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安樂:八旗軍由盛轉衰的歷史教訓|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清代八旗軍早期戰鬥力甚強。從統一女真各部並征服蒙古、朝鮮,到推翻明王朝政權的歷次戰爭中,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然而入關後不久,八旗軍便開始出現戰鬥力衰退的跡象。隨著清王朝在全國的統治日趨鞏固,戰事日漸稀少,這支軍隊也逐漸蛻變衰敗,及至晚清亟需用兵之際,它已完全變成一支不堪任戰的糜爛之師。本文將著重從軍事領域的各個不同側面,揭示其由盛轉衰的歷史教訓。
一、八旗軍由盛轉衰的歷史概況
八旗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的軍事組織。他起兵後不久,便對女真族氏族社會時期就存在的兼具生產和軍事職能的社會組織──牛錄進行改造,先後建立了黃、白、紅、藍、鑲黃、鑲藍、鑲白、鑲紅8旗。皇太極時,又按民族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軍八旗。各旗設立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等官職,逐級統轄。從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到1644年清軍攻佔北京這一階段,八旗實行兵民合一,兼具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的職能。兵丁平時狩獵務農,戰時自備武器糧秣,隨軍作戰,「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堪稱一支能征善戰的精兵勁旅,作戰時軍紀頗嚴,有進無退,甚至在死傷慘重、屍相枕籍的情況下仍很少有人退縮逃陣。它曾以精兵6萬,採取集中兵力、連續作戰、逐路擊破的戰法,擊敗明朝10餘萬大軍,取得了薩爾滸大捷;用兩年的時間攻克明軍防守關外的寧錦防線,殲滅明軍5.4萬人;後來又在山海關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擊敗李自成大順軍,逐一消滅各地的反清力量,在建立清王朝、統一全中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軍入關並建立全國政權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度,將整個八旗組織原封不動地移入新的社會體系之中,成為完全由國家供養的職業軍隊和職業預備役軍人集團。八旗官兵攜家帶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軍營之中,駐於京畿地區的部隊稱「京營八旗」,駐於全國各戰略要沖之地的部隊稱「駐防八旗」。軍營內生活設施齊備,旗兵及家屬不得私自外出。官兵嚴格從旗人內部選拔,「生則入檔,壯則當兵」。都統、參領、佐領等各級軍事長官同時又是行政長官,平時督促士兵從事生產、養活家口、操練武藝,戰時率部出征。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支柱,酬謝八旗軍功貴族,清廷開國之初即給予八旗將士相當優厚的待遇,期以免除官兵後顧之憂,專心練武,保持原有的軍事素質。同時也嚴格規定,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經商或從事其它謀生之業。然而,事與願違。從順治、康熙年間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現追求享受、戰鬥意志衰退的傾向。在前線指揮戰鬥的親王、郡王和貝勒們「逗留觀望。不思振旅遄進,竟爾營私適己,希圖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機」。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八旗軍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綠營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間的一些重要戰爭,如柴達木之戰、平定大小和卓之戰、大小金川之戰中,儘管參戰的八旗官兵數量有限,其中一些號稱精銳的八旗部隊的表現卻不如綠營兵,昔日敢打敢沖的作風已不復存在。
嘉慶至清末,八旗軍逐漸演變成專靠國家供養的社會救濟組織,失去了起碼的戰鬥能力。1799年清軍在鎮壓白蓮教大起義時,曾一度把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健銳營和火器營派往前線,結果因軍紀敗壞,不聽約束,未及投入戰鬥就被迫撤軍回京。清朝末年,有人建議從八旗軍中挑選壯丁加以操練,使之恢復入關時驍勇善戰的面貌。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此時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說:選練八旗丁壯是多年前的老辦法了,你們卻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無可練習。
八旗軍的衰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官兵素質低下。八旗軍入關以後,尚武精神迅速失落,好逸惡勞的現象到處蔓延,直接導致了八旗官兵體能和軍事素質的全面下降。人人耽於安逸,優遊渡日,很少把心思用在練功習武上,掌握良好的鞍馬騎射技藝的官兵越來越少。1815年,嘉慶帝閱看左右兩翼前鋒營官兵射靶,200人內竟無一人能5箭全部射中。八旗兵每逢上操、應差大都是僱人頂替。在皇帝和大臣都要出席的玉泉山閱兵大典上,也是由僕人攜帶著兵器,騎馬乘車趕赴演武場,儼然一副老爺兵的模樣。當時京城中盛傳的謠諺「糙米要掉,見賊要跑,雇替要早,營營要少」,說的便是這幫旗下大爺每次領歲米月糧時都要刁難發放者,臨陣交鋒時唯恐奔逃不及,操演檢閱時都要預僱替身,平日儘量少到營中當差巡城的情形。上述不正常現象的長期存在,必然使八旗軍中充斥人殘技疏、羸弱不堪任戰之人。清末甲午戰爭中,京營八旗中最精銳的部隊神機營赴山海關佈防。有人在蘆溝橋遇見他們,但見「前二名皆已留髯,第三名則一十一二齡童子也,余多衣不周體,蹲踞道旁,不願前進」。這樣的老弱殘兵當然不會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有什麼作為。
訓練形同虛設。清朝建立以後,逐漸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軍事訓練制度。但因承平日久,這些制度實際上並無人認真執行。平日規定的每月練習步射、騎射,每年合操、考試大都草草了事。有的將領還肆意篡改條例,減少訓練次數,減輕訓練強度。如乾隆年間廣州駐防八旗的火炮訓練時間就由每年4周減為2周,射擊訓練的次數由10次減為5次。有的駐防八旗部隊,甚至因操場被出租賺錢,乾脆取消了火槍和火炮的射擊練習。
軍隊風氣敗壞。清軍入關以後,軍紀鬆懈、風氣敗壞的現象開始出現。終年仰食於官府的八旗官兵拋棄了以往淳樸簡約的社會風尚,以遊手好閒、華衣美食相標榜,追求安逸舒適的生活。平日裡很少有人按時巡城出操,而是「三五成群,手提雀籠雀架,終日閒遊甚或相互賭搏」,「肆無顧忌窩竊、窩娼、窩賭」。將領整日「居家彈箏擊築,衣繡策肥,日從賓客子弟飲」;士兵穿衣爭用綢緞,飲食必求醉飽,甚至將剛發下來的餉銀拿出來揮霍一空,剛領到的糧米轉手賤賣給商舖,換取銀錢大吃大喝,鬥雞走狗、入班唱戲以及抽大煙之風到處蔓延。一些人倚仗著自己的旗人身份,以為反正在生活過不下去時,官府要予以接濟,所以「多有以口腹之故,而鬻房賣產者,即如每飯必欲食肉,將一月所得錢糧,不過多食肉數次,即罄盡矣。又將每季米石,不思存貯備用,違背禁令,以賤價盡行糶賣,沽酒市肉,恣用無餘,以致閤家匱乏,凍餒交迫,尚自誇張,謂我從前曾食美物、服鮮衣。」一月的餉銀不足數日之需,餉米領出以後便行糶賣。
