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我們在印尼。
我們當時會去峇里島
是因為之前在澳洲時與政遠打賭
如果我能瘦到6開頭(以前7開頭)
他就要帶我到峇里島全包渡假當禮物
然後我就真的辦到
所以在環遊世界到峇里島時
我就可以不帶任何錢的爽玩
政遠買單。
政遠:
[峇里島走豪華渡假爽一波路線啟動!吃好住好按摩你要什麼都可以!]
我:
[可是我想把經費省著用可以去更多島嶼, 去更多地方還可以....]
背包客想法已經習慣了,
會覺得與其花大錢住
豪華的飯店、吃高級的餐廳、搭舒服的交通
更想把生活品質控制在簡單舒服水準就好
讓自己的旅行能夠更長久更融入當地生活
對我們來說,
比起[旅遊]我們更喜歡[旅行]。
天空之門
進去的人必須圍莎龍
非常多人、拍照要排隊
還是要付2.000印尼盾給當地人拍
他會用鏡子中反射倒影
給你4-5動作的機會
不能kiss照、腳朝天空
大家不斷邊排隊邊討論要怎麼拍
都很緊張,因為整個過程很急促
[1.2.3 next pose!]
你就必須馬上換下一個動作
而且當你拍的時候全部的人都會看你一個
有人動作很有趣時
大家會一起笑
但拍出來的照片真的意外的好看
難怪被大家列為最[照騙]的景點之一
現在台灣的景點也越來越多這種
利用[鏡子]去拍攝出假倒影的照片了
峇里島的人熱情可愛
只要對他們說[德里馬卡西]謝謝
他們就會非常興奮的
說[撒馬薩馬]不客氣
甚至明明知道你聽不懂
還是會一直跟你說印尼話
海神廟必去走過海水才能到達
到達之後先以泉水洗臉或飲用
他們則會向你灑水祈福,
幫你頭上插上一朵雞蛋花
額頭黏上一搓的米粒。
庫塔沙灘這還有一個海龜保育中心
一隻很大隻的海龜建築將海龜蛋保存
好好保護並照顧海龜蛋
等到時機到了之後會公布消息
招募各地志工加入
大家一起一人一隻海龜寶寶
把他們帶到沙灘回歸大海生活
真的非常有意義
有機會想回去參加。
聖泉寺
是我們很喜歡、很特別的廟,
老古蹟中,湧出大量的山泉水,
泉水永遠清澈乾淨,甚至很多魚!
當地人會在這裡請聖水回家祭拜,
許多人在這裡沐浴,祈求財富與健康。
有非常多個出水口,將近十幾二十個。
據說每一個都代表不同的神明與含義。
有幾個泉水當地人請我們略過不要洗
(似乎有些是家裡有喪才洗的)
但因為他們英文不好,
也很難跟我們詳細解釋為什麼
下水前需要換專有的沙龍
天氣下著雨,非常冷
大家都不斷發抖,每個人都雞皮疙瘩
但是大家還是乖乖排隊
一個一個泉水依序虔誠的把它洗完了!
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也順便祈求環遊世界旅行中的我們
以及身邊的人都一切平安健康順利❤️
很喜歡印尼廟宇的氛圍,
簡單的線香以及漂亮小花串花束來供奉神明,沒有過多華麗的形式或是污染。
很舒服很典雅。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Wes Davies 衛斯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祭孔 #台南孔廟 #民俗 #文化資產 #衛斯理探索台南 #WesDaviesExploreTainan 🍁IG@wesofthesun https://www.instagram.com/wesofthesun/ Everytime I go back to Tainan, I learn ...
「古蹟保存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Wes Davies 衛斯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傳播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國定古蹟英文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國定古蹟英文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發現台灣~#台灣景點中英文#台南#安平古堡#億載金城 ... 的評價
- 關於古蹟保存英文 在 林佳龍- 交通建設和古蹟保存要並存且相輔相成!今天到神岡區 ... 的評價
古蹟保存英文 在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Steve Jobs喬布斯這句金句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喬布斯只讀了6個月大學就退學,然後去學英文書法,這個看似沒有「經濟效益」的興趣,連喬布斯都估不到對將來Apple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字的藝術,可能一直被大家忽略,但原來它一直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都行色匆匆,從沒細想過,如馬路上的「望左、望右」,店鋪的招牌,還有晚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都有文字風格與色彩。
「拾字看城」,一個關於字與活字印刷發展的展覽,展覽歸納了六大字藝,還有活字印刷的工序、印字機和字粒展覽。
最有趣的,是兩個由霓虹燈併砌而成的「字圖」,怎看都不是字,看了解說,原來是由不同的店舖因為搬遷或清折,為了保育霓虹燈字體,而保存下來,每個店舖都抽出一個部首作代表,併砌成這兩個「字圖」。
場內更有一個小圓枱,提供一些凹字板和蠟筆,讓小朋友油出廣東話文字,很有意思!
