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2 2021/4/27(星期二)
連續放假三天,星期日去爬山,隔天乳酸堆積的下半身讓我有說不出的爽快痛感,還好休息一天之後,又恢復到能屈能伸的巴低。
「台式香腸便當」是我的最愛,也是陽陽的;只是要台式菜色,都不是圈圈的菜,但如果依照他的喜好帶便當,那就是一三帶肉派,二四帶雞塊薯條,星期五Hot dog,那可不行。
今天學校有越野競跑活動(Cross Country),圈圈要求我去參加,才使得便當文稍晚發放。他今天跑步從一開始吹哨起跑,倒數第一(屬於很沒有爆發力的小孩),跑到四分之一的時候倒數第八,看他沒有放棄的繼續在爬坡奔跑(上坡很多孩子都用走的了),我很感動,本來就不是運動咖,但運動家的精神倒是沒讓我失望,鬥志很堅強,一路追趕到終點,竟然跑進前十名,完全是龜兔賽跑裡的小烏龜以耐力取勝啊,媽我都落淚了,很慶幸自己今天去見證了他的努力。
繼續來說:
陽陽升學記(三)
「選校!選到起笑」
「選校」這是屬於父母的業務專區,小孩就是上學和去參加考試就好。
選私校?還是公校?要報考幾所才夠?要選哪幾所?怎麼選?要報考什麼班?
這個說起來真的是講不完,所以,我直接以陽陽的學業條件和我的經驗來分享,當然所有的決定還包含了經濟考量,所以,大家參考就好,不要當成指標和學習的對象。畢竟每一家的各項客觀條件和主觀考量因素都是不同的。
先講公校:
跨區就讀公校,一定是要參加考試,他們會透過考試篩選出成績相對優異的學生,除了考試,還要審核成績單,看在校成績和品性以及是否積極參與社團,如果通過考試的學生太多,名額有限 ,那成績單就是決勝的關鍵,通常都是以五年級的成績單為必須送件的參考。
我們決定學校的參考依據之一是透過一個叫 The Better Education
https://bettereducation.com.au/ 的網站,查詢學校的評鑑分數,這些分數來自於學生參加Naplan成績平均值和學校各項學術表現得出來的結果 。這個網站還能交叉比對你心儀的幾所學校輸入之後的排名。可以幫助你在喜歡的幾所學校中,那一所排為第一志願,那一所作為候補志願。當然這都是以學術成績來作為參考標準。
另外,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是接送是否方便,將來我必須奔波於兩校之間接送孩子,跨區就讀,選校必須要在能力所及的範圍,或是老杯是否有條件可以就近支援,大眾運輸是否方便(如果你放心孩子自己搭公車火車的話)。
再來就是學校的校風如何?是否有種族歧視的問題?校園霸凌事件是否頻傳?負面新聞是否多於正面新聞?這些對我們應該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其實以上三點考量,在選擇私校與公校時都是一樣的考慮範圍。
最後,我們選GC中區北區最搶手的A高中,最近一次2019年評鑑成績還不錯落在94分(老杯方便接送),以及兩所我們家隔壁學區評鑑成績大約在中上評比同88分的公校稱B和C ,一共三所公校,兩所要參加考試,一所申請就好。每個學校的申請條件和考試時間都不同。
你以為選好就去報名,然後就等考試了嗎?私校可能如此,公校(搖頭)沒這麼簡單。
孩子六年級第一個學期開始,我們就開始關注學校的網站,等公佈Open day我們就得上網登記參加,時間到,就帶著孩子前往學校聽簡報。孩子絕對是心不干情不願的前往,對他們來說真的很無聊,但你得去了解,才能知道學校招生條件是什麼?也能在第一時間拿到申請表。
我們只參加公立學校的Open Day,三所都參加了,辛苦老杯。
拿到申請表以為填寫資料,附上成績單就繳費就可以等考試,又錯了。
我沒想到這裡的高中跨區申請會這樣麻煩,
A校:獨招,考試依照Naplan考題模式出題。
申請表中需要選填分組志願:
1.法語班:用法文學習數學,科學和電腦和程式語言等學科,當然必修法語。(這個我們直接放在第三志願,雖然老杯是在法國巴黎念拿的博士學位,也用法文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但要他用法語教數學和科學,人生沒有必要這樣找自己的麻煩,直接跳過)