清中、後期,統治階級政治上的腐敗也嚴重地影響了八旗內部。在生活方面,一些軍官為了私人目的指使手下旗兵去做各種小差使、跑腿,打仗時則在隊伍中挑選精兵專門保護自己。一些軍官藉口各種公務對兵丁錢糧私行科斂。如旗人辦事,需要佐領出具保結,佐領往往要收受銀錢才出具手續,使旗人本來就難以養家餬口的兵餉被層層剋扣。還有一些軍官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屬下兵丁放印子錢(高利貸)。有人甚至與商人勾結起來,讓兵丁先向米鋪借錢,到發放祿米的時候,則由軍官串通米鋪代領,剋扣折算欠款,等到兵丁缺糧少米時,只能向米鋪高價購買。軍官和米鋪商人靠這種卑劣手段獲取重利,不少普通兵丁卻因此家境日趨貧寒,負債纍纍。在用人方面,八旗將領往往以自己的隨營子弟立有戰功及鞍馬騎射技藝出眾為由,將他們提升為軍官。或不顧年齡的限制,挑選心腹及家屬中的孩子和老人當兵吃糧。像防禦和驍騎校這樣較低的軍官職務,簡直可以公開用錢來購買。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一位名叫陳升的廣州駐防八旗馬甲,就因為捐獻了2500箱火藥而被提升為防禦。八旗軍內部腐敗現象的盛行加速了官兵貧富分化的進程,使官兵關係趨於惡化,對軍隊戰鬥力的削弱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裝備殘缺廢損。按照制度規定,八旗官兵出征作戰時都應自備兵器糧草,清軍各級組織對官兵自備兵器的殘缺廢損情況平時要定期進行檢查。但從乾隆年間開始,相當一批八旗官兵的自備兵器已是徒存名目。有的八旗兵丁藉口經濟困難不按規定置辦軍器,還有人將已有軍器典當換錢,甚至偷偷地把軍中利器──火炮砸碎賣廢鐵。清廷三令五申,仍是屢禁不止,最後只好在軍器點驗時實行照顧政策,不再點驗旗員內護軍校、筆帖式以至六品武職的軍器。到了乾隆末年,那些沒有經過點驗的官員所擁有的軍器、盔甲大部分朽壞。皇宮各門所備兵器也都成了擺設,不具備起碼的殺傷功能。
當然,八旗兵衰敗的根本標誌還是其戰鬥力的喪失,是其作為一個武裝集團已失去執行自身職能的基本能力。而對此最嚴格、最全面的檢驗應當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1659年鄭成功攻南京之役,鎮守南京的總管喀喀穆統八旗軍不敢迎戰,只好以綠營出擊,已初露衰弱之象。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大將軍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駐兵荊州,勞師數載,不敢進兵。聽說吳三桂軍隊到來,匆匆將大炮埋在土中倉惶退去。貝勒尚善、察尼、鄂鼐等領兵進攻岳州,藉口舟楫未具、風濤不測,屯兵城下一年之久,不敢一戰,聽到退卻的命令,竟「三軍歡聲如雷」。清中後期,八旗軍將無敢戰之膽、兵無縛雞之能的實情已為舉國上下所熟知,連清廷也不敢輕易把他們派上戰場了。
二、八旗軍衰敗的原因:
八旗軍從興盛走向衰敗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八旗軍的興衰與清王朝的興衰是一致的。作為與廣大人民利益根本對立的封建貴族政權,清王朝的統治最終走向腐朽是歷史的必然。作為這一政權的統治工具,八旗軍由盛而衰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並且是清王朝走向沒落的一個縮影。早在「康、乾盛世」時代,清王朝就開始顯露出種種敗兆。最明顯的表現是封建貴族們出於其追逐財富、剝削壓榨廣大民眾的階級本性,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各級官吏、豪紳,皆一改清初較為簡樸的風氣,肆意侵吞和揮霍人民的勞動果實,追求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康熙6次南巡,費用浩大,銀子花得跟淌海水似的。乾隆的豪侈則遠遠超過他的祖父和父親。為遊山玩水、尋歡作樂,他倣傚康熙6次南巡,途中修建行宮30處,運河上的隨行船隻達上千艘。每到一處,地方官百般討好,搭綵棚、辦筵席、進貢山珍海錯和土產方物,酒無虛日,城開不夜。乾隆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苑囿,如擴建康熙時修建的避暑山莊,建外八廟;擴建雍正時期建的圓明園,增建長春園、綺春園等,不知耗盡了多少民脂民膏。清朝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也上行下效,無不沾染上奢華沒落的風氣,貪污成風,賄賂公行。而歷朝皇帝大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作深究。康熙朝掌握大權的索額圖、明珠、徐乾學和高士奇等人無不是聲名狼籍的貪贓枉法之徒。乾隆的內侄福康安也仗著自己的寵貴地位和特殊功勛,搜刮民財,生活異常奢汰,動輒拿出上萬金幣犒賞軍中將士,家中每日裡姬妾僅買花就花費數萬錢。最典型的是乾隆晚年執掌朝政的和坤。他任軍機大臣達24年之久,專權和貪婪之名,連外國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1799年,乾隆死後,嘉慶將他治罪抄家,僅其家產的一部分就值2.2億多兩,相當於當時國庫5年多的收入。和坤的兩個僕人被抄沒的家產也值700多萬兩白銀。可見他們貪贓枉法已達到何種嚴重的程度。
清朝封建政治的腐敗必然會深刻地影響到八旗軍官兵,這是導致八旗軍衰敗的最根本原因。但八旗軍本身在治軍指導思想以及相關制度、決策上的種種謬誤弊端,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直接加速了其衰敗過程。
其一,對變化中的國家安全環境缺乏清醒意識,缺乏整軍經武、進行改革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清軍入關以後,所面臨的社會歷史環境發生了四大變化:由以遊牧狩獵經濟為主的滿、蒙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進入到以農業經濟為主、漢族佔絕大多數的關內廣大地區;由部族軍隊變成國家軍隊;由戰爭時期進入到相對和平時期;由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進入到火器時代。與此同時,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開始和歐洲通往東方航線的「開闢」,西方殖民勢力加快了從海上東侵亞洲各國的步伐,佔領了爪哇、蘇門達臘、菲律賓、印度、緬甸等許多中國周邊國家,將其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甚至入侵中國的澎湖、台灣,竊據澳門。原先地處歐洲的俄羅斯也在短短近百年間,越過烏拉爾山,迅速佔領東、西西伯利亞的廣闊疆土,成為中國的北方強鄰。這些「千古未遇」的強敵逼處四鄰,虎視眈眈,給中國的安全環境帶來極大威脅。
上述變化客觀上要求清朝統治者從實際出發,對確立於戰爭年代的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特別是將原先「軍民合一」的八旗軍的軍事組織職能與社會組織職能剝離開來,建立適應當時世界局勢及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軍事體制,將八旗官兵家口的生計問題交由社會去解決;要求清朝統治者不能僅僅滿足於應付國內問題,而要學習近代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編制體制和軍事思想,盡快使自己的軍隊擺脫落後狀態。
