫《北投琉穴記》的郁永河,就曾經描述許多通事仗著平埔族不了解漢語,所以在法堂上信口胡說指控,顛倒是非,欺壓平埔族人以謀取自己的利益。
除此之外,在原圖中通事旁邊坐的是「土目」,土目是平埔族人,通常由部落推選再經官方任命;也有直接由官方從社內選任。最初土目地位並沒有特別尊崇之處,但隨著漢人制度投射,通事制度也逐漸成為世襲,也造成了平埔族群中的貴族階層。
原圖中這兩位「通事」與「土目」都穿著褲和靴,顯示這些既得利益者是漢化的先鋒。在這裡我們選擇了「通事」的服裝來重新繪製還原。
◆通事服裝
「通事」在清代是很低階的官職,甚至未被放入九品之中,因此在圖中沒有大部分官職應有的裝飾,也沒有常朝視事的「補褂」(就是清宮劇中,官員穿的一塊繡著禽類獸類圖騰的衣服)。
[#涼帽+#椎髻]
紅色的涼帽是清朝在夏天的官帽,由於「通事」是屬於未入九品的官職,因此沒有帽子上面的頂珠。
「椎髻」是在清初時期人民常有的髮型之一,一樣是將「剃髮留辮」的前額頭髮剃掉,後面的頭髮則在腦後紮成髻。
[#短褂]
「褂」是在清代時出現的一種新型服裝,通常被做成圓領對襟(圖中將衣領解開,因此看起來像尖領),若衣長在腰際間被稱為「短褂」。除了長褂短褂的分別,褂也有分長袖與短袖,長袖多為窄袖,短袖多為寬袖通常只到肘間,也是圖中所穿。
短褂多利於行動,因便於騎馬又稱為「馬褂」。圖中土官的腰間還繫了一條布帶,在腰間繫布帶在中國容像中較為少見,也許是土官需在野外地區移動方便所致。
[#長袍+#馬蹄袖]
長袍是進入清代以後興起一種服裝樣式,在下擺部分有分為四開衩(前後左右)或二開衩(左右)或無開衩等,一般多為左右兩邊開衩的長袍,皇親國戚等才能穿著四開衩服裝。(這邊我們雙腿間的開岔畫錯了,應該是沒開岔才對)
另外,手部的袖口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他的袖口並非直接如現代衣服一樣平直,而是在本來比較狹窄的袖口的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因為形狀如馬蹄相似,又被稱為「馬蹄袖」。通常附帶「馬蹄袖」的是比較正式的禮服,多為官吏所穿,平民較少準備。
[#開襠褲+#方頭靴]
因為長袍左右二側常有開衩的設計,所以要搭配穿在內裡的開襠褲,才不會因此走光,中國通常在內裡穿著「腿褲」,然而腿褲到了台灣,反而變成女性穿著裙子時的安全褲,而男性則多為搭配「開襠褲」,就是胯部會露一條縫通風(?)的那種褲子。(沒有圖片比較難形容......小編猜測可能因為台灣比較熱吧)
而「方頭靴」的靴類在當時也是一個權力的象徵,因為平民與平埔族群幾乎不會穿著靴類,所有采風圖是唯一一張穿著靴子的人像。
◆清朝的部落印象
《番社采風圖》原本的命名為《臺番圖說》,是乾隆年間來台的御史繪製的,這圖卷雖是以台灣為題,但卻兜兜轉轉了很多地方才到台灣,一開始甚至是由清末來到中國的義大利人羅斯擁有,民國二十四年時才贈給當時的政府收藏,而後才因國民政府來台,來到這塊土地上。
這卷圖共十七幅,即便並非兩百多年前的足本,仍有許多當時的生活環境與習俗紀錄,是個頗有史料價值的圖卷資料。雖然我們選錄的是裡面壓迫者漢人的形象,但這卷圖像裡主要紀錄的仍是平埔族的資料,若是對平埔族群的文化與當年形象有興趣的人,不妨去找來看看。
委託繪師:伊藤笑
參考資料:中研院〈番社采風圖〉、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台灣記略〉(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王金華〈中國傳統服飾:清代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