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笑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人定義為“雙足的無毛動物”,於是另外一個哲學家狄奧根尼就把一隻雞的羽毛全部拔光,拎到講桌上說:“這就是柏拉圖所說的人。”柏拉圖無言以對,只好另作補充,把人的定義修改為:“人是沒有羽毛的,有扁平指甲的兩腳動物。”
狄奧根尼並不是故意找碴,他只是試圖站在從來沒有見過“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人”這種生物。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是一個從來沒有見過“人”的外星人,聽到柏拉圖對“人”的定義,估計一百個外星人能想像出一百種各不相同的生物來。
所以,要怎樣跟一個從來沒有見過“人”的生物描述“人”?這個問題,就像跟一個從來沒有吃過蘋果的人,描述蘋果的味道一樣困難。甚至,最終我們會發現這種做法是徒勞的。
如《莊子》所說:“對於瞎子沒法同他們欣賞花紋和色彩,對於聾子沒法同他們聆聽鐘鼓的樂聲。”因為你試圖與他講的東西,已經完全超出他的理解範圍之外了,這便是“夏蟲不可語冰”。
從前,黃河經常發大水,黃河河神巡視自己的領地,只見兩岸沙洲間迷蒙一片,連是牛是馬都不能分辨。河神洋洋得意,欣然自喜,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了。
結果河神順著河流到大海一看,浩浩蕩蕩,舉目無涯,連水的邊際都看不到。河神滿臉愧色,嘆道:“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大的了,還好今天看到了大海,不然豈不是一輩子被有識之人嘲笑還不自知!”
海神笑道:“對井裡的青蛙,不能和它談論井外的事情,因為它被環境局限住了;對夏天的蟲子,不能和它談論冬天的事情,因為它被時令局限住了;對淺薄的人士,不能和他談論大道,因為他被教條局限住了。今天你從黃河出來,見識到了大海,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之所在,就可以和你談一談大道理啦。”
是啊,不然要怎麼向河神形容大海之大?
曾經,有一隻來自東海的巨鱉,向住在淺井中的青蛙講述大海的奇觀:“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遙的距離,也表達不了它的壯闊;用萬丈之高來比擬,也形容不了它的深度。夏禹的時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濫成災,海面不見絲毫增高;商湯的時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縫,海岸也絲毫不見降低。不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這就是大海啊!”
井蛙聽了,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一直到巨鱉走了還難以置信,估計還以為巨鱉在吹牛騙它。所以見識不在一個層面,思想不在一個高度,交流起來的結果就是這樣,彼此鬧心。此時,不如止語。
但是,大海在天地之間,不就像小蟻穴在大水澤裡嗎?中原在天下,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糧倉中嗎?物類有萬,人類只佔其一,而人類遍佈天下,每個人又只佔其一。個人與萬物相比,不就像毫毛的末梢在馬身上嗎?所以,又哪裡有真正的大與小呢?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雖然有大有小,但是小世界有小的快樂,大世界有大的快樂,快樂的本質是一樣的。
蟬和小斑鳩在林間嬉戲,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飛不上去就落在地上,自得其樂。鯤鵬振動翅膀奮起直飛,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繞著旋風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同樣自得其樂。在淺水裡漂浮的小草,也能自在地四處遊行,然而放一隻杯子進去,就會動彈不得。
故而,世界不同,不必強融,這樣才能各自得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夔天生一條腿,蚿天生百條腿,蛇天生沒有腿,但是都能行走自如。但是夔用一條腿走路的思維,卻理解不了蚿的百條腿是怎麼運作的。
蚿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運作的,我又用不著指揮每一條腿該怎麼走,我只要想著行動,就自然而然地行動起來了。你沒看到那噴吐的吐沫嗎?大大小小,無數的吐沫星子,吐的人也沒想著怎麼去分配它們,但它們飛舞的時候卻一點都不顯亂。”
蚿雖然能掌握複雜的一百條腿行走,但它用有腿才能行走的思維,卻理解不了蛇沒有腿該怎麼走。蛇說:“我是依靠天生的機能來走路,又哪裡用得著腿啊。”
蛇畢竟還是要靠脊柱和腰脅的肌肉來蜿蜒行走,但它用有形才能有行走的思維,卻理解不了無形的風該怎麼走。風說:“是的,我就這麼呼呼地從北海來到南海了。”
其實又何必呢?夔,蚿,蛇,風,都是遵從著天生的機能,在自然地行動罷了,順其自然的本質是一樣的。又何必你學他,他學你,最終弄得像“邯鄲學步”一般,變得連路也不會走了呢?