2. Stem班:我理解為理工班,在這理會比較著重數學,科學和電腦程式等理工方面的學科,未來大學也是朝這個面向去重點學習和選科,我們了解到女兒對於電腦程式語言是非常的弱項,而且排斥,雖然在校成績總能拿到A或B,但每次問他「不是討厭,怎麼還能拿A或B」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這個成為第二志願)
3.Waldorf 華德福教育體制班:全GC應該是唯一創辦這個班級的學校吧,這個教育體制源自於德國。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創始人相信這是一套能夠照顧學生身心靈整體發展的教育模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google一下 Waldorf Education)
學校的文案說明中表示:這是一種創造性的學術學習方式,對英文,數學,歷史和地理還有科學的學習,輔以藝術角度和公開演說訓練及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班級主要在學習獨立創造和思考,自己尋找答案,而不只是老師單向的傳授。我覺得如果孩子熱愛藝術和充滿寫作興趣、饒富文藝氣息可以選擇這個科系。
老杯說,當參加學校簡報時,這是陽陽唯一抬起頭來聆聽的部分,當然,陽陽自己決定了Waldorf為第一志願。我們也認為這個最適合他。
另外學校還有其他特長班可以報考,像是音樂班,體育班和戲劇班。這些特長班除了要參加學科考試,還得有術科面試。也是三個志願中可以選擇的項目。
學校B:獨招,試題以ICAS考題模式進行。
需要先送成績單,符合資格,才通知考試。
所以,你有可能送報名表,繳了報名費,然後不一定能參加考試。(哼!跩什麼跩,但還是默默地報名了ˊ)
申請表中的志願選項有:
1學術班:同上stem班,就不贅述。報考資格:數學和科學和英文,電腦程式語言四個科目中,至少要兩個A,兩個B
2商業領袖人才培訓班:數學和英文一定要拿A才擁有考試資格。課程內容包含數學會帶到商業應用,科學和電腦應用程式都會著重在商業領域,聽說還會學習分組成立公司和經營。學校還有作業是發五元給孩子們當創業基金,讓他們利用所學,用五元創造更大利潤,曾有個孩子用五元賺了800元。學校舉例說明如此。(他們才11、12歲耶,要開始學這些了?!)
3日語班:需要基礎日文能力。學術成績要求(我忘了)
老杯說,不想女兒太早沾染銅臭味,於是我們就報了第一和第三,兩樣都拿到考試資格,因為當時open day遲到,沒聽到日語班的條件,拿到考試資格時才發現根本不會日文,所以直接放棄沒有去考。
B校申請資格這麼硬,你要不要送件?
當然要送,哪來這麼多AAAA的學生,不管孩子成績單幾個ABC,就賭他收不到這麼多符合資格的人數,不得不把把資格放寬,所以不要被條件限制所影響而退縮。有送有機會,有考有希望👍。
第三所學校是送審成績單,但成績單也都要求主要科目要拿A,時間也壓在比較後期,我們想說如果報考的學校都名落孫山,再考慮送件,畢竟公校報考費用至少都是100元起跳,在加上兩所私立學校的報名費又是兩三百元,能先不花,就省下來。
公校申請完畢,私校申請和考試及放榜過程明天繼續,時光飛逝,我又要去接小孩放學了。
祝大家有美好的午後時光❤️
只看國英社的科系111 在 宋讚養 송찬양 Him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的影片
我就只貼在YT上唷
大家有空再慢慢看吧~!
cc字幕晚點上來唷->字幕上來囉
再次謝謝你們
我很榮幸與你們一同在這裡歡樂
我們要長長久久喔~!(愛心)
Instagram: @himmsong
贊助讚養: https://www.paypal.me/himmsong
-------------------------------------------------
[休閒, 閒聊]
1. 平常的休閒娛樂?
2. 喜歡的遊戲?
3. 會看哪些韓劇?
4. 最喜歡的電影
5. 在韩国喜欢去的地方?
6. 可以講一個笑話嗎?
7. 可以再做一次土下座嗎?
8. 洗澡時的順序, 是先洗頭還是臉?