順路的話和小朋友來看看,然後從展覽中的字延伸去發掘生活中的字,細心欣賞我們生活中獨有的文字藝術。
📍拾字看城展覽
日期:由即日至6月9日
時間:11AM – 8PM
地點:將軍澳廣場一樓中庭
=================================
#將軍澳廣場 #TKOPlaza #將軍澳 #拾字看城香港字藝展覽 #文字工藝 #馬路字 #打卡好去處 #工作坊 #假日好去處 #藝術 #香港特色 #親子好去處
「你不能先把這些人生點滴兜在一塊;惟有將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怎麼串聯的。你得要相信現在體會的一切,未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節錄喬布斯大學演說
🔹🔸🔹🔸🔹🔸🔹🔸🔹🔸🔹🔸🔹
👨👩👧👦 其他親子好去處:
⭐️九龍灣Megabox 玩樂園: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87534264612317/?d=n
⭐️韓國櫻花展: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65528353479575/?d=n
⭐️ 小太空人快來拯救地球💪🏼 可持續發展館S Gallery :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62491617116582/?d=n
⭐️認識龍捲風、山泥傾瀉、火山、颱風、地震展覽:https://bit.ly/3b30pgu
⭐️露天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6383319727412/?d=n
⭐️中環街頭藝術展覽 - 逆時車站: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15716588460752/?d=n
⭐️小朋友必玩的藝術展覽 :https://bit.ly/3gIRMv1
⭐️上環井蓋展覽 :https://bit.ly/32YhymV
⭐️科學館有新野玩🤩 機械人展覽至到5月16日):https://bit.ly/32P2eco
⭐️玩轉香港首個Legoland 探索中心:
https://bit.ly/3dW1b0Q
⭐️鴨脷洲竟然有🌸櫻花睇?香港花卉展🌺
: https://bit.ly/32ScNM0
⭐️ 全港首創 - 公園設施由你砌:
https://bit.ly/3vnWtyB
⭐️ 行山 🏞 有野玩、有古蹟睇、仲有動物睇!
https://bit.ly/3efLdP8
🌎認識社區認識香港
📍西營盤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21765374522540/?d=n
📍灣仔
#香港第一間發電廠 |Bakehouse review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46051472093930/?d=n
#修頓球場兒童樂園 |#利東街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9239886108422/?d=n
🔹🔹🔹🔹🔹🔹🔹🔹🔹🔹🔹🔹🔹🔹🔹
❤️ 更快知道好玩的親子遊😍
FB: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hTimtam仔的成長日誌IG: http://www.instagram.com/cheerfulchristy
Youtube: Timtam Family
https://youtube.com/c/TimtamFamily
❤️🧡💛💚💙💜🖤🤎🤍❤️🧡💛
古蹟保存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古蹟保存英文 在 Wes Davies 衛斯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祭孔 #台南孔廟 #民俗 #文化資產
#衛斯理探索台南 #WesDaviesExploreTainan
🍁IG@wesofthesun https://www.instagram.com/wesofthesun/
Everytime I go back to Tainan, I learn something new, or have another incredible cultural experience. This time was no different! On two separate occasions, I headed back to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ainan, where I learned all about Confucius and the Shi Dian ceremony meant to honor him and his disciples. The ceremony was performed twice: the first time at the Tainan municipal cultural center, and the second time at the Confucius temple itself. I felt lucky to have witnessed such a unique cultural event in Tainan, and I hope next year you'll consider joining as well! As a bonus, I got a behind the scenes tour of some of the amazing renovations they've done this year on the Confucius temple. It's looking more beautiful than ever.
00:00 開場
00:36 臺南孔廟釋奠禮暨以成書院185周年雅樂十三音展演
06:03 孔廟修復工程
08:47 秋季祭孔
10:47 雅樂十三音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臺南孔廟的文化保存
可以參考下面的三部影片
👉凝聚的智慧:https://youtu.be/ty3oZWMqf7A
👉不朽的詠嘆:https://youtu.be/hLtnuRj3Ey8
👉朱紅的技藝:https://youtu.be/eSMmeSPkxeY
古蹟保存英文 在 傳播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終結單身前 有些話想跟自己說,也許是一種和解吧?
如果聆聽是一種獲得,不妨聽聽這些 『如果四十歲還單身的話 』
..........