農夫,如果去考慮皇帝過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可能會覺得皇帝每天都吃大白饅頭,拿著金斧頭砍柴。而皇帝,如果去考慮農夫過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可能會覺得鬧饑荒是無稽之談,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呢?
故而,思維不同,不必互通,這樣才能各自得到屬於自己的自在。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古生物高足杯蟲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
——陳育虹詩美學的形成
◎小編徐祥祐賞析
2016年詩人陳育虹出版第七本詩集《閃神》,距上一本詩選集《之間》已過了五年之久,《閃神》出版後我們注意到詩人在詩學上的道路又再次推進,延續二十年的詩作風格,意象、文字的使用,並嘗試以更廣闊的題材作為對象。
1.詩歌常見的結構與聲音效能
陳育虹早期詩作便出現重視段落結構的特徵。
短詩明顯的結構多由分句(或句群、段落)的反覆連綿堆疊發展,亦有一氣呵成的敘事詩。而長詩多以敘事論述為主。
結構組成的單位層次小從單行句,如〈之十五‧隱〉每句皆以「因為」為首的急促擴展。句群如〈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詩雖未分行,但四行為一組的持續重複,同樣造成段落的效果。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 ◎#陳育虹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後院
佔滿了整個窗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有細瘦的枝椏
細瘦的蕊)
只是一株山櫻就把整個天空佔滿了
整個山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開了千百朵花
一簇簇緋紅的花啊)
一株山櫻花就把整個早晨佔滿了整個
春天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與蝶兒蜂兒
歡愛細瘦的歡愛)
只是一株山櫻就把整個眼睛佔滿了
整個人佔滿了
(細瘦的山櫻有細瘦的靈魂
細瘦的呼吸)
返回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宇宙
佔滿了整個心佔滿了
(一株細瘦的山櫻以及山櫻
細瘦的死
就把整個後院佔滿了)
分段的結構有些帶有呼應的效果,亦有為語氣轉折舒緩的分段。又如奏鳴曲的結構,主題反覆出現、發展,又頭尾相應,從破題而發展,再歸返呼應。
斷落的結構也增加詩歌的誦讀性,文字音韻美感。透過字詞迴旋,詩歌句首(分行或分段)相同或相似的詞彙,創作文字誦讀地律音樂性。
〈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四行一組,不斷以相同的句型歷險、轉變。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複誦四行一組的狀態,次次變化。
在《閃神》出版後,我們讀者更可以看出詩人對文字音律的追求,在卷一無調性出現像〈蜻蜓地賦格曲〉直接挪用賦格中主題句與對答句的形式。
2.詩語言與詩意象的運用
陳育虹詩作中另一特徵是思想與想像的延伸。在詩語言上,詩人始終包持著自我的克制,搬動無數物件、地景與意象來經營詩句。詩人楊牧在《之間》前序便以「詩是借喻」為題。陳詩的詩意象轉換快速,往往只停留一短句間便離去。喻體不斷的變化,質的高度變異性。也造成陳詩質地輕巧的語言。
在語言方面,詩人有一眾使用後現代結構、反邏輯、試圖語言實驗或遊戲的詩歌。詩語言處在一不安定的狀態。多以名詞或形容詞堆疊的長句,省略了標點符號的停頓。先行破壞語言制約的使用狀況,以求詩語言的創新、詞彙的新意。在這樣反覆、如精神失焦的處境中,反而可以讓很理性的文字發出感性的力量。
我告訴過 2 ◎#陳育虹
因為日子與日子的牆我告訴你我渴睡的毛細孔想你
我的肋骨想你我月暈的雙臂變成紫藤開滿唐朝的花也在想你
我一定告訴過你我的脣因為一杯燙嘴的咖啡我的指尖因為走馬燈的
夜的困惑因為鋪著青羊絨的天空的捨不得
3.主題與隱喻
詩人從女詩人(及女翻譯家)出發,他敏銳地覺察外文詩歌中高度的女性自覺,早期如《索隱》以一正一反對話般的書寫,與莎弗互文,《閃神》中有數首風格強烈與其他詩歌迥然不同的自白詩,如詩作〈現在幾點?!〉或以普拉絲作為副標的〈在十字路口〉。
另一種思想在詩中的形式如:《閃神》古老的神話一卷,出現有如寓言般具有懸宕的餘韻、故事性的詩作,它彷彿動用科學、自然亦或身邊隨處可得的物件,從之出發,到達某種訴求。
〈孤雌〉一詩彷彿是自然科普中談論生物演化的一章,詩人動用想像力回到史前紀年發展出一則像神話般寓言的故事。
孤雌3 ◎#陳育虹
我們的歷史從二疊紀開始。
我們的欲望很少,鐵樹乳汁就能滿足我們。
天暖時,我們以細胞減數分裂無性生殖,一代代,卵生胎生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的複製。到了冷天,陽光和食物的匱乏讓我們產下一些匱乏的孩子。他們有些生來弱視,有些沒有翅膀和嘴;他們都是純雄性,X染色體不健全,這使得他們無法獨立再生。
淘汰瑕疵是自然法則。