但清朝統治者卻無視這些客觀需求。他們死抱住「祖宗成法」不放,片面強調「辦理一切事件,皆法祖宗」,把建立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的軍事制度與優待八旗軍功貴族對立起來,把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與保持旗人的尚武精神對立起來,軍事改革嚴重滯後。一旦有人主張對八旗制度做這樣那樣的變革,都遭到嚴厲斥責。例如,清中後期,旗人貧富分化日益嚴重,貧窮者不得不將清朝廷分給他們的土地大量典賣他人,單靠朝廷發放的兵餉俸祿生活。而隨著旗人家庭人口迅速增加,往往一份兵丁糧餉要養活十幾口人,致使許多貧苦旗人家徒四壁,有的旗人因為貧窮一輩子不敢結婚,有的旗人跑到農村去討飯甚至餓死。而清朝統治者眼看著大批旗人窮困潦倒,卻不肯對這一過時的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嘉慶帝在聽取某御史關於派京城中的八旗閒散人丁到口外、西北一帶耕墾的建議時,曾大發雷霆說:「若如該御史所奏,八旗男婦皆以紡織為務,則騎射將置之不講。……於國家贍養八旗勁旅,屯駐京師本計,豈不大相刺謬乎」。另一方面,抱著「天朝上國」自大心態的清朝統治者,以為憑著老祖宗」馬上打天下」的騎射功夫足以揚威天下,因而無視近代西方軍事技術的高速發展,無視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現實,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聽任自己的軍事技術停滯落後。清軍征緬作戰時,已發現緬人所使用的來自西方的火槍性能遠遠超過清軍的火槍,但沒有引起乾隆皇帝的足夠重視。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出使中國時,曾帶來一支裝備有新式武器的衛隊。他邀請清朝名將福康安檢閱衛隊演習新式武器。福康安卻不屑一顧地說:「看也可,不看也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麼稀罕。」英國送給清王朝的新式火炮,被收藏到圓明園倉庫之中。直到百餘年後,露出強盜真面目的英國侵略軍打上門來,攻佔京城,火燒圓明園,又把這些沈睡多年的火炮重新搬上船運回國。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朝統治者雖然不斷接到中國軍事技術專家們關於仿製西洋火器的建議,卻並沒有產生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緊迫感,仍把這些先進火器打發到倉庫中去睡大覺,並再次下諭,命令八旗官兵們學好滿語、騎射功夫。
其二,當迫於現實壓力不得不進行改革時,卻往往以錯誤的思想做指導。頑固守舊的清朝統治者通常對改革抱著敵視的態度,但在客觀形勢的逼迫下,在陳腐的八旗制度實在難以維持下去時,不得不對其進行某些局部的改變。但在這種時候,卻往往是從優待八旗貴族、解決旗人生計問題出發,著眼於賙濟八旗老弱,為其提供起碼的衣食之需,背離了軍事組織以增強戰鬥力為宗旨的改革方向。比如,為了遏制旗人因為典賣土地,負債纍纍,經濟地位日益惡化的趨勢,清廷動用巨額公款代八旗兵丁回贖「民典」旗地,代還債務,賞賜銀兩錢糧。設立養育兵制度,從那些戶口滋盛,餘丁繁多,因無法補上兵額而生活窘迫旗人家庭中挑補養育兵,每月發一定數量的兵餉或祿米。在挑選馬甲等薪餉較多的職位時,不是以身體是否強壯、軍事素質好壞為標準,而是對貧乏孤寡之人,對無人贍養者,對年老者實行照顧政策,讓其領取更多的薪餉。有時,採取用國庫款項或挪用軍費經商,減少營馬數量,削減裝備和訓練方面的開支,將訓練場地和一些公共建築出租賺錢的辦法,來接濟貧困旗人。
這些措施,從本質上說是為了維護陳腐落後的八旗制度,解決旗人一時生活之需,而不是著眼於解決軍隊的機制問題,對整個軍事制度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並不能從根本上制止八旗官兵生活水平日益下滑的發展趨勢。為救濟貧困而增加的兵額與餘丁數量的迅猛增加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康熙年間是五名丁壯招收一兵,乾隆年間已達到八名丁壯招收一兵,其後兵、壯比例更為懸殊。靠著一名士兵每月一兩銀子、五斗米贍養一家十幾口人的情況相當普遍。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為旗兵贖回的土地很快又被賣掉。平日對八旗官兵的補助賞賜,也只能救一時而不能救長遠。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些以解決八旗生計為核心的做法卻嚴重地危害了八旗軍的建設。為了供養養育兵,救濟貧苦旗人,八旗將領採取減少戰馬和戰船數量的辦法,將原先給戰馬買草料或製造、修理戰船的錢來救濟士兵家口,甚至將戰鬥力比較強的騎兵兵額裁掉,挪出錢來養活更多的養育兵,使八旗軍隊中充斥戰鬥力較低、甚至完全沒有任何作戰能力的冗員。八旗將領用軍費和出租軍產經商,也對清軍內部腐敗現象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人乘機大肆出售軍用牧場、演炮場,造成八旗戰馬數量銳減,士兵無處進行火炮射擊,就連射程比較近的火槍射擊,也因為操場長度不夠而只能在秋收後舉行。而八旗官員整天忙於經商,自然無心進行正常的軍事訓練,平日操演擺花架子,敷衍了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三,軍事功能與社會功能混為一體,軍隊臃腫不堪。為了維持八旗成員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清廷將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全都包下來,給予他們授官襲爵,佔有土地、人丁等許多方面的好處。而長期供養「數十萬不士、不農、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於王家」,必然要給清朝的中央和地方財政帶來十分沈重的負擔,不得不竭盡全力搜括民財予以支撐。清軍軍費支出大體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兵餉馬干銀,主要來自於中央財政支出,其數額在雍正中期以前每年約1900萬兩左右,雍正末年以後每年約為2600萬兩左右。二是歲米月糧,由國家徵收的糧食中統一撥給實物,也有一部分糧米採取折成銀兩的辦法發放。三是武職養廉銀、兵器火藥製造費、軍事工程修造費等,主要由地方財政支出,大約每年500萬兩左右。在上述巨額軍費支出中,僅兵餉馬乾銀一項每年即佔康熙朝中央財政支出的70%,佔道光朝中央財政支出的72%。而其軍費的一半以上都耗費在人數最多時僅有27萬人的八旗軍身上。如嘉慶朝60萬綠營官兵每年兵餉馬干銀約1200萬兩,僅佔當年總數的46%,其餘1400餘萬兩為八旗官兵兵餉馬干,約佔總數的54%。
但在上述管理模式下,清廷每年花費的巨額軍費並沒有真正增強八旗軍的實力。這是因為在八旗俸餉總額中,官兵的家口、馬匹耗費佔了很大的比重。僅以西安駐防八旗為例,其官兵的俸餉佔餉銀總額的42%,所支糧食佔糧食總額的7.4%;而供養官兵家口的費用則佔餉銀總數的20.5%,所支糧食佔糧食總額的90.5%;養馬費用佔餉銀總數的37.5%,馬匹飼料糧佔糧食總數的2.1%。而馬匹飼養費項目的設立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補貼旗人家口生計的性質。清中後期,各駐防八旗軍營都大幅度減少,實際養馬數額,私下改騎兵為步兵,出租牧場,馬匹飼養費實際上是空有名目,大部分被挪做它用。即使是作為兵餉發放的軍費,也有相當數量花在為救濟旗兵生計而內部招收的養育兵身上。這些年幼體弱的「童子軍」數量十分可觀,乾隆年間總數即達到2.6萬餘人。嘉慶後期數量更多,僅八旗驍騎營中已達26872人,佔驍騎營總兵額的33.4%。他們每月所領的餉銀為3兩、2兩、1.5兩不等,按平均數計算,則每月耗銀不低於5萬兩,每年耗銀不低於60萬兩。但這些養育兵實際上是在空吃糧餉,根本不具備起碼的軍事技能,也就無法在戰場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八旗人口的不斷增加,八旗軍費日益增長,大大超出了清廷的財政支付能力,一旦遭逢災害、戰爭,收入劇減,軍費將無法保證按足額發放。清中、後期,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掠奪,國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清朝財政瀕於崩潰,清廷不得不在咸豐年間將旗餉減成發放,京營八旗官兵只能拿到原餉的六、七成。在一些地區,旗兵俸餉拖欠扣減現象更為嚴重。如光緒末年奉天旗人在兩年間總共發了9個月的俸餉,加上扣減攤派,每兵所得不及餉額的十之一二。而這種「既要吃皇糧,又吃不飽皇糧」的現象的出現,對本來就難以維持生計的旗人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一些旗人紛紛逃亡,另覓生路。有的旗人還違禁私下做起了小生意補貼家用,而無心上操應差。更多的人則因為長期享受優待政策,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把當兵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把遊手好閒、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看成天經地義的權力,清廷補貼賞賜稍不如意,就四處鬧事。清代京營八旗兵丁曾幾次為增發津貼等事項,在皇宮門前或親王府中聚眾喧嘩,幾乎釀成大規模暴動,令清朝君臣都頭痛不已。
