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生涯】 第一集,你有多渴望翻身!
.
自小到大被貼的標籤 ★失敗★ 二字,一直烙印在我的身上。
★不愛念書
★沒異性緣
★運動很爛
.
因過去父母的教育程度不高(早期社會都這樣),所以父母很希望我們可以念個好學校,將來出社會可以出人頭地,不要像父母一樣(菜市場賣豬肉)。
早期在念書時候,如果告訴同學家裡是賣豬肉,都會被笑,因為大部份的人會認為,那並不是什麼可以見人的職業,也不會有什麼出頭天。
(直到我長大時候,才知道,原來爸媽就是靠著賣豬肉做生意,才能養活全家六口,不用擔心吃住問題,還能有娛樂)
.
而過去的老師也會有一種鄙視的心理,覺得爸媽都髒髒的,要不是看在錢的面子上,也不會想要好聲好氣。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曾經親耳聽到許多老師說:『如果你不好好念書,你會像你爸媽一樣又髒又沒出息』。
(換成現在,我會問老師,老師有出息的人一個月賺3-4萬,沒出息的人一個月賺10-20萬,是這樣嗎?)但過去老師很兇,根本就不敢跟他們回嘴!
.
其實也是自小常常被比較,甚至考試考不好。
被老師當眾叫上台說:『像張豐麒這樣,不愛念書,以後會撿角!』
或者被體育老師問說:『你考試既又差,體育也差,以後怎麼辦?』
父母也是很擔心,到底兒子以後要做什麼?又可以做什麼?
.
我不像我哥,念書時候,就自已打工賺錢,提早出社會,又會銷售,又會說話,又會腦腦,又沒證照,英文也爛,什麼都不行。
念書這幾年時間,很長一段時間,沉靜在網路遊戲中,因為至少我在網路遊戲,是比別人強一點的,大家至少會想找我一起出團打副本,找我打PvP,打不過的王會找我。
.
雖然我在高中時候就開始接觸徒手健身,到大學也練了霹靂舞,接著練不好,又回到健身,但過去的健身產業,不像現在這麼好,而且我是在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情況下,才決定當健身教練,一開始我想當教練因為:
★可以健身
★又能教學
★又能賺錢
★又能看妹
這些很簡單的想法,使我一直想要去面試 【健身教練】 這個職業。
.
許多人說,你做的還不錯, 目前已經有些成績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為了追求自已的夢。
面試 【健身教練】 工作一職,面試了三年
面試 【健身教練】 工作一職,面試了三年
面試 【健身教練】 工作一職,面試了三年
從北到南面試都不上,最後入職,是我在同一家 【台中新時代WG】 隔了兩年又去面試一次,並且說謊欺騙主管 【我很喜歡做業績,我想挑戰做業績】,因此才上的,我很激動的告訴自已,我終於面試上了 【健身教練】 整整三年,我終於可以當一位教練了。(我終於打贏
.
【終於公主與王子結婚了,過了他們相愛的日子,全劇終】 九豆馬歹,這是童話故事,現在說的是現實生活,不是結婚了就整個劇情結束了,真正開始要面對的來了。
★相愛容易,相處不易
★開心適合,吵架不合
.
=====【開始進入職場生活】=====Part.2
.
做了 【一直夢想】 的工作,說真的這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職業,但一切真的變好嗎?
★不會銷售的我
★不說溝通的我
★不懂生態的我
★沒有專業的我
★沒業務經的我
★沒特別壯的我
★沒有顏值的我
★又是最菜的我
該怎麼在這個,年資平均2年的地方生存下去。
.
每天上班都要進行
★打掃
★擦器材
★幫忙東西
★幫叫飲料
★被消費娛樂
(新人沒新的資源,不能打新的電話名單,只能FA2,只能打上上個月以前的名單)
.
.
如果換成是你,你該怎麼辦呢?每個地方幾乎一定會有,因為新人是沒有產值的,甚至只會浪費資源,你該怎麼突破自已呢?
.
★★下集預告,如何在職場上先學會生存★★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90的網紅152小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ravelvlog 請點開資訊欄 第三天我們回到台北, 抵達airbnb放了行李就去逛大街了! 之後接著到心潮飯店,見了姐妹還有乾兒子乾女兒~ 下一站慧慧帶我們去爛醉不累, 約了好幾個大學的好友一起來~ 後來又去了夜店,傻眼!回到民宿已經4:30 隔天還要下台中, 起床後因為太不舒服了,請老...