我們蚜蟲因此有一個穩定的孤雌世界。
4.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詩作《閃神》出現了數首有別以往的以社會觀察為題的詩書寫。詩人以廣島核災、海地大地震為對象,也以新聞性的案例為主題,除了從思想、意象或美感中找到另一個社會性的事件,詩作同樣抵達他者的通透性。
《閃神》前序以一首散文詩〈後院〉開場,詩末寫道:『沒有,我始終沒有看見他。』那閃爍而過的既是一種詩人為詩的狀態,亦是詩人美學的形成。
-
◎作者簡介
陳育虹,祖籍廣東南海,生於台灣高雄,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業。
旅居加拿大溫哥華十數年後,現定厝台北。
出版詩集《關於詩》、《其實,海》、《河流進你深層靜脈》、《索隱》、《魅》等;以《索隱》一書獲《台灣詩選》2004 年度詩人獎;譯有英國桂冠女詩人 Carol Ann Duffy 作品《癡迷》。
-
美術設計: IG@brocccoliiiii
圖片來源: IG@brocccoliiiii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6.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陳育虹 #女性 #閃神 #反邏輯
古生物高足杯蟲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每天都在喝著2倍以上的糖量喔 – 妊娠糖尿病篩檢說明>
各位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針對產檢的所有項目
我已經有相關的文章做介紹
-
最近在整理出書用的東西,
才發現關於產檢
我還漏了三個沒介紹到的東西。
1. 妊娠糖尿病
2. 羊水晶片
3. 乙型鏈球菌
-
其他重要的產檢項目應該沒有遺漏了
我最近有空會慢慢完成這幾項的整理。
-
歡迎回去複習已經介紹過的產檢項目囉:
1. 第一、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41490233077342
.
2. 高層次超音波的必要性?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40413906518308
.
3. NIPT/NIPS/NIFTY/NIPS-Plus到底是什麼?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36979590195073
.
4. 羊膜穿刺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67271487165883
.
5. 應該直接羊穿還是可以先抽NIPT?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336072180285812
.
6. 3D & 4D超音波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441993283027034
.
7. X染色體脆折症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31806424045723
.
8. 脊髓肌肉萎縮症
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24701308089568
.
9. 進階產檢項目說明 - 巨細胞病毒(CMV)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185820685310963
.
10. 進階產檢項目說明 - 弓漿蟲 (Toxoplasma)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ams.li.31/posts/348078915751805
.
-
今天要講的是“妊娠糖尿病”
孕婦為什麼如此獨特
會產生這種”只有妊娠時期”才有的糖尿病。
-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說起一般成人的糖尿病
我們都知道
人類在吃完東西之後
體內會產生”胰島素”
讓腸胃道吸收的糖份 ”使用掉” 或 ”儲存起來”
而不是讓糖份持續地在血液中不斷流動。
-
如果體內產生的”胰島素不夠”,或者身體對 ”胰島素出現抗性”
就會造成血糖長期的升高。
-
持續的”高血糖”是有毒性的
也造成了許多長期的併發症
包括:心肌梗塞、中風、腎衰竭、視網膜病變、跟傷口癒合不良等等
-
另外,因為糖是細胞的最愛
無論是正常的細胞、細菌、還是癌細胞。
所以糖尿病也會顯著地上升感染和癌症的風險。
-
所以
無論是一般成人的糖尿病,還是妊娠糖尿病
都是血糖持續性的偏高,
無論是空腹的時候,還是吃完東西以後。
-
回到妊娠糖尿病
大家要知道
人類除了最近這一百年的文明地區之外
從遠古至過去的大部分人類孕婦
其實常常都吃不飽。
-
所以
為了保護肚子裡的小孩不捱餓
這些偉大的媽媽們
會從體內分泌大量的”胎盤升糖素” (human placental lactogen)
這樣的激素會讓孕婦體內的血糖長期維持在偏高的狀態
以免一個不小心
小孩就在肚子裡餓死了 (物理) 。
-
當然你可能會說
就算孕婦挨餓個一餐兩餐,
下一餐再吃飽一點不就好了嗎?