其四,治軍不嚴,訓練鬆垮,姑息成風。清廷給予八旗官兵特殊的優待政策,也使得「從嚴治軍」的信條在他們身上無法真正實行。事實上,八旗士兵在社會上惹事生非,打架鬥毆,作姦犯科,久已成為京城和各八旗軍防地的一項公害,各級旗營軍官總是曲加庇護,地方官吏也很少敢出面拿問,致使旗營無賴的氣焰愈加囂張。八旗軍的訓練,大都是虛應故事。不僅平日射箭拉弓,視為具文,就連三年一次的大閱兵,也不過臨時稍為演習,過後即置而不問。負責監督軍訓的御史大臣們雖心知肚明,卻仍層層欺瞞,不願意說出真相。一次,某王爺奉命閱操。有一名步軍校遲到,按例要受到鞭打的處罰。執刑人解開他的衣服,卻發現一大堆小古董從其身上掉下來。王爺問是怎麼回事。步軍校哭著回答說:「家中有人十口,每月只有五兩俸銀,吃不飽飯,只好從古董店裡領一些小古董到集市上販賣以養家口。今天早上正逢隆福寺廟會,所以上操遲到了。」最後連王爺也只好將他放了不加責罰。乾隆、嘉慶皇帝對八旗軍內部隱瞞真相、姑息遷就的情形並非毫無所知,也曾多次批評八旗官兵和監察御史。但他們除了在口頭上提倡「鞍馬騎射功夫」外,並沒有採取什麼有效措施來改變這一局面。相反,卻不斷降低軍官和士兵的軍事技能考核標準。如乾隆以後規定,各旗挑選馬甲時不再校閱騎射功夫,只是將備選之人傳赴衙門,令其拉弓,即行選取。據收藏在東洋文庫中的《雍正朝鑲紅旗檔案》記載:當時世襲祖先軍官職務的大多數人,軍事技能考試成績並不好,許多人的步射、騎射成績評語都是「劣」,個別為」平」,幾乎沒有得「優」的,卻都能照樣任官不誤。這些新的考核標準實際上是姑息了僅把當兵作為謀生手段的的八旗子弟,縱容了旗人不習武藝,整日遊蕩的風氣。
其五,實行封閉的用人制度,人才危機日益嚴重。軍隊是擔負專政職能的特殊武裝集團,只有廣泛吸納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才能有效地履行這一職責。但八旗軍始終是關起門來,在自我封閉的小圈子裡搞軍隊建設。八旗制度規定軍職世襲。兵員都從旗人子弟中選募,旗人不得與漢人通婚,以保持血統的純潔;初級軍官主要靠世襲或由官學中學習滿漢語言、騎射功夫的八旗軍官子弟中間選拔。屬於中級軍官的佐領,有勳舊、世管、互管、公中諸種,除公中佐領外,都是由某一個或幾個世家子弟承襲。高級將領如都統、副都統全都由滿洲貴族世代壟斷。由於世襲範圍十分廣泛,八旗軍職的陞遷失去了競爭力,失去了公正性,使得八旗軍官隊伍中充斥昏庸無能、不思進取之輩。特別是清廷常派缺乏行伍經歷及戰爭閱歷的皇親國戚擔任大軍統帥。這些人從小生長在深宮官府之中,過慣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大多不具有擔任軍隊統帥的素質,卻硬被置於關係到戰爭勝敗、國家安危的重要崗位上,由此往往埋下失敗的種子。清軍在征討噶爾丹、平定準噶爾等作戰中屢次受挫,都是由於任用了昏庸無能的八旗貴族做主帥所致。比如清軍對準噶爾用兵時,雍正皇帝先後派出怯懦無能、寡謀魯莽的滿族貴族傅爾丹、馬爾賽為將,結果損兵折將,一敗塗地。而雍正皇帝不自省用人不當的教訓,反而極力庇護敗軍之將,遷怒於漢人將領。賜給傅爾丹御帶,卻將漢人寧遠大將軍岳鐘琪關進監獄,將漢人署寧遠大將軍紀成斌處死。有的八旗將領不僅無能,而且怕死,在戰場上鬧出不少笑話來。康熙年間的烏蘭布通之戰,擔任前敵將領的正白旗副都統色格,臨陣怯戰,推托中暑而下馬。他的家人說:「二品大員如此臨陣退怯,將來回去有什麼臉面見人呢?」又把他扶上馬。色格卻再次從馬鞍上滾下來,躲進草叢。等到打完仗回營時,還是渾身顫慄不已,身穿甲冑、蒙著大被抖到天亮,一時傳為軍中笑談。封閉的用人制度所帶來種種不利影響,從上述例子中可見一斑。
其六,以體恤八旗官兵為由,不願利用寶貴的臨戰機會對八旗軍隊做適度使用。清廷和八旗將領為了優待旗人,保存「國之根本」,一方面禁止他們與漢人接觸,免受漢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以體恤生命為由,不願意在一些小規模戰爭中適度地使用八旗官兵。早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大軍頓兵昆明堅城之下,不思進取。漢人將領趙良棟欲發動進攻,即遭到定遠平寇大將軍彰泰的反對,理由竟是「皇上豢養之滿州,豈可輕進,委之於敵?」其實不僅彰泰,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在歷次南北戰爭中都有不願多用八旗兵的想法。如1767年征緬甸之役,用兵25000名。其中綠營兵22000名,八旗兵僅僅3000名,綠營兵數多於八旗8倍有餘。1787年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用綠營兵10000名,八旗赴前敵者僅100名。1853年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清軍調集綠營兵53436名,八旗兵僅4999名,綠營出兵人數較八旗多出10倍有餘。即使是派八旗軍上戰場,打仗時也往往是由綠營兵甚至臨時招募的勇營兵打頭陣,八旗兵在後跟隨。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是對八旗官兵的體恤優待,從長遠觀點看卻是坑害了他們。在相對和平時期,每一場戰事都是檢驗軍人素質和軍事訓練水平的難得機遇,也是將帥們積累作戰指揮經驗的極好機會。然而從清朝統治者到八旗官兵都千方百計逃避上戰場,只滿足於在平日的操演教閱中走過場、擺花架子,以領取糧餉度日。清後期,八旗官兵除了蒙古、吉林、黑龍江馬隊還稍能打仗以外,京營八旗和各駐防八旗大都是兵無縛雞之能,將無才智之士。當時荊州旗營官兵甚至連自己軍營中的財產都保護不了,還需要花一大筆錢僱人替他們站崗放哨,以防止小偷偷竊財物,由此不難看出其軍事素質之低劣。
綜上所述,八旗軍由盛轉衰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現象,它的衰敗與封建統治階級腐朽沒落的趨勢是相一致的。但同時也要看到,任何軍隊從戰爭年代進入和平時期,都要面臨嚴峻的考驗。古今中外的軍隊都要經過這一關。八旗軍由盛轉衰的事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和平時期軍隊建設過程中某些普遍傾向。清朝統治者對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影響認識不足,固步自封,拒絕改革,直接導致了八旗軍的迅速衰敗。這一歷史教訓對後人仍然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Re: [推薦]武道狂之詩- 看板KingdomHuang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玩家討論區| 開服新手攻略(適用V8以下玩家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遊戲社群推薦指南- 叫我官老爺秘笈的價格,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遊戲社群推薦指南- 叫我官老爺秘笈的價格,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 夜神小號教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藏經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的評價