[語言]
9. 為什麼會中文?
10. 中文為何這麼好呢?
11. 怎麼生活在韓國繼續保持中文程度?
12. 會中文的外國人(韓國人)能分辨台灣和大陸人的口音嗎?
13. 讚養打中文是用注音還是拼音啊?
14. 除了英語,韓語和中文,還會什麼語言嗎?
15. 想聽讚養用台語自我介紹?
16. 有什麼學韓文的tips可以給外國人嗎?
17. 想知道讚養的韓文比較好還是中文?
18. 如果讚養在台灣久了忘記韓文怎麼辦?
19. 可以用中文快速唸繞口令嗎?
[Youtube]
20. 當初是什麼契機選擇當Youtuber?
21. 為什麼會做談話影片為主的YouTuber?
22. 現階段是全職youtuber嗎?
23. 影片都是一個人製作的嗎?
24. 有打算組工作室嗎?
25. 每當在產生一部影片的之前你都是用什麼方式去決定這就是我要的題材呢?
26. 如何面對酸民?
27. 請問讚養平常有在看誰的youtube嗎?
28. 最想跟台灣哪一位youtuber當朋友?
29. 有考慮跟其他youtuber合作嗎?
30. 發燒而湧入的觀看者 有沒有什麼壓力或心境上的轉變?
31. 假如到了40萬訂閱時的反應?
32. 到了40歲的時候的反應?
33. 讚養對頻道未來的規劃?
34. 若提早達標50萬訂後,你的下一個階段性目標是什麼呢?
35. 你有要製作韓文影片嗎? 讚養可以多說韓文嗎?
36. 希望讚養可以換房間的背景,燈開亮一點, 還是說其實這個背景是一種氛圍呢?
37. 如果訂閱數變多了有考慮找小幫手打字幕嗎?
38. 之後頻道的主題會聚焦除了演藝圈、時事或是其他領域嗎?
39. 可以定期用韓國熱搜排行榜做固定的時事或社會文化系列/合集介紹嗎?
40. 會轉型政治youtuber嗎?
41. 減重特輯有機會出影片嗎?
42. 有機會看你跳舞嗎?
43. 以後會有戶外影片, 或與其他韓國人互動的影片嗎?
44. 對於頻道有新的想法與變革, 卻還沒實施的目標嗎?
45. 怎么能把这些复杂的问题有条理清晰地讲出来呢?
46. 搜集資料和整理的方式?
47. 可以多出影片嗎?
48. 如果有私下的問題想問可以用什麼管道問你比較好?
[過去]
49. 還沒開始當youtuber之前在做什麼?
50. 在台灣最美好的經驗?
51. 最慘痛的經驗是什麼?
52. 大學是什麼學系? 还在读书吗?
53. 讚養是學霸嗎?
54. 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
55. 隨著年齡改變的是?
56. 人生最丟臉的時刻?
57. 最近做過最丟臉的事?
[現在]
58. 滿意目前的生活嗎?
59. 最近在忙甚麼呢?
60. 現在除了當youtuber之外還有別的工作嗎?目前主要的工作收入來源是哪一種呢?
61. 平均一天睡幾小時?
62. 一週去幾次健身房?
63. 有沒有在當接家教當老師?
64. 有考慮接口譯的活動嗎?
65. 過了一年有成功走出過去的傷痛了嗎?
66. 最近生活中最令你開心的事?
67. 最不擅長(笨拙)的事情是什麼?
68. 最令你不爽的事?
[未來]
69. 未來有什麼願景或想嘗試的新事物嗎?
70. 對未來有什麼期許嗎?
71. 對於自己未來有什麼規劃?
72. 未來會繼續當Youtuber嗎 還是對自己的未來有其他目標?
73. 生日時要怎麼慶祝?
[台灣]
74. 有沒有機會來到台灣?
75. 什麼時候再來臺灣?
76. 如果未來再回來臺灣, 會再回來臺中演奏音樂嗎?
77. 最想去台灣哪裡玩嗎? 最喜歡台灣的哪裡?
78. 考慮來台定居嗎?
79. 還會來台灣發展嗎?
80. 最喜歡台灣的哪一點?
[家, 家庭]
81. 幾個兄弟姐妹?