-
不過齁
人類的腦細胞是菁英中的菁英
也是GY中的GY
很像某一位一下要選一下不選的某市長
.
身為淺綠色的青年醫師,
我認為每一位選上的人都應該做好做滿再說。
哪有才剛跟這個老公懷第一胎
就拼命地想跟下一個老公懷下一胎的道理
-
好,不扯政治
-
回到GY的菁英 - 腦細胞
人家脂肪燃燒可以產生兩倍多的能量
但腦細胞他桀傲不遜
就看不上這些低等的能量來源
只使用”糖”,做為唯一的能量來源。
-
這也是為什麼
無論如何
孕婦的身體都會一直強迫自己維持在高血糖。
就是為了維持肚子裡面的小孩的腦細胞發育
其他的問題之後再說。
-
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
“血中的糖” 就像 ”口袋裡的鈔票”
每次領薪水
賺飽飽之後
要嘛花掉,
要嘛存起來。
一直放整疊在口袋裡是怎樣?
等人家搶嗎?
-
除非
妳為了節省贈與稅和遺產稅
然後把這筆錢,
用現金的方式給你的小孩
-
尤其是養著一個GY的富二代
永遠只花現金
所以她媽媽的口袋裡
就必須一直存著很多現金。
-
這就是妊娠糖尿病的原理
-
孕婦本身會分泌激素
讓自己的血糖長期偏高
以維持小孩的發育。
這是一個自然界演化的必然現象
-
但是
人類身體的演化速度
跟不上文明進步的速度
-
當初演化來保護小孩的生理機轉
反而造成了問題。
這就是”妊娠糖尿病”
-
在這裡補充一個豆知識。
你知道人體裡面只有兩個地方,
極端的挑嘴
只用”糖”作為唯一的能量來源嗎?
一個是大腦,一個是睪丸。
-
所以說男人用下半身思考是有道理的
因為睪丸的精原細胞跟腦細胞一樣
自以為 - 尊爵不凡。
-
回歸主題
妊娠糖尿病相當常見
從6% - 25%的發生率都有被報告過。
台灣的妊娠糖尿病發生率大約是10%。
相當於十個孕婦就有一個有妊娠糖尿病。
-
針對妊娠糖尿病目前有兩種常用的篩檢方式
-
在講這兩種篩檢之前
由於肥胖、高熱量飲食、高齡等等的因素
孕婦在懷孕的初期
就必須先排除
患有”一般的成人型糖尿病”這件事。
-
針對這些”懷孕前就糖尿病”而不自知的產婦
目前建議在懷孕初期 (第一次產檢時)
就應該接受糖尿病的測試
-
尤其是高危險群
(BMI>25、父母兄弟姊妹有糖尿病、高血脂、多囊性卵巢等等)
-
這裡插播一下:
不好意思喔,
多囊性卵巢就是一個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不是歧視多囊,
也不是因為多囊就一定胖
(當然大多數多囊是胖啦)
-
但是
多囊的病理機轉,跟糖尿病完全一樣
都是胰島素的抗性升高造成的
所以多囊就是一個關鍵性的危險因子。
注定了小時多囊、懷孕妊娠糖尿、中年肥胖、晚年糖尿病的一生。
-
針對孕婦患有一般成人糖尿病的檢查方式為
懷孕初期就抽血檢查。
空腹血糖值大於126 或 糖化血色素>6.5%,或 隨機血糖值大於200。
就算是一般的糖尿病。
懷孕前就患有糖尿病的孕婦,
懷孕中出現併發症的比例與嚴重度
都比妊娠糖尿病更嚴重。
-
針對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的孕婦來說
目前的篩檢方式共有兩種。
都是在24-28週進行。
-
一種是一段式。
一種是兩段式。
一段式是喝一次糖水。
兩段式是喝兩次糖水。
-
就如同票多的贏,票少的輸一樣
合情又合理。
但很多人參不透
-
一段式篩檢是在”空腹”狀態下,
喝75克的糖水。
然後抽三次血,
空腹一次,喝完一小時一次,喝完兩小時一次。
只要三次任何一次不及格,
就是不及格。
沒有什麼三戰兩勝的道理。
-
兩段式篩檢是說:
第一次是隨便什麼情況 (不需特別空腹)
先喝50克糖水,
然後抽一次血,
如果沒過,
會再給你一次補考機會。
-
第二次補考
要在有準備的情況下 (空腹下)
喝100克糖水
然後抽4次血。
(空腹、喝完一小時、喝完兩小時、喝完三小時)
4次裡面兩次以上沒過才算有妊娠糖尿病。
-
至於你要選擇哪一種篩檢方式
目前WHO跟國際妊娠性糖尿病研究小組(IADPSG)支持一段式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支持兩段式。
美國糖尿病醫學會說隨便你,兩種都可以。
-
啊?