台中最爛的大學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老朋友、作家 楊渡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未燒書》/ 聯經出版。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H30kYyYHk4c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三十年來,楊渡從一個記者,流浪採訪了大半個中國,再回到報館成為主筆,留下了一本世紀末的追尋之書;也曾在海外,探訪流亡的作家、記者、知識分子,更多是在大陸結識了各地經歷過那一場劫難的朋友。然而未曾遺忘的是,終有一天,回來好好寫,寫下這一段記憶。1999年,十年之際,楊渡寫了這故事的開頭,終究寫不下去。2009年秋,重走過北京街道:前門大街、同仁醫院、天壇醫院……,二十年,所有一切都改變了。高樓大廈,市招遍掛,廣告街景,美妝藥鋪,街貌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天壇醫院已建了新的樓群,小街被新的樓景取代。「二十年後,你在哪裡?」楊渡在天壇街頭自問。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
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作者介紹:楊渡
詩人、作家。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等十餘種。
台中最爛的大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月時開寫作課,看到一位同學有一本翻爛到沒書皮的書,我仔細拿起來看,竟是我的《精準寫作》,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次數,他看了三四遍。我以為他要去考試,原來是想練習思考。
他是台中工程師,一直認為自己思考慢、表達差,上完寫作課之後,寫了一篇學習文章,我看了感動得快哭了。不是寫老師多厲害,而是他如何學習,而且文字非常精準好讀,我立刻請其他同學參考。
以下是我微調之後的版本,但是修改很少。
嘉麟2.0
1.寫得非常非常好
2.我感動快哭了
3看我的微調,讓文字更緊湊
4.注意我最常改掉什麼標點符號
【寫作讓腦力學會急轉彎】
在我讀高中、大學時期,媽媽就常唸我,腦筋不要像高速公路一路直線都沒再轉彎。記得有一次:媽媽請我做事情,我都是聽到一個口令,才做一個動作;沒有講下一個動作,我就不知道怎麽做。媽媽就會唸我,不要那麽死腦筋好不好?要會動腦及察言觀色。
我總是將媽媽的話當耳邊風,左進右出,很懶得動腦思考,只想到人家說什麽,我就做什麽,事情有完成就好。
殊不知,懶得動腦思考的壞習慣,導致我畢業出社會後,在工作、準備國考,日常生活與人相處時、在三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讓我困擾很久,不知道要如何「有系統的」動腦思考?
首先,在工作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動作很慢沒效率。我在工作時,前輩有教過的,我才會做,沒教到的,就不會做,做事步驟很跳躍缺乏邏輯,造成動作很慢。
雖然自己知道有這些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有系統的」動腦筋,非常的困擾。
接著,準備國家考試唸書時抓不到重點、理解力差,缺乏有系統的邏輯思考。 國家考試的書,大部分都是厚厚的一本,翻開來,幾乎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常陷在文字堆裡,有時章節看完了還不知道什麽是重點。理解力差,要念很多次才能理解段落大意,以及閱讀時,都只停留在字面的意思,缺乏有邏輯的深度思考。
最後,日常生活與人相處時的問題是詞不達義、講話跳躍沒邏輯,加上思考慢造成講話速度慢。很多時候,我在跟他人說話時,總是無法把心裡要說的,精準的表達給對方了解,常遇到的就是,要再花更多時間解釋,我不是這個意思。
另外,講話像天馬行空很跳躍沒邏輯,一下講東;一下講西,聽者聽不懂我在說什麽。以及平常很少動腦筋,思考緩慢的結果,導致講話速度慢,聽者會沒耐心繼續聽下去。
我的困擾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於是開始上網搜尋方法,有篇文章說,「寫作」是一個「鍛鍊及提昇邏輯思考能力」的好方法,我立刻在網路搜尋「寫作」的相關書籍或課程。
當時,是先在澄意文創的網站及老師臉書上看到有開深頁10堂寫作課,鍛鍊思考能力。雖然很想要報名,但礙於時間、地點、金錢的考量,最後沒報名。