- 關於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藏經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的評價
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玩家討論區| 開服新手攻略(適用V8以下玩家 的推薦與評價
前期先累積綠玉,等有活動衝榜再使用! 控制排名不要太高,不然衝榜會遇到一堆怪物! p.s. 衙門對手與分數息息相關. ... <看更多>
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叫我官老爺- 夜神小號教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前提是當你已創了小號啊,創號不懂的我再教:)1. 登入遊戲後,基本上是自動紀錄了帳號跟密碼2. 點進去後,我建議先點光光收成,因為容易幫你錄劇本 ... ... <看更多>
叫我官老爺衙門練功 在 Re: [推薦]武道狂之詩- 看板KingdomHuang 的推薦與評價
這部小說更為精彩, 耳目一新的實戰武俠, 看文字竟也可照著練功 可試試
從網路上找到試讀章節,節錄其中一小段供參
版主若覺不妥 , 請直接刪除
(下面這一段漫畫大概只用了五頁)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1)
一雙圍滿了皺紋的蒼老眼睛,仰視著天空的顏色。
天色一片灰沉。大雨夾帶著十一月的寒氣滂沱而下。無法看見太陽已經移到哪個方位。
但莊老爺子知道,早已過了約定的午時。
莊老爺子繼續仰望天空,口中念念有詞。
“老天爺保佑,他們一定要來……”
他正坐在一座結實的大草棚亭子裡。亭子立於官道旁邊,道路兩旁皆是樹木茂密的山坡,
唯有這座亭子前,空出了好大一片雜草叢生的平地。
跟莊老爺子一起等待著的,是密密麻麻聚集在這片空地上近兩百個漢子。他們或撐著油傘
,或披著蓑笠,冒著寒雨默默站立。除了雨聲之外,空地上竟是靜得可怕。
二百人。兩百雙手,皆握著刀棍或是磨得銳利的農具;兩百張嘴巴,在寒冷中急促呼吸,
冒出一股股白霧;兩百雙眼睛,透出危險而戒懼的神色。
二百人分成了兩半:一邊的漢子頭上皆包覆白色諸葛巾,另一邊的則在右上臂纏了藍染布
條。雙方之間,被一種無形的東西,分隔出一道空隙。
一種名叫“敵意”的東西。
戴諸葛巾的那一百人,是莊老爺子召集來的。至於另一邊的指揮者,此刻也坐在亭子裡,
莊老爺子的對面。
莊老爺子恨恨地瞧著比他小十來歲的死對頭麻八。
麻八的神情比莊老爺子輕鬆多了。他接過隨從遞來的竹筒,略呷了一口冷酒,然後瞧著莊
老爺子微微一笑。
莊老爺子故作鎮定,抽了一口煙杆,心裡卻暗自焦躁地咒?麻八。
同樣坐在亭子裡的,是衙門來的周巡檢跟手下五個保甲壯丁。巡檢大人沒有多帶部下前來
,那五名保甲也都只帶棒子不佩腰刀。再多帶人來也沒用。這等規模的械鬥,不是他一個
小小巡檢能夠壓制得了的。他和部下只是靜靜坐在亭子一旁,心裡期望在最後關頭,其中
一方會先屈服認輸。
此地乃是四川灌縣郊外,亭子已有百年歷史,名喚“五裡望亭”,顧名思義位處灌縣外五
裡道上。
在灌縣這方圓幾十裡地裡,過去不知多少村鎮宗族的械鬥衝突,俱是相約在這“五裡望亭
”前的空地上解決不管是用嘴巴解決,還是用刀棒解決。縣民之間傳說,這片空地長
不了樹,就是因為泥土幾十年來染了太多枉死者鮮血的詛咒。
從亭子眺望過去,灌縣郊外一片山巒起伏,盡是幽深叢林。灌縣自古就是綠林山匪猖獗之
地。在首府成都有句老話:“整爛就整爛,整爛下灌縣!”意思就是如果在省城出事了、
失敗了,大不了就去灌縣,在深山老林落草為寇!由此可知灌縣民風之強悍。
就像這位莊老爺子,今天是灌縣水頭鎮一位體面的佃主老爺,又是好幾家商號的大老闆,
年輕時還不是個土匪出身?幹了多年買賣,積存好一筆財富之後,他希望安頓下來,而官
府多年來又無力征剿他,兩相意合下,莊老爺子受了招安,原來殺人不眨眼的匪盜搖身成
了個麵團團的富翁,至今也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至於麻八也不是什麼好傢夥,本來在縣城就是專門放高利貸的角頭老大,兼營走私買賣,
與附近一帶的綠林“好漢”互通聲氣,“底子”跟莊老爺子也是一般的黑。
至於這場動上兩百人的架,這裡許多人都不知道最初是為了什麼打起來的。本來不過是芝
麻大的一點小事:一個樵夫挑點柴薪到縣城裡去叫賣,跟幾個腳夫爭執起來,被圍毆打斷
了一條腿;樵夫找來村子裡的兄弟上縣裡報仇,對方也呼兄喚弟,兩邊一層又一層地往上
找靠山助拳。好幾場小械鬥下來,打死了三個人,重傷的也有二十幾個。雙方又互相索要
銀兩賠償,於是又引來更多流氓想分羹……原來只是幾個莽漢結下的梁子,卻演變成縣內
兩個頭面人物的對峙,今天便約在此地來個了斷。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2)
周巡檢看著亭子外那兩百人,心裡歎息。
要是真的打起來,他們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回不了家……
麻八再也等得不耐煩,終於打破沉默,咧開那兩排發黃的牙齒。
“我看午時早就過啦。莊老爺子,還要外面的兄弟淋雨呀?這場架,你們要不要打?”
莊老爺子恨恨地瞧著麻八,卻又不敢發作。
全因為此刻坐在麻八身旁的,那個腰間帶著長刀的瘦漢。
這瘦漢只穿一件羊皮夾棉背心,露出兩條肌肉堅實得像鋼鐵的長臂膊。
左邊的頭殼禿掉了一片,上面是一道淒慘的刀疤。腰間那柄刀子長得鞘尾都擱到了地上,
雖未拔出,卻已經隱隱讓人看得心寒,一看就知道是殺過不少人的架生。
論人數,莊老爺召來的跟麻八相當。可就是因為麻八身邊多了這一個人,莊老爺子知道自
己再多帶一百個漢子來也沒有用。
莊老爺子雖已多年沒有走動江湖,道上的消息還是靈通的,早就打聽到麻八用銀兩請來了
什麼好手助拳。
此人姓陳,江湖上無人知其名諱,只喚他作“鬼刀陳”,早年就在成都一帶犯下幾條殺人
越貨的死罪,卻不止一次單身殺出官府的圍捕。聽說其中一次鬼刀陳正在召妓,官兵收到
風聲前來圍剿,他赤條條一口刀子突圍,快刀連環殺傷了三十人,自己卻連鬚髮也沒少一
根。那次奇行之後,他又多了個“鬼刀三十”的外號。
在成都實在給追得太緊,鬼刀陳兩年前逃到了灌縣山區。他什麼都不用幹,單憑這“鬼刀
”的威名,就引得一班山匪自動前來供奉。此後凡有保鏢押貨路過的,只要聽見“鬼刀陳
”三個字,馬上就乖乖獻上買路錢,他在灌縣連一次手也沒有出過。
麻八這龜兒子,竟然結交到這般厲害的角色……
“怎麼啦?莊老爺子,你還在等誰?”麻八笑著再次催促。這次他花了大把銀子請鬼刀陳
來,雖然有點心疼,但想像待會兒莊老爺子要在自己跟前屈服的喪家臉,又覺得值得。
他身後的鬼刀陳也會意,伸出右手來,指頭在長刀的柄頭上輕輕彈動。
莊老爺子看見這舉動,感覺背脊生出涼意。
麻八得勢不饒人:“你要是不想打也就算了,我麻八也不強人所難……周大人,你看這事
情怎麼解決?”
周巡檢早就想找機會調停,這時看清了形勢,迫不及待地開口:“以和為貴,那是最好不
過啦。我看這麼辦吧:之前給打死的,每家人各賠三十兩銀子撫恤;傷的,看傷勢也都給
些湯藥賠償;再在縣城的‘太平樓’擺五十桌酒宴,大家喝一杯,和氣收場,兩位看怎麼
樣?”
周巡檢雖不明說,但講話時都朝著莊老爺子,自然是示意銀兩酒宴都由投降的莊老爺子付
了。
莊老爺子咬牙不語。賠這麼一點錢事小,可是這次認了栽,以後在灌縣人眼中,就會永遠
被麻八踩在腳底下了。雖然已經不是以前刀頭舐血的日子,可是莊老爺子的許多田產生意
,還得靠面子名聲支撐保護。莊老爺子是老江湖,深明一旦面子損了,從前欺負別人的,
漸漸就要變成被欺負的那個了。
站在亭外的人也都聽見了裡面的談話。包著諸葛巾的那些漢子,眼見頭兒沉默不語,心裡
也都涼了半截。這場架看來更加打不下去了。
“莊老爺子,你一直不肯說在等誰 ……”麻八繼續催逼,“還要賣關子嗎?還是……”
他笑著指一指身後的鬼刀陳,“看見我請來了陳爺,你已經不好意思說出口了呀?”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3)
莊老爺子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他們假如真的不下來,我可慘了……莊老爺子終於開口:“說出來,怕你們坐不穩。
”
“唔?”麻八裝作傾耳細聽,譏笑道,“老爺子,我坐穩了,你就說嘛!”