你問我喔?
在古早的產檢時代
大部分的產婦不像現在有PTT或FB
能夠收到的資訊比較少
也常常沒有規則產檢。
-
所以有時候會傻傻地隨心情來產檢
並不會特地空腹來
所以醫生如果碰到妳剛好24-28週來產檢
就會直接給妳二段式的第一次。
也就是50克的糖水。
-
那這些喝50克的糖水的孕婦中
有20-25%的人會需要接受第二次的100克糖水的測試。
-
但現在大部分的產婦
都很認真的做功課
也幾乎都有接受規則的產檢
約好某一次空腹來檢查並不困難
-
所以目前台灣各大醫院普遍都會選擇安排一段式的檢查。
可以省去許多回診檢驗的麻煩
以及產婦的糖水二連擊 - 雙重之極限!
還有等待接受第二次定讞的心理壓力。
-
這裡要提醒各位的是
75克”糖水”
並不是糖水一小杯75cc的”糖水”
可以很帥氣
好像one shot那樣乾杯
-
而是75克的”糖”…...水
也就是差不多15顆方糖泡在水裡面給你喝。
那個甜膩程度大概相當於
目前唯一沒有愛中國疑慮的清心福全
多多綠大杯全糖。
-
那個可怕程度
就連號稱螞蟻人的我都會畏懼三分。
這樣的含糖量
也是WHO每日建議的糖量攝取上限的3.5倍喔!
-
說完了篩檢過程
我快速的說明一下妊娠糖尿病會怎麼樣
.
1. 巨嬰 (>4000克) :發生率為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兩倍。
又胖又妊娠糖尿的孕婦,發生巨嬰的比例是22%。
.
2. 子癲前症 : 發生率為沒有妊娠糖尿病的1.3倍。
.
3. 最可怕的:足月週數胎死腹中。
又胖又妊娠糖尿的話,
大週數胎死腹中的發生率為千分之3!!!
是一般孕婦的5.4倍!!!
.
4. 無數的新生兒風險:低血糖、黃疸、低血鈣、低血鎂、呼吸喘、生產受傷等等
.
這裡不禁要提一下
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肚子裡的小孩子
因為在裡面養尊處優
常常一出生之後
忽然間失去了媽媽的保護
反而開始低血糖、低血鈣、喘不過氣來。
-
所以各位愛護孩子的媽媽們
還是不要給小孩過得太好
生於憂患的孩子,
還是比較能夠在這個不公不義的世界中
掙扎著活下去
-
關於得到妊娠糖尿病的後續
詳細的治療方式與產科的後續處置我就不細講了
因為這個跟妳的嚴重程度有關
-
也建議妳
如果真的不幸
罹患有妊娠糖尿病
-
與其在PTT看小弟我的廢文
加上自己的胡思亂想
不如好好配合妳的醫師做完整的治療
-
並不是妊娠糖尿病就一定要剖腹
也不是妊娠糖尿病就一定要催生。
有種種的複雜因素需要做合併考量
這部份讓妳的產檢醫師幫妳煩惱吧。
-
唯一要補充的一點是
-
因為妊娠糖尿病象徵一種體質
一種容易高血糖的體質
-
也象徵一種生活方式
一種容易高血糖的生活方式
(廢話!)
-
所以
第一胎妊娠糖尿病的人
下一胎再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比例大約是40-50%
-
而發生過妊娠糖尿病的人
終生得到成人型糖尿病的比例也大約是40%。
-
熱愛高熱量是一種態度
低下頭
妳可以從妳的肚子上看出來。
-
P.S. 我女兒喜歡待在我旁邊看我打字
她問說:那懷雙胞胎要喝兩杯糖水嗎?
我:很好的問題耶~我怎麼都沒想過~!!!
-
P.S.2. 我女兒快七歲,經北市府鑑定,提早一年入小學,
小二,本週五開學。
-
參考資料:高中生物課本、婦產科教科書、威廉氏後人的大腦、UpToDate
-
“糖,是腦細胞唯一的能量來源。但對許多器官卻是有毒的。跟美女一樣。”
-
~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
臉書蒐尋 : 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