只好,先看老師臉書上分享的學員課後心得文,及自己買一些邏輯思考的相關書籍來看。
大約過了一年多,在老師的臉書上看到有出 《精準寫作》這本書,內容有精鍊思考的20堂課。心裡想著先買回來研讀,等到時間、地點、金錢,這3個考量點都可配合時,再去上洪老師的課,學習如何深度思考。
買回來閱讀幾個月後,發現自己只是一直反覆看內容,卻極少動腦筋深度思考以及實際去練習與應用。我認為,因為大腦的惰性,喜歡做輕鬆的事,想逃避困難、令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在沒人要求下,書用看的很輕鬆,要親自練習寫就會覺得很痛苦,想逃避,甚至到最後根本沒練習。
在去年7、8月時突然驚覺,這樣下去根本沒效果,又加上看了很多課後心得文,有大量的實作演練,一整天下來會非常的燒腦,沒有膽的人,不要來!更加深了我報名實體寫作課的驅動力。
就在今年3月時,發現四月份有開課,重點是時間、金錢都可配合,立馬報名。
終於等到4月18號這天的到來,一整天上課下來,大腦非常的有感,非常燒腦,一直熱熱脹脹的。我發現上完實體寫作課跟自己看老師寫的《精準寫作》這本書,有下列三大差異:
第一個差別是課程中「有限制時間」的「大量分組練習」。這迫使大腦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積極運轉思考,這跟自己看書,天差地遠,因為看書時大腦的思考速度就像鍋牛在路上「緩慢」爬行,且是被動運轉,上課大量實作演練,大腦的思考速度就像高鐵在軌道上快速奔馳,呼嘯而過,積極主動運轉!
第二個差別是課程中,分組大量的實作演練,透過各組學員間的腦力激盪及老師的解說,讓我腦筋不再只會走直線,也開始學會轉彎,擴張思考「廣度」,提昇邏輯思考能力。
在分組實作練習時,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有一組學員用了九宮格來分析,那時看完後,心裡想,原來還可以這樣用。
第二件事:老師透過文章讓我們練習改寫魚頭句及BBT寫作架構,最後老師再解說如何更精準,增加思考的廣度。
第三件事:實作練習時的分類歸納整理,讓我更懂得如何運用書上所提的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思考過程,這樣有邏輯、有層次的就歸納分類,提昇了邏輯思考能力。
因此,分組大量實作練習,強迫大腦將書上所提的方法輸出運用,跟自己看書時,僅單純的將書上所提的方法輸入到腦中,兩者差別就是:讓我腦筋開始學會轉彎,擴張思考廣度,提昇邏輯思考能力。
最重要的差別是,老師其實是一位魔法師。上完課後,彷彿被老師施展魔法一樣,突然間,腦中多了好幾個會讓我主動思考的工具,讓原本懶得動腦的我,在生活中不知不覺「主動」運轉起來。
為什麽會這麼說呢?有下列三個實際的例子。
首先,聽別人說話時,我竟然會開始仔細分析對方說的有沒有邏輯,有沒有用邏輯金字塔、魚頭句、BBT、ROA等等。
接著,我自己在寫作業時,腦袋會自動浮現出金字塔、魚頭的影像、ROA思考術、BBT寫作架構、段落思考,也會有個聲音對我說:你到底要說什麽?你自己不清楚,讀者就更不清楚。
把你最想要表達的話,放在金字塔的頂端,接著想出1-3個重點,由左而右依序放下面!先寫,你要講的重點,再寫內容細節。以及有沒有用到BBT架構、段落思考想出魚頭句等等。
最後,與人對話之前,也會浮現出金字塔、魚頭句,ROA、BBT,來提醒自己講話前,要經大腦思考,不要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因此,實體寫作課與我自己看書的第三個差別是,上完課後,會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積極的動腦思考。而自己看書則是很容易看過就忘,很少拿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被動的思考。
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腦筋急轉彎的寫作魔法師。
======================
今年我都轉成線上直播課程,就是小班制,互動討論,有課後作業,你寫我改,指出修改原因,以及修改的示範,再請你調整,改到好。
持續練習,有方法與指導,文章就會進步。主要是思考更精練有邏輯,同時更有故事力的內容。
精準寫作力線上直播課22期週三晚上班:
https://cmcc.com.tw/courses/commuication/course-32-022
精準寫作力線上直播課23期週末班:
https://cmcc.com.tw/courses/commuication/course-32-023
台中最爛的大學 在 152小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ravelvlog 請點開資訊欄
第三天我們回到台北,
抵達airbnb放了行李就去逛大街了!