莊老爺子閉目深吸一口氣,然後伸手指向亭子外遠方的山脈。
“是山裡的。”
四個字說出來,在場兩百多人同時面容肅穆。
就連鬼刀陳,也都收緊了視線。
他們都知道,“山裡的”指的是誰。
亭外眾人同時回頭,眺望後方遠處,半隱在雨霧中的蒼翠山頭。
青城山。
麻八不再笑了。
“老爺子,你可別吹牛。”他一字一字慎重地說,“讓他們知道,有人借他們的名號胡謅
,你加上我都擔待不起。”
“你道我老莊是不識分寸的傢夥麼?五天之前,我就親自帶著拜帖上山請他們來了。”
麻八的嘴巴在顫動,但再說不出話來。莊老爺子表面鎮靜,但其實他隱瞞了一些事實未說
:那天他上山,既見不著人家的掌門頭兒,對方更沒有應允今天會下來。接見的人只收了
拜帖,聽了莊老爺子的請求,沒有回復便打發他下了山。
可是他們至少沒有開口拒絕我啊……我這也不算說謊……
莊老爺子說到這兒就不再說話。他裝作鎮定地瞧著氣焰大減的麻八。莊老爺子心裡盤算:
就算他們不下山來,只要麻八聽了這些話後就此求和,他也就能夠挽回面子了。
可是還要看鬼刀陳。
鬼刀陳在聽到“山裡的”三個字後,原來那睥睨一切的眼神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野
獸般的警覺神情。
糟糕了。這凶星被我說的話撩撥起來了……
莊老爺子看著鬼刀陳兇狠的神情,心裡又在害怕:如果給他發現他們真的不下來,到時候
就不是花銀兩可以解決的了……
亭子外那兩百人交頭接耳。有的人不時回望那遠山,看的時候臉上有一種崇敬的神情。
對於他們而言,“山裡的”那些人,不啻是神話般的存在。
麻八心裡著急。他回頭朝著鬼刀陳竊語:“陳爺,你看怎麼樣?我這次也不過想討個面子
,陳爺你也只是求財,犯不著……”
鬼刀陳咬著下唇,左手不知不覺緊握著腰間的刀鞘。他還是沒有任何示意。
麻八也就沒有作聲。莊老爺子本來就心虛,自然亦不再說話。周巡檢雖不敢確定莊老爺子
說的話是真是假,但一聽見“山裡的”,就知道這事情已經再沒有他調停的餘地……
亭子裡的形勢就這樣沉默地僵持著。大家又不知道該等到什麼時候,情形變得非常奇怪。
雨水不斷滴打在草棚頂上。
良久。
亭子外的人群裡,忽而有人高叫:“啊!”
所有人朝那聲音的方向瞧過去。是其中一個戴諸葛巾的漢子。他伸出一根手指。眾人跟隨
著那手指的方向眺望。
“真的……來了……”
莊老爺子跟麻八,屁股同時好像給火燒般跳起來,走到亭子前想看個清楚。
官道上遠方,兩點小小的黑影,冒著大雨往這邊漸漸接近。
莊老爺子興奮地抹去眼瞼上的雨水。麻八則臉色蒼白地呆站著。
兩百多雙眼睛,瞧著那兩個身影越走越近。終於到了空地前。來者兩人披著蓑衣徒步前來
,頭上皆頂著烏漆大竹笠,看不見面目。
空地上那兩百人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從中央分開,隔出了一條寬闊的通路。
兩人經過之處,凡是拿著利刃的漢子,都不自覺地把武器收在身後。
兩人走進“五裡望亭”,無言解下了竹笠和蓑衣,露出一身深青色的布袍,那式樣有點像
道士的袍服,但腕臂處纏著布帶收束了衣袖。青袍左襟胸口處,有黑絲線繡著篆體的“青
”字。腰間各斜掛著一件長形物事,以厚布囊包裹著,顯然是為了阻隔雨水。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4)
莊老爺子感動得幾乎哭出來了。
真的……真的來了……
他吩咐隨從,接過兩人的竹笠與蓑衣,並搬來兩把竹椅子。
兩名青袍男子卻未坐下。他們拉扯腰間的一根束繩,那包著長物的布囊解開來,露出兩柄
一式一樣、形貌頗似古拙的長劍。銅鑄的劍鍔與劍鞘吞口皆擦得發亮。
鬼刀陳看見這兩柄劍,眼睛瞪得大大的,頭皮一陣發麻,頭殼那道刀疤有點刺痛的感覺。
那兩襲乾淨的青袍雖然顏色素淡,但在眾人眼中卻像發出了神秘的光芒。
左邊那個青袍男子比較年長,二十七八的年紀,唇上的鬍鬚蓄得甚是整齊。他那雙銳目向
四周掃視一輪,自然散發出一股令人不敢直視的氣勢。
“青城派,張鵬。”這男子說時,並不拱拳行禮,語氣一點不像在做自我介紹,倒像在命
令眾人牢記這名字,“遵奉家師之命,陪同師弟下山來,調解此事。”
莊老爺子得意地瞧瞧麻八,然後上前拱手行禮。“莊某該死,早知兩位劍俠遠來,也就該
在山腳預備車馬”
張鵬打斷他:“本派戒律,除藝成滿師下山者外,弟子出入皆不得騎乘車馬,惰懶筋骨。
”
莊老爺子陪笑:“佩服!佩服!唉,這次的事情,原來不過是市井裡的小糾紛,竟勞煩貴
派兩位劍俠的大駕,實在”
再次給張鵬打斷:“我說過,我只是陪著來的。”張鵬指一指身旁的師弟,“奉家師諭,
此事概由我這位燕師弟作決。”他後退了一步。
眾人不免意外,仔細看張鵬身旁那個年輕得多的青城派弟子。
這姓燕的看來不過十六七歲,連鬍子也沒有長,修長的中等身材,一張五官細緻的臉還帶
點稚氣。兩道濃眉英氣地往上高揚,可是神情羞澀,加上膚色曬得黝黑,若非腰間真的帶
著劍,怎麼看也是個農家少年的模樣。
少年幾乎就想向眾人拱手行禮,但想起張師兄沿途的囑咐,又把手垂下來。
這些凡人,跟我們不是對等的。
張師兄如是說。
少年捏著拳頭,眼睛垂下來沒看任何人。那紅潤如孩子的嘴唇有點顫抖。
“……青城派,燕小六。”聲音小得只有亭子裡的人聽得見。
莊老爺子皺眉。這麼一個神情尷尬的少年,還有這個土包子的名字,跟劍俠的身份毫不匹
配,根本就跟一個尋常農村子弟無異嘛。
可是看那張鵬的氣勢,還有青袍跟長劍,這兩人又決計假不了……
“這位燕少俠……”莊老爺子還是畢恭畢敬地向這個比自己年輕最少四十歲的小子拱手,
“這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不 ……不必說了。”燕小六急忙回答。他回頭向張鵬請示。可張鵬沒有動一動眉毛。
燕小六只好又硬著頭皮說下去:“家師的意思是:既然是這位莊先生來求我們的,一切就
依莊先生的意思去辦。”
就是這樣?
麻八聽得傻了眼。
莊老爺子強壓著心頭的狂喜,微笑著朝周巡檢說:“大人也聽見了吧?既然得到青城派掌
門老人家的吩咐,那莊某就大膽拿個主意吧……大人,就按你剛才說的辦:死的賠個三十
兩銀子,傷的也各自賠償……”
他再得意地瞧著麻八:“然後在‘太平樓’擺五十桌和宴,如何?”
周巡檢猛力點頭:“麻八,我看就這樣吧。”
麻八早已經泄了氣,準備答應。
可是鬼刀陳卻把麻八推到一旁,往前踏了一步。
“要是不答應,怎麼樣?”鬼刀陳直視燕小六的眼睛。
亭子裡的空氣像一下子冷凝了。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5)
燕小六迎受鬼刀陳那淩厲的眼神。他再次回頭瞧瞧師兄。張鵬還是沒有任何表示。
張鵬早就教過師弟怎麼應對這種場面,燕小六也都牢記在心。但這少年還是要深吸一口氣
才能說出口。
“莊先生的主意,就是家師的主意。”燕小六一口氣說完,然後挺直了胸口。腰間的劍柄
也隨之提高了。
這意義明顯不過。
鬼刀陳這時看著張鵬。
“你剛才說,此事由你師弟一人作主?你只是陪著來?”
