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 ◎桓夫
在文化的裡面
都市的枝椏一直伸向天空 伸向田園
在天空 有小鳥唱歌
但人人早已忘了唱歌
在田園 有蝗蟲的飛跳
人們都熱中於散佈毒藥呢
工廠的黑煙在天空描繪黑影
比黑煙更險惡的人心的不信 使天空暗淡
敲打信仰媽祖的銅鑼 天空會轉晴嗎
敲打銅鑼 招來災禍的天狗會逃掉嗎?
向文化的裡面
逃去的,是誰?
敲打銅鑼呀! 敲打心胸呀!
──1970年8月發表於《笠》詩刊第38期
--
◎作者簡介
桓夫(1922-2012),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陳千武,詩人、小說家、兒童文學家。南投縣名間人,後居台中,笠詩社發起人之一。和許多經歷日本殖民時期的作家一樣為「跨語的一代」,也因為語言轉換而停筆十多年,直到五○年代後才開始提筆寫作。1964年和趙天儀等人發起《笠》的創刊,對笠刊的風格走向與經營不遺餘力,同時是台灣新詩史的重要參與者和建構者之一。著有詩集《密林詩抄》、《媽祖的纏足》、《月出的風景》等,另有翻譯成日文、韓文的詩選集;小說《獵女犯》;評論《現代詩淺說》、《台灣新詩論集》等。
--
◎小編 #鋼筆人 賞析
〈銅鑼〉背後可說是與幾個脈絡相連,在臺灣詩壇內,《創世紀》帶起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也開始疲軟,《笠》詩社自1964年開始,歷經幾年磨練,社務也逐漸穩定,在現代主義之下,也開始展現對鄉土的關懷;就外在而言,一方面,1969年時,阿波羅11號到達月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次到達月球的記錄;另一方面,臺灣經濟也開始轉型成加工出口,自然也開始有環境污染事件。
讓我們來到桓夫本身的創作脈絡,之前「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曾介紹不少桓夫的媽祖詩作(如〈恕我冒昧〉、〈平安——我的愚民政策——〉),桓夫自高中便開始寫詩,並歷經擔任台籍日本兵、政權轉換,及戰後在公務機關上班,一開始他在林務局上班,之後到台中市政府。我們無法完全肯定在林務局上班的經歷是否有為桓夫增添對自然的關懷,不過在看陳千武詩全集時,他在1950年代左右撰寫的詩,確實有對自然環境的抒發;另外,桓夫於196、70年代曾創作不少關於媽祖信仰的詩作,然而這些詩作背後無非諷刺當時的國民黨政權。
對自然環境的瞭解與在意、對國民黨政權的不滿,以及在那科技至上的年代中對污染的不滿,都可以成為解讀這首詩的策略。
基本上這首詩第一段可說是兩句兩句互相呼應,第一句「在文化的裡面」暗示下述的不僅是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是文化情境的變化,因此「都市的枝椏一直伸向天空 伸向田園」不僅是指鄉村一直都市化、或都市的污染不斷傳向鄉村,也指涉臺北的文化霸權伸向鄉村的細節,伸向天空與田園;面對污染,人們「敲打信仰媽祖的銅鑼」,但桓夫在此留下了質問,「天空會轉晴嗎」、「招來災禍的天狗會逃掉嗎?」而這些質問的答案很明顯:沒辦法。若這裡的媽祖與桓夫其他的媽祖詩一樣,可以被視為對當權者的信仰的話,那桓夫也是在暗諷,無論人們多們相信國民黨當權者,敲鑼希望當權者可以注意到都市化對鄉村的環境與文化破壞,乃至停止行動,但當權者仍然不為所動。
在第二段「向文化的裡面/逃去的,是誰?」這是不易回答的答案,但應為原本在田園者,他們敲打銅鑼,希望環境的破壞與轉變可以停止,而他們敲的不僅是銅鑼,也是自己的心胸,表達自己的心痛。
*參考資料:
陳千武文庫
http://literature.nthcc.gov.tw/main_site/main_about2.php?event_id=4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賞析〈恕我冒昧〉: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賞析〈平安——我的愚民政策——〉: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7/20150713.html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桓夫 #陳千武 #銅鑼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16.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的網紅何文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締造南屯新門面 林市長:定位智慧製造物流產業發展 打造國際格局城市 台中市政府打造南屯新門面,市議員肯定市長林佳龍在南屯交通、水利、文化、綠美化等建設。林市長表示,南屯區在縣市合併前為台中邊陲地區,經過逐步整治成為中彰投進出門戶,未來將持續透過交通、河流治理兩大面向,整合地方產業,重新定位智...
