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人次逐年成長,不少人擔心在國外健康出狀況,台中一名70歲李姓老翁年底想赴美探視兒孫,因上月初才因深層靜脈栓塞掛急診,術後雖無大礙,但家人擔心他出國期間發生意外,帶著他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經評估心血管狀況及慢性病控制後恢復良好,讓家人放下心中石頭,醫師也提醒有嚴重貧血、腦中風等症狀民眾,千萬別立即出國。
亞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益卿表示,台灣近年出國旅遊人次,每年約成長8%,不少人曾在旅遊途中出現健康問題,其中1%-5%旅客曾尋求醫療協助,0.01%-0.1%旅客需要急診治療,且約每10萬名旅客中,就有1位會在旅途中死亡,如何確保旅遊途中健康引發民眾關注。
林益卿指出,出國旅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腹瀉、瘧疾、呼吸道感染、A型肝炎、B型肝炎、皮膚感染、以及性傳染病等,建議旅遊前可施打小兒麻痺、破傷風等疫苗,兒童則是按時程施打需接種的疫苗,並可針對某些特殊的疫情預先施打相關疫苗。
為了確保旅遊途中健康,林益卿建議民眾可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該門診主要提供旅遊前健康風險評估、預防藥物及疫苗注射等諮詢服務,回國後也可至門診安排疾病治療及追蹤,想移民的民眾,則可先進行健康檢查,對於出國旅遊可能碰到的生理期調整、時差調整、老人和旅遊者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都可以在這裡獲得解答。
林益卿並提醒,民眾若罹患嚴重貧血(血紅素少於8.5g/dl)、6週內曾發生心肌梗塞、2週內曾發生腦中風、接受心臟手術或開胸手術,以及6週內曾有難以控制的嚴重高血壓、深層靜脈栓塞、心臟衰竭代償失調與未控制的心律不整者,都強烈建議不宜立即出國。
若是慢性病患者,如需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為避免長途飛行的時差問題,劑量必須做調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長途搭機可能出現的深部靜脈栓塞,可藉由諮詢事先獲得是當處方和防範。
林益卿並建議,旅客最好在出國前4至6週接受旅遊諮詢,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及必要預防醫療措施,若出國期間健康出狀況、旅遊地區發生疫情,或者回國3週內發生高燒、腹瀉、淋巴腺腫大、全身肌肉酸痛、皮膚紅疹等任一症狀,都應立刻到院追蹤治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