82. 跟姐姐的相處模式?
83. 父母的職業?
84. 为什么父母会想取名叫'讚養'?
85. 能夠做一集Room tour嗎?
86. 房子是租的嗎?
87. 房子位在哪一區?
88. 會被催婚嗎?
89. 選我選我?!
[愛情]
90. 有女朋友嗎?
91. 對於韓國和台灣的女生有什麼看法呢?
92. 被怎樣的搭訕方法會覺得開心, 之前有過經驗嗎?
93. 個人對哪一個國家的女生有興趣呢?
94. 想交台灣媳婦嗎?
95. 以後會想要交韓國的女朋友還是台灣的女朋友還是?
96. 理想型?
97. 想知道讚養為什麼那麼懂女生?
98.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呐?
99. 請問讚養跟O型女到底發生過怎麼樣的事情呢? (從血型篇一直都很好奇)
100. 對於韓國和台灣的女生有什麼看法呢?
101. 韓國男生會跟讚養一樣優質嗎?
[食物]
102. 最喜歡的台灣美食?
103. 能接受臭豆腐嗎?
104. 最不能接受的台灣食物? (除香菜)
105. 想挑戰的台灣食物?
106. 最常點的外送料理是?
[人生觀]
107. 如何在生活中找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想走的路呢?
108. 你當youtuber跟對人生的信念, 理想跟目標?
109. 如何克服學業壓力的呢?
110. 是什麼力量或信念支撐讚養一直走到現在的?
111. 到現在,最開心或是最驕傲的事是什麼?
112. 即使失去一切,也不想捨棄的東西?
113. 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114. 如果發現自己的朋友其實一直在說謊會有什麼反應?
115. 以前到現在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116. 你害怕什麼?
117. 請問是如何面對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又是如果振作起來的呢? 如何調適內心的壓力和不安?
118. 如果今天可以再重來一次的話 讚養會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119. 讚養的價值觀是受什麼重要的人或事影響的?
120. 讚養是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誘惑?
121. 要怎麼做才能對黑歷史一笑置之?
122. 人生必做的一件事?
[假如]
123. 如果不當youtuber 你會做什麼?
124. 如果有一個月的假期你會做什麼?
125. 你這麼愛台灣,甚至想一直留在台灣落地生根. 你有跟父母聊過, 他們有後悔當年把你帶來台灣嗎? 會不會覺得把你留在韓國你就會跟一般的韓國人一樣上班結婚生子了呢?
126. 對現在讀的科系不是那麼有興趣, 如果你現在還是18歲, 你會選擇繼續讀來取得一技之長還是去追一個成功機率不高的夢呢?
127. 如果有機會對小時候的自己說話會想說什麼呢?
128.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重新過一次那時候的生活, 但不能改變過去的一點一滴. 讚養會想回到哪一個時候的過去再重新體驗一次呢?
[音樂]
129. 之前的影片有說會十多個樂器, 除了長笛和薩克斯風, 還有什麼呢? 能表演一些讓我們看看嗎?
130. 讚養平常會自己作詞作曲嗎?
131. 專輯中如果只能選一首單曲無限循環 那麼你會選擇哪一首歌? 為什麼呢?
[演藝圈]
132. 為什麼會去當練習生?
133. 請問讚養為什麼不進韓國演藝圈呢?
134. 有最欣賞的韓國團體嗎? 或是台灣藝人?
[寵物]
135. 你有養過寵物嗎?
136. 之後會想養嗎? 想養什麼寵物?
[外觀]
137. 身高體重?
138. 日常保養都用甚麼?
139. 你有化妝嗎?
140. 你有整型嗎?
141. 讚養的那個項鍊是刺青嗎? 想知道它的故事
142. 好奇你的平常的穿衣風格?
143. 腹肌還在嗎?
144. 請問為什麼讚養每次錄影穿的大衣都一樣?
145. 裡面有穿衣服嗎?
146. 這件衣服在哪裡買的?