台中市都市設計科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方市政固然不應雙重標準,應有高度。但也要是非分明才足以取信於民。特別是蔡岡廷2015年12月生煤立法時是中捷董事長,身為龍團隊一員,跟著龍市府一起支持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現在卻寫文批判「敢亮牙齒」,把自治條例拿出來用的盧市府,雙重標準也不是這樣搞的吧?>
昔日通過「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時,林佳龍可是無比欣喜,說「市民呼吸清新空氣的訴求,已獲最正面的回應」。的確,這在當年是不分黨派都贊同的立法,可謂皆大歡喜。
但不幸的是,2020年3月,台中市長已換成盧秀燕,不再與中央同一黨,行政院就變了張臉孔。因盧市府連續對台電開罰,行政院不惜直接發函台中市政府,宣告生煤條例其中部分條文無效。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更補一槍,說盧秀燕標準比較嚴苛,「比較激進」。而當時已當上交通部長的林佳龍,也要求「中市府盡速修正」,渾然忘了自己先前的立場。
劉曜華、蔡岡廷與李謁政三位作者,今天出來呼籲盧秀燕不要傷害都市設計審議傳統,不要阻礙台中空氣品質改善期程。但在去年3月,中央政府傷害國家民主,打擊地方自治,破壞龍市府一手建立的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時,請問這三位作者人在哪裡呢?
冤有頭債有主,今天是中央先在不溝通的情況下,廢止龍市府時代有兩黨共識的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又要求中火需先建燃氣機組,建好後再拆燃煤機組,堅持不肯先拆舊再蓋新。請問建好後會不會「都用」,現在台中市政府就管不住官官相護的中央政府了,等都建好後,有可能擋得住嗎?
請三位作者,以及民進黨政府正視民意的呼聲。盧秀燕市長到底做得好不好,或有可討論之處。但從科學根據來看,根據環保署空品測站統計,台中市去年PM2.5平均值15.4微克,創歷年新低;空品不良日(AQI>100)去年27天相較108年44天減少17天,創近年來最少天數。而從民意來看,更是市面上大多民調都顯示盧支持度遙遙領先所有民進黨競爭者。這不是民進黨中央政府刻意避重就輕,就能解決問題的。
觀點投書:台中人真正要的,是健康與政客的標準一致!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57431
台中市都市設計科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搭乘台中捷運,這座我心中偉大的城市,終於等到了這條軌道。許多人說我們等了13年,但事實上,中捷從無到有,已經過了20年。
歷史都有一個起點。我也要感謝前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提出擘劃台中的「三個第三」,包括第三個科學園區、第三個國際機場、及第三個直轄市,於是2001年有了綠線捷運的計畫核定,前行政院長游錫堃也在2002年,將台中捷運列入「挑戰2008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遠見,是國家進步的動力,也定義了城市的格局。
交通建設絕對是城市繁榮的關鍵。佳龍有幸能在2014-2018年間,為台中服務,加碼爭取捷運藍線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擴大中捷的服務。
BRT影響了藍線的核定,我們將其改為優化公車系統,作為繼續爭取藍線捷運的條件。交通部長任內,佳龍也加速核准台中捷運綠線營運及延伸,還有捷運藍線、機場捷運及大平霧捷運等路網計畫。
現在,山線鐵路豐原到大慶段已經高架化,下環微笑線成功到追分段也已完成雙軌化,海線雙軌高架化若能達成中央與地方共識,未來再將大甲與后里的鐵路串聯,快速帶動北台中開發,促進都市發展,也促進交通平權,相信能帶動台中的鐵道運輸與觀光。
當年規劃山手線環狀路網,盼搭配捷運綠線及藍線構成的十字軸線,類似日本東京山手線發展模式,仍期盼能被實現。
感謝盧秀燕市長的邀請,雖未能出席通車,但心與台中市民同喜,我們知道這是台中的希望,也是希望的台中。
期許中捷在安全的基礎上,便利乘客幸福生活的每一天。
台中市都市設計科 在 何文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締造南屯新門面
林市長:定位智慧製造物流產業發展 打造國際格局城市
台中市政府打造南屯新門面,市議員肯定市長林佳龍在南屯交通、水利、文化、綠美化等建設。林市長表示,南屯區在縣市合併前為台中邊陲地區,經過逐步整治成為中彰投進出門戶,未來將持續透過交通、河流治理兩大面向,整合地方產業,重新定位智慧製造與物流產業方向發展,打造具國際格局的城市區域。
市議員何文海於市政總質詢時(2018年10月1日),高度肯定市長林佳龍在南屯區各項建設,包括筏子溪整體治理為迎賓之河、建設捷運綠線、推動文心路平、知高橋改建通車,締造吸引商機的格局;在文教方面,則建設南屯國民運動中心、南屯親子館、李科永圖書館;在綠美化部份,則推動公墓遷移、公墓公園化等,創造南屯生活機能與品質都更好。
