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位文末留言直接贈門票)妖怪村密室逃脫x高雄夢時代X高雄凱旋世貿....#只剩下最後兩張名額!大家趕快來文末留言!大胃米粒要開始填資料寄出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只剩下最後兩張名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2"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對於某些「身份」,會不會有一些刻板印象。
比如說,你認為女老師就相對的比較溫柔;或者是護士就會比較照顧人。然後呢,一個男性的創業者,可能就比較強勢。是這樣子的嗎?
我想哦,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前面的分享當中,曾經提過關於「標籤」的這件事。然而我後來呢,又看到一個在1973年,的兩位心理學家他們的研究,那更呼應了這個概念。
這非常有趣,這兩位心理學家是約翰.達利,跟丹尼爾.巴特森。他們針對的是什麼呢?叫做「宗教與助人」做了一項非常特別的研究。
他們在研究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請全球頂尖神學院的實習牧師。根據呢,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做「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的這個寓言故事,去準備佈道詞。
這個有名的聖經故事,是描述有個人,被盜賊痛打一頓躺在地上,然後有好幾個牧師,經過這個男子的身邊都直接路過;最後呢,只有一個善心的撒瑪利亞人,特別去幫助他。
所以,這個「預言」主要是要鼓勵大家,要幫助那些受難者。而且呢,這個寓言故事很妙的是,那些路過、不幫助這一個受害者的人,都是牧師。所以呢,這些實習牧師,在他們接下來被指示要佈道的場合裡,就是要說這個故事。
那當他們準備好之後,研究人員就告訴他們,佈道會是在另外一棟建築裡面,並且告訴他們怎麼過去。而這些牧師,他們其實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會秘密的觀察,他們在過程當中的一舉一動。
那麼這些實習牧師,要走到另外一棟建築物的過程當中,也都會在半路,碰到一個顯然需要幫助的人。而這個人其實是演出來的,他是演員;故意演給這些實習牧師看。
他們做什麼呢?他們攤在門口、頭靠著地面,然後眼睛緊閉,然後,甚至於還發出呻吟的聲音。
那這兩位心理學家,就想說不知道這些實習牧師,會不會言行一致,去落實他們佈道的內容,就是去幫助那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
可是,事實的呈現就很有趣了。這些實習牧師正要去佈道,而且佈道的內容是行善的重要,但是有一半以上的實習牧師,都直接路過這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甚至於,有些人直接跨過他的身體而離去。
然後,在另外一個稍微修改的實驗版本當中,這些研究人員告訴實習牧師,他們必須要盡快的到佈道的地點。在這種情況底下,停下來去幫助這個,顯然需要被幫助的人的比率,居然只剩下10%。
後來呢,還有電視節目針對「誠實」這個議題,做了一連串的社會實驗。這個實驗是這樣子喔,他們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民調。
這個民調就是要去瞭解,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到底誰最可信、誰最誠實?而誰又最不誠實?
所以民調顯示呢,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牧師是最誠實的,而賣二手車的二手車商,是最不誠實的。
然後再同期的蓋洛普民調,也顯示59%的人,認為神職人員會是誠實的;只有5%的人,認為汽車業務員是誠實的。所以呢,顯然這個電視節目,做的民調還蠻符合同期的其它民調喔。
然後這個電視節目,就成立了一家假的居家飾品公司。然後這個公司的名稱,還故意就叫「誠實」這個字。接著呢,他們從這個「誠實」的公司,去寄給牧師跟二手車商一份感謝函。
感謝函的內容是,非常謝謝他們最近來「誠實」這一家公司買東西,並且裡面附上十英鎊的退款支票。
其實,所有收到這一封感謝函的人,不管他是牧師還是二手車商,他們都知道,他們其實沒有跟這家公司買東西,因為這一家公司根本是虛構的嘛!