之後接著到心潮飯店,見了姐妹還有乾兒子乾女兒~
下一站慧慧帶我們去爛醉不累,
約了好幾個大學的好友一起來~
後來又去了夜店,傻眼!回到民宿已經4:30
隔天還要下台中,
起床後因為太不舒服了,請老呂開車,一路睡到台中
晚上吃飯逛逛逢甲就回飯店拍照了,
這次住的台中鳥人創意旅店,沒訂到原始洞穴所以住深海洞穴,
還不錯摟,有大大的泡澡池!
第五天我們起床就跟寧道別,
然後去買了紅茶,跟蛋糕伴手禮,
最後到欣欣乾洗廠吃早午餐,超級滿足,大推!!!!
_
生活分享在IG:joanjoan_hsieh
礁溪老爺得天露營車:https://www.hotelroyal.com.tw/chiaohsi/facility.aspx?NO=1339
姐妹旅遊系列
TravelVlog#2|姊妹之旅台北揭開序幕|宜蘭呆宅|DAY1 https://youtu.be/0SJLIwTNVDc
收納系列
「我的衣櫥收納」|分門別類不雜亂(2020.03.14) https://youtu.be/TDtyH4NGrvU
關於經營友情
https://youtu.be/_BILhWJ3g1Y
TravelVlog #1 走春|台中、九份|超私房民宿此生必來(2020.02.02) https://youtu.be/hPaBp2TBRrQ
娘說:「有空請自己做早餐」系列
https://youtu.be/WznT2NE_g_Q
婚禮微分享系列
(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_SxRJt4sPU&t=13s
(下)https://youtu.be/25J8-qYNjzg
十九年老屋翻新系列
(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_YaMU-BoI&t=1s
(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1eLU5xca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EhIIp9Qd8/hqdefault.jpg)
台中最爛的大學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身為台灣最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吳天章每隔十年就會轉換創作媒介,吳天章深恐自己陷入匠氣,所以每當一種藝術媒介能夠做到最好時,就會想要重新冒險,轉換到另一種陌生的介面,持續探索更多未知、充滿想像空間的領域。
從80年代涉及政治、歷史批判的油畫,以《四個時代》在藝壇佔有一席之地;90年代創造台客美學平面攝影風格,代表作是《再會吧春秋閣》;2000年進入電腦合成技術為主的數位影像時期,陸續發表名作《千鈞一髮》、《永協同心》、《瞎子摸巷》、《夙夜匪懈》等;2010年吳天章轉換到動態數位影像領域,以一鏡到底、抽格、快速攝影等手法,結合魔術、特技、機關設計,完成錄像藝術作品《心所愛的人》、《難忘的愛人》、《再見春秋閣》。
吳天章以為,自己的終極關懷是離別,是人的生老病死。20幾歲時,年僅21歲的親妹妹車禍喪生,讓吳天章對死逝有著獨特的感懷,轉而透過作品緬懷嘔歌青春、記憶與生命。
同時,台灣的母體文化也成為他的創作主題,尤其是喜喪不分的喪葬文化。他將殘缺與完美、死亡與歡樂、腐朽與燦爛,藉由電腦合成技術,重整編修,完成最俗豔絢麗的遺照。他關注死亡與生存之間的臨界點,人是不知生,也未明死,所以其創作是中間美學,也是太平間美學。亦即,他透過作品製造最完美的瞬間,封存時光之縫、生死之界。
從小生長在基隆的吳天章,童年是透過美軍、水手去認識世界。而基隆是離別的故鄉,港口總是有無數再會的故事。而水手服對他來說,具備心理學的層次,既有天真可愛,也有情色猥褻。他乃借題發揮,完成個人與集體潛意識的拼合。
鮮少依賴偶發性,吳天章創作成品時,往往經過嚴密的計畫,即便發想的過程是感性的,但在執行時,因為想要達到最高的準確度,所以十分理性。他會畫出草圖,展開複製的前製流程,以及縝密的後製作業。
在數位攝影,吳天章會將7、80張底片精密地後製為一張完美無缺的平面照片。而錄像藝術的部分,則是講求演員、工作人員、道具機關的絕對配合,反覆的演練,耗時半年的前製工夫,方可完成一鏡到底的數位動態影像作品。
小檔案
吳天章,1956 年生於臺灣彰化,現居、創作於臺灣台北。1980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80年代時,吳天章以油畫創作政治、歷史主題,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的第一人。90年代,以攝影複合媒材為媒介,開啟「台客美學」。2000年轉以電腦修圖及合成技術,透過肢體設計和準確度的要求,以「安排式攝影」進行創作,創造出驚聳有力的影像作品。2010更轉型至「錄像藝術」,以「一鏡到底」的電腦剪輯,呈現詭異的錄像風格。