關於記憶,我不是一個細節控,比較深刻的是感受。
六月的倫敦出差,參訪西敏寺到一半時過敏性鼻炎開始發作,鼻水就像是龍頭無法旋緊般狂流,身上的衛生紙捏了再捏,沒有任何一處乾燥可以吸走水份,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是古蹟裡的流通的歷史塵灰,抑或是空氣中瀰漫的花粉讓鼻子陷入災難,但這都不是故事的重點。
出國前把隨身小藥包巡邏過一次,拉肚子、失眠的,止咳化痰、治頭疼的,能事先備妥的成藥一應俱全,獨漏鼻炎過敏的那顆,偏偏我在倫敦最最需要的就是它。當天流鼻水已經一小時以上,我知道矛頭不對,立刻向護理師友人詢問鼻過敏相關用藥的英文,請隨行旅伴帶我到藥店購買。
向櫃檯人員詢問後找到了救星,結帳時我不甚靈光的英聽接收到的是…
是『you ate it before?』
『你有吃過嗎?』我以為的是今天
旅伴解讀是『你之前有服用過的經驗嗎?』
於是他代我答了『yes』
啟動的連鎖反應是櫃檯阿姨把藥收走不賣我。
經過溝通,我理解到阿姨是想表達,如果我當天吃過就不能再吃,因為這個藥物一天只能服用一顆,所以很堅持不能賣我。但見我流鼻水流到快崩潰,最終他還是願意施捨我購買的機會,但,這依然不是重點。
這麼多的絮叨只是想說,我記得護理師友人隔海給我藥名或是症狀名的熱心,拿著那個訊息文字給藥局阿姨的當下,心是無比的溫暖。當然這件事跟我當時很喜歡對方有關聯,那一刻可以合理地進入一個欠照顧的角色,有人是救星的感覺很棒。也記得旅伴替我溝通的情景,他肯定是體貼的,但留下的感受是我覺得自己很笨的無助。
關於這趟旅程的感受擱置在心中許久,想要落筆留下印記,大概是因為星座書上寫著『獅子座在這個月會把你的感情觀公諸於世』有關。
我喜歡溫柔地對待每一個人,也希望被溫柔的對待。祝盼身邊的朋友都能理解彼此溫柔對待的重要性,雖然友情對我而言不是最珍貴的存在,但有別於幾月數載的愛情,動輒十數年起跳的友情我會更珍惜。如果要為友情烙上保存期限,我希望它是防腐劑添加到過頭的不朽罐頭。
古蹟保存英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嚤囉」(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一說是由Musselmen簡化成Morra而被稱為「嚤囉」。 此外,摩羅街亦被稱貓街(英文:Cat Street),因為這裡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據說有店舖出售一些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外國人形容那些購買老鼠貨的人,像貓兒一樣,所以稱為「貓街」。
香港醫學博物館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是香港一所以醫學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及半山區之間一帶的堅巷2號,成立於1996年,收集並保存與香港醫學發展有關的文物,用文獻及實物展品介紹香港開埠以來的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館址是一所英國愛德華式建築物,有寬闊的走廊,使空氣流通充足的窗戶,屋頂蓋上中式簷瓦,帶有本地文化色彩。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3月15日正式啟用的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以應付當時流行的鼠疫。檢驗所作為首個香港專為醫學化驗而設的機構,初時對流行細菌病患作專門研究,隨後更堅負起疫苗培植的工作。在二次大戰過後,檢驗所易名為香港病理檢驗所,以涵蓋更大的工作範圍。當「病理檢驗所」在1960年遷往西營盤,及疫苗製造的工作在1973年遷離後,這座建築物便一直只作政府倉庫的用途,直至1990年被香港政府宣布列為法定古蹟,在1995年移交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改建成為香港醫學博物館,於翌年3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現時,香港醫學博物館內有十一間各具特色的展覽廳去介紹香港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和昔日疾病被撲滅的情況。主要陳列了多種不同之醫療用具、介紹香港醫學衛生及護理工作、19世紀時香港鼠疫的情況及實驗室展示、及中草藥的介紹和展示。此外,香港醫學博物館內亦開設了展覽廳介紹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東華三院的歷史,同時館內有太平山觀景廊,圖書室及演講室。
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Sai Ying Pun Jockey Club Polyclinic,簡稱西營盤分科診所,前身稱為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c Hospital,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的醫務建築,在1874年創立,位於香港島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0號,當時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醫院,即是政府公立醫院,由當時香港政府創立,主診用西方醫學方法治病。現在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經重建而成,由香港賽馬會贊助,是普通科診療所,由醫院管理局經營。該診所於1960年7月啟用。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方面已經脫勾,惟屬於同源異枝。上環【蓮香居】是【香港蓮香樓】的姐妹店。致力秉承價錢大眾化的傳統茶樓營運模式,為希望給顧客們感受真正的『水滾茶靚』,店內仍保留傳統茶盅及安排待應提着大銅煲給茶客添加熱水品茗;茶樓的出品主打懷舊點心及粵式功夫菜。主要提供工序繁複的菜式,包括招牌霸皇鴨、家鄉釀鯪魚、舊懷金錢雞及鴨腳飽等,全部制作需時是小有食店仍保留的經典菜式。
古蹟保存英文 在 國定古蹟英文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為保存國內重要文化資產,文化部補助「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白灰壁體修繕... 一,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各界都高度關切鹿港龍山寺的修復工作。 ... <看更多>
古蹟保存英文 在 發現台灣~#台灣景點中英文#台南#安平古堡#億載金城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南有台灣最古老城堡的#安平古堡,了 保存 完整的城牆遺跡之外, ... 堅固的城牆與地形,與為人津津樂道戰爭往事,為國家一級 古蹟 ,原為抵擋強敵的 ... ... <看更多>
古蹟保存英文 在 國定古蹟英文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為保存國內重要文化資產,文化部補助「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白灰壁體修繕... 一,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各界都高度關切鹿港龍山寺的修復工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