但是因為這樣的前提,到底有多少人,會很不誠實的去兌現,那張十英鎊的支票呢?結果顯示哦,無論是牧師還是二手車商,他們其中都有一半的人,去把這張支票兌現。
所以,你看這一連串的實驗告訴我們,我們常常對於一些「身份」跟「角色」,會有一些「投射」跟「想像」。
我們總會覺得一個高學歷的人,他就比較有智慧、他的判斷力就比較正確。然而,我常常強調一件事,高學歷往往只能證明一件事,叫做「高學歷」本身而已。
千萬記得一件事情,人生啊~你要過的幸福跟圓滿,有時候回到「本質」,非常的重要。
然而呢,「標籤」跟「身份」它有一個共通性。就是當我們先使用了標籤,先認同的身份之後,可能我們就不會再去思考。
於是那些會傷害我們、會欺騙我們的人,正是利用我們的標籤,還有他的身份,來創造我們的想像,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去走向對自己不好,而對對方有利的那一條路上。
所以,今天的分享最重要結論,就是千萬別再被「身份」欺騙了!期盼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裡面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無論是在啟點文化的實體教室,還是我們的線上課堂裡面,跟你一起學習、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Q5HnQyqC0/hqdefault.jpg)
只剩下最後兩張名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arnSeq4b58/hqdefault.jpg)
只剩下最後兩張名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他們問我說:「凱宇,你是不是轉性了?怎麼最近你的『一天聽一點』分享的內容,跟過往的都不太一樣?」。
其實一時半刻之間,當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有一點傻掉了。因為我一直把『一天聽一點』這樣的一個管道,當成是我自己在閱讀、學習,不管是在心理、個人、還是各方面的接觸裡面的一個感受分享的渠道。
那當然如果有朋友喜歡跟支持,並且帶給一些朋友幫助,我會覺得很開心。然而呢,我當初在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如果沒人理我,那我也不在乎,因為比較重要的是,我能不能透過這個管道,把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前進凝練起來,成為自己的記錄,那是我比較在乎的。
所以呢,突然有朋友問我說「我是不是轉性了?」,我呢還好好的回顧一下,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分享內容,的確喔這一段時間,比較多的是個人的感悟,不像是先前比較多是可能故事,甚至於最多的大宗都是一些心理學的研究。
或許在客觀的角度來說,的確我談的內容有一點不太一樣,但是回到我的主觀世界,我還是覺得「我還是我」啊,本質沒有變啊!那我正絞盡腦汁的在想,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剛好我看到了一個福爾摩斯跟華生醫生他們的故事,我想這個故事可以幫我回答這個問題。
福爾摩斯跟華生醫生呢,他們兩位一起去露營,他們在星空底下搭好帳篷,然後就進去睡了,到半夜的時候呢,福爾摩斯搖醒華生,他對華生說:「華生,你抬頭看星星,告訴我你發現了什麼?」
華生回答說:「我看到數百萬顆星星!」
福爾摩斯說:「你從這點推論出什麼?」
華生回答說:「如果有數百萬顆星星,即使只有一些是行星,很可能其中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如果外太空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很可能上面也有生命存在。」
想不到這時候福爾摩斯冷冷的說:「華生,你這白痴啊!這表示有人偷了我們的帳篷。」
好!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博君一燦喔。那這個故事跟我要回答有什麼關係呢?簡單來說華生把福爾摩斯的問題「複雜化」了,並且按照複雜化的邏輯還有思維,說出了一大桶的道理,但是事實上來說,福爾摩斯只是單純的半夜醒來之後,發現原本搭好的帳篷怎麼不見了呢?
或許從華生的角度來說,他設想福爾摩斯問他這個問題,一定有背後深刻的大道理,但是他卻忽略了從「最簡單」的角度、從「最簡單」的出發點去思考,試著先從最簡單的方向去試試看,到底這是不是答案。
那回到我身上,或許很多朋友一路聽我的『一天聽一點』都已經假設,我一定要端出個心理學家的樣子,跟你談很多的研究,或者是跟你談很多聽起來很厲害的東西。
那當然這也沒錯啦,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些東西,然後感覺我很厲害,那我只能先說謝謝你。但事實上,我終歸到底,我還是個人,我有我自己的專業,我更有我自己的生活跟感觸。
如果從學習跟分享的角度來看,我會讀一些專業的書籍,我會讀一些跟我的工作有關的書籍,但是我更會去接觸跟我生命本質有關的那些內容。這些內容可能是各個領域的書籍,更有可能是我在生活當中跟很多朋友的互動,還有更多就是當我的心安靜下來之後,我反思、我沈澱、我覺察。
在我自己的生命裡面,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有時候我們看待別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投射跟想象,然而就像我常常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裡面講的一個故事。
我說如果有一個老太太,她電視壞了要你去修理,在你大張旗鼓的把電視拆解開來之前,你是不是要先檢查一下,這個電視到底有沒有插上插頭呢?有時候根本關鍵的原因,搞不好很簡單,就像是電視之所以沒辦法運作,不是因為它壞了,是因為沒有插插頭。
面對人生跟面對他人,當然有它的複雜性,可是我們常常會忽略,或許從最「根本」的地方檢查起,才會是真正解決問題、跟認識問題的「起點」不是嗎?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不要太容易的就覺得我「轉性」了,我還是我,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剛剛在內容當中分享到的『高難度對話』。我在錄音的這個時候『高難度對話』的課程,名額已經倒數剩下「最後兩位」了。
所以我完全沒有把握,在你聽到這段錄音的時候,『高難度對話』還有沒有名額?如果有的話,期盼你把握機會,如果沒有的話,也期盼你好好的把握後面所開的課程。
從一個最簡單的角度出發點,為什麼我常常會分享我的課程,不是因為我招生上有問題,而是因為從「最簡單」的角度去想,我知道很多人想要前進,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人終於安排好時間,也下定決心要踏進啟點文化的時候,我已經沒名額了!
所以呢,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乾脆我都提醒你好了,我衷心期盼可以很快的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遇見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88GQR05il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