[養分]
147. 養分們是你的誰? (心裡話)
148. 我的頻道之存在目的
149. 我的頻道之存在目的 -2
150. 我的頻道之存在目的 -最後
只看國英社的科系111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課綱 #111學測 #學習歷程檔案 🇹🇼
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報導彙整,將最近幾天的報導彙整如下,提供108學年度入學的師生家長參考。(引述來源:臺南一中)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布全台1930個校系的高中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最後請以各校系簡章為準。108課綱這學期上路,高一新生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部分。分別摘錄如下:
一、修課紀錄:
(一)八成五校系參採各高中一定會開的「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修課紀錄。
(二)部定課程分八大領域,最多校系參採語文領域
(三)有562系參採科技領域、334系參採綜合活動領域,113個系要看高中「健康體育」、看重「藝術領域」的成績也有208個系
二、學習成果:
(一)近500校系參採「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一)1930個校系都要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四、以醫學系為例
(一)台大醫學系
1.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技以及「醫藥衛生學群」修課紀錄及學業總成績。
2.學習成果重視「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3.多元表現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社會服務經驗、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二)陽明醫學系-不參採總成績,校長指人格特質更重要。
1.參採修課紀錄的「自然科學領域、探索實作成果、科技領域、醫藥衛生學群」。
2.也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這一大項要由學生自己填,會是審查委員最想看的重點,希望從中找到有從醫動機的學生。
3.陽明醫學系重視書面審查,約占10%。
4.陽明醫學系成立「醫師科學家組」及「醫師工程師組」。
五、其他重點或特殊條件之校系
(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參採藝術領域修課紀錄,副校長朱娟秀說,牙醫重術科,手巧不巧與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有關。再加上北醫大重視人文藝術、人道關懷、國際觀,參採藝術領域,也希望學生具藝術鑑賞能力。但台大牙醫系完全不看藝術領域,而是傳統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及科技領域,再加上醫藥衛生學群與學業總成績。
(二)台大電機系和資工系參採的修課紀錄項目較少,台大電機只看數學、自然科學及學業總成績,台大資工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領域及學業總成績;同一類科系清大電機系甲和資工甲,參採修課紀錄比台大多,電機甲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也看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及學業總成績;不過,清大資工甲卻不參採科技領域。
(三)台灣大學數學系部定課程參採數學、自然科學領域,但不看學業總成績。系主任崔茂培說,台大數學系就是要找數學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有高中生數學天分好,但其他科不行,很難在甄選中突出。台大數學系決議不看總成績,希望能找到更多數學偏才。
(四)台北大學會計系是傳統第一類組生報考的科系,但要採計科技領域。會計系教授王蘭芬說,大數據能減少很多人工作業,會計人要會運用科技做商業分析,了解AI很重要。或許未來不只是會計要採科技,而是商業科系都會考慮採納。但台大會計系不參採科技領域,只看國文、英文、數學、社會領域,資訊學群和財經學群與學業總成績。同樣是會計系,選才的看法大不同。
(五)中原大學工業系統工程系管理組要採社會領域,且採納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系上教授楊康宏說,中原大學以理工為主,但強調全人教育。系上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很多人未來走上管理職。希望能挑選具人文探究能力的學生。
六、小結:
(一)學習歷程符合108課綱的改革,學生要能適性學習,有關單位也要透過公正公開的選才程序,讓他們適才適所。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說,大學要的是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重視多元評價,且以校內活動為主。
(二)新課綱推學習歷程 家長憂恐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並且會以校內活動為主,學生不用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只要修習想念校系採計的相關課程,並將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統整為心得,就能做為升學加分的依據。
(三)部分坊間補習班宣傳可以幫忙打造漂亮的學習歷程,鼓勵參加付費的校外活動和競賽等,引起家長恐慌。招聯會指出,大學教授對罐頭式的的備審資料評價低,靠補習班很難拿高分。大學取才具自主性,對高中生而言,不用各科都強,單科突出,也有機會勝出。
(四)根據招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不到13%校系需要「非修課紀錄成果作品」,需要「社會服務經驗」的也只有18%,需要「幹部經驗」的只有15%。招聯會指出,學生不用為了學習歷程勉強自己當幹部或志工,相較這些項目,其實有約1/3大學校系看重社團活動經驗,學生不妨在高中階段多多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62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36324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310007400I/573
https://www.ydn.com.tw/News/35058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31/1525518.htm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20935?from=udn-related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