吳天章的油畫作品,大多以歷史文本為創作依據,進而反思歷史發展。之後的攝影作品,巧妙地結合台灣歷史、黑色喜劇及豔俗現成物,自創台灣特有的嬉謔悲情風格,因而有著「台客藝術家」的封號。
重要個展、聯展計有:2017《第八屆MADATAC Fulgor líquido(液視/異視)吳天章個展》,2016《陌路歸真1980-2011》、《別說再見2001-2015》,2015代表台灣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出《別說再見-吳天章個展》,2014《喚.魅─吳天章個展》,2013《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個展》,2011《One Piece Room: 吳天章個展-孌》,2008《懾—像》,2007《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展》,2000《近距觀照—台灣當代藝術巡迴展》,1998《內‧外—華人當代新藝術巡迴展》,1997《台灣現代藝術序幕系列 (2)》,1990《四個時代》,1987《傷害症候群》等,展場遍及全球各大城市,如台灣台北與台中、中國北京、美國紐約與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義大利威尼斯、澳洲昆士蘭、西班牙馬德里、日本福岡等地。
相關新聞
http://bit.ly/2Ujgw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Rl5k7snVU/hqdefault.jpg)
台中最爛的大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開時節」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 楊双子
本書特色:
台灣1930!
首本穿越到台灣日本時代的文學小說
「日本帝國浪漫自由的大正時代剛剛過去,強壯奮發的昭和時代正開始對世界踏出鐵蹄。可是,如同氣勢洶洶的蒸汽火車不斷向前奔馳,推動世界快速前進,窗外有美麗得令人心痛的景色飛逝,卻也有刺眼嗆鼻的煤灰使人流淚。 光明與陰影,美好與醜惡,花朵與槍砲,強盛帝國所拓展的視野以及殖民地所必然承受的禁錮,同時並存。儘管雪子能夠預見不遠的未來,領會其中的諷刺與悲哀,卻又無法不對迎到眼前來的一切發出由衷的讚嘆。
這是花開時節,也是花落時節。」~摘自《花開時節》
那個美麗眩目,又有什麼怪怪的世界,女孩們牽手綻放如花開燦爛!
二十二歲的現代大學畢業生,落水後穿越成台灣日本時代台中楊姓大家族裡最受寵愛的六歲屘千金楊雪泥(雪子),並一路經過大正、昭和時期來到二戰初始,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女當家。
在小小的身軀裡,藏著成年心智,雪子即便能「預測」未來台灣可能的變化,卻發現一個人──尤其一個女人──在時代中的無力感,僅能一方面維繫著大家族平安昌盛,一方面守護著心中宛如鈴蘭花般存在的情感。
大家族中的一干女性:掌權的阿嬤、摩登優雅又順服的長姊、聰慧的雙胞胎表姊們、家族養女、二房的細姨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心思,以及種種不得已的選擇。雪子在他們之中學會了女性在這時代的生活術,也在自身夢想和家族現實中掙扎著尋求出路。
同時,從小一起長大的華族灣生早季子,則成為雪子唯一的眷戀與寄託。可是兩人間的台灣本島/日本內地的身分背景,以及雪子背負的家族命運,似乎讓他們的未來隱含不安……
當時代更迭,在這群一段生命經歷是一場花開時節的女人們中,他們所思所想並引頸期盼的,恐怕不見得是多大的波瀾壯闊或大時代激情,他們自有自己的歷史,也自有應對歷史的綻放方式。
本書讓我們回到1930年代左右的台灣,正是文明進步時期。尤其那時被當成日本京都治理的台中,雖不比台北燈紅酒綠,卻自有一派優雅。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和考察,舉凡交通、教育、服裝、節日活動、飲食、居住裝潢等等,娓娓道來1930年代的風雅台灣。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1984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以及文學獎若干。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
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
maopintwins.blogspot.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mU1zhAXaw/hqdefault.jpg)