林佳龍市長也感謝何文海議員在地區的深耕,適時給予市府發展南屯的輔導資訊。南屯區縣市合併前是邊陲地區,經過交通整體發展,除了鄰近高鐵、高速公路,並將擁有捷運綠線、台鐵、高鐵三鐵共站的發展機會,逐步推動成為中彰投新門戶。
林市長也指出,除了交通規劃,包括筏子溪、南屯溪等河流治理也相當重要,透過交通、河川建設完成後,將讓南屯呈現城市意象,打造具國際格局的城市區域。
他也說,台中區域計畫已在年初上路,將逐步落實「大台中123」計畫,南屯是高鐵門戶,過去是擴張式、任意性發展,現在要整體發展,鞏固南屯為副都心進出門戶,筏子溪以東建設高鐵門戶專區,促成中彰投苗匯流。
他也說,目前南屯區住宅型態已足夠,但是缺乏如物聯網、智慧製造等新型態的產業,目前都發局也通過計畫送內政部審議,將發揮南屯的產業功能,整合交通、產業基礎,以智慧製造物流、智慧城市創意發展為定位。
林市長也說,未來,台中市第二個四年城市願景將以國際、文化、智慧城市為目標,均衡發展周邊城市,透過都市帶動中部發展,創造國土發展的重新定位。
此外,何議員也關心南屯正心停車場規劃進度,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此案已爭取到前瞻基礎建設,補助三分之一費用,目前進行細部設計,明年正式動工。
台中市都市設計科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上周展開「城市考察列車」,第一站選定南韓,與立委陳亭妃、陳歐珀以及台中市議員李天生、楊典忠進行城市考察,並與韓國多位國會議員進行國會外交,今天(19日)在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辦公室召開記者會,向市民報告訪韓成果!林佳龍指出,此行團員與有「市民的市長」之稱的首爾市長朴元淳會面,交流「市民主義」的執政理念,更得到雙方將盡全力推動台中及首爾的交流的具體成果!
林佳龍表示,過次多次前往首爾考察,包含首爾如何成為「設計之都」、「都市革命」清溪川整治工程,此行與首爾市長朴元淳會面,首爾是南韓第一大都市,人口達1000多萬人,交流如何以市民為中心,強調與市民溝通、強化市民參與的「民官合作」執政理念,舉例而言,市政府的公共空間可以為人民所用,市府廣場更在冬季開放為全民皆可使用的溜冰場,甚至在市府內提供市民販售自製的文創商品,都值得未來台中市政府借鏡。另外,林佳龍說,此行特別至正在建設中的「行政首都」世宗市,考察與交流南韓推動「首都減壓」的經驗,世宗市不只是一個政府機能的城市,而是努力打造一個兼具大學城、研發創新及綠能的城市;林佳龍指出,已於2012年5月於立法院提案設置「立法院遷建規劃暨監督委員會」,此次至世宗市的考察可作為推動國會遷建台中與打造台中成為副首都的借鏡。
林佳龍指出,此行也前往仁川參訪耗資200萬美金打造的「仁川經濟自由區域」(IFEZ)。林佳龍說,仁川不只是有機場和港口,更是一個具有完善都市機能的國際化都市,他們如何吸引國際投資與創造就業機會,可作為未來台中推動「港市合一」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參考;林佳龍說,由於台中清泉崗機場仍為軍民共用跑道,沒有單獨的民用跑道,限縮貨運發展,然而,「台中自由經濟示範區」要能蓬勃發展,勢必要做到「海空聯運」及「客貨聯運」,他將持續要求相關單位,一定要興建「民用跑道」,才能打破清泉崗機場的先天限制。林佳龍說,城市為市民而存在,期待此次考察的經驗,能將台中打造成既是宜居城市,也是移居城市,是讓市民能尋找希望的地方。
陳亭妃表示,此行特別南韓新國家黨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召委金姬廷議員、民主黨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召委柳基洪議員、委員朱豪英議員早餐會,針對技職教育、產學合作、少子化等議題交換意見,希望促進兩地教育發展;陳亭妃說,台灣學生每年辦理赴韓留學簽證人數達八百人,台灣大專院校與韓國的學校締結姊妹校數量為前五名(其他國家分別為美國、日本、越南與中國),顯示台灣與韓國的學術交流甚密。她希望三位議員特別協助和韓國教育部溝通,對台灣留學生能夠多加關注,適時予以援助。另外,她也提出,仁川的考察也能作為「台南安平商港」的發展政策。
楊典忠強調,對比仁川,台中「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自由度及國際化相當不足,政府未積極思考如何引進國際投資與創造就業機會,政策僅有中國農工產品得利。反觀南韓,投入金額高達200億美金的「仁川經濟自由區域」,仁川更從原先規劃打造的航運、物流、高技術重鎮,變成具有國際化跟融合數位科技的「智慧城」。
李天生則說,首爾和周邊的城市,每天載客量約700萬人,合計19條路線總長度已達975.4公里,反觀胡志強競選時喊出「七捷」,至今如同幻影,他期待捷運能延伸至大里霧峰區,也強調這是他擔任議員以來一直的政見,他希望林佳龍能當選市長,台中捷運MRT綠線能將太平、大里蓋右半環線,把市區與屯區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