張鵬當然明白鬼刀陳話裡的意思。他嘴角微笑,點頭。
也就是說,今天這裡,只有一柄青城的劍會拔出鞘。
鬼刀陳再次打量眼前這少年。他當然聽說過關於青城派的一切任何行走四川江湖的人
都不可能沒聽過。
“巴蜀無雙”。那是鬼刀陳出生以前就掛起來的牌匾。
可是他不信。武林上這些名門大派,名氣雖響亮,但不免都是靠前人累積的。
大家都是天天拿兵刃。大家都是兩手兩腿的人。我這口刀,可是出生入死二十幾年練
出來的。我就是不相信有多大的差距。
更何況面前是這個還沒有斷奶的小子。
鬼刀陳摩挲著雙掌。
“所謂名門正派,都是聽的多,真正有多強,難得有機會見識一下。”
在場不少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大劍派的傳說聽得多了,可是有多少成是真的,倒沒有親
眼見過。
然而有膽量用身體去驗證的,今天這裡就只有一個人。
鬼刀陳的挑戰意味已經非常明顯。可是燕小六似乎不像有迎敵的準備,反而在搔著頭髮,
好像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他身後的張鵬,看見師弟如此,並沒有表露半點擔心,反倒是有些不耐煩的模樣。
莊老爺子、麻八和其他人早就遠遠退開到亭子旁邊。
鬼刀陳眼見燕小六似未準備對決。綠林出身的他,不打算再給對方機會。
“領教了。”
聲音很小,也說得很快,只能僅僅聽見,也不帶一絲殺氣。
但右手已經握住刀柄。
同時鬼刀陳的腦海裡,已經在設定這式拔刀快斬之後的三種變化可能但那柄長刀,只
出鞘一半就停止了。
而一生以快刀自豪的鬼刀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親身體驗何謂真正的“快”。
亭子內外那兩百余雙平凡的眼睛,則更連那過程都看不見。
他們只看見結果:鬼刀陳的長刀只離鞘一半,刃面就給一柄滿布水紋的鋼劍貫穿了,劍尖
繼而刺進鬼刀陳穿著棉襖背心的胸口裡。長刀就是這樣給釘在鬼刀陳自己的身體上,無法
再出鞘半分。
握著那柄長劍的(本來應該說是“刺出這一劍的”,可是眾人的眼睛根本看不見那刺劍的
動作),自然就是那個像農村少年的燕小六。
很少人留意到:在燕小六的身後,張鵬的左掌不知何時搭在了師弟的右肩頭。
鬼刀陳的臉真的白得像鬼。眼睛也像看見鬼一樣呆瞪。在場就只有這三個人知道,剛才發
生的過程:
鬼刀陳右手搭在刀柄上。
燕小六的眼神,?那間由羊變成狼。
鬼刀陳,長刀出鞘兩寸。
燕小六,腰間長劍已經完全出鞘。
長刀,出鞘一尺。
長劍,刺擊之勢已成。
青城派劍術,基本中的最基本,入門劍法“風火劍”第三式,名喚“星追月”。
只是最簡單的單手刺劍動作。但從踏地的左足,上至腿臀,到腰肢,到胸肩,到肘臂,到
握劍的腕指每一條該發動的肌肉都發動了。從下至上,從足趾到手指,每一重關節的
活動,都把那積蓄的力量增幅並傳遞上去,最後完全貫注到劍尖上此即為武門“氣勁
貫發”注一的秘竅。
第一章 五裡亭武鬥(6)
而要做出這樣高度協調的動作,燕小六的腦袋想也不用想。
一個六年來每天風雨無間練習最少五百次,總計已經做過超過一百萬次的動作,不需
要再想。
燕小六目線所至,鼻尖、前足尖、劍尖,三尖相照。一條無形的直線,直指鬼刀陳咽喉。
這是“星追月”一式的首要目標。燕小六無數次朝空氣中幻想的對手刺擊,無數次與同門
對劍練習,皆是如此瞄準,同樣已經變成不用思考的習慣。
攻敵所必救。這原是顛撲不破的對戰鐵則。
如果,對手真的堪稱為“敵”的話。
所以,張鵬的手拍在燕小六的肩頭上。
因為這一拍,燕小六這未經思索的“星追月”劍勢角度下沉了。
原來應該已經從鬼刀陳後頸透出的青城佩劍,貫入了鬼刀陳那柄剛拔到胸部高度的長刀,
穿過刃面,釘進鬼刀陳胸口的羊皮棉襖裡。
然後一切靜止下來,就是其餘所有人看見的結果。
鬼刀陳全身固然僵硬。可燕小六卻也呆在當場,額頭滲出點點冷汗。
這是十七歲的他,人生第一次挾著真正的敵意,向一個活生生的人發劍。
而且本來已經殺死了對方。
張鵬的手掌再在師弟肩頭上輕輕拍了兩下。
燕小六這才發覺自己在眾人面前失態,猛地收劍。
青城劍在刀刃那個孔洞裡抽出,發出令人牙酸的刮擦聲音。劍尖抽離時,也夾帶抽出幾絲
棉絮。
被鬼刀陳鮮血染紅的棉絮,在半空中飄飛。亭子內眾人瞧著那幾絲飛絮,看得呆住了。
長劍拔離後,鬼刀陳才敢吸氣。劍尖透過棉襖,刺進了他胸膛兩分,並沒有傷及肺臟。
要不是那柄長刀的阻隔,加上張鵬那一拍令劍勁稍為消解,鬼刀陳已經是鬼。
燕小六仔細檢視那刺穿過鋼刀的劍刃。確定劍身沒有受損後,他松了一口氣,還劍入鞘。
他的心臟還在怦怦亂跳,眼神帶著不解,瞧向師兄。
張鵬知道師弟的疑問。
“這種等級的人,還沒有資格死在青城派的劍下。”
鬼刀陳的長刀,嗆啷墮地。
幾乎亦在同時,亭子外頭那兩百人,手上的兵器也都紛紛掉落在泥濘的地上。
有的人甚至跪了下來。
這些凡人,跟我們不是對等的。小六看見這景象,終於明白師兄說這話的意思。胸口
滲著血紅的鬼刀陳整個人趴到地上,頭臉不敢抬起來看兩個青城派劍士一眼。
他這一生再沒有握過刀子。沒有人知道他後來的下落。有傳言說是出了家,也有說被仇家
斬了。他在灌縣山嶺的那夥匪盜,也都散逃到別縣去了。
一切全因為一個十七歲少年的一劍。
這就是青城派。甚至連請兩位劍俠下山的莊老爺子也都驚得不敢說話當一種力量
太強太可怕時,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沾光的膽量。
張鵬和燕小六亦沒有再跟他們說話。沒有再說任何話的必要。
他們重新用布囊包好長劍,披上蓑衣,戴上竹笠,離開“五裡望亭”,朝著來時的上山路
回去。亭子內外兩百人目送這兩個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背影。
兩百雙眼睛,猶如仰望神祇般虔敬。
大道陣劍堂講義 ◎ 其之一
武道中各種攻防動作的力量,被稱為“內勁”,又稱“氣勁”或“內力”。因為這些特有
名詞,“內勁”常遭坊間傳說神化,被想像成為體力以外的一種特殊能量,能夠積存在修
練者體內,更誇張的甚至形容“內勁”可發放體外遙距傷人,又或傳輸轉嫁他人身體……
種種說法,其實皆屬訛誤不實。
其實武者一切身體操作,依靠的仍舊是肌肉筋骨產生之動能,與尋常人的作息活動並無根
本差異。
分別在於質素。武者的動作所以能發揮超乎常人的速度與力量,實乃身體筋肉極高度協調
的結果。比方最簡單的一個出拳動作,力從地起,自足腿蹬地,往上到腰肢旋轉、肩臂伸
展、手腕扭旋,以至最後拳指握緊貫力,力量從一個關節傳遞到下一個關節,假如協調完
美,則無半點流失,兼且每一關節的力量更充份加乘上去,到最後貫注於拳頭,自然奇速
奇猛,此種高度協調所產生的力量,即為“內勁”。相反常人揮拳不懂其理,即使一樣踏
腿轉腰,但協調不良,肌肉的力量互相抵抗抵消,最後能傳達到拳頭的不足十之一二,僅
是拙劣之力。
所以“內勁”仍是一種肌肉力。不懈鍛煉筋骨肌肉,乃是武者必修之課。仙風道骨或身體
羸弱,卻是能發千斤之力的世外高人──這不過又是坊間的想像而已。
觀乎現代運動生理學,同樣講求肌肉協調產生最高表現,此與武道的“內勁”在本質上相
同。但古代武道除了鍛煉身體操作,另方面又有各種秘法,增進腦部及神經的傳輸,把協
調提升至更高境地,所產生之動作效率,今世之運動家難望項背。以前文燕小六所擊出的
一招“星追月”為例,其反應時間與瞬發起動的速度,已經相當於今世奧運頂尖短跑選手
的起步爆發。但燕小六不必任何預備,不用培養精神集中,在無預兆的突發情況下,舉手
投足間已經做到(假若一擊不中,還能夠接連重複爆發),這又遠超運動選手的能耐。而
燕小六亦不過青城派一個中階弟子而已。
“內勁”只是武道的最基礎。至於其他更高等秘法,後文將再述及。
第二章 青城劍派(1)
走在返回青城山的坡道上,燕小六默默跟隨在師兄張鵬身後。
寒雨已經漸細。兩人繼續走著。
燕小六的肩背上,不斷在冒著白煙。張鵬看見了,微笑不語。他明白。
五年前,他跟隨大師兄找山匪試劍,事後也是如此血脈沸騰,久久不能自已。第一次下山
與外人交手,然後發現自己擁有遠遠淩駕大部分世人的能力這是一種無法壓抑的亢奮
。
到了一棵大樹下,張鵬停下來。在樹底,他脫下竹笠,從腰間解下裝著清水的竹筒,交給
燕小六。
燕小六的心情還沒有放鬆,此時確實口乾舌燥。他接過師兄的竹筒,大大喝了好幾口。
張鵬觀察師弟的表情。那張純真的臉上,有興奮與緊張,卻也有疑惑。
“小六,你有話想問,是嗎?”張鵬拿回竹筒,也喝了一口水。
燕小六垂頭沉默看著地上的樹根。
“你儘管問。”張鵬又說,“我不會告訴師父。”
燕小六又考慮了好一會兒,這才鼓起勇氣:“師哥……有件事情,我不明白……那個姓莊
的老頭,不是什麼好人啊。我們……”
“你是想問:我們為什麼要幫他?”燕小六點頭。“你看見那‘五裡望亭’前的大票人了
嗎?他們幾乎就要開打了。這場架打起來,你猜會有多少人死傷?會結下多少梁子?以後
又會再打多少場架?現在因為我們,這場架打不成了,許多人不用死傷了。這不就是好事
了嗎?師父其實才不關心應該幫哪一邊,只是上山來求我們的是姓莊的罷了。”
張鵬拍拍師弟的肩頭,又說:“你那一劍,已經救了那兒的許多人,還有他們各人的家眷
。這就是行俠。只要看結果就行了。其他多餘的事情,不用再多想。”
燕小六點頭,然後隨著張鵬繼續上路。
可是途中他還是不斷思索著師兄說的話。然後又想起那個鬼刀陳。
我們這麼做,其實跟鬼刀陳有分別嗎?……
然而這樣複雜的世事,不是一個多年住在深山練劍、從來沒有涉足江湖的十七歲少年能夠
想得通的。
所以直至到達了山門,燕小六還是沒有答案。
青城山為道教發祥地,傳說上古時代軒轅帝已在此問道;東漢時道人張陵(即初代張天師
)定居青城山,創五斗米道,開道術丹法之根基。此後歷朝皆有高人入山修道傳教,增建
廟觀寶地,千百年來香火不斷。
青城派拳劍初始亦是道門武術,為強身健體與抵抗匪賊之用;但後來發展越漸精專,而且
走上了辛辣剛勁的純實戰路線,與修道養生不合,漸漸道士就不再習練,而由俗家弟子繼
續研究傳承。到百餘年前,劍派與道觀正式分家,不再於前山“上清宮”內練劍授徒,另
於青城後山立一座“玄門舍”為根據地,舍堂後並建有十數座房屋,作弟子、家眷及役工
居住之用。
張鵬與燕小六沿著山道往西走,到了後山門牌坊,向看守的小道士施禮,逕自繼續登上山
路。
山門後乃是一座山城小鎮,名喚味江鎮 。鎮民與青城劍俠多有來往,青城派多數衣食器
物皆在此鎮採購,也常雇用鎮民作臨時役工。但今天張鵬不想引起鎮民注意,沒有穿過味
江鎮上山,而是帶著燕小六走東面一條山林小路,往北爬上後山。
兩人身手腳步猶如猿猴,在濕滑的山間道上飛快而上,不一會兒越過一個山坡,“玄門舍
”那鋪著青色琉璃瓦頂、氣勢森然的殿宇建築,驀然出現在眼前。
到得舍堂正門,兩人依師門禮儀,將腰間佩劍解下,雙手捧著劍鞘,這才進門。
第二章 青城劍派(2)
沿途經過院子及前廊,有幾個師兄弟正在整修鍛煉的器械。看見兩個同門回來,他們皆興
奮得上前探詢。但兩人知道禮節,不發一言,腳下不停,繼續捧劍步向正堂。
“歸元堂”。青城劍派最神聖之地。
這座廳堂正如整座“玄門舍”,建築簡樸無華,打掃得一塵不染。桌椅器具大多都是已用
上數十年甚至逾百年之物,但打理保養得極好,整座“歸元堂”自然散發出一股莊嚴。
張鵬兩人到了外面正門之時,早就有人稟報掌門師尊。此刻他已端坐在那巨大的“巴蜀無
雙”牌匾底下的正座交椅上,輕輕閉著雙眼。
青城派當今掌門何自聖。髮髻與長須皆已半泛銀白,閉目的臉容恍如入定。要不是那高壯
異常的身軀,還有如猛虎踞石的堂堂坐姿,倒真有幾分像在道觀修真的老道長。
坐在何自聖旁邊的,是其師弟宋貞。宋貞烏髮黑須,臉泛光澤,看來像是三十五六的年紀
,其實今年已四十九歲,比何自聖小四年。他雖無何自聖般威嚴肅穆,但一臉精悍幹練,
似比掌門師兄更像一派一門的領袖。宋貞為青城派當今師範總管,負責一手打理整派的運
作實務。
張鵬與燕小六捧劍過頂,先半跪向師父及師叔行禮,然後步往廳堂左面。
張鵬打開靠牆的一個大壁櫃。裡面是三列木架,橫陳著三十多柄式樣相近的長劍,各種造
型的劍擋護手反射出光芒。
兩人把手上長劍的布包解去,小心地把劍放上櫃內架子的兩個空位。張鵬把櫃門輕輕合上
。
張鵬和燕小六皆未有資格佩帶青城派的寶劍,只因這次奉師尊之命下山,才得以借用一時
。
兩人又回到廳堂中央,垂首站立在師父跟前,準備報告這次下山的事情始末。
何自聖睜開眼來。他一雙虎目,形神雖是懾人,但那瞳仁卻呈著淡灰色。何自聖瞧著燕小
六,不發一言,只舉起右掌向他揮一揮,示意他先離去。
那只右手,缺去了中指。燕小六本來早在心中準備,如何向師父描述這次挫敵的經過
,現在不免感到失望。但他只咬咬嘴唇,拱拳向師父、師叔、師兄行禮,自行退出“歸元
堂”。
待燕小六離去後,何自聖才朝弟子張鵬開口。
“如何?”
“性情還是有點生嫩。”張鵬馬上拱手回答,“但功法招式都已經合格有餘。更好的是,
第一次臨敵,出手沒有半點猶疑心怯。資質肯定在我之上。”
“這種驕縱的話,絕不能在後輩面前說。”旁邊的宋貞責備。
張鵬知道失言,馬上向師叔拱手:“弟子明白。這些話我沒有跟他說過。”
“對手是何人?”何自聖問。本門的勝負榮譽,一向是他最關心的。
“一名叫‘鬼刀陳’的山匪,刀法在川中薄有名氣。”
“你剛才說他沒有猶疑心怯 ……”何自聖問, “那麼,這個‘鬼刀陳’已經死了?”
“沒有……是弟子出了手,讓師弟劍路沉了,只刺傷了他”
張鵬右邊的臉多了三道赤紅的指痕。
何自聖離座、反手揮掌、回座,身手之速,張鵬的眼睛無法完整捕捉,只像看見影子飄過
。
就算捕捉得到,他也不敢躲。
“師弟試劍,你何以出手幹預?”何自聖眉間顯現慍怒的皺紋。
“燕師弟年紀尚小,我想”
“青城派的劍不是用來雕花的。”何自聖那雙灰目猛瞪張鵬,“殺不了人,他就不要握劍
。”
張鵬早就背滲冷汗,此時跪倒在地。
“弟子知錯!”
“這也不是壞事。”宋貞一面扶起他,一面打圓場,“留那人活口,讓他餘生都在傳揚我
